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竞赛第一名方案 | 上海宝山不锈钢厂城市更新:由点及面“去锈赋新” / AS+P、营邑规划

竞赛第一名方案 | 上海宝山不锈钢厂城市更新:由点及面“去锈赋新” / AS+P、营邑规划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1.08.31 23:46
规划鸟瞰效果图  ©AS+P

联合体单位  AS+P Albert Speer+Partner GmbH(牵头)、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上海宝山

方案状态  国际竞赛第一名

用地面积  约9平方公里


本文文字由AS+P提供。

 

 

01

上海主城区罕见的超大城市更新

 

在上海环外线之内的“主城区版图”中,极少出现规划面积高达9平方公里的大规模整体城市更新。老上海人都知道,与闸北区合并之前的静安区总土地面积也不过7.7平方公里。所以,当宝钢旗下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不锈钢厂区,面向它来展开整体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相当于对上海整整一个行政区进行历史更替,竞赛公告一经发布,即刻吸引了世界级的关注。

 

在历史上,这个目标区域有着曾经自给自足的阶段性繁荣。它被外环高速路、逸仙高速路环绕,东侧临近黄浦江,内部有蕰藻浜(黄浦江支流)和南泗塘两组水系,还有一条象征工业时代效率的铁路动线,是一个曾经的“微缩社会”。

 

如今,这个“微缩社会”需要打开自己的界垒,与上海城市的整体发展同频呼吸。

 

片区历史沿革  ©AS+P
片区现状  ©AS+P

近十年来,上海的都市格局都是东西向双翼发展,西有虹桥枢纽,东有张江科技城,而在南北轴向上,依然有很多价值洼地值得更新重塑。而只有南北轴向的深化发展,才能真正使得上海城市的产业版图最终丰满。在这个过程中,宝山的大面积厂区更新,蕴含着至关重要的潜在意义。

 

正如竞赛任务书所言:宝山区将迎来“从上海北部边缘地带到上海北部枢纽”的发展机遇,在整体定位、产业发展、用地转型、配套服务等各方面全面升级,成为上海全球城市重要的发展空间和战略承载区。

 

而如果从上海市2020年批准的《吴淞创新城建设规划》解读,政府已明确将宝山区南部纳入主城区范围,通过打造吴淞城市副中心,在钢铁产能过剩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双重驱动下,积极谋求城市驱动力的转型。

 

规划鸟瞰全景效果图  ©AS+P

02

竞赛三重任务特征解读

 

实际上,不锈钢厂区地块已于2017年全面停产,自2017年以来,该地块已开展相关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由宝山区人民政府、中国宝武、上实集团主办,宝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宝地上实承办的“不锈钢地区功能策划暨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于2021年3月正式启动。

 

与通常意义的城市设计竞赛不同,这次国际竞赛除了规模宏大,更是具有三处与众不同的任务特征。

 

其一,是大面积的区域功能策划。策划与规划同步,业态与形态并行,是这类前瞻性设计必须具备的前置条件。

 

其二,项目本身的城市结构具备强烈的历史复杂性和有机性,路网和水系丛生,局部的变动即刻影响全局。对任务书和控规条件的深入理解,甚至大胆求变,是本次设计的一大挑战。

 

其三,项目具备多个(而非单一)同时激发城市能效的空间地标的潜质和条件,呈现出多中心化的特征。

 

经过激烈的角逐,德国AS+P与上海营邑的联合体团队,凭借对前述三大设计要素的敏锐把握,最终胜出,获得国际竞赛第一名,并进行实施导向的深化设计。

 

规划效果图  ©AS+P

03

方案优势

 

概括说来,本次设计最重要的思维内核,是“促成工业文明转化为文化积极要素”,延续百年包豪斯的前瞻性思维,建构产业体系和空间体系,让宝山不锈钢地区成为工业设计、艺术创作的行业风向标和人才聚集地,牵引城市前行创新的动力。让“不锈之地”真正成为“不朽之地”。

 

改造策略  ©AS+P
  • 在产业策划上的贡献:从“重”到“轻”,从“生产”到“互联”

不锈钢地区曾是重污染的钢铁厂,当前在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发展背景下,促进地区绿色转型。在顺应国家战略基础上,设计更进一步考虑和其他转型地区的竞合关系,找准产业细分领域——主要引导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未来重点发展轻金属、新型碳材研究,引入产品研发、实验中试及市场推广三个环节。同时,在工业互联网方面,依托宝信xIn3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工业app、数字化装备,以及工业信息安全监测等新兴产业。

 

规划鸟瞰效果图  ©AS+P
  • 在城市更新上的贡献:勾勒出两个重要的“转变”

一是从“历史遗存”走向“未来体验”:对原来工艺流程上有纪念意义的七大区域,利用部分保留的建筑或构筑物,形成七大未来场景体验。例如,利用传输带,打造大型室外声光电演绎场;利用沉淀池、球罐区的保留构筑物,打造适合青少年的教育探险基地;利用原工厂食堂浴室,打造年代生活体验馆;以及利用部分保留的板胚库,打造工业博物馆等等。同时,规划在整体风貌、建筑遗存、工艺色彩应用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保留与分类管控,以期实现新旧元素之间的平衡。

 

打造“未来体验”  ©AS+P

二是从“滨水生态”走向“文化地标”:在上海和江南诸多的滨水空间再造中,仅仅实现生态的目标,尚不足以匹配本案巨幅的未来都市画卷。文化内容的再生,才是滨水空间活力的核心。本案沿蕰藻浜两岸打造生态文化休闲水岸,包括布局水边无界剧场、未来科技沉浸式体验馆、体育公园、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文化休闲街、美术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成为高能级的滨水文化休闲地标集群。

 

滨水文化地标  ©AS+P
  • 在空间宏观体系上的贡献:创造性提出“生长极空间结构”与“串珠式景观结构”

设计在平面和竖向双重维度上,完成从“厂区”到“街区”的城市肌理和城市尺度的蜕变,形成“九极一区”的生长极空间结构,以及“三廊多带”的串珠式景观结构。串珠式景观结构包括蕰藻浜生态文化休闲走廊、不锈钢工业记忆活力走廊和黄浦江滨水景观走廊三大景观廊道,以及10条景观绿带。

 

规划方案在场地西侧形成两组100米以上塔楼,最高为160米,中部钢铁巨塔最高200米,临黄埔江区域最高190米。从东到西形成具有节奏与韵律感的城市天际线。利用原传送带、管道、铁轨构建“工艺之路”,串联丰富的体验活动。通过彩色的街具强化“工艺之路”的空间感。

 

空间结构研究  ©AS+P

在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围绕生长极培育的城市集群,可以理解为“TOD型”与“景观资源型”两种城市生长极。其中,TOD型生长极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主要依托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培育,利用地铁站带来的人流形成城市集聚,开发强度较高(容积率为3.0-5.0)。景观资源型生长极利用周边良好的景观资源,吸引人群,进一步引导城市集聚,开发强度适中(容积率为2.0-3.5)。城市集群围绕不同类型的生长极进行培育生长,直至发展成熟稳定。

 

地标空间的设置  ©AS+P
  • 在空间微观体系上的贡献:提出三种具体的设计手法——谨慎针灸、批判重构、印象留痕

所谓针灸,是炼钢厂及周边规划手法的应用样板。改造前后对比,60%的原始肌理得到保留。金色炉台、炼钢厂、煤气柜、沉淀池和水塔等特色工业遗存,未来将成为会博中心、复合功能的超级创新工厂、国际社区、青少年科普基地和能源供应站。保留建筑通过增加室外活动、公共空间、慢行系统与空中廊道进行针灸式复兴。

 

所谓重构:型钢厂、冷轧厂、钢卷库、球罐区等工业遗存,未来将被改造为上大美院、共享实验室、工业博物馆和户外探险基地。改造建筑通过体块拆解、体量植入、结构剥离、立面重塑、建筑上盖等5种手法进行空间重构。

 

所谓留痕:原始的构筑物被保留成为蕰藻浜沿线历史的景观痕迹。5%以下的原始肌理将被保留。80米高的原煤气柜将被改造为沉浸式体验馆,成为蕰藻浜沿线的独特高度地标。

 

微观体系设计手法  ©AS+P

规划效果图  ©AS+P

 

04

对控规的积极动态的调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设计方案存在一处对现有控规条件的大胆改动和假设:控规在中央不锈钢公园(不锈钢工厂)前是一座高达200米的地标塔楼,设计师在综合考量后,认为中央不锈钢公园是地区独一无二的价值亮点,并结合滨水地景条件,将地标适当侧移,从而在满足开发总量、保证天际线存在制高点的前提下,将中央公园完整地保留出来,形成一条景观巨带。这个是我们在竞赛中和其他方案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深化设计中,不论这一尝试是否能够成为最终实施的条件,它的思考意义都是值得被认同与延续。

 

调整控规以保留完整绿地  ©AS+P

 

05

三大自然资源体系的修复

 

在生态资源的修复上,规划保留的建筑廊架和错综复杂的原有工业遗产为攀缘植物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繁衍场所,同时也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提供了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

 

工业区原本的环境下生长了许多顽强生长并且可适应工业环境的植物,栖息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都是难得的废弃地生态系统研究标本。未来可规划出一片空地作为小型的生态系统示范公园,用来种植研究可适应特殊场地的植物,同时拥有研究、教育和展示功能。

 

生态的修复  ©AS+P

在土壤资源的修复上,严重污染区的土壤需要运往集中修复区进行覆盖和隔离后,通过特定植物和微生物调节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同时避免污染土壤接触水体,防止污染物随着水体移动至其他区域。此集中修复区杜绝人类进入,可作为远距离观赏区域。较清洁区的土壤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所造成的风险在安全和可控制范围内,所以可以在原地覆土后种植相应的本土植物和适应性植物来进行生物修复和调节。

 

在水资源和岸线修复上,本案利用垂直岸边创造低地亲水空间,洪水期亲水空间变为缓冲带,生物和渗水台阶形成的岸线具有增加容水量和净化吸收功能。增大地表径流与坡的接触时间、增大土壤的雨水吸收量,同时经过层层过滤,使城市径流经过净化后方可流入城市水体。规划还提议通过生态浮床、映射池和曝气富氧等手法进行水体净化。

生态的修复  ©AS+P

06

区域转型开发的工作展望

 

在完成了从策划到规划、从宏观到微观的设计历程之后,我们的设计方案对区域转型开发的工作体系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的展望和测算。

 

出于对区域转型开发进行整体考量,规划认为不锈钢厂区域目前开发条件成熟,可集中发力,先行先试,建议以宝地上实为主体设立功能性平台,整体统筹更新;不锈钢厂外部结合后续各主体的更新条件,适时启动,通过政府整体收储出让、功能性平台联合开放等方式多措并举。

 

​设计还拟充分发挥宝地上实为主体的功能性平台在规划编制、土地前期准备和城市更新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建议市区政府为功能性平台赋权赋能,给予规划编制参与权、开发建设自主权、产业导入话语权和招商运营主导权,助力区域的高质量转型和产业的高能级集聚,实现多方能共赢,合力促转型的良性局面。

 

充满活力的未来构想  ©AS+P

未来,面对9平方公里区域进行整体经济测算,从地方政府城市运营的角度来看,按15年建成而言,功能性平台的运营资产价值也将逐年提升,建成后总资产价值将达到1400亿左右,从而实现平台的资产增值。这也是本项目对中国同类型城市工业巨构转型的重要启示。

 

轴测示意图  ©AS+P
规划鸟瞰效果图  ©AS+P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不锈钢地区功能策划暨重点区域城市设计
项目类型:规划
项目地点:上海宝山
设计单位:AS+P Albert Speer + Partner GmbH(牵头单位)、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
AS+P:Dietl Ralf、戚毅君、沈召一、王卓
营邑:俞进、苏甦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
AS+P:杨颖、洪裕霖、于炳清、刘宓宓、洪扬、戴博贤、刘鑫泉、张梦蕾
营邑:官晓丹、范婉莹、曹竞文、金兆奇、周舜珏
业主:宝山区人民政府、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
建成状态:竞赛获胜方案
设计时间:2021年3月—2021年8月
用地面积:约9平方公里

 


 

版权声明:本文由AS+P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上海
城市更新
工业遗产改造
规划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