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7日,“二七论坛”第一期于北建大西城校区教五大阶梯进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建筑大学讲师任中琦主持,北京建筑大学讲师王韬、C+ Architects主持建筑师程艳春、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金秋野、《建筑学报》执行主编黄居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五位嘉宾,围绕“杰弗里·巴瓦33街自宅”依序演讲,并就巴瓦自宅的设计手法与理念进行了答疑与扩展讨论。
以下是本期论坛中黄居正的演讲视频与全文。
▲ 黄居正演讲视频
巴瓦自宅中的“随宜”与“合用”
黄居正
今年八月,我跟金老师一起去了趟斯里兰卡看巴瓦,今日与大家分享些直观的体验。
1. 清晰的剖面与芜杂的平面
在出行前于《巴瓦作品全集》中读巴瓦自宅的时候,不太看得懂书上给出的平面图。其上各种房间、院落纠缠在一起,看不明白各是什么功能;但看剖面就相对清晰,尽快画哪儿的剖面是视建筑师意图而定。
捧着平面图读不懂,但到了现场、跑到楼上,就可以清晰分辨出巴瓦自宅起居空间的各个部分。下面是几张屋顶照片,第一张上部浅绿色的一长条平屋顶下即是入口通道,左下角是入口进来的天井,上面凌乱压了几块玻璃;第二张左中部是刚才金老师讲得很细的最早那个管家起居部分的屋顶;第三张下半部是那个神秘客房。除了大屋顶对应着中间的主要功能,这三张屋顶看下来,就差不多明白其下的布局了:基本上天井、院落在两边,中间是使用功能。
巴瓦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将四个房子买下,再于1968年统一做了改造。我想他没有把原来的住宅全部拆掉,今天这个平面之所以看似凌乱,可能就是因为部分保留了既有建筑,再根据功能需求适当做了加建。在现场体验后再看平面图,就比较清楚了:巴瓦自用部分在中间,右边是神秘客房,然后是佣人房这几个部分;平面图周侧就是从屋顶可以看到的不定型的天井和院落,随意散落在周边。
我们参观其他建筑师的作品时,会关注结构、材料等物质性逻辑,但巴瓦自宅似乎很难这样被理解。今天我的发言题目为“随宜”与“合用”,“随宜”的意思是说,巴瓦在设计自宅时,觉得什么地方适合放院子、放天井,就放一个;还有些地方是为了“合用”,比如客房的斜墙跟主卧的斜墙是在一个方向上,但是这个墙之所以要斜一下,我想主要是为了功能上的作用,为了同时满足卫生间和卧室的采光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合用”的例子。建筑师给自己盖房子的时候,可能更多考虑的就是如何“随宜”、如何“合用”。我最近找了块江南乡村的基地,半虚拟半真实地给自己盖一个自宅,包括造价在内的所有问题也都是围绕“随宜”“合用”而展开。
2. 空间的“圣”与“俗”
“圣”与“俗”这一对词,用在这可能不太准确,但暂且用之。自宅入口通道虽是一个服务性的空间,但给我的感受更像是精神性的;而内部其他房间主要是为使用上方便而设置的功能性空间。
平面图在横向上可以看到两条轴线,一条是这服务性走道,另一条是与之垂直的以起居室为中心的轴线。与西方建筑师路易·康、巴拉甘、柯布等相比,光对于巴瓦的房子好像没有那么重要:前者往往会把光视作崇高、神圣之物,但之于巴瓦,光可能更多就是功能上满足采光的需要。当天光下来,我觉得主要还是为了形成这条服务性空间的空间序列,这个序列还通过了一个剖面上看得非常清楚的微地形。此外,我觉得即使在这样一个非常纯净、幽静的空间里,他也没有完全想营造出一处孤绝的“圣域”,而是在某些区域点缀性地做了强物质性的处理,比如石板铺地,比如台阶边上放的几个粗粝的深色陶罐等。在这样一种纯净中,巴瓦在某些地方打破了一下,用一些物质感比较强的东西刺激一下你,让你感觉这个空间虽然那么抽象,但还有些触感非常强的东西存在。垂直轴上的那些庭院我认为是由斯里兰卡的气候条件决定,主要是为了风;通风在巴瓦的所有房子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他的两条轴线:一条是光,一条是风。
让我们回到这条入口走道。
在1959年的A.S.H. 德·席尔瓦住宅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条走道,它像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德绍包豪斯校舍那样,是一个风格派的风车型平面。中间的走道在剖面上看是一个有很多阶差的空间,但根本上,它与巴瓦自宅的那条走道起着相同的作用。还有1977年设计的马提斯丁住宅,父母的房子在前面,儿子的房子盖在后面,入口处有个车库,同样通过一条长长的走道与后面的住宅相连。我们可以发现,巴瓦在其他许多房子里,也同样会这样处理一条功能性但又超越于功能之上的走道,让你体验到精神性的感受。这个剖面通过不同庭院、天井的组织,让人感受到空间的序列,其中大概有6个节点。其中由走道进入内部各房间的入口处,可以被看作一个外部的客厅,一个空间转换器。在这一节点之前有一处天井,它既是走道,也为巴瓦的卧室提供采光,同时用一个非常窄小的收口保证了卧室的私密性。
3. 空间的密度与灰度
巴瓦自宅为什么会打动我?
对于建筑师而言,设计的房子无论空间大小,都要做出层次感。同一空间内要包含不同尺度,才会让人有更丰富的感受。在巴瓦自宅靠马路的客房部分,一个大空间里做了很多不同尺度的划分,因此在空间中能体验到极丰富的愉悦感。这种“不同尺度的空间划分”是巴瓦常用的手法。又比如碧水酒店的大堂,在好几百平方米内做了很多区分,让空间不再单调乏味,变得异常丰富。
回到巴瓦自宅。从街道入内,走过停车库,顺着通道有朝下走的四步台阶,此处的处理简直精妙绝伦。斯里兰卡的气温全年都在三十度以上,由于进室内必须脱鞋,赤脚后踩在白色地上时那种肌肤沁凉的感觉,是难以言表的舒适。
我们可以看到,在走道里他还是做了一些区分,四个台阶用的是石板,几个天井底部的边沿也用石头垒砌,台阶边是一列深色陶罐,以及走道顶端水院边的罗马柱,都是一些触觉感很强的材料。而且,在这样一个比较抽象、幽静的空间里,即使有阳光时,因为上面格栅的遮挡,整体上仍是一个相对灰的空间,而不是明暗截然两分。在巴瓦这儿,光跟空间一样是可以细分的,是无数种不同灰度的光弥漫在空间中,形成幽明雅静的氛围。
同样,在巴瓦的客厅,因为屋顶压得比较低,庭院进来的光也不会形成直接的戏剧性,而更像是阴影在空间中渗透。靠近檐口的地方明亮一些,里面则逐渐幽暗,整个空间形成一种温暖的居家氛围。
4. 统一的丰富性(风格)与协调的丰富性(趣味)
在我们接受的知识系统中,重要的多是西方的大师,他们与巴瓦的趣味的丰富性极为不同。这种区分没有谁高谁低的意思,只是两种不同的丰富性而已。通常来讲,像刚才提及的路易·康、柯布、密斯,西方建筑师的丰富性是在一个统一系统之下,每一个西方建筑大师都希望在建筑史里建立自己的一种风格。可是对于巴瓦来讲,他39岁才开始转学建筑,他可能没有这样的雄心、野心,就是觉得好玩儿,做建筑让他有无穷的乐趣。无论是自宅还是为别人设计的房子,能让使用者“合用”并在“合用”中感受到快乐,这即是最高目标。所以他是一个趣味导向的丰富性。
这种趣味导向在巴瓦的房子里比比皆是,比如下图中这些罗马柱,一般来说这个东西放在里面会很违和,可巴瓦却可以随处这样“拼贴”,这是因为他有非常高级的趣味。也许跟他是贵族出身,年轻时候去过非常多的地方旅行、看过许多好东西有很大关系。我们还可以看到,像这样一个非常纯净、非常柯布式塑形的楼梯里出来后的这道门,两者之间差异如此之大却不让人感到违和,而且正因有了白色的衬托才会觉得特别美。同样,有了这样一个金银色镶嵌的装饰性的门,外面楼梯的白就特别纯净,有一种奇妙的协调感。还如入口车库和天井上方一排葫芦状短柱,有些“土味”,但巴瓦这样放就会让人觉得很合适。而起居室内将巴瓦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椅子放在同一个空间里,好像却也是恰到好处。
最后,容我稍作总结。20世纪早期的中国建筑师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此或可借用改为“斯”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用相济。“斯”当然可指斯里兰卡,但它在中文里还有“这儿”“此地” 的意思——对巴瓦而言,这或许更重要。他的每一个项目都是根据当时、当地、业主的情况来进行设计,所以叫“斯”学为体。当然,里面有一些手法是学西方的,但两者之间又融合无间,这是第一点。第二,引用《园冶》里“分梨为院,随宜合用”一句,就像刚才在平面图中看到的一个个小院子、小天井,这种分隔好像都有道理,有等级,又实用。不同的院落围绕着不同的房间,然后形成一个个“境”,营造出能够真正触及人心的境界。初看巴瓦自宅平面图时,似乎摸不到它的头绪,没有一个整体的秩序感;但是一旦进到里面,就会产生一种模糊的情感愉悦。这个房子似乎没有什么建筑学的逻辑性,它不是一个智性的逻辑性很强的设计,而是强调日常生活的直觉经验。且看他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器物的摆放,看似随意,但却是一种苦心经营之下的随意。
最后我想说,巴瓦不像我们教科书上或者建筑史里通常看到的那些著名大师,追求建筑的永恒;相反,他放弃了永恒,在空间中让人去感受时间,而时间的锈痕来自于他对材料的处理,也来自于他收集来的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物件。这一点非常重要,值得仔细揣摩。
关于“二七论坛”
学习建筑离不开经典案例研读,而传统分析方法建立在抽象解读之上,空间和建造信息大大衰减。如何弥补这一缺憾?北京建筑大学“二七论坛”由此设立。
以“直观、深入、具体、面向设计”为宗旨,由北建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金秋野发起的“二七论坛”,是学院针对专业实验教学的系列学术活动。一方面以VR虚拟现实搭建经典案例实景,带给体验者临场感;另一方面邀请去过案例现场的学者与建筑师从经验与记忆出发,结合理论思考,带来发言与讨论。
主办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承办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评论研究所、良物匠造、有方
文字整理 | 金秋野工作室:黄露、张靖雯、徐大辉、秦鸿昕、魏前程
VR场景制作 | 良物匠造:蔡斯巍、常涛、宁泽坤、王一民、马一丁、徐彤达、邢晓珊、孙丽媛、李英汉、赵离凡
声音设计 | 强倩
编辑 | 原源、崔婧
视频拍摄及制作 | 郭嘉、胡康榆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原源
版权声明:本文由主办方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金秋野:生活形式 广义功能 | 北建大“二七论坛”第一期讲座
下一篇:李兴钢:疏松多孔,宅院难分——巴瓦建筑中的几种空间类型(特征)| 北建大“二七论坛”第一期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