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 江苏省溧阳市
用地面积 1500平方米
建设时间 2018年8月-2018年11月
项目背景
燕山公园游客接待中心基地选址于溧阳市燕山南路西侧,燕山公园主入口处。用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燕山公园是目前江苏省最大的县级市城市公园,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于园中徜徉漫步。随着园内设施逐渐完善,功能配套逐渐齐全,一个具有“雕塑感”和“漂浮感”的游客中心就应运而生。我们在设计中试图摒弃一些冗杂的手法,简明直接地从造型与建构层面完成对燕山公园入口的“标志性”形象塑造。
“属性”思考
“标志性”是业主对建筑形态的诉求,“现代感”、“昭示性”和“轻”是业主谈及未来建筑形象,提到最多的字眼。在设计中,我们力求强调建筑的漂浮感和轻质的特性。同时,我们也希望建筑在这叠嶂山峦和葳蕤草木之间,不仅可以体现个性,也可以建构它与自然之间的可见或不可见的暧昧关系,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这便给我们带来一个棘手的挑战:如何协调建筑属性的动态平衡?因此我们提出了“取景器”的概念,建筑不一定得单纯地无边界融入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平衡,我们更希望建筑成为游客手中的“摄影机”,以取景的手法来建立人、建筑和自然的紧密联系。
形态扭转
建筑的基础形态由一虚(玻璃),一实(石材)两个体块堆叠而成。上部体块对着燕山著名景点玉兰弯进行了一次扭转,形成了“X”型的空间造型,二层出挑一部分枝状露台,方向对应着燕山的 “红叶映霞”景点,由此建筑的基本形态已经形成。
五部“取景器”
由于建筑二层形体的扭转,一层的顶部便形成了两个露台空间,加上上部体块的两个端头出挑空间和枝状露台,形成了五部“燕山取景器”,分别对应着游乐场、入口景观广场、玉兰弯、青桐林、红叶映霞。游客可由室内外楼梯拾级而上,来到二层空间,通过这五部“燕山取景器”,便能把燕山公园入口数公里范围内的景致尽收眼底,我们借此在建构的层面完成了设计对自然的礼拜。
建筑属性的动态平衡
白色干挂石材与玻璃的材质形成鲜明对比,在亦虚亦实间完成了对空间的诠释。同时,我们意图打造一部燕山的“摄影机”,出挑的空间宛如摄影机的镜头,完成了对燕山的取景,也把燕山的美投射到建筑之中,从而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动态平衡。
结语
这是一个仅300平方米的小项目,从设计到竣工周期也非常短暂,但却是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团队的精心之作。大型设计院在用“大建筑”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更珍惜这样一次机会,用“小建筑”更多地回应自然,并试图接近设计师内心朴素的设计理想。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江苏省溧阳市燕山公园游客中心
项目类型:建筑
项目地点:江苏省溧阳市
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沈晓鸣、吴桐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沈晓鸣、吴桐、陈学锋
业主: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成状态:建成/方案
设计时间:2018年2月-2018年7月
建设时间:2018年8月-2018年11月
用地面积:1500平方米
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建筑:沈晓鸣、吴桐、陈学锋
结构:岑伟
景观:黄璐、吴桐
照明:俞媛铭
材料:干挂石材、玻璃幕墙
摄影师:章勇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光环与盛名之下:你所不知道的“流水别墅”
下一篇:废墟中的花园:虹越园艺社区 / 杭州森上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