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与细部:斯卡帕、阿尔比尼与米兰家具展”考察旅行现场
本文为2019年4月“凝视与细部:斯卡帕、阿尔比尼与米兰家具展”考察旅行现场,由有方领队胡康榆撰写。
“1996年皮亚诺在日本进行着项目的时候,恰逢伊势神宫20年一次的式年迁宫,由60岁以上的老人来进行传授,40—60岁的人进行建造,20—40岁的人则在一旁观看学习。这种代代接续的方式激励了皮亚诺。为了让知识能够传递下去,让年轻人在工作室中学习和实习,同时整理事务所几十年来的工作档案,伦佐·皮亚诺基金会就此诞生了。”
回看手册里的这段文字,回想起那个去参观皮亚诺基金会的下午,工作人员介绍到皮亚诺工作室提供的实习机会和旅行资助,以及那间挂满项目图纸不许拍照的讨论室,和摆满不同时期作品模型的展示厅。尽管旅行的主题围绕着斯卡帕和阿尔比尼,尽管不能实际参观那个贴附在半山腰上的工作室,在皮亚诺基金会参观的那个下午仍然让我觉得不虚此行。
在此之前,我对皮亚诺的认知,大概还停留在“高技派”“蓬皮杜艺术中心”等等从课本里获得的标签或项目。做编辑期时,编写过去年8月热那亚莫兰迪大桥垮塌后皮亚诺义务提供新桥设计方案,9月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作品展的资讯,还整理过他的建筑草图。未曾想到有一天会来到热那亚,那几张收集过的草图就被订在基金会展厅的墙壁上,能看得见马克笔的笔触和硫酸纸的透明感,总让我觉得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谷歌浏览器里的自动翻译,时不时会把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翻译成“伦佐·钢琴”,有趣的是,在意大利语里,Piano是“缓慢”“慢慢”的意思,那句著名的Roma non è costruita in un giorno.(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常常会在前面加上一句“piano, piano”。更有趣的是,Piano在意大利语中还有“计划”“楼层”“平面”的意思,让我觉得皮亚诺真是适合这个名字。
在热那亚不虚此行的日程,弗兰切斯卡事务所访问要算一个。小小的一个事务所,安身在热那亚的一处住宅区里,“两室一厅”的格局,相比皮亚诺的基金会和工作室,这里显得特别简陋。弗兰切斯卡自己的椅子甚至有些破旧,她曾在彼得·卒姆托的事务所工作,2008年在热那亚成立自己的事务所。现在这个小小的事务所已经是当前意大利年轻事务所中的佼佼者。
弗兰切斯卡特意赶回工作室为我们讲解,当然讲到她在2018年获得皮拉内西奖的作品——当代艺术馆Z33。设计的难点在于砖墙要保持传统砖作的特点,又与现行技术条件吻合,因此外墙采用加筋砖灰浆墙,尽可能减少连接件。弗兰切斯卡在这个项目中透露着这一代建筑师“沉着平衡城市历史传统和现代技术”的态度。
同行的设计师有二十多个人,挤在小小的事务所里围着弗兰切斯卡,设计师最简单并坚持着的初衷似乎能感染到每个人。那种简单,是不急功近利,可以慢慢、认真去做的简单。Piano, piano, Roma non è costruita in un giorno. 皮亚诺基金会和工作室贴山面海,海滩边上有冲积砂石,那天行程不赶,几位设计师去捡了石头回来,大家坐在堤岸上,听着浪的声音聊着天。
Piano, piano。
皮亚诺的作品里有一种“轻”,这种“轻”来自阿尔比尼。“皮亚诺早年曾在阿尔比尼的工作室实习,在绘制了文艺复兴百货大楼600块陶板的分割后出师”。而阿尔比尼位于米兰的工作室,也藏在一处住宅里,面积不大,现在一部分作为阿尔比尼基金会,保留并展示阿尔比尼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场景以及设计作品,一部分仍然作为他的儿子和孙子延续建筑师职业的办公空间。
阿尔比尼1929年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当时正是现代主义的鼎盛时期,法国有柯布,德国有包豪斯,而在意大利,正是以阿尔比尼为代表的一群设计师实践着对现代主义的反馈,即理性主义运动和战后的新理性主义运动。
意大利有本书叫《从勺子到城市》,来自意大利设计师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话,意思即使是勺子大小的物件,也值得设计。相比在热那亚参观过的几个阿尔比尼的展陈或建筑项目,我们在阿尔比尼基金会所参观到的主要作品,反而是他设计的几把椅子或展架。取名Veliero(风帆)的书架则是响应柯布“向机器学习”的设计作品,借鉴风帆的原理,将传统梁架结构的书架改成了牵拉结构,放书越多,书架反而会越稳。而米兰地铁1号线里,仍然保留使用着阿尔比尼当时的部分设计。
“从勺子到城市”,不难理解意大利设计的国际声誉了。
从威尼斯到维罗纳,从维罗纳到热那亚,再到米兰,不论在哪座城市或辗转的路途中,我总会忍不住赞叹天呐意大利为什么会这么美!阿林有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意大利人很少有国家的概念,如果你问他的归属感,他大概会说自己热爱的土地,是家乡教堂的钟声可以波及的地方,因为那和他的出生、受洗、结婚,乃至葬礼有关。
这句话甚至有些浪漫,也让我更加理解斯卡帕在威尼斯的设计。我们的旅行以斯卡帕为主题展开,而我的这些旅行的闲散文字有意避开提及斯卡帕,他太不入主流,甚至没有正真意义上的建筑图纸。
“他的作品需要人们实地到访才能获得充分的感官体验——这种体验是水的回声,是灰墙的触感,是材料的奢华感……这些都是你无法从照片上感受到的,你只有亲自去到那儿。”
你只有亲自到意大利,看这些被慢慢、精心设计的作品,和这片被热爱的土地。
本文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转载请联系有方新媒体中心: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建筑新力量第一期 | 直造建筑事务所:任何的刻意,都是我们在避免的
下一篇:“村落”幼儿园: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 / IDO元象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