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Q-LAB
项目地点 台湾新北市土城区金城路二段247之1号
建筑面积 5,015.76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14年9月
透过广泛的案例研究,我们发现,实体意义上,运动中心的主要功能为:在地狭人稠的都会区,为民众提供遮风避雨的室内运动场地。但精神层次上,近年来,吸引民众前往运动中心的主要原因,却是其作为新形态社交场所的功能:享受看与被看、促进多向交流、增进人际关系。
因此我们对如何让建筑设计结合实体规范及精神需求,深有兴趣。
然而,我们也发现,由于电梯的发明,建筑物大量复制重复性的平面架构,剖面关系逐渐不受重视,也导致因楼地板的阻断,减少了各楼层的活动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
因此本案的设计要求,除希望充分融合地域性的微观思考(micro) 外,也希望能够透过宏观的「重新定义」,突破过往运动中心的设计局限及空间限制,增加用户的视觉互动,多点连接场馆内的各向度空间,打破运动中心既有的框架。
地域性
土城运动中心位于新北市土城综合体育园区,基地紧临广福国小及中正国中,西南向正对田径操场,周遭多是高层集合住宅,不远处设有新北高工等学校,附近学生及居民人数众多。
因此,在用地规划上,如何有效连结校园及邻里环境,吸引附近民众前往使用,成为整体设计中,我们需考虑的重要议题。
类型学
空间创意上,我们在一楼地面层打造了全台湾最长的「骑楼走廊」:长达两百公尺的半户外遮阳空间。在此,运动中心除了自身所乘载的功能外,也成为附近居民及学生早晚散步、体操、练拳以及跳舞的公共空间。在周末,为邻近小区举办活动的最佳场所。
功能主义
功能配置上,我们将三个属性较雷同的空间,分别组成三大体块,蓝色的泳池体块、灰色的冰宫体块以及红色的篮球体块。
并通过堆砌、旋转以及拉伸,创造出体块明晰的造型,同时增进室内空间看与被看的互动性及趣味性,顺势打造了长达两百公尺的半户外骑楼空间。
形式创新
土城运动中心的外墙设计,是依据精密的外壳耗能计算,赋予渐变的颜色配比:越热处给予越浅的颜色、越冷处给予越深的颜色。同时通过结合冲孔铝版和玻璃,依据不同的使用或隐私要求,制造出透明、半透明及不透明的三种外墙视觉效果。除此以外,随着自然光的移动,立面随之产生流动的视觉感受。
土城运动中心是由红、蓝、灰三个体块、各七个色阶、合计共数万片的冲孔钢板结合背板玻璃所组合而成,为节能外墙系统。我们试图运用单一规格材料,创造变化万千的流动美学。因此特别研发长150公分、宽50公分的冲孔钢板,作为本项目的主要外墙材料,除了转角采用长宽各50公分的特制收边外,无其他规格。
技术创新
土城运动中心的结构系统,由三个形体方整的盒子相互组合而成。每个形体,在平面及立面上,皆通过斜撑或钢梁连结,使其接近完美的三角几何,大幅减少了整体建造的钢构用量。
除此以外,各体块之长、宽、高,皆为九米的相关倍数,空间尺度、结构支撑与外墙分割,皆相辅相成,创造了进阶的工艺美学。
土城运动中心的结构系统,形成了三个相互堆叠并各自向外悬挑的大跨距体量。透过双向钢构桁架(Truss)以及抗震斜撑(BRB)的结合,打造出长达两百米、出挑九米的无落柱骑楼空间。
这些抗震斜撑(BRB)运用于红、蓝、灰三大体块的转角处,承受构架受震传递而来的轴拉力与压力,使构件在强震中进入非线性变形而消能。
土城运动中心的结构系统,由红、蓝、灰三个相互堆叠的体量组合而成。而每个体量,又由四个大型三角立面桁架,共同搭建而成,桁架提供了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有效支撑,大幅降低整体建物所需的钢构用量,也使得体量能自由出挑,呈现出运动类建筑之轻盈的体态。
土城运动中心除在各大体量转角处采用多个抗震斜撑(BRB)外,重要结构节点采用单向斜撑(Bracing),通过细腻的四接三铰接工法(Pin Joint),完成力学的传递,实现构筑(Tectonic)美学,试图完善建筑与结构、构造、细节的关系,打造出轻颖的运动形体。
艺术创新
土城运动中心的表皮亦虚亦实,「光」决定了其虚实状态,也决定其建筑的表达。
白天的自然光,使得由外往内看是实、由内往外看是虚。夜间的室内光,使得由内往外看是实、由外往内看是虚。虚实状态反映了运动中,看与被看、开放与私隐的关系,制造了视觉互动。
建筑的艺术或空间的诗意,经常源于环境的融合、结构的创新、材料的研发以及构造的研究,此外,建筑师对公共参与感、社会凝聚力以及精神层次的追求,都是艺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动力。土城运动中心企图超越自身承载的功能,连接居民与小区。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土城国民运动中心
项目类型:建筑
项目地点:台湾新北市土城区金城路二段247之1号
设计单位:Q-LAB
事务所网站:http://www.qlabdesign.com/
主创建筑师:曾柏庭Borden Tseng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曾柏庭、吴东翰、黄子豪、叶聿菁、邱柏闳、王光辉
业主:台北市政府体育处
造价:NT$440,000,000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12.05-2013.05
建设时间:2012.12-2014.09
用地面积:51,589.24 平方米
建筑面积:5,015.76平方米
结构:创纬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景观:六国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Q-LAB
照明:Q-LAB施工:丽明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师:Highlite Image 亮点摄影工作室
摄影师网站:http://highliteimages.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Q-LAB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2019中国工程院建筑类新增院士,将从这11人中产生
下一篇:深度 | 比较视角下的世界聚落研究:聚落是我穿越现实的未来 /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