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巴西传奇女建筑师Lina Bo Bardi和她“雪藏”十年后的复出之作

巴西传奇女建筑师Lina Bo Bardi和她“雪藏”十年后的复出之作
编辑:李菁琳;校对:鲍思琪 | 2019.01.25 18:32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西,建筑圈里盛传着一个说法,好建筑师需要具备三个特点:吸烟,穿黑色衣服,是一名共产主义者。

 

这个说法适用于Oscar Niemeyer,适用于Paulo Mendes da Rocha,也适用于生前未受公正评价,身后却被称为“20世纪最被低估的建筑师”,在国内建筑界甚少提到,在欧洲建筑界却颇负盛名的意大利裔巴西女建筑师Lina Bo Bardi。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五仁月靐”,推荐关注。

 

Lina Bo Bardi 图源:Bob Wolfenson

在Lina为数不多的建成作品中,我最喜欢也最想首先好好聊聊的就是她于1977年到1986年设计完成的SESC Pompeia。

 

不仅是建筑本身,还有建筑背后隐藏着的Lina的故事。

 

SESC Pompeia 图源:Nelson Kon

看一个建筑师的三种作品最有趣。

 

第一种是作为独立建筑师后的早期作品,初生牛犊往往忍不住尝试从学生时代就开始脑补许久的想法,有了一片草原就敞开了撒野,初心犹在。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原本我不爱Herzog和de Meuron,却在巴塞尔看了他们的早期作品后打心眼里喜欢他们的原因。

 

第二种是自宅,从乙方到甲方翻身农奴,再用建筑语汇来表达深藏心中不为外人道的小癖好。比如看了博塔自宅就知道他是多么可爱有趣的一个人。

 

第三种是成为成熟建筑师后却因主客观原因沉寂很久后的复出之作,心里往往已经画了成千上万张图,又互相佐证、推翻,被各种各样不能付诸实践的想法憋坏了,就等着一个舞台来释放。然而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个作品中又多了一些成熟人的收敛与克制,多了一些细品就不难发掘的经验。

 

SESC Pompeia就属于第三种。

 


Lina原名Achillina Bo,1914年生于意大利罗马,1939年从罗马建筑学院毕业,正值意大利现代建筑的危机时期。此外,罗马作为首都,在一触即发的“二战”中必然首当其冲。Lina与男朋友Carlo Pagani一道北上回到了他的家乡米兰,开始了实践。在之后的几年中,Lina当过建筑师,师从Gio Ponti,尝试过成立自己的事务所,参与过插图设计,做过杂志编辑,担任过Domus的副主编。

 

年轻时的Lina Bo Bardi 图源:网络

直到1946年,她搬回罗马,与大她14岁的建筑评论家、记者、画商Pietro Maria Bardi结婚,并开始了他们的南美之行。

 

正如开篇提到的,Lina是一个忠实的共产主义者,是意大利共产党成员。这一点对于她的建筑实践,尤其是后期建筑设计思考与工作模式产生了极深的影响。而非常有趣的是,他的丈夫是法西斯主义的拥护者,曾经在战前及战时的罗马法西斯政权的文化领域担任要职。

 

关于两人搬至巴西的原因,有好几种说法。一说因为政治原因,两人在“二战”后意大利的政治环境中不易被认可,一说因为宗教原因,Pietro Maria Bardi在与Lina结婚前有过另一段婚姻,两人在当时社会不能被接受。

 

Lina与丈夫 图源:ILBPMB

最主流、可靠的说法,也是我认同的两人前往巴西的主要原因是,“二战”以后欧洲经济低迷,作为艺术品商人的Pietro Maria Bardi希望到当时受战争影响较小,富人众多的南美洲寻找机会。

两人带着收藏的200余幅意大利画作,来到巴西。

 

在他们的第一站,巴西里约热内卢,画作被政治家、媒体人、商人Assis Chateaubriand看中,并邀请二人留下设立了圣保罗艺术博物馆(Museu de Arte de São Paulo,简称MASP)。直至今日,MASP也是巴西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是圣保罗双年展的重要场地。

 

Pietro担任MASP的联合创始人与馆长,Lina则被委托为MASP临时建筑及后来位于圣保罗市中心Paulista大街的永久建筑的主创建筑师。

 

位于圣保罗市中心的MASP 图源:Nelson Kon

其实在Lina与丈夫决定远行时并没有永久移居拉美的打算,机缘巧合却在巴西安家,后来取得巴西国籍。

 

可能正是Lina移民者的这重身份,让她拥有了与巴西本土建筑师不同的视角。在当时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潮流中,其他建筑师多在思考如何学习借鉴国际化的、欧洲的建筑语汇,而Lina作为外来者反而更能发现、欣赏巴西本土文化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SESC是葡萄牙语Servico Social do Comercio的缩写,是1946年在巴西由商人们发起并运营的非盈利私人组织。设立SESC的主要目的是为加入商会的公司员工及家属提供福利。同时也部分开放给大众。

 

SESC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具体由巴西各州的分会自己运营管理,它的实体体现便是分布在不同城市的教育、健康、休闲、文化等设施单元。其实尽管很多巴西人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SESC的设施,大多数人也不太了解其具体背景与运作模式。

 

简单来讲,使用SESC的人群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会员,成为会员的前提是必须是商会公司的员工与家属,他们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保障SESC的运行,他们可以使用SESC的所有设施;第二类是非会员,他们免费或付费使用SESC的部分设施,同时SESC的部分场地也常常租给其它组织举办活动,比如剧院、展览厅等,而有些运动场地、课程则只对会员开放。

 

因为圣保罗州是全国最富有的州,因此圣保罗的SESC建筑单体最多,建成或正在设计中的总共有30余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Lina在圣保罗市的Pompeia区设计的SESC Pompeia。

 

其实原定的建筑师并不是Lina。

 

在SESC买下Pompeia废弃工厂后,计划在原场地修建一个新的SESC单元,并将设计任务委托给了建筑师Julio Neves。

 

Pompeia工厂 图源:Hans Gunter Flieg
废弃的厂房 图源:monolito

那时候周边的居民已经开始自发地使用废弃的工厂场地,老人们会来这里散步,少年们则在厂房中踢球运动。Neves的设计想法是拆除原有建筑,新修一个混凝土体量。

 

在废弃厂区闲逛的学生们 图源:monolito

然而SESC的区域负责人并不喜欢这个想法。原因之一是他本人很想保留厂房这个具有历史回忆的“古董”,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Neves的方案远超过他们的预算,在SESC当时的经济状况下很难实现。

 

这时,他们想到了Lina。她曾在1959年到1963年间将巴伊亚州(Bahia)萨尔瓦多市(Salvador)一个17世纪的工厂Solar do Unhao成功改建成博物馆。

 

当Lina于1977年正式接手SESC Pompeia时,她已经十余年没有收到任何实际建筑项目委托了。

 


Lina与丈夫1946年来到巴西后,在圣保罗开始建筑实践。与此同时,1955年起,她在圣保罗大学建筑系开始担任讲师。

 

圣保罗大学的学生告诉我们,1957年,建筑系给出一个终身教职名额,在当时的情况下Lina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作为一名移民,同时还是女性,提名Lina在当时的圣保罗建筑圈的学界业界都遭到了激烈反对,建筑系的最终决定是直接取消了系里的这一教职席位。

 

直到30多年后的1989年,75岁的Lina才受邀在圣保罗大学举办了她的第一个个人作品展览。

 

与此同时,1957年,萨尔瓦多的巴伊亚现代艺术博物馆向她抛出橄榄枝,聘请她担任馆长。Lina的建筑创作阵地也因此从圣保罗转移到了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Solar do Unhao博物馆 图源:Bob Wolfenson

萨尔瓦多是葡萄牙殖民巴西设立的第一个殖民地首府,也是当时的奴隶交易中心。在巴西非常短暂的历史中,其文化主要脱胎于两大文化母体,一是非洲,二是葡萄牙。在工业革命中,萨尔瓦多所处的巴西东北部地区更像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脱离了工业化,具有了与圣保罗截然不同的特点。在Lina看来,这里才是巴西文化的根源与真谛。

 

在萨尔瓦多,Lina被保存良好的殖民时期的建筑所感染,也在强烈的非洲文化的影响下发展了自己对粗犷主义(Brutalism)的解读,并在后期作品中付诸实践。

 

1951年设计的Bowl Chair 图源:Arper
1967年受本土建筑影响设计的Roadside Chair 图源:ILBPMB

1964年,巴西发生军事政变,右翼上台。Lina的丈夫从萨尔瓦多把支持共产主义的Lina接回圣保罗。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中,Lina再没有任何实际项目,她画图、写作、设计家具。直到1977年开始SESC项目,1986年完工。

 

完工后她受邀在自己设计的剧院里做了一次演讲,结束时她评价这个项目为“我刚完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小实验”。

 


Lina第一次去看场地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废弃工厂里人很少,Lina一眼认出了工厂原有结构是在当时颇具先锋性的特殊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法国工程师Francois Hennebique设计,这可能也是当时巴西境内唯一的同类混凝土结构。

 

如果这个珍贵的结构是Lina希望保留厂房的起因,那么第二次周末去场地时看到的情景则坚定了她的想法。

 

孩子们笑着跑来跑去,年轻人们踢着足球,文艺青年们三五成群排练着戏剧,老年人们跳着交际舞。即便在这个从物理层面看来已经破败的厂房里,地面坑洼积水都不能掩盖场地上欢快愉悦的气氛。

 

Lina说,这就是我们要保留的东西,设计已经有了。

 

废弃工厂中的临时球场(图源:monolito)

最终设计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有厂房改造的文化区,1982年完工,面向所有人开放,也就是平面图中的西北区。总面积12211平方米,包括剧院、图书馆、展览厅、餐厅厨房、多功能厅等多个场地。

 

第二部分是东南角完全新建的运动区,1986年完工,只对SESC会员开放。总面积11360平方米,包括游泳池、篮球场、舞蹈练功房等多个大型运动场地、若干小型教室,以及配套的功能房间,另外还有一个70米高的水塔。

 

SESC Pompeia平面图 图源:monolito

SESC Pompeia项目过程很像中世纪建筑师的工作方式——设计与施工同时进行。在九年的项目周期中,Lina在场地内设立了自己的办公室,带着学生助手Marcelo Ferraz和Andre Vainer,以及一众工人。

 

工作中的Lina 图源:monolito

除了设计建筑,Lina也参与SESC Pompeia的文化活动,比如策展、授课,以及一些意料之外的政治活动,比如替工人申诉午餐食物状况、对抗上层腐败。

 

参与SESC Pompeia施工的工人们 图源:monolito

有幸与Lina一同工作或是目睹过她工作状态的人,回忆了两个在那九年中反复出现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

 

一种情况是Lina发现别人与她意见相左,设计有可能逃脱她的控制时。身着一袭黑衣的她会暴怒地在工地里四处奔走,寻找业主、结构工程师、工人陈述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任何试图调整设计的人。

 

另一种情况则是一切顺利,心情愉快时,她能与任何人谈笑风生,以她特有的风趣又略微尖刻的语调讲故事。

 

SESC完工后的Andre, Lina和Marcelo 图源:Eduardo Simoes

在十年的“雪藏期”后接手SESC Pompeia,Lina在明确、控制全局的概念下,也强势地控制着每一个角落。有些可以被理性地从功能或是美学角度来解读,有些在我看来却极具个人色彩,是个人喜好的实体表现。其实这对我而言恰恰是建筑师这个职业富有“魔性”吸引力的地方,作为一个乙方,一个创造者,大多时候在甲方的框架下用专业素养“循规蹈矩”地创新,偶尔在无伤大雅之处又看似毫无意义地强加一些个人爱好、执念。

 


初到SESC Pompeia,第一感觉是建筑师似乎并没有做什么大动作。设计保留了原有两排厂房的结构框架,去除了墙体表面的白色涂料,让红砖砌体裸露出来。

 

从Clelia大街看SESC主入口 图源:Olafur Eliasson
内部街道 图源:Shiyu Yang

进入园区后右手一侧依次分布的是:包含有图书馆与临时展览的一个大的聚会空间、剧院、结合开放工作坊布置的展览厅。左手一侧则为:厨房与餐厅,以及原来是Lina办公室现在作为多功能厅的一个开放空间。

 

图书馆空间中,由楼梯串联起地面层以及两个不同高度的混凝土夹层,楼梯方向与保留的混凝土结构垂直。

 

图书馆的使用者多是退休以后的老人。有些人在这里拿上一本书就能坐上一天。老人们说,与其在家里闲来无事,不如来这里虚度时光。

 

图书馆阅读空间 图源:Shiyu Yang
保留的混凝土结构与加建夹层 图源:Shiyu Yang

夹层下方的条形大空间内现在布置着各种各样的儿童玩具。孩子们从来都不是喜静的人群,将儿童嬉戏的场地与图书馆紧邻布置可能也正是一个社区活动中心的本质。

 

上层阅读下层儿童活动 图源:Leonardo Finotti

据Lina的两位学生助手回忆,拿到这个偌大的厂房时,他两在空荡荡的平面上糊满了家具,冥思苦想怎么样才能添加一些更有趣的元素,试图通过建筑师的设计干涉定义人们在这个聚会空间中的行为。

 

Lina看到后,几乎去除了所有的家具。她说:“我们就在这里来点火,在这里来点水,一切就好了。”

 

水和火正是大多数巴西人日常生活中最看重的两个元素。

 

果然,正如Lina所说,人们聚在壁炉旁聊天,在水池旁无所事事。这个被Marcelo Ferraz戏称为“do nothing”的空间成为了整个SESC Pompeia最有活力、利用率最高的空间。

 

夏季的壁炉 图源:Shiyu Yang
水池 图源:Shiyu Yang

我们到的那天并不是最热闹的时候,大多是独自过来或是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宝宝牵着爸爸走得踉踉跄跄,到了水边,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走上看似随意放置的石板上,跨过这不足一米宽的“小河”兴奋得手舞足蹈。

 

如果说这个集会空间只是毫不费力的神来几笔,那么旁边改造成剧院的一跨厂房则可以说是浓墨重彩了。

 

剧院的最特别之处在于两部分观众席相对布置,舞台在中央。这样设计的原因之一是Lina希望改变传统的演出方式,希望表演者能够兼顾所有观众,舞台也无前后之分。

 

另一个重要原因时,当观众们相对而坐时,每一个人都在对面观众的视线中。这样,对观众而言,观演不再是一个被动、放松的行为,而是需要保持相对的警醒与参与度。

 

剧院 图源:Daigo Oliva
剧院设计草图 图源:ILBPMB

这个概念的进一步体现则是最初颇受诟病的观众席座椅的设计。座椅由巴西松木制作,没有添加任何坐垫、靠垫。椅背完全竖直,中部凹槽用于放置微微突出的脊柱,座椅宽度也略窄于常规宽度。

 

这样不舒适的座椅设计从SESC一开幕便收到了许多批评。

 

Lina回应说,在中世纪的时候,戏剧演出都是在公共广场上,观众们紧挨着站着、走着。古希腊古罗马的剧院也都是在开敞的室外,都是坚硬的石头坐凳,可是这些都没有影响人们观赏戏剧。

 

在这样的剧院中,不太舒适的坐姿让人们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出中,相邻的人们手肘相触,免除了疏离与阶级之分,这正是Lina希望达到的目的。

 

剧院观众席 图源:Shiyu Yang

剧院共有四个后台更衣室,两个位于舞台左右二层,两个藏于观众席下方。更衣室由于空间限制有大小之分,但是内部配置毫无区别,因此无主次之别。设计初衷便是希望对所有演员一视同仁。

 

更衣室的门洞低于常规门高,所有人经过的时候都不自觉地弯腰,进而放低自己的姿态,保持一颗谦逊的心。

 

更衣室门洞 图源:Shiyu Yang

有趣的是,更衣室的体块刻意设置在了剧院门厅的“上空”。在Lina的设计中,她希望所有的元素都是透明可感知的。这个要求隐私的后勤空间则以这种形式“暴露”在观众视线中。

 

每次演出前,等候开场的观众在大厅中谈笑聊天,演员们就在他们头顶上方的更衣室中换装准备。

 

剧院门厅 图源:Shiyu Yang

在改造前,门厅空间其实是一个室外空间。改造后加建了与其它屋顶结构类似的木结构以及玻璃瓦,保留了原有的室外空间的感觉。

 

从剧院门厅回望街道 图源:Pedro Kok

为了加强这一空间的室外属性,在施工完成后,也还原了与室外街道一致的石板铺地。但是街道上的石板铺地接缝刻意留得更宽,在日晒雨淋的作用下,缝隙中长出了绿草,似乎又具有了与这半室外门厅不同的材质。

 


在Lina开始参加设计前,工厂原有的砖砌烟囱就被拆毁了。砖砌烟囱是当时Pompeia工业区极具地标意义的元素,因此Lina决定新修一个水塔来还原这个场地记忆。

 

1980年与2018年周边环境对比 图源:Shiyu Yang

最初,工程师们提出采用修建高塔时常用的传统滑模施工技术。但是Lina希望塔的立面能够有所创新,与通常见到的光滑表面不同,她更喜欢可以保留混凝土浇筑痕迹的立面。

 

在工地上多次试验后,他们最终选择了一种极其便宜的施工方式,用工地上废弃的木头与粗麻布制作浇筑模板,最终达到了Lina想要的类似于“刺绣蕾丝”的效果。

 

这个施工耗时70天的水塔最终高度70米,作为一个大尺度的城市雕塑,是Lina对Luis Barragan在墨西哥城设计的五色卫星塔的致敬。

 

1984年的水塔 图源:Marcelo Ferraz

在厂区后方有一条暗河穿过地段,也自然地将运动区划分成了两个部分。运动区由两个体量构成。大体量与厂房主轴线平行,共五层,为主要运动场地,除一个室外逃生楼梯间以外无垂直交通空间;小体量与地段外部主要道路平行,承担竖向交通的功能,包含卫生间、更衣室以及小型功能教室等辅助空间。

 

室内旋转楼梯 图源:Shiyu Yang

运动场地所在的主要体块采用了预应力井字梁的结构,使得30x40米的大跨度自由空间成为可能。整栋建筑高45米,每层净高7米。一层为游泳池,其它四层皆为大型运动场地。

 

游泳池 图源:Leonardo Finotti
篮球场 图源:Leonardo Finotti

交通空间每两层层高等于主要空间的一层层高,其较低一层通过混凝土连廊与相对应的运动场地相连。这四组“悬”在空中的Y形和V形连廊,成为了整个设计中最具表现主义色彩的元素。

 

混凝土连廊 图源:Leonardo Finotti

SESC负责人第一次看到图纸时,要求Lina将连廊改成带顶的设计。可是Lina说,真正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人们是不会在乎日晒雨淋的。

 

从交通空间楼顶鸟瞰厂区 图源:Shiyu Yang

同样的,在场地设计时,没有一个场地的尺寸是按照国际标准设计的,因为Lina说,运动的真谛不在于竞技。

 

我相信,Lina的这些说法是符合巴西人的人设的。在遮盖暗河的露天甲板上总是躺着很多享受日光浴的人,室外有很多立一张网就开始打球、放一张桌子就开始下棋、设一个靶子就开始射箭的人。

 

在甲板上日光浴 图源:Shiyu Yang
在入口处射箭 图源:Shiyu Yang

其实在Lina的设计中,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讲出道理,比如不规则的窗洞,比如不能解释的象形雕塑。

 

运动区的窗洞 图源:Nelson Kon

据说这些窗洞初定的设计是规则的矩形。

 

Lina从日本旅行归来,被这个陌生国度的文化感染,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各样新奇的想法。她对助手们说,让我们改改设计,试试不规则窗洞。助手开始尝试各种奇奇怪怪的形状,然后有了下面的对话。

 

“这个看着太不可思议了,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东西。”

“你没有吗?我也没有。那我们就这样做吧!”

 

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两面墙上的32个窗洞。但是可以说真正的设计却并非由建筑师完成的。

 

Lina一直与工人们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她希望工人们能够参与到设计中来。因此在她初步确定了大致形状以后,就将不同的窗洞交给了不同的工人,请他们用泡沫做出他们想要的形状,并在施工时付诸实践。

 

任何人都很难从功能或是美学比例的角度来评判这些不规则的窗洞,但是任何人又很难不喜欢它们。这可能正是Lina坚持的粗犷主义,用最基本的材料来实现一种“粗糙”的诗意。

 

Lina设计的宣传画 图源:ILBPMB

在每个连廊的尽头都有一个绿色枝干红色圆球的雕塑,在我们绞尽脑汁思考它到底是什么用途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它仅仅是一个象征意义,代表的是巴西仙人掌,这种在沙漠里依然能够顽强生存的植物。

 

这个意象被用来暗指八十年代巴西左派党在二十年高压军事独裁统治下的逐渐复苏。

 

仙人掌雕塑 图源:Shiyu Yang

Lina曾说,建筑与建筑的自由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们必须要基于一个政治框架来探讨,不能与其剥离。

 

佩戴五角星的Lina 图源:Olney Krue

她很喜欢佩戴首饰,并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些特别的材料,比如木头,石子或一些特殊的金属。她常常一天换好几次首饰,但是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就是胸前黑色背景上一枚象征共产主义的五角徽章。

 


Lina作为建筑师的职业生涯以及整个人生中,见证了由政治冲突与社会不公平而造成的巨大文化、经济变革。

 

从罗马到米兰,从里约热内卢到圣保罗再到萨尔瓦多,最后又回到圣保罗。

 

可是她在晚年终于被接受,再次回到圣保罗大学办展、演讲时却说,在巴西,她做了所有她想做的事,即便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没有遇到过任何的阻挠与障碍。没有人知道这句话的主观真假各有几分。

 

1991年的Lina 图源:Juan Esteves

在我们第二天离开SESC Pompeia的时候,正是午饭时间。我们与两位来自圣保罗大学的同学道别,他们说,要是饿了可以在这里吃过午饭再走。餐厅前就是井然有序排队等待就餐的男女老少。

 

我想用Lina在一次讨论Architecture与Construction的区别时谈到SESC Pompeia所说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Architecture for me is to see an old man or child with a full plate of food walking elegantly across our restaurant, looking for a place to sit at a communal table.

 


文中图片已尽量注明摄影师,部分无法确定摄影师的照片图源说明为拥有图片版权的组织或书籍。

 

非常感谢导览、陪同我们参观的圣保罗大学的两位Lina Bo Bardi的研究者,他们一位来自建筑系,一位来自社会学系。他们如大多数巴西人一样,对于自己所研究的内容有着高度的热情与专注,并且乐于传播与分享。

 

现附上主要文献的简略列表,供大家参考:

Sesc-SP architecture, monolito (2016) 33, ISBN:9788566275117

https://placesjournal.org/article/lina-bo-bardi-and-the-architecture-of-everyday-culture/

http://linabobarditogether.com/de/2012/09/18/lina-bo-bardi-in-the-frame-of-brazilian-architecture-by-renato-anelli/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40611-brazils-best-kept-secret

http://www.harvarddesignmagazine.org/issues/16/after-the-flood

https://bardisbowlchair.arper.com/lina-bo-bardi/biography/?lang=it

https://miamirail.org/reviews/lina-bo-bardi-together/

http://linabobarditogether.com/de/2012/08/03/the-making-of-sesc-pompeia-by-marcelo-ferraz/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五仁月靐,已获授权。

关键词:
Lina Bo Bardi
女建筑师
巴西
深度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