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图雷特修道院位于法国里昂附近的一个陡峭的斜坡上,是勒·柯布西耶继朗香教堂之后的又一力作。1953年,柯布接受天主教多明我会里昂大区省委员会的委托设计建造修道院。委托方代表马利-阿兰·库蒂里耶神父(Marie-AIain Couturier)希望修道院是一个能够在寂静中容纳“100颗心和100个身体”的神圣居所。
自1940年代以来,柯布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神圣”与“住居”这两大建筑类型上,当时正在修建的朗香教堂与马赛公寓正是这两种建筑类型的代表。面对拉图雷特修道院这样“神圣”与“住居”的集合体,柯布在写给神父库蒂里耶的一封信中提出:“建筑物需要的是简洁朴素,而没有太多装饰的外表,没有任何多余的华丽存在,但也需要重视对生命的表达。”这一建筑物既要具备空间的神性,又要容纳修士们的苦修生活。
修道院建在山谷的坡地上,面向一片山林,环境幽静。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平面成四方形,房间分布在内部花园的四周。由于地形东高西低,建筑东侧为3层,西侧为5层,主入口在东侧,底层大部分架空,内院通透,空间层次丰富。
柯布按照修士生活中的“个人生活”“集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三个步骤整合建筑的功能与形态,设置了一座教堂、一个参事厅、一个教育场所、一座图书馆、一个餐厅和修士宿舍,其对应了三种不同的空间类型。“个人生活”采用全部朝外的修士房间的工整布局,“集体生活”使用公共活动的自由几何形状,“精神生活”更是独立的崇拜建筑,如教堂、地下墓室、祈祷室和圣器收藏室等。这些空间与生活从上而下围绕封闭内院依次展开,并通过楼梯、连廊保持联系,而连廊利用地形的变化做成坡道,保持整体空间的连续性。
多明我教派是天主教四大托钵修会之一,教会教士必须进行严格的苦修生活和自我制约。在设计中,柯布采用简单规整的体形以及朴素粗犷的外貌以体现多明我教派的精神,同时通过很多精心的细节处理以展现修道院的个性。
东侧的主入口有一个象征性的门框符号,旁边的会客厅做成造型独特的筒状小室,室内沿墙布置座位,粗糙的墙面难以依靠,只能促膝交谈而且时间不能持续太久。
神殿区上方设置采光筒,采光筒外形各异朝向不同,筒内分别涂了红、黄、蓝三色,自然的光线通过采光筒进入神殿,营造出空间神秘的宗教特质。
屋顶花园作为柯布的标志性主张,此次特意设计成神父们漫步和沉思的场所,既能远眺风景又能俯瞰内院,更能静坐沉思,而花园尽头的钟塔正好在教堂的最高处,面向大路并向外凸出,像是在对朝圣者招手。
承接修道院设计任务时正是柯布的创作高峰,他谦逊地沿袭了艾玛修道院、索内特修道院等多个传统修道院的空间模式与造型,并乐意从中汲取灵感,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将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带形窗等一贯推崇的新建筑五要素,充分且精巧地运用到拉图雷特修道院里。
拉图雷特修道院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本身极高的审美价值,更在于其基于历史积淀的设计创作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参考资料:
大人物柯布,有方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展讯 | 6个激进的设计,看英国保障房变迁史
下一篇:建筑5分钟 | 张永和:为何中国的城市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