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讲座实录 | 蓝天组创始人Wolf D. Prix:从解构主义到人工智能的“两日之遥”

讲座实录 | 蓝天组创始人Wolf D. Prix:从解构主义到人工智能的“两日之遥”
清华建筑设计院 | 编辑:崔婧 | 2021.07.20 16:30

“我们力图在高层建筑中构建一个水平城市并为其赋能,从而让人们从横纵两个维度体验一座城市。” 

——沃尔夫·狄·普瑞克斯

 

©THAD©Coop Himmelb(l)au

7月8日,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蓝天组建筑事务所举办了合作签约仪式;当天,蓝天组创始人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 Prix)于THAD清华设计系列讲堂发表了题为《明天到昨天不过两日之遥:从解构主义到人工智能》的演讲。

 

从创立之初的解构主义风格先锋团队,到如今以人工智能拥抱幻想与变化,成立于1968年的蓝天组如何走过半个多世纪?普瑞克斯在讲座中阐述了蓝天组设计理念与手段中的变与不变,辅以案例介绍,带领观众走近蓝天组的世界。

 

△ THAD x 蓝天组合作签约仪式暨清华设计系列讲堂完整视频  ©THAD©Coop Himmelb(l)au

 

——

演讲内容

 

01

从人居环境

到蓝天组建筑语言的第一个阶段

Coop Himmelb(l)au@维也纳

 

蓝天组[Coop Himmelb(l)au]总部位于维也纳,于1968年成立,迄今已经53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蓝天组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设计方法,即从最初以建筑模型塑造空间,到将音乐转化成三维形态,再到当前的人工智能——蓝天组创始人沃尔夫·狄·普瑞克斯更愿意将其称为“建筑智能”。

 

普瑞克斯认为,建筑作品是时代的艺术,因为每座建筑或多或少都有时代的烙印。建筑师面对一系列规范、制度的约束,要么彻底将其打破,要么被裹足不前。所以,在创业之初的蓝天组就试图立即从根本上改变建筑行业。因为在1968年的建筑设计行业,建筑设计被规范、制度、经济等行业隐形障碍束缚着,他们想要突破,想要创造一个开放社会的标志。直到今天,这仍旧是他们的目标。

 

“开放社区”既遵循规则也释放空间,建筑的使用者在空间内部也会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自由。

 

方案“云”完成于1968年,是一次关于未来公寓定量配给的讨论,也是一个标志性的图像模型——云。它能够创造不同的空间场景,可以被装进“罐头容器”里移动,也可以展开变成居住平台。

 

“云”——居住有机体  ©Coop Himmelb(l)au

“云”是集居住、移动和空间变化功能于一体的有机体系,其建筑“材料”是空气和动力。技术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同样,建筑是内容,而不是表皮。“房子”就像是车轮上的可移动居住环境,当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可以从“罐头”中取出。“云”的概念源于1968年维也纳市政厅委托的研究项目“未来居住形式”,这一研究项目所探讨的概念是通过引入可变、可移动的空间,来拓展现有的生活体验。

 

 

02

蓝天组的建筑理论

“所有人都是可能是对的,但没什么是绝对正确的。”

 

XX_Aspik_CUBE  ©Coop Himmelb(l)au

普瑞克斯认为:建筑需要触及形式、内容、建构和材料的“多元层次性”,才能被称为建筑,否则它就仅仅是栋房子。德语单词“Gestalt”即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当下,我们身处一个动荡的时代,旧的社会结构正在崩塌,但尚未彻底消失;新的社会结构还在酝酿,也没有完全诞生。建筑师可以通过尝试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影响未来全新的社会模式,力求在三个维度:生态、经济、艺术和社会文化方面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  ©Coop Himmelb(l)au

因此,蓝天组的设计不允许艺术被放逐出建筑,它不仅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像政治一样影响社会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是建筑?

 

蓝天组被视为解构主义建筑运动开拓者之一。作为享誉全球的国际事务所,蓝天组总是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来设计建筑。他们不仅仅对建筑语言进行深入研究,还拓展到其相关领域,如音乐、哲学、文学、教育等。

 

普瑞克斯提到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建筑和建筑资源比喻成一座冰山,海面上的可见部分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这部分被称作“可视建筑”;而隐藏在海平面之下的部分则被称为“隐形建筑”,其中包含政治、经济、生态、审美、规范、制度等,它们都在不同层面影响着可视建筑。不可见的部分亦是非常危险的部分,比如撞沉泰坦尼克号的冰山。

 

冰山

金字塔毫无疑问是建筑,但它真正的功能只有右下图中巨大黑色体量里的白色部分;而黑色部分,是我们所谓的建筑。如果当代建筑师想复制这种体量庞大而功能空间很小的远古建筑,他们会被立刻辞退。普瑞克斯把这种现象称为“建筑设计行业的文化转变”。

 

金字塔  ©Coop Himmelb(l)au

在讲座中,通过两张图片,普瑞克斯形象地类比了建筑师每天必须面对的真实境况,即客户宏大的任务书以及少得可怜的预算。平衡这两项因素是建筑师的日常,复杂的体系会催生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建筑师永远无法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复杂问题,因此要为其寻求带有复杂性的解决方式。

 

客户的任务书及其预算  ©Coop Himmelb(l)au

复杂性很难解释,而沟通、交流简单的事物则相对容易很多;但简单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创新的方案,反倒是复杂的解决方案更有新意。就好比在沙滩上追踪猎物的足迹相对简单,而在机场准时赶上一班航班、飞往目的地要相对复杂很多。

 

简单与复杂的解决方案  ©Coop Himmelb(l)au

通过对16世纪米开朗琪罗西斯庭教堂天顶画进行二次加工,普瑞克斯阐述了蓝天组对社会变迁的看法。自从人类的活动范围拓展到外太空,引力就不复存在了;同样,建筑中的单点、对称的布局也已经过时了,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渐行渐远。 

 

《最后的审判》及其解构版  ©Coop Himmelb(l)au
宇航员  ©Nasa,小图 ©Coop Himmelb(l)au
如果将勒·柯布西耶LC5沙发上的坐姿与航天员在火箭升空克服重力时的坐姿进行比较,你会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03

蓝天组的设计哲学与方法论

 

“‘Entwurf’意为‘设计’。我们对‘Entwurf’一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它意味着潜意识与设计的结合。在这种语境下德语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它,它指的是潜意识形成的过程。‘Wurf’的词源学源自‘扔’,意味着来自潜意识的深水之下,潜藏在深水之下、不可见的未知状态中。在这一瞬间,即便是三十吨的重量,也可以在瞬间跃起。”

 

德语:Entwurf,潜意识跃出水面

旧金山住宅是蓝天组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普瑞克斯这样回忆当时的创作过程:“当时我闭着眼睛,以手和笔为媒介,作为知觉的同步器,绘制草图以体验这栋建筑的空间、尺度。实体模型很小,我们测量模型并把所有数据转化到平面上。如大家所见,一系列的线条和充满活力的场景被赋予到建筑中,以此衍生出了居住的景观,客户可以在入住后决定哪里是卧室、哪里是阅读区或休闲区。”没有建筑实体模型,建筑师无法研究出三维的解决方案。因为建筑是三维的,建筑创作也必须以三维的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   

 

洛杉矶住宅的草图与模型 上二图©Coop Himmelb(l)au,下二图©Gerald Zugmann

旧金山住宅项目的结构体系中没有一根承重柱,只有普瑞克斯所谓的张力柱,整栋建筑所有的梁都落在墙面的一个点上。对于普瑞克斯来说,柱网表示一个压力体系,他更倾向于营造建筑的活力,因此选择了张力结构。值得一提的是,蓝天组的第一栋建成的解构主义作品也采用了这种受力体系。     

 

洛杉矶开放住宅张力结构 ©Gerald Zugmann
©Coop Himmelb(l)au

维也纳法尔克大街屋顶改造,蓝天组第一个建成的解构主义建筑  ©Gerald Zugmann
©Coop Himmelb(l)au

除了绘制草图,蓝天组还再不断尝试拓展其他的设计灵感。在一座临时小型歌剧院的设计中,蓝天组引入了音乐的概念,他们做了很多研究来增加其外表皮面积,以隔绝外部噪音。由于这座临时建筑在一段时间后会被拆除并在下一年重建,设计师尝试找到便于存储的形体与模式。   

 

慕尼黑音乐节临时迷你歌剧院隔音测试  ©Coop Himmelb(l)au
慕尼黑OPM_scripting  ©Coop Himmelb(l)au

该项目设计中引入了两段普瑞克斯非常喜欢的音乐,莫扎特的《唐璜》和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的《紫雾》。蓝天组用《紫雾》来确定建筑表皮突出物的峰值和其峰尖的大小,通过《唐璜》来界定其方向。这些突出物增加了建筑外表皮的面积,从而可以更好地吸收外部噪音。常规剧院的立面会采用非常厚重的材料来营造良好的内部音效,而蓝天组则选取通过增加表面积达到相同效果。 

 

慕尼黑音乐节临时迷你歌剧院  ©Duccio Malagamba

上世纪80年代,普瑞克斯见证了洛杉矶一家电影工作室复制埃及纳芙蒂蒂雕塑的过程。那是1984年前后,普瑞克斯在美国遇见到了弗兰克·盖里,盖里对他说:“我的工作室就在这间(电影工作室的)隔壁,你可以去看看,考虑买块地。”同年,普瑞克斯开始了在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的教学生涯,虽然此前他也在其他高校任教,但SCI-Arc是一个转折点,它让普瑞克斯认识到3D模型的重要性。

 

纳芙蒂蒂雕塑  ©Coop Himmelb(l)au

格罗宁根博物馆东馆项目的模型是在一家造船厂完成的,那是创造此类空间形体最经济的方式。而在奥地利阿斯滕面包博物馆项目里,蓝天组以不同方式扫描了整个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来建木质实体建筑,这是蓝天组第一个形式自由且没有柱子的木结构建筑,全部用3D打印完成。 

 

格罗宁根博物馆东馆模型数字化  ©Coop Himmelb(l)au

阿斯滕面包博物馆 ©Markus Pillhofer
阿斯滕面包博物馆模型数字化过程

 

04

下一站,深蓝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蓝天组不是一种颜色,而是一种理念,是建筑源于幻想,可以像云一样变幻莫测的理念。”

 

接下来谈到的是人工智能。

 

一位多年从事大脑研究的著名学者Wolf Singer之手,他认为即使世上最强大的电脑,也无法像一只苍蝇在房间乱窜时那样,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决定。

 

自然与人工智能 ©Wolf Singer

蓝天组研发的深蓝Deep HIMMELB(L)AU,把所有项目放在被称为HIMMELB(L)AU的世界里。在那里,建筑能够像云一样瞬息万变,建筑师可以从中提取所有项目的形体,平、立、剖面,并对其空间和功能进行新的诠释。这个视频展示了蓝天组现在的工作模式,当黑点出现报错时,建筑师们会尝试运用人工智能与算法来解决问题。

 

1 _Deep HIMMELB(L)AU  深蓝  ©Coop Himmelb(l)au

在应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蓝天组一直致力于在3D文件上解决建筑问题。当疫情期间居家办工时,因为建筑师无法在家使用物理模型工作,数字模型成了实体模型的有效替代。

 

在蓝天组在西伯利亚克麦罗沃的一个博物馆项目中,通过HIMMELB(L)AU的世界,每个项目都能够被置入。建筑师可以把每个项目的形状、一层平面或者剖面提取出来,从而创造新的空间和功能。

 

 

05

沉淀与实践

全球重大项目实践

 

“现在我年纪大了,因此有足够的自信向大家展示我们引用和参考了哪些建筑师。"

 

5.1 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

 

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项目。蓝天组团队需要在德国改造一座地标性的市场大厅,它同时也是一个火车站。通过截取旧建筑的比例并运用到新项目上,我们把新老建筑结合起来。这两部分空间由一个入口建筑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观感。通过桥梁、步道和平台,两座摩天楼之间的天井处构建了一座垂直城市。 

 

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  ©European Central Bank/Robert Metsch

原有的地标性建筑Grossmarkthalle,以前是一个市场,一座“城市休息厅”,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在宽敞的大厅里,建筑师沿对角线布置了会议和游客中心、图书馆和员工咖啡厅。一个悬浮的入口空间插入大厅。其不对称的轮廓,斜向的立面和大面积的开窗标志出欧洲央行的入口,其中设置了入口大厅,两层高的会议室和一个演讲厅。

 

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入口  ©European Central Bank/Robert Metsch

 

5.2 慕尼黑宝马总部

 

位于慕尼黑的宝马总部不仅仅是一个宝马车的销售点,更是一个公共空间。人们在这里能看到各类汽车展览,能够在演示厅观看演出、去商店购物。此外,这座建筑内部至少有三家餐厅。 

 

慕尼黑宝马总部  ©Marcus Buck
慕尼黑宝马总部  ©Richard Walch

 

5.3 里昂汇流博物馆

 

里昂汇流博物馆  ©Coop Himmelb(l)au
里昂汇流博物馆 ©Sergio Pirrone

汇流博物馆位于一个非常美丽的地块,罗纳河和索恩河于此交汇。建筑师把整座建筑架空、抬升,11个展览空间被安置在这个悬浮在空中的所谓“云”平台上,人们可以从城市中心步行到达这个半岛尽头的公园,后经由建筑入口大堂到达各个区域。   

 

大堂中间这个水滴状结构的柱子,其形体源自两河交汇处湍流的漩涡  ©Coop Himmelb(l)au
里昂汇流博物馆  ©Sergio Pirrone
里昂汇流博物馆  ©Coop Himmelb(l)au

项目架空处底部有一处水景,可为建筑降温;风从水面上方进入建筑内部,起到冷却作用。夜晚,灯光经水面反射在建筑表皮,波光粼粼、流光溢彩。在下图柱子上看到了一些掌印,这让普瑞克斯想起法国石器时代的一个洞穴里,人们通过在岩壁印上自己的掌印来记录自己曾经来过。而在这里,人们也把他们的手印印在了金属柱之上。

 

建筑的时空穿越:博物馆金属柱的掌印与法国石器时代洞穴里的掌印  ©Coop Himmelb(l)au

对于机器建造,普瑞克斯这样谈道:“汇流博物馆项目主体建筑的建造并不复杂,但其外表皮的施工却非常不易,需要大量的时间。当意识到这一潜在问题时,我们想要引进一种更快捷、经济的建造方式。我很喜欢表皮施工的场景,两个人就试图完成整栋建筑外立面的施工,但我认为机器人会更快。有很多小孔用来观测、监控建筑内部柱子运动轨迹的相机,地震来袭时,人们可以通过它们预测到是否危险。”  

 

里昂汇流博物馆的外立面施工  ©Coop Himmelb(l)au

 

5.4 维也纳SEG公寓大楼 

 

在垂直空间里的城市设计中,普瑞克斯认为如果城市想要宜居且能够被解读,必须在两个中心之间存在张力,通过更先进的设备来观测城市的发展,比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等在能源线方面的研究,为该区域创建一个三维的总体规划。气候一直是蓝天组所关心的,当建造这栋建筑——维也纳第一座超过60米的高层建筑时,蓝天组引入了一个风能捕捉装置,可以在夏季为整栋建筑的降温起到辅助作用。玻璃幕墙可以创造出一个冬暖夏凉的温室花园,为建筑在冬天提供热能,夏季用风来降温、冷却。

 

维也纳SEG 公寓大楼 ©Gerald Zugmann

如今,蓝天组有更先进的设备来观测城市发展。在关于能源线的研究中,利用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等为区域创建一个3D总体规划,这在墨尔本的垂直城市里得到了体现。

 

可持续局部气候调节系统 ©Coop Himmelb(l)au

 

5.5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是蓝天组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设计体量巨大,且设计连同施工的周期只有4年。普瑞克斯原本以为大连市政府想要建造一个地标,一个“宝马世界”的同质项目,可能只是面积更大些,但没想到那是一座为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而筹建的会议中心,更想不到的是当方案设计快要完成时,业主方提出把会议中心改成一座文化建筑,并增设剧院功能。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ShuHePhotography

蓝天组做了以下调整:把原本在建筑中居中的会议功能挤到周边,为能够容纳1600个座位的剧院腾出空间;然后用节约的空间打造了一个气候“气囊”,它可以调节、控制建筑内部的自然光,因为自然光不会让人感到疲倦。整个建筑就是一个能源系统,无需24小时供电;它同时也是气候调节系统,建筑外表皮可以为玻璃幕墙遮光,其空隙可以对风进行控制,以辅助制冷体系。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剧院  ©Markus Pillhofer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剧院  ©ShuHePhotography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节能系统  ©Coop Himmelb(l)au

普瑞克斯谈道:“也许对于中国而言,这算不上一个很大的项目;但于我们而言,一个可供6000人使用的建筑,已经是一座小型城市、建筑中的城市,在奥地利甚至算得上是座中型城市。”

 

通过这个项目,尤其可以体会到蓝天组非常关注能源问题。普瑞克斯认为,考虑节能于建筑师而言是最普通的匠人精神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如果建筑师能把这方面做好,且业主也有兴趣投资,下一阶段的建筑就是能够为周边环境供能源的能源站。

 

 

5.6 深圳当代艺术博物馆暨城市规划展览馆:MOCAPE

 

深圳当代艺术博物馆暨城市规划展览馆(MOCAPE)参考了赖特的流水别墅,是蓝天组迄今为止处理过的体量最大的建筑。形体塑造的过程如下:首先为了让建筑主入口朝向地铁站,建筑师旋转了整个体块;接下来由于城市退线的要求,设计团队对体量做了削减;此外,为了避免尖角所带来的潜在风水问题,柔化除理了体块顶点,并呈现一个三维的中国花园。 

 

MOCAPE  ©Duccio Malagamba
MOCAPE体块演变过程  ©Coop Himmelb(l)au
三维中国花园  ©Coop Himmelb(l)au

蓝天组将建筑的核心空间称为“信息交流云”,用来分隔项目的两个功能空间:艺术展区域和城市展区域。这朵“云”的灵感源于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雕塑作品《世界伊始》(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一个19至20世纪欧洲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雕塑之一。在其卵形结构的基础上,对“云”的体态、功能及控制管理进行了研究。它的尺度相当大,空间体验动感、流畅 。

 

MOCAPE“云”模型  ©Markus Pillhofer

MOCAPE“云” ©Duccio Malagamba
《世界伊始》(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Adam Rzepka
MOCAPE“云”的形体衍生过程  ©Coop Himmelb(l)au

普瑞克斯认为入口是建筑的第一印象,无法重复。好的入口设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并让参观者对整座建筑有所期待。所以,这里普瑞克斯致敬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意大利建筑师弗朗切斯科·波洛米尼和他学生时代非常崇拜的乔凡尼·巴蒂斯塔·皮拉内西。

 

MOCAPE入口  ©Duccio Malagamba
MOCAPE入口  ©Wolf D. Prix

人无法飞行,但在蓝天组所有的作品里,使用者均可以通过坡道、楼梯、电梯等多种方式漫游建筑。此外,还可以站在廊道上俯瞰建筑,在这样的空间里会更有方向感且体验更加舒适。普瑞克斯认为“两馆”是迄今为止蓝天组最好的作品。在“云”的建造上,蓝天组也曾同样尝试引入机械臂。

 

MOCAPE  ©Duccio Malagamba

 

——

对谈:蓝天组不是一种颜色

THAD  让我们来谈谈AI。当下,建筑学在某种程度上有落后于计算机或其他更多科学的趋势,甚至落后于工程学。但您在建筑学领域引入了AI,请您解释一下这个被您称作“建筑智能”的概念。

 

PRIX  尽管现在有“智能城市”“智能建筑”等名词,但在我看来,智能的既不是建筑也不是城市,而是建筑师们运用他们的智慧来创造智能的事物。在我们事务所,不是由计算机或程序来决定设计理念,而是我们借助计算机和AI为工具来创造建筑情境。我的一位朋友,著名脑科学家Singer说过,我们还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才能把人工智能转化为一种工作和指挥的工具。

 

理想的工作模式是,我们得到一份歌剧院的设计委托,我们先将任务书输入计算机,让Universe of Himmelb(l)au处理,我们则去附近的酒吧喝酒、聊天;计算机在云端绘制平、立、剖面,制作模型等;两周后,我们回来收集所有信息,把这位AI同事与BIM连接起来,然后我们再离开,去马尔代夫度上2个月的假;待计算机完成施工图绘制,我们就回来将设计费报价提交给客户,接着再去度假。但很遗憾,未来5年不会实现这种工作模式。这只是我的梦想,顺便说一句,正如你所看到的,我现在在深圳,你能看到我在深圳当代艺术博物馆暨城市规划展览馆,我很想知道网络信号为什么这么糟糕。

 

THAD  从您的讲座中可以看出您很关注自然和艺术的关系,能否多聊两句?

 

PRIX  是的,就像我说的,美学来自建筑的其他方面。人们总说要尊重文脉,如果是好的建筑,我们会非常尊重它;但在科技革新的当代社会,我们不能、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旧知识的重复,我们要拓展、升级旧的知识。我们在我的在家乡做过一个教堂项目——我们从中世纪建筑的屋顶上取了一段曲线,然后用计算机程序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屋顶。

 

奥地利Hainburg的马丁路德教堂  ©Duccio Malagamba

这是我对现有建筑、环境关系的理解,那不意味着要破坏旧的事物,反之,是通过当代建筑创造新的自信,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趋势的起点。因为如果你有一辆保时捷、法拉利这种档次的车,你就不能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行驶,这样无法充分发挥车的性能和潜质。作为当代建筑师,我们应该挖掘更多可能性。设计在美学方面的呈现也会有所不同。就像我们的孩子通过计算机学习知识,就超越了我们以前的学习方法。

 

我在学生时代用铅笔和尺子画图,现在没有人这样做了。手绘是一种可以进入长期记忆的工具,因为数字线条和图像只能进入大脑的短期记忆,只有模拟的东西才能在大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一直坚持手绘。同样,我们也会使用新型工具,例如,我无法准确地描绘出风是如何影响建筑物的(而计算机模拟可以)。最近我们在维也纳的项目里研究了风压,以决定阳台应当更开放或更封闭,以及何时光线最好。因此新科技会让建筑与环境结合得更加紧密。而新旧建筑相毗邻,是进入现代多元社会的一种方式。

 

THAD  您的项目有些已经落成,有些仅仅停留在美学阶段。彼得·埃森曼等建筑学家非常强调纸上建筑,或者说是设计哲学,视其比实体建筑物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把柱子当做建筑的敌人。您对此持怎样的态度?尤其是您的绝大多数作品很难建造。

 

PRIX  我们事务所的名字叫Coop Himmelb(l)au,括号中的L成为一个双关语(德语中Blau是蓝色的意思,而Bau是建造的意思)。我在26岁那年成立了蓝天组,我们一直希望有实际的建成项目,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能力在于为不同的问题创建三维解决方案。

 

当然,我深知这种纸上建筑的思维是从哪里来的。首先,和埃森曼一样,我也遇到过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他也对我说了和埃森曼同样的话,大尺度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很重要,但纸上表达,如一张小的草图可能比一座大尺度建筑在思维方式上更有影响力。但我仍旧认为在实际空间中创建三维解决方案更重要,否则,我们将会被禁锢在理论的象牙塔里。

 

现在,我在学校常看到学生们对建造不感兴趣,他们说:“这对于我太难了,我宁可调查建筑的哲学过程和理论过程,或者社会问题。”而我会说: “好吧,你显然来错地方了。如果你想研究哲学,请申请哲学系。我从不认为成为计算机达人是成为好的建筑师的先决条件。”建筑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建筑师,是因为我们有建造的意愿,所有借口都只能证明你不愿意做建筑师。当我设计一个项目时,我希望看到它建成,因为那样可以证明我的理论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现实,当然不是政治意义上的现实,而就是现实。

 

还有另一种解释方式是,头和身体分开就意味着死亡。也就是说如果你只用大脑思考,而不用整个身体实践,你就是处在死亡状态。谈论理论在当下非常流行,但这仍然是解构主义的观点,德里达是一位哲学家,埃森曼是哲学家兼建筑师,我想如果他继续前行,其实践和理论都会更伟大。当然,不要误会,他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建筑师。我想说很多人都在建造,汤姆·梅恩、莫斯、扎哈(和舒马赫一起)……所有这些人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盎格鲁-萨格逊的模式是讲述,讲述,再讲述。但如果你来到一座建筑,你要如何辨认这座建筑是否是一种哲学表达?这也是当今学校的普遍问题,他们更关心虚无的问题,但我却对人们在实体建筑中的体验更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建筑不仅仅是理论或理念。

 

THAD  疫情加速了尖端科技的发展,关于AI是否能取代建筑师的争论日益激烈。汤姆·梅恩曾说过:“普瑞克斯远远超前于人工智能。”您认同这样的说法吗?请您介绍一下“深蓝”项目,并谈谈建筑师如何与AI共同进化继而远超其上?

 

PRIX  我认为大家对解构主义建筑哲学或理论存在很大误解。德里达是弗洛伊德的学生,所以他认为潜意识在创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说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所谓盲点,即诗人、音乐家、作曲家、画家不自觉地作曲、写作、绘画的部分,而这个盲点支配着整个文本、绘画或音乐。可能因为同样来自维也纳,我认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对我们的影响比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更深。 

 

理所当然的,我们试图在创作时释放潜意识,即用无意识的方法将建筑从规范、制度、经济、政治等条件中解放。当然,我们必须把释放的空间带到现实中,也就是要考虑未来的生活方式。我知道中国刚开放了三胎政策,但我认为可能响应度不高,因为建造大型公寓太贵了,且大型公寓的首层平面会对且周边环境有很大影响。再以欧洲为例,由于气候原因,未来10年,南侧开窗的公寓会因过于炎热而不再适用,所以我们必须创新,如发明北向建筑物,也就是说设计必须与时俱进。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我们一直以一种非常原始的方法关注风等自然因素。直到1992年,我们为维也纳的一个项目设计了风力涡轮机和其他能源系统。我们通过计算证明这座建筑未来将会是周围环境的发电厂,因为它产生的能量比需求的更多。今天,每个人都会都在自家阳台上种树,这是一种叫做“绿色洗涤”的时尚。但水从哪里来呢?未来15年,我们将面临水资源短缺、甚至会引发战争。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可持续系统冷却热能,而非种树。

 

我总说大脑虽然非常重要,但我们是与整个身体共同生活。建筑的第五维度是时间,因为我们需要时间来体验空间。你不仅能通过视觉、还能通过听觉、甚至背部来体验空间,这种感官不限于文化建筑,如教堂或歌剧院等,它也能在普通公寓楼里感觉到。就像在欧洲,如果公寓里没有露台或阳台就是一种犯罪。在我们的文化中,三个人挤在33平方米的空间里是很离谱的事情,很多离婚事件的诱因就是因为人们没有自己的空间。所以不需要成为社会学专家,建筑师同样要了解人文社会。

 

PRIX  建筑师可以通过AI拓展建筑的表皮,即在混凝土中植入微型冷却系统,并把这项技术运用到外立面的建造中,我们需要做这样的理论研究以及运用实践。但我不得不说,这不仅仅是建筑师的责任,而是整个行业的责任。当然,年轻人必须尝试创新,或许你能从100种理论中发现一种去实践。不过,AI作为一种工具有着潜在的工具理性的危险性,很明显它也可以是一种政治工具。

 

我父亲是一位工匠式的建筑师,他所有参与的建筑迄今屹立不倒,因为他颇具匠人精神。但如果今天你仍用匠人来建造高层建筑,那么我只能说,祝你好运!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如此之大,意味着效率是空间的死亡。

 

所以我常对年轻人说,如果你正在从你的能力所及的层面消失,即设计三维的、可体验的空间,如果你让它们对投资者、富人或政客开放,那么你的三维设计的能力就会慢慢丢失。你将不断的建造方盒子、方盒子、方盒子……除此以外,别无其他。然后用户或访客会在那里拿到一个VR体验仪,他们可以选择在这个混凝土方盒子里看到什么,比如巴洛克城市、中世纪城市等。这样投资者会很高兴,因为只用建造一些非常便宜的笼子,用户就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体会到现实世界的空间。所以我说,虚拟不会取代现实,永远不会。

 

——

主讲人简介

 

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 Prix),蓝天组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首席执行官  ©Coop Himmelb(l)au

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 Prix)是奥地利联邦建筑暨工程师协会、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以及古巴圣克拉拉建筑师协会以及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他被视为是解构主义建筑运动的开拓者及联合创建人之一。

 

蓝天组[Coop Himmelb(l)au]于1968年由沃尔夫.狄.普瑞克斯、海默特.斯维茨斯基(Helmut Swiczinksy)和米歇尔.郝茨(Michael. Holzer)于奥地利创立,1988年其第二工作室在洛杉矶开业。蓝天组因其激进、实验性、探索性的设计手法被看作是解构主义建筑的急先锋。事务所多年来一直在艺术、建筑、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等领域非常活跃。目前蓝天组的团队正在欧洲、亚洲及中东展开众多项目。

 

 

原文创作团队:

编辑 | THAD国际部&企划部

视频编辑 | 陈文祥

内容编辑 | 李硕、王昊泽

翻译 | 唐倩文、郑康立、王昊泽

版权 | 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由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授权有方转载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蓝天组
0
参与评论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