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建筑5分钟,节选自有方行走中的建筑学系列讲座——“穆钧:生土建筑研究与实践”,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穆钧主讲。
导言: 作为人类最早的建筑方式之一,生土建筑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佐证与瑰宝,体现着传统匠人的建造智慧。关于生土的概念是什么?传统生土材料又有哪些优缺点?在当代生活中,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的建筑与营造工艺?本期建筑5分钟,一起来听穆钧教授的看法。
关于生土的概念,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才能更好地理解——把土从地里取出来之后,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机械加工而非化学加工,就能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的材料,即是生土材料。以这种生土材料作为主体建造的建筑,通常被称作为生土建筑。
在国际上,生土建造工艺的分类总共有二十多种;而在国内,比较常见的主要有6种,包括用草和泥土混合在一起的草泥,以及干打垒与湿打垒的砖类等。干打垒是一种夯的概念,在缺水的西北地区用得较多,而在南方,比较常见的是泥砖。此外,常见的生土建筑工艺还包括覆土、木骨泥墙、竹骨泥墙跟夯土。
传统生土建造技术之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源于生土材料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突出的蓄热性能,这能使得房屋室内冬暖夏凉;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建造;具有“呼吸”功能,可有效调节室内湿度与空气质量;具有可再生性,房屋拆除后生土材料可反复利用,甚至可作为肥料回归农田等等。然而不可否认,传统生土材料在力学和耐久性能方面存在的缺陷,使得传统生土民居普遍存在结构安全性相对较差的问题。
中国古代在描述建造时经常会用到“土木”这个词,包括现在的“土木工程”也是这样的一个概念。在有据可依的古遗址里,最早的可以上溯到半坡时期,在半坡的遗址里面有着大量的夯土遗存。
再比如利用大量土坯建造的高昌古城,就地取材料营造的交河古城,以及举世闻名的长城——在整个西部地区,包括嘉峪关在内的许多长城,里面的芯都是采用夯土建造。
生土,称得上是中国利用历史最为悠久的,也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传统建造技术。早在2010-2011年,住建部就组织过一次全国范围的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仍有至少6000万人居住在不同类型的生土建筑之中,分布于全国各地,不止于传统概念上有着窑洞的黄土高原或者有着土楼传统的福建,还有西南地区的蘑菇房、土掌房,青藏高原上的碉楼,以及新疆的喀什古城等等。
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土建造的传统房子,一直被当作贫困落后的象征,所以但凡有点钱的人基本上都是把土房子扒了然后盖新房。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现状,许多传统的老匠人也都慢慢消失,生土的核心传统建造技术正在慢慢地消亡。
事实上,在历史中,传统民居一直是处于动态发展的。它受到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首先是自然要素,比如气候、地理地貌,尤其是材料资源。其次是人文要素,包括生产生活、社会结构、文化习俗等等。今天所能看到的传统民居,与过去相比,自然要素大致变化不大,但是人文要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是不是就一定要住在原来的老房子里呢?或者是把所有原来的传统全部否定,建造与过去完全没有联系的新房子?我认为,这两个极端都不合适,我们也许需要追寻的是二者之间的一个平衡点。针对当地建造的需求,并且找到最适宜的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除注明外,图片由主讲人提供。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建筑5分钟 | 王欣:传统山水画中的“三远”
下一篇:建筑5分钟 | 魏春雨:契里柯与罗西的图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