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走进“松阳模式” | 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四日

走进“松阳模式” | 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四日
现场:胡康榆;编辑:李菁琳;校对:田丽(实习生) | 2018.07.20 16:16
酉田村航拍 摄影:胡康榆

7月19日,“乡村作为营造智慧的样本: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分别考察了位于浙江省松阳县的酉田村和石仓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每座村落考察前的例行安排,在酉田村口,55位营员围在一起聆听三位老师的讲解介绍。

 

酉田村地处山区,村庄布局呈阶梯式,排列错落有致。村口有3棵百年迎客松,村中古道纵横交错,古建筑及传统民居集中连片。而石仓古民居群,则是客家人迁徙到浙西南地区的主要居住地,是丽水客家移民文化的代表。两个村落的建筑形态,一个依山就势,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一个保守内聚,与其承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酉田村观景台 摄影:胡康榆

石仓古建 摄影:胡康榆

营员们在村落中的考察,并不局限于格局观察或建筑描摹,他们努力尝试和操着方言的村民交流,尽可能贴近那些真实的生活本身。当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讲师王为的学术讲座题为“乡村调研与中国方案”,也谈到社会学调研在乡村调研中的应用。

 

第四日考察现场 摄影:胡康榆

 

营员随想

第五小组

 

自然而然——生存、生活、生生不息

高逸雯

 

研学接近尾声,对乡村的探索越发深入、有趣。当想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追求乡村持续且稳定的发展状态,真正的关注点变得既简单又复杂。其本质似乎终将指向乡村的原住民如何与时间,空间对话。这样的发问落在传统山地村落酉田村时,顺应自然的妥协与发展改造的诉求碰撞,封闭的山地环境与开放的媒介相遇,传统产业的复兴与网络旅游的开发并行,自上而下的政府政策与自下而上的经济产业互相渗透。这些在时间、空间不同维度上的改变,激发了人们生存、生活的智慧。

 

面对未来,我们想用村口房屋门上的一句话来开启思考:“这儿不是厕所,不得撞门”。愿乡村——我们所期待的营造智慧的样本,生生不息。

 

第五小组合影

生存——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与聚落生成

邹可人 / 南京林业大学

周俊 / 湖南大学

 

以山地村落这一特殊形态存在的酉田村,以其值得探究的生存智慧,展示了独特的地域风貌,养育、延续了一方水土与人民。从地形来看,酉田村地处于中山怀抱之中,是藏风聚气之所在。连绵的山脉几乎包绕了整座村落,仅余入口的间隙,形成了山风谷风的循环系统,建筑均依据山势负阴而建,保证了基本的采光。从水的体系来看,酉田村用水紧缺,缺少河流湖泊的补给,村内因而采用各种积极的蓄水方法:采用古法掘水塘、挖水井及引山泉等种种方式,寻找、留住水源。其中,鱼塘水用于灌溉甚至实现了生态循环用水。现代技术的介入为此提供了更多可能。

 

水系风向与山势分析 绘制:邹可人
关于现代乡村的生存思考 绘制:周俊

生活——体现营造智慧的系统组织

高逸雯 / 重庆大学

包阳 / 武汉大学

李傲寒 / 华中科技大学

 

酉田村的营造受到地形高差、材料选取、运输加工等因素的限制,住民的生活组织方式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智慧。村庄布局呈现阶梯式,房屋沿等高线分布在三级高差台地上。历史建筑体现出多种处理与山体关系的方式。村中古道纵横交错,与平原和山谷地区的村落相比,酉田村内道路更为狭窄曲折,高差和视线变化则更为丰富。

 

村落高差的思考 绘制:高逸雯

当地土壤多为红壤,村民就地取材,在泥土中掺入稻草梗、碎瓷片和生石灰等调配用材比例,用于修建夯土墙体。酉田村夯土技术运用得当,不仅体现在使全村建筑立面和谐统一,还在于当地匠人灵活地处理夯土和木构、青砖、山石等材料之间的关系和构造变化,不拘泥于形式,形成了丰富的材质肌理和细节变化。

 

街道与空间系统分析 绘制:包阳
街道与空间系统分析 绘制:包阳
夯土工艺与材料分析 绘制:李傲寒
考察现场 摄影:包阳

生生不息——关于现代乡村的生存思考

许琳 / 华南理工大学

周俊 / 湖南大学

 

酉田村是一个缓慢却依旧有活力的生命体。青年人与老人、本地人与外来人汇聚在这里。传统的宗祠里,老人们聚集在这儿吃饭、看电视;而新介入的民宿和咖啡厅,又为游客和年轻人的活动提供了场所。在酉田村,我们也看到多方力量正在尝试介入解决人口流失、老龄化等问题——网络的宣传和销售平台,帮助这个曾经闭塞村子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政府建立了民宿的补偿和奖励机制,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

 

乡村是人与自然经过长期的磨合而形成的,它遵循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准则。但现代生产方式的剧烈变革动摇了乡村稳定存在的根基。因此在当下,我们迫切地需要寻找到与现代乡村相适应的生存方法,使得乡村的营造智慧得以传承并延续下去。

 

酉田村访谈记录 绘制:许琳

第八小组

 

迁徙与定居——客家传统的嫁接与延续

全体小组成员

 

石仓最显著的特点便是福建移民的迁入。客家文化来到松阳的山间,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生长出的村落,依然带着些许闽地的气息,两种文化与建造技艺的碰撞也许会精彩万分。我们小组带着这样的期待来到了石仓历史文化保护区。放眼望去,村落的风貌大体还保持了浙江的村落特点。在我们眼中,客家文化貌似还静静藏在村落某处等着人们去发现。这也引发了我们的猜想:在漫长的迁徙与定居过程中,客家文化是否随着村落的生长而慢慢隐去?抑或是我们外来人只站在形式的角度去观察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东西?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开始了对村落布局、建筑形制与建造技艺以及当地人文社会活动的调研,试图去发现客家文化如何留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

 

第八小组合影

客家传统的嫁接——氏族文化的印记

吕洁淳 / 重庆大学

 

因社会动乱而不得不举家迁徙的客家人,带着他们的传统文化及营造技艺来到了石仓这片环境与闽地相仿的谷地。经过数百年的文化交融,客家人的印记已经深深地藏匿于当地文化之下。然而以象征着家族的祖屋为中心的建筑群体布局,以大家族聚居为特点的巨大体量的客家祖屋,无不述说着印刻在颠沛流离的客家人心中的家族观念与氏族文化。

 

石仓建筑群体分析 绘制:吕洁淳

客家记忆——宅院的空间组织

范逸尘 / 南京工业大学

 

家族大宅作为石仓古民居建筑群中重要的生活、祭祀活动场所,承担了绝大部分客家人的记忆。尽管院落式的布局和连续起伏的马头墙让人第一眼觉得这里与浙南的徽派建筑别无二致,客家人的根和思想仍然在建筑的空间组织中有所体现。

 

石仓村落坐落于幽谷,山峦叠翠。在迁徙过程中颠沛流离的客家人发现了此地的安全性在此落脚,房屋形式也从客家土屋变成了院落式的徽派建筑。石仓的宅院入口处理较土楼已经十分开放,但又比浙南其他地区的院落式布局稍有封闭和防御;在宅院中房屋与院落的组织上,又隐隐有土楼封闭集中式院落的影子。大宅老屋从建筑建造的角度,讲述着客家人迁徙和定居的故事。

 

宅院的入口空间和院落组织分析 绘制:范逸尘

借鉴与发展——房屋建造

韩晓昱 / 西南大学

 

漫长的迁徙路上,客家人满怀着对家的渴望。当他们来到这青山脚下、绿水之滨,立刻开始兴建起属于自己的房屋宅院。他们摒弃了圆形客家土楼营造样式,把土楼的灵魂融入到传统徽州民居,建立起一进进的高宅阔院。一座宅子屋高墙厚,防御性强,面积动辄几千平米,几十间房屋,足够一个家族的人在里面生活。他们就地取材,石块堆砌做地基、黄土夯实做墙体、木材修整做梁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徽派客家民居。他们甚至也仿照徽派建筑,用石灰粉刷墙面,屋顶安置青瓦。他们使用传统中原人的梁架构造方式,大量使用穿斗式结构构造方法,技术成熟、结构稳定、造价较低。

 

建筑材料结构风格分析 绘制:韩晓昱

客家文化的引入与共存——主要空间形制与装饰研究

傅志颖 / 北京建筑大学

 

客家人从福建迁居至此,虽远离家乡,却依旧对自己的血缘传统、文化传统铭记于心,尽可能保持着自己的风俗及语言。石仓老宅的主要空间形制,以及“角叶”“螭虎”等细部构造与装饰无一不在诉说着客家人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而“马头墙”“四水归堂”作为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以及石仓老宅处处体现的东阳帮先进的木雕技艺,作为浙江省西南地区的当地文化,与客家建筑要素很好地实现了共存。

 

 

石仓老宅的主要空间形制与装饰分析 绘制:傅志颖

客家传统的延续——活动场所的现状与保护

许嘉航 / 西北工业大学

张迪新 / 武汉理工大学

 

这里的客家人依然保持着聚居的文化,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宗族的仪式也大多在老宅中进行。一年当中也许有三百六十四天他们都与当地人一样进行各种日常活动,过着传统的节日,这时的他们扮演着当地人的角色,因此客家人眼中的自己与当地人无异。完美融入汉文化使得他们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同感。

 

但也就是在一年当中的某个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内,他们需要进行身为客家人要举行的仪式和文化活动。这种被保持下来的客家文化习俗,能够让他们在这一天重新找回客家人的身份。随着老宅和祠堂所扮演的角色日益淡化,这种客家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微妙关系也在逐渐流逝。如何保护这种迁徙与定居所产生的特殊文化,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石仓客家人活动情况分析 绘制:许嘉航
石仓客家人的“除夕” 绘制:张迪新

第九小组

 

客家文化村落适应性思索

全体小组成员

 

乡村是一种基于自身文化传承并与自然条件不断协调和生长的聚落。区别于前几天考察的历史村落,石仓是客家人移民到松阳后,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受江浙地域大环境影响下自我营建的古村。历史因素导致了客家人迁徙至此地,建立起自己的住所并延续自身的文化。在当地自然条件以及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下,这种自我营建必定会与本土特色相结合,从而不断适应新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因此,如今的石仓形成既包含客家元素,又增添江南风情的建筑和村落形式。

 

我组将目光聚焦于石仓古村落建筑群,基于对客家文化及建筑风格的认知,以及当地地域环境特色的归纳总结,对村落的布局形态、建筑空间形式、宗族观念传承、生产生活系统、交通流动模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究石仓客家文化村落为适应本土环境而不断演替的过程。

 

第九小组合影

闽商精神注入下的石仓生产生活方式变迁

莫怡晨 / 浙江理工大学

 

曾为闽商,清代移居至石仓的客家人阙氏一族,以山溪铁砂冶铁而繁荣,大兴土木,族群从最初的65人扩大至3600余人,遍布溪流上游至下游的多个村落。循着石仓自然资源脉络,通过与当地村民谈话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调研资料,梳理阙氏迁居之后产业如何在当地有限的资源基础上发展的脉络。

 

商海浮沉,其敢为人先移居至荒无人烟之地的闽商精神,体现在对当地资源的开拓发展和对建筑的使用上。传统建筑在功能上的通用性,使得民居适应不同产业的需要。虽然古建筑保护的“松阳模式”存在一定争议,但适当的保护和新功能的演化,给建筑带来活力的可能,而村落的复兴,更是需要充分挖掘有限的自然资源产业来支持。

 

六村自然资源及产业分布状况 绘制:莫怡晨

客家文化村落空间的适应性营建

廖鑫 / 湖南大学

 

石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移民集中居住地,客家人到达此地后,依照自己祖先的文化习俗及营建规律,先是在选址上遵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原则,在两山之间开阔的盆地以及清澈的溪边建立起自己的第一个聚落。因为宗族姓氏的不同,之后迁徙过来的群体又自成体系,形成了多中心互不干扰的聚居点。移民前几代还受到传统风水观念的影响,规整了建筑群,这才使得石仓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体系。

 

但受到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的影响,加之外来客家文化同本土特色文化的同化作用,石仓在村落空间布局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后建房屋已不再重视与溪水、农田的关系,转而与道路发生直接关联;建筑朝向也依据当地通风采光选取最佳角度;村落规模的拓展也冲破了宗族姓氏的限制,使得不同人家住到了同一个屋檐下。虽然大体上仍可以看出客家文化在石仓烙下的深深印迹,但我也感受到这样一个外来文化村落在当地自然条件下,本土文化冲击下所作出的适应性改变。

 

本土地域特色影响下的村落空间布局分析 绘制:廖鑫
石仓的山水格局 摄影:廖鑫

多元融合的社会活动线路

张廷昊 / 重庆大学

 

文化差异导致了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具体到交通系统上则是不同的活动路线。通过访谈与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三种典型的路线:以祭祀活动为代表的客家文化精神路线,以茶业为代表的浙南地区生产路线,以及以游客为代表的新兴路线。

 

祭祀路线是本地人的“乡情”所在;茶叶路线则是因地制宜的重要物质基础路线,反映了“能量”的流动;游览路线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尽管目前没有得到相应的设计引导。

 

因此,要保护和发展外来文化的村落,首先要保持该村落自身文化路线和因地制宜的生产路线的基本框架,留住村落的“身体“和“魂魄”。其次对于新加入的线路进行重新梳理,在维持各基本田园景观构成要素比例的条件下,进行清洁整治和功能补充,实现新旧路线的融合与互利。

 

多元融合的社会活动线路分析 绘制:张廷昊

特色民居在地域环境变迁中的适应性变化

徐弈 / 华中科技大学

 

石仓民居在建筑空间布局和营造形式上,不同于婉约的传统江南水乡民居,其多以中轴线对称布局,体量一般较大,且多以成群组合的形式出现。

 

以乐善堂为例,房屋坐西朝东,共三进九开间。沿着中轴线布置的厅堂多为家族公共使用,最里一般为家族祠堂。随着廊道、院落的组合,由大门向内,厅堂私密性逐渐提高,与厅堂的作用、地位相统一。天井作为建筑空间的一大特色,其形式也有别于传统江南民居,而较为宽敞明亮,两侧预留较大蓄水空间。但随着由福建至浙江降雨量减小,蓄水和排水的需求也相应减小,因此现多用于放置盆栽的景观化装饰之用。同时,在宗族人口外迁和外来人口进入中,其宗族聚居观念不断弱化,现内部居住空间较为零散,且居住群体更加多元化。

 

建筑空间布局分析 绘制:徐弈
民居院落庭院空间层次 摄影:徐弈

祖先崇拜对石仓六、七村的群体与单体布局的影响

张靖 / 华南理工大学

 

汉民族对祖先和土地怀有深深的眷恋。阙氏族群自闽西迁往松阳,通过祖先崇拜建立起个体身份认同感的同时,也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居住类型。通过整理各代族人及其祖辈建造房屋的空间分布与朝向,六、七村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被理清:阙氏移民发展到第三代,以史迁祖屋(后为阙氏宗祠)为中心一支向北发展、一支向南发展。新建大屋占据关键地形,利于在地盘建立家族势力。

 

建筑布局分析 绘制:张靖

客家文化在建筑形式上的体现与适应

姜明池 / 厦门大学

 

客家迁徙的这种历史因素和百年开基的思想观念,使得客家人到达一个地方后就会先建立起自己的住所并延续自身的文化。

 

福建汀州的客家分支在清代第四次迁移至石仓,积累了一定财富后,同样进行了大规模的居所营建。在营建过程中,客家人带来的精神文化在建筑形式上也有着物质层面的体现。大到“聚内御外”观念导致防御式的分散独立居所选址,小到“宗族观念”和“祈望心理”带来的精巧的装饰细节,都有着客家文化的影子,但又加以改变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与本土地域文化的差异,融合了客家和浙江本土的建筑风格。

 

客家文化在建筑形式上的体现与适应 绘制:姜明池

本文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关键词:
东南大学
旅行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