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耘斋建筑
位于东湖路37号的“衡复微空间”(URBANCROSS Gallery)是梓耘斋建筑(TM Studio)近期完成的一个建筑改造项目,它悄然出现在新乐路、东湖路和延庆路的交叉口,为这个熙熙攘攘的街角带来了一些变化。然而,这并非一个偶然的独立更新项目,而是一个工作跨度近4年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中的小小组成部分。在这一长期的项目过程中,我们的“角色”也不仅仅是建筑师,而是在不同项目阶段发生着有意思的“角色转变”——这些角色可以概括为“另一种建筑师”。本文将简要回述这段项目经历,以做记录。
2014年6月,工作室接受了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委托的一项新乐路、东湖路地区城市研究工作,为彼时即将开展的街道风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做一些准备。其研究目的在于为公共部门的资金投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去提升街道的公共环境与风貌。
经过数月的观察、记录与研究,我们发现这片地区自建成以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其城市肌理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其中不断变化的,是随着制度与产权关系变化所产生的更加微观层面上的功能碎片化和空间异质化。随着这些微观空间细分与边界的不断强化,人们更多的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私有空间,而对于街道、对于城市性(urbanity)的公共空间则缺乏意识(比如,每一家商户都只关注于自己的招牌是否是最大的,而不会意识到它的店面落地窗已经占用了公共的人行道;每一家住户都希望尽可能优化住宅内部的居住环境,而并没有办法去更多的关心自己的改造是否破坏了建筑的外观,等等)。
因此,从长期可持续性的角度来看,有效提升街道环境与风貌的方式首先是能够梳理和优化城市街道的公共空间体系,从而引导和带动那些碎片化与异质化的私有空间进行自治型改善与提升。进一步的,更加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建立起一个基于街道自治的公共平台和协调机制,在基层城市管理者、沿街店铺、居民、设计师、以及更加多元的城市参与者之间形成一个对话与交流的渠道,建立起一个真正的具有城市性(urbanity)的公共领域。
基于前期的城市研究工作,我们为新乐路和东湖路制定了一份环境与风貌提升规划。该规划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街道风貌导则,区分了直接做物质改造的区域和进行协调与控制的区域;第二部分是街区公共体系的梳理,其中包括了两个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的建立—— 一个是襄阳公园的开放与街角公共厕所的改造、另一个是东湖路、新乐路、延庆路、富民路交叉口的公共空间与环境优化,其中就包含了田汉广场的改造以及延庆路9号、东湖路37号的改造;第三部分是街区公共创新平台的设想,其中包含了多元的公共参与者、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渠道等内容。
在2015年10月通过规划方案的专家评审之后,我们开始针对规划内容进行各项落实工作,主要是针对于第二部分的街区公共体系问题—— 一方面是一些实质性方案设计的深化,另一方面是参与各种相关协调工作,例如规划中提出的襄阳公园拆除围墙,形成开放性的公园,需要与负责襄阳公园改造方案设计的园林院进行沟通;又例如,为了提高田汉广场的公共性,也需要与规划和交通部门协调广场周边交通流线调整优化的可行性等等。
规划工作告一段落后,我们开始全力深化两个重点公共空间节点的其中之一——东湖路、新乐路、延庆路、富民路交叉口的公共空间与环境优化,其中包含了田汉广场的改造以及延庆路9号、东湖路37号的改造(另一节点是襄阳公园的开放,由园林院负责方案设计工作)。但是,随着2016年5月拆违工作突如其来在各条街道上的开展,原本规划方案中仅仅作为“导则”部分的街道风貌设计成为了必须立即进行实施的重点内容。于是,我们随即进入4个月的驻场工作阶段,对遭到破坏的建筑物进行最大可能的修补工作。
新乐路的沿街商业发展较早,并且业态定位明确,街道两侧大多数是服装店。虽然大部分沿街商户都是有证合法经营,但是其占用人行道扩张店面的问题较为严重。当那些钢架塑料板包裹的时髦表面被瞬间拆开后,曝露在眼前的是残破不堪的建筑本体,还依稀可见其始建之初的精致细部和素雅质地。
在驻场工作的最初两周,我们几乎无法适应那种“野生”的工作状态——通常只有半天时间对拆除后的状况作出判断,随后要尽可能快的拿出2-3种整修方案——这些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对历史建筑原设计的尊重,满足合法经营店主的经营需求,保证街道公共空间的完整等诸多问题;再接下来就是跟店主、房东、街道、等等各方的协商沟通的“车轮战”,以确保最终的方案能够达到一个最“恰当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无法安全的处于“美学”“比例”“空间”“类型”等等我们所熟悉的“建筑学堡垒”之中,我们需要即可从手边的每一块材料、从听到的每一句话、从眼前的每一个参与者那里学习,并尽快转化成为可供操作的知识和经验,就像一个手艺熟练的“修补匠”那样。
在新乐路的拆补修缮工作基本结束之后,整个项目最难啃的硬骨头——延庆路9号楼的立面修缮(东湖路37号位于这栋6层楼公寓建筑的底层)被提上日程。该公寓楼为砖混结构,外立面使用汰石子(老上海对水刷石的称呼),内里泥灰,钢门窗。这幢建筑由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于1983-1984年间建造,1984年4月1日起全面交由房管局接管,至今已经有33年的“房龄”。建筑底层原先是自行车棚,九十年代时改成了菜场。
项目推进之初很是艰难,因为看似仅仅是对外立面和楼道公共部位的整修,但却几乎会涉及到每家每户的具体问题,形成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方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由此还攒出一篇“学术向”小短文发布在其他公众号里,题为《这么贵的房子,居住环境却如此糟糕,合理吗?》,严肃认真地讨论了一下延庆路9号的改造与居民公共空间意识之间的问题,但实则是由于彼时被毫无头绪的项目进度憋出了内伤。引用当时的一些文字如下:
“在延庆路9号楼,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缺乏集体行动意愿的状态,或许正是基层政府介入改善工作的困难所在,也是其‘公共环境’持续性衰退的原因。
‘集体行动意愿’需要在一个‘公共领域’中才能实现。而‘公共领域’不仅仅是指门厅、楼道、走廊这些实体性的公共空间,更是一个拥有社区集体意识的公共环境。我们要做的或许正是去帮助居民搭建起更加开放和透明的‘公共参与’渠道吧。
只有当同一幢居住楼里的居民之间存在‘公共领域’时,当居民与政府部门、物业机构之间存在‘公共领域’时,系统性的问题才有可能被改善,我们的个人诉求才有可能被回应。相反的,当我们拒绝参与到‘公共领域’,拒绝建立和融入一个公众参与的环境,继续保持着‘冷漠’与‘陌生’,那么我们只能默认和接受居住环境持续性衰退的事实。”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项目停滞之后,我们觉得还是得先迈出一步。所以,为了更好的沟通,为了能够让看不懂专业图纸的大多数居民能够理解改造方案,我们花时间制作了大比例工作模型。由街道牵头,居委、物业、所有居民共同参与了改造方案沟通与讨论会。通过这次项目讲解和讨论,很多问题得到了沟通与解决,在“集体行动意愿”上迈出了很小但却坚实的一步。随后,延庆路9号楼的改造多少也算开始朝着顺利的方向推进了(期间还是又历经了十数次的讨论、推翻、退让、协商、共识的过程,在此不做详述了)。为了减少居民生活受施工影响的时间,我们不断优化设计和施工程序,在2个月的高强度工作之后,9号楼顺利完成了外立面整修、楼道空间优化,同时由街道组织实施了二次供水工程。
在整个项目之中,田汉广场改造和东湖路37号改造或许是我们作为建筑师来说最为熟悉的工作。从分析到概念,从概念到模型,从模型到图纸,从图纸到建造——顺利的延续了我们在城市研究和规划阶段的工作,形成了两处具有城市性意义的公共开放空间。
田汉广场改造
“田汉广场”以其中的田汉塑像而命名,是一个城市三角地,被东湖路、长乐路、富民路所环绕。在改造之前,它三边都有栏杆围档,一个圆形的小广场和若干小径被遮蔽在绿化之中,像是一个交通环岛。
我们的改造策略是维持现有的绿化不变,将整个硬地部分抬高50公分——这样原来的栏杆就不再必要了(它原先的作用是防止踩踏绿化),并且自然在广场与人行道之间由高差形成了一圈可以休憩倚靠的混凝土坐凳;原来遮蔽在绿化之中的小径和广场也由于高度的提升而浮现出来,成为人们视线和行为可达的公共开放空间。
东湖路37号改造(衡复微空间)
东湖路37号位于延庆路9号楼公寓楼底层,面积仅仅20平方米不到。它是一个典型的被从原居住楼里切割出来的“城市碎片空间”。在最初的城市研究阶段,我们就发现在新乐路、东湖路这样的城市中心区,有无数这样小小的“碎片空间”,它们通过功能和连接方式的变化,被嵌入到一个更大的网络化城市系统里,并对其所在的“本地”空间产生作用。
因此,我们设想东湖路37号能够成为一个汇聚和交集多元文化的“微型公共空间”,它虽然微小,但通过网络化的信息传播,它能够对“本地”的城市更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因此,依托于东湖路37号良好的街面区位,我们的改造策略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多面性的视口,在室外展廊和旋转门上安装多台视频显示器,使得展览内容的传播更加便捷与数字化。在展厅内部,我们也尽可能多的设置了可以移动的展板,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活动和展示调整展厅流线。
经过多项城市研究与城市更新项目经验的积累,工作室延伸发展出以研究为导向的Urban Network Office(织城网络),并加入东湖路37号改造落成之后的内容运营工作——即“衡复微空间”(URBANCROSS Gallery)。在短短数月间,这个街角空间迎来送往,开始积极容纳多元的文化活动,同时也在逐步适应和融入到城市地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公共创新平台”设想的一个微观缩影。
对于建筑师来说是,这是一件意外的幸运,不仅是原初的形式与空间设计能够付诸真实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衡复微空间”(URBANCROSS Gallery)延续了最初在城市研究和规划工作中的设想——即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开放性、以及多元性之意图。虽然这只是一个20平法米不到的微型公共空间,但却成为了这4年城市更新工作成果最好的注解。
对于大多数基层政府工作和居民来说,“城市更新”并非宏伟蓝图,而是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日常性改善的艰难;对于参与到这些工作中的建筑师来说,“城市更新”也并非轻松讨巧的热门话题,而是一场“短兵相接”的“遭遇战”。在这一段工作经历之中,感触颇深的是“建筑师”职业范畴的弹性。有时候你很难只是做一个“安静画图的建筑师”,有时候你必须成为另一种建筑师——观察者/规划师/修补匠/谈判家/运营者,甚至还有更多的可能性,你需要主动去发掘项目在眼前与将来的潜力与变化,不断调整设计的边界以及自己的边界。这样的工作方式是有趣的,但也很危险。其乐趣在于挑战与不可预期,但其危险在于——在复杂与变化的情况之下,你如何能够始终坚定的秉持作为一个“建筑师”所具有的意图与信念。
项目组织: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办事处
项目名称:新乐路东湖路地区城市研究与城市更新(包含:田汉广场改造、延庆路9号楼修缮、东湖路37号改造)
建筑师:童明 黄潇颖
项目团队:张珂维 任广 黄金辉 廖隆泰 赵冠宁 朱静宜
设计时间:2014.10 - 2017.05
建造时间:2016.05 - 2017.10
版权声明:本文由梓耘斋建筑授权发布,禁止以有方编辑后版本转载。
上一篇:在缝补之间:Vilanova de la Barca教堂 / AleaOlea architecture & landscape
下一篇:云中图书馆:北京万科翡翠书院天空图书馆 / 北京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