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空间的设计者,或者情节的策划人,在空间与空间,或情节与情节之间,我们需要给予‘暗示’与‘过渡’充分的关注。不是将功能与空间对号入座,而是利用‘流动空间’给使用者以自由度;不是明修栈道把‘我’硬塞进下一个节点,而是路就铺在眼前,我希望自己走进去。”檀院是从容的,是扎根于越地性灵文化之下的一种“雅”,是越地文化在这个时代的自然呈现。
——山水比德
项目的设计思考在于如何回应场地本身,如何保证受众所想正是设计所想,如何考虑时间这个介质,如何完成传统展示区从功能至上装饰主义到精神重塑的蜕变。景观在项目推进中更应该前进一步,担任起统筹项目整体走向的角色。这首先需要明确的,便是基于绍兴文化和当下市场环境下的作品定义应具有怎样的特征。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因人而异或有不同,却也恰恰形成了项目独一无二的内在气质。
若建筑是曹衣出水,景观就是吴带当风。景观的语言已经建筑化,它与建筑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在相互制衡,虚实相生。很多微妙的情境很难用固有的形式来限定的,设计总是在做细微的调整。你要舍弃一些本想表达的,这种妥协有时也带来一种微妙的平衡。
檀院的主入口空间一改传统对正布局,转而采用更加纯粹的建筑语汇和手法,通过对光影及高对比材质的组合,利用有限的进深空间塑造出别有韵味的半室内空间。弧形墙面与立柱的呼应,顶部星光灯的点缀,门扉半开迎客的文儒气,巨石雕塑与大理石面的对比,卷起的墙面翘脚等,都力图给人一种不同的光影空间体验。随着时间的变化,墙面与天井的光照通过涌泉水景的反射也会出现各种戏剧化效果。
檀院于形色的表达是克制的,色彩上主要是黑白灰的关系,地面颜色的深沉让所有的立面具有漂浮感。
前庭空间简洁、有序,方正的建筑围合空间内加入了不对称的构成元素,在保证礼制的前提下使空间不至过于严肃,一棵树,一方石,皆成景。水景分为动静两部分,入口小水面跌水有声,主步道两侧大水面又静若处子,最大限度地放大整体空间。人行水上而影映其中。
我们试图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设计师对于传统地域文化的解读,使用景观来链接当代现实和传统情怀。设计的支点不是盲目的地域文化复刻,我们需要的是自然地拥抱每一个当下的冲击和变化,重新树立文化的内在传承。文化不在于表象或对历史的依存,然而一样无法脱离于文化之外。檀院,是站在两者之间的一个尝试。
后场空间作为还原未来生活场景的场所,整个空间采用自由式布局,长廊、茶亭、碎石、绿岛以及自然水面,围绕自然主题,巧妙借用墙外山景,与水岸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奇松巨石借用建筑空间的对称感,将景墙延伸穿插,形成高低层次的进深空间。我们希望景观是微妙的,甚至在反复使用后才可以的察觉,予人留下想象空间。
在不同的时间,我们会看到空间的面貌,这变化的空间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实验。我们给体验提供一个场所。去看它们随着时间、光线的不同而发生的改变。
项目地址:浙江省绍兴市
设计时间:2017年
开发商:招商蛇口 上海阳光城
景观设计:山水比德
摄影:存在建筑、陈杰(个人摄影师)
版权声明:本文获山水比德授权发布,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勒·柯布西耶改造的驳船于上个月沉没
下一篇:艺术与日常的空间整合:3#婴戏屋、8#暮望屋改造 / 致正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