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伴着雨雾,我们来到了南邦舍利寺——泰国最精致且最受尊敬的庙宇之一,沿着两侧伴有精美石雕的纳加楼梯,大量处于非常原始状态的建筑出现在眼前。面对现存泰国最古老的木质寺院,由于建筑形制的陌生性,学术领队沈旸建议多采用测绘的方式去感受建筑形制的异同,并指出测绘是获得该地域特定时间段固有尺度比例的最佳途径,通过对不同建筑尺度的比较可以挖掘到同时期或不同时期建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项目结束后,学术领队江泓从古今城市选址思维差异性的角度进行发散性讨论,建议跳出所见的思维局限,试图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挖掘项目选址,以及诸多设计形制背后的意义。
下午,驱车三小时来到了始建于13世纪中叶的“好人之城”——西萨查那莱古城,其内保存了大量宗教建筑遗迹。与昨日所参观的清迈古城迥异,它以保留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为基本原则,裸露的石材,被风化雨蚀过后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更亲切直接的对话。从建筑空间和尺度的视觉感受,仍能依稀体会到到昔日的繁荣昌盛,而后化为原生的状态与大地自然融为一体。沈旸表示,同学们应该关注每一部分的遗迹是如何被保护的,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整个体系是如何配合历史遗迹保护规划的。
湄南河流域的古城从北至南,将陆续考察:魏功甘古城、清迈古城、西萨查那莱古城、素可泰古城、大城府、曼谷等。至此,行程已经过半。
在泰国的发展历程中,魏功甘迁都清迈,西萨查那莱依附于素可泰而建成为卫星城,大成府脱离素可泰而新建,曼谷的建立与建都,城市的建立与变迁存在于各个时代。这些城市因何选址,因何而建,又因何而变?结合走过的三个古城,以及对未来几个城市的理解,我们尝试着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尝试初窥自然资源、文化孕育、政权更迭与神权影响、生产力发展和贸易扩张等多种需求,如何作为或主观或客观的因素,从古至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曾经仅存在于传说中的魏功甘古城,其遗迹在最近30年的时间内才被陆续发掘出来。魏功甘古城毗邻滨河(Ping River),在雨季涨水时被淹没,因此废弃,后迁都至清迈。
在走访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集中政权建立的最初阶段,人们对于城市的需求倾向于简单的、技术层面的“生存”,即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依山傍水”是最简单也是当时最合理的方式,魏功甘古城的选址正是依据这一原则。之所以魏功甘古城被废弃而清迈古城得以延续,是因为魏功甘古城位于水流东岸,而其附近水流走势为向东侧冲刷,因此古城位于一个易发生洪涝的位置;而清迈古城位于水流西侧,水流走势平行于古城或向东侧冲刷,清迈处在一个较为安全的地理位置,且清迈古城周边设运河泄洪缓冲,拥有较为完善的疏水系统,故弃魏功甘而选清迈。两者结合,我们可认为:在最早的时期,城市更多地依赖自然资源而存在。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因势利导,是一个城市存在的关键。
泰国的文明主要沿湄南河由北而南发展。作为泰国发展出独立政权之后最早的几个城市,魏功甘和清迈明确地体现出了泰国早期选址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需求。
研学营第二日,到访了泰国历史上同时期平行发展的两种“微”地域文化下的建筑遗址——南邦舍利寺及西萨查那莱古城。这一寺一城的文明以不同的尺度展现出历史的相似与差异。
不同于前日看到的金碧辉煌的泰国寺庙,木质的南邦舍利寺如隐士般静谧典雅,伫立在红砖砌筑的围墙之中,穿越八个世纪的洗礼,高耸的青铜贴金佛塔仍在宽慰、指引着虔诚的信徒通向彼岸。这座寺庙的肃穆得以保留缘于它高于周遭的地势和兼具防御功能的围墙。古时,南邦地处缅甸文明征服兰纳文明的前沿阵地,在通过军事角逐扩展文明版图的过程中,舍利寺作为特殊的精神与宗教空间,不仅延续了本地的佛教文化,也减轻了民众因战争遭受的精神折磨。根据古寺的格局,以及廊道的位置,可发现围合廊道呈现出了对佛塔高度的向心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泰国佛教建筑对教义宇宙观的物质体现。放眼更大的格局,舍利寺的轴线是否与距离更远的自然或人文要素有所呼应,这都需要继续研究和发现。
始建于13世纪的西萨查那莱古城,以“城”为单位,如“围墙”般为王朝的新首都素可泰提供了西北方的军事保障。古城的选址既是出于对商路要道的绝对控制,也是为防止北部异族从西北入侵都城。此外,为遵循佛教传统,城市轴线与佛教寺庙需取得布局上的对位,再次体现了佛教的宇宙观。此时佛教与生活的结合更加紧密,皇宫与佛寺并列设置,佛寺也从单纯的宗教中心走向多元的公共活动中心。佛教信仰的物质实体被转化为增强民众认同感和联系纽带的精神象征。一座寺,一座城不再是阶级分化的体现,而是追求一种更为平等祥和的宗教精神的体现。
御于城,不止于城,不论是建筑还是城池,它们都以不同的尺度引领社会走向更为理想、祥和的文化精神氛围,也引领人们从物质世界走向佛教宣扬的更为内省的精神空间与城市格局。
“水中有鱼,田里有稻”的素可泰在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西萨查那莱、甘烹碧和彭世洛三角区,构成了素可泰王国的核心部分。
西萨查那莱查令古城曾是素可泰的工业和瓷器贸易中心,瓷器生产地遍布古城四周,这无疑是主城素可泰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卫星城城市理论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萌芽,但西萨查那莱城的功能性质足以证明:素可泰在当时的发展条件下逐渐饱和的城市容量,不断集中的人口数量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象。根据后期成熟的卫星城理论,可以大概推测出西萨查那莱属于一代卧城或二代卫星城,它与素可泰之间有一定的绿坡隔离,约1小时的车程,交通联系十分便利,这些都间接证明了它卫星城的地位。
从一个规模不大的古城,便可窥探和推测出一个中央大城市的发展状态、发展模式与发展问题,了解到一个城市群的发展体系,并将跨世纪的理论与实践隔空对话,趣味十足。
西萨查那莱地处泰国中部平原与北部山区的交界处,把守着素可泰王朝北向的商路。中国南宋时期,与中泰边界直接接壤,中国文化和商贸自北而来,对西萨查那莱的影响十分巨大。元代时,素可泰王朝遣使入贡中国,返回时带回了中国匠人,自此瓷器便由中国传入泰国。这里土地肥沃,西部的山林和东部的YOM河构成了陶瓷烧造的基础,泰国匠人将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入进瓷器纹样和烧制技法里,使得西萨查那莱一直是泰国上乘瓷器的生产中心,享誉东南亚。
在“一都二附”的城市格局下,西萨查那莱作为三个城市连线的最北端,不仅有军事战略意义,也是王朝对外贸易线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其经济力量也支撑起了一道无形的防线。在今天看来,这样的状况属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联邦制的素可泰王朝,权力分布于几个城市,中央主要起到政治控制的作用。
由于瓷器生产和贸易构筑的经济基础,以及生产力提高后的工业的发展,西萨查那莱古城才没有在政治格局的变迁下衰退。在数次王朝更替的过程中,它始终作为一个繁荣发展的经济区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获取基本生活资料的方式更加多样便捷,依山择地不再是王城选址的考虑因素,相反,山体的阻隔反而不利于城市对外的交通联系,而河运能力的提升,使得同流域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河流水系的发达程度成为了城市选址的重要因素。
大城府位于三河交汇处,水运条件的优越性使得城市的经济、军事战略地位突出。国内的武汉、重庆同为两江交汇之地,在经济层面上与大城府有异曲同工之处,便捷的航运条件加强了同流域地区的贸易联系,从而提高自身的经济地位。曼谷王朝时期,高度发展的海运实力与密切的对外联系使得海港在王城选址中脱颖而出。对经济的追求依旧无法替代宗教信仰在泰国民众心中的地位,在城市布局上,曼谷古城以“神圣首都”为定位,沿袭了大城府的主要格局。
清迈古城的选址和布局依托林伽山(圣山)和湄南河(圣海)之间的圣地,形成了两层城墙加一道护城河的空间布局形态。众多王公贵族的宅邸和寺庙建筑占据了城市的主要地段,散布于之间的是平民居住区。随着时代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居住区仍多为一、二层的自家小院,布局形态自由,整体呈现出一种较高密度低开发强度的城市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使得大部分古城遗迹得以保留,空间形制没有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在这里,人与自然融洽相处,历史与现代和谐共存。对比我国北京、西安等历史名城的开发模式,虽相对清迈来说人口密度大的多,但还应当注意到高层高密度高开发强度的模式不一定就是最佳解。而且这种模式的城市空间布局对原有古迹的空间感受造成极大程度的破坏,本应望见的山被重重高楼挡住,本应流过的水被“改造重塑”,本来古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墙因阻塞交通被拆除。制定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开发模式可以成为另一种解决方法,如针对小地区特定的气候特征调整日照间距、用地红线等,使开发更合理高效。恢复人与自然共存的关系不应只是在建筑上种种树那么简单,新时代环境下,自下而上重塑城市的行动也是一种机会,设计师能做的还有很多。
但凡是城市,背后总有推动其发展的核心认知。
古代,居民受限于自然资源并拥有精神诉求,宗教意识和自然限制共同形成了早期的城市发展认知。社会慢慢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贸易的产生形成了以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认知。近现代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科技日新月异,以生产、教育和科技为核心认知的城市在社会中崛起。
就如同金字塔一样,改变城市形态的核心认知也在不断的向塔尖发展——从依托自然的城市,到彰显王权和神权的城市,再到交通贸易线上的城市,最后到发展教育和科技的城市。从脆弱不堪到造福大众,在进步中变化的城市核心认知会推动新一轮的社会进步。
未来将会怎样?人工智能、极端人口膨胀等问题势必会促成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认知。而这个认知的出现,需要社会学者和规划学者的共同努力。
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发展仍然处于第三阶段,邻国中国的生产力转移会给其城市群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以交通为核心,建立便捷的交通网,增加生产等因素会成为未来东南亚城市发展的核心认知。摆脱以密集生产为核心认知的中国城市,应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产业。而对于中国一线城市来说,在已经具有完备科技和教育产业的情况下,是否形成能带来革新的城市发展核心认知,将会决定其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衰落与否。
问: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理解和认知这些遗址?
江泓:我们在考察遗迹,很多时候并不能深入到当时人们的情境中去,我们只能猜测当时人们的想法。另外,我们也无法在古人的情境里面用他们的方式去思考。古人效法天地,他们看星星和我们现在看星座完全是不一样的。一些建筑的布局,包括主要建筑、次要建筑,它们和天上的主星、次星的星辰关系是对应起来的。所以在有了这样的背景之后,再对应去看,那我们或许就能建立起一些联系。因为古人并没有一个非常科学的体系,或者说一种非常科学的认知,所以他们对天象,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是非常尊敬的,这也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一些布局原则就变得可解读了。在泰国看寺庙,看到那么多雕塑,那么多形式的变化,其实很多都跟佛教里的教义有关。
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这次不仅仅是到现场去看建筑,去感受建筑,而且也需要碰到一些话题多查一些内容。当你把相关的知识背景建构起来了,这中间的核心问题才能够逐渐明晰。
问:为什么湄南河流域历史城市多为东西方向轴线?
江泓:这跟泰国的宗教信仰有关。在他们的佛教教义中,曼陀罗作为自己的宇宙观,倡导以东为贵,比如我们之前看到的朝拜方式,都是从东边出发,大多东边进入。所以呈现出这样的格局。
问:那为什么清迈并非这种发展模式?
江泓:这要看他们的历史发展时期,并且跟地理位置相关。清迈古城兰纳王朝发展较早,因山与中南半岛南部平原相隔,而清迈距离当时的大理国较近,受到中原文化影响较大,所以呈现出这种方形格局。
问:所以几乎一山之隔,清迈和素可泰的发展就如此不同?
江泓:对。中南半岛上,每一个河流流域都由特定的一个主体民族发展出了具有相对支配地位的文化,各种文化随着战争的发生互相叠合。中南半岛中南部为平原地区,易攻不易守,极易发生战争,所以多种文化互相交融的情况比较普遍。清迈位于泰北山区,易守不易攻,发展受其北部的缅甸大理国较多,而素可泰靠近泰中平原,文化交融现象较为明显,受吴哥、高棉等影响较大,所以两者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说到底,还是文化融合的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有方新媒体中心联系。
上一篇:从魏功甘古城到清迈古城|东南+有方泰国湄南河流域考察第1日
下一篇:遗产保护:新旧交织的十字路口|东南+有方泰国湄南河流域考察第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