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地图260|佛山:岭南文化之心

建筑地图260|佛山:岭南文化之心
编辑:李菁琳 | 2024.12.12 13:55

佛山,岭南文化名城,粤剧、陶瓷、剪纸、秋色、龙舟龙狮等传统文化于此兴盛发展。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这里自古也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其辖下的南海、顺德等地,近年来在对历史建筑的活化改造更新方面佳作频出;而对于想要探访佛山的人而言,无论是顺德的碧江古村、南海的叠滘墟,还是将建筑与艺术进行结合的南海大地艺术节,都是颇具吸引力的体验选择。

 

欢迎来佛山!

 

佛山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高明对川茶庄园

设计: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2020

坐标:佛山市高明区人和对川茶场

 

摄影:张超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对川茶场曾是珠江三角洲范围内最高产的茶场之一,依山而建,四周有湖泊环绕,风景秀美。项目旨在对场地内三栋衰落的茶场建筑进行改造复兴。以“亭”与“台”为基础概念,设计逐渐演化为一个涵盖生产和游历的聚落。

 

积石为台:在地景层面用一种产自南方的黑色花岗石(依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筑一环绕原有厂房群落的“景台”。其内,是原有生产的延续、以及由“问茶”衍生的文化和公共空间;其外,则是被恢复的茶园种植以及原生态林木;其上,是体验茶园和林木景观的绝佳平台;其中,则是穿插于地景之中的架空茶廊、以及茶厂的后勤院落。


立竹为亭:在三栋厂房的屋面上,通过竹竿编织一个空中的廊院组织,构筑四个尺度不同的屋面庭院,使原本分离的屋面成为一组连通的空中院落,在空中建构茶园地景之上的观赏和游历场所。院落组织通过几个角部楼梯向下自然延伸,并与石砌景台相连,两者的连结创造了一种立体环绕于原有生产空间中的完整游历。我们期望这种游历可寻回现代城乡中、或已消失的存在与体验。


此时此地的建造创造了对场地与记忆的纪念,同时创建出一种属于当下的景观地理学。它缅怀乡愁、重建当下的故里,延续着在地生产与传统,并勾勒出场地彼岸的风景。

 

 

02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

设计:马岩松、藤本壮介等

坐标:佛山市烟南村、平沙岛等地

 

《时间的灯塔》,马岩松

《无忧屋》,马岩松;摄影:朱雨蒙
《月亮的眼泪》,凯特琳·布朗 + 韦恩·加勒特
《森林之光》,藤本壮介 图源: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2024年11月16日至2025年2月12日,“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将在南海区七个镇街中展开。本届艺术节共设10个气质各异的艺术区域,艺术项目共计95个(包含首届保留和本届新增项目),由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65组参展艺术家共同呈现。

 

其中包括上届留下的、来自藤本壮介的《森林之光》(平沙岛)、马岩松的《时间的灯塔》(太平墟)等。而马岩松这次也带来了新作品《无忧屋》(烟南村)。

 

本届艺术节以“跳村游”的方式,将10个艺术区域串点连线组合为5条艺术线路,并在其中包含了4段水上艺术游线(艺术龙船+艺术画舫)。同时与“水上南海”水交通线路规划进行叠加设计,突出重点体验段,增强观众的风土接触、提升观览体验。

 

 

03

黄涌市集

设计:多重建筑,2021

坐标: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涌村

 

摄影:吴嗣铭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建筑师希望在这块不停被村民的双脚们接触的地面上,加一个合适却又稍显意外的构筑物,一个开放的构筑物,不需要气候边界——于是,一个棚子出现了。用钢结构和相应尽可能直接的建造方式,棚子底部能够四通八达,仅有几个柱子作为支撑。棚盖是一个拱。

 

市集总长30米,宽14.4米,拱体跨度12米,落在两侧的各五根柱子上,柱子轴距是6.3米。拱是一个微高的椭圆,能减小一部分侧推力。两侧的柱子各撑起一道30米的梁,梁用方钢管逐段焊接,最终形成一个轻微的弧线。粗大的排水管藏在B3和C3两个柱子内,这样地面排水沟的总长度也相对较短。

 

屋面是经济的彩钢板内板+防水+铝塑板外板。铝塑板做了折边+叠涩,使缺乏质感的铝塑板带有轻微的阴影。在面向幼儿园的一侧有一个2.4米的小柱廊,微微回应留空的广场一侧。方案使用了两排内倾的纤维布来缓解东西晒问题,也缓解了拱体带来的崇高感。色彩上,拱外奶黄,拱内橙黄,柱子墨绿,是对村子现状的感性提炼。

 

 

04

和美术馆

设计:安藤忠雄,2020

坐标: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怡兴路6号

 

©HEM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美术馆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担任设计,总面积约为16,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8,000平方米。通过运用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安藤先生将光、水、风等自然元素融入到这座具有岭南建筑文化意境的美术馆中。


为追求城市美术馆的效果,和美术馆的建筑设计把对立的特征融合起来,形成了由简单的圆形和方形构成的建筑形体。作为中心的圆形,其重心和尺度伴随着高度发生偏移,产生了由内到外,由建筑到城市,缓缓扩散的效果。这是中原古建筑“天圆地方”的传承,也是象征性纯几何学立体的交错而创造出具有岭南建筑文化特征、呈现光影礼赞的建筑风景。

 

 

05

顺德碧江古村清朝当铺改造

设计:泥木建筑工作室,2022

坐标: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承德公园与碧江小学旁

 

摄影:邓敏聪

摄影:黄城强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项目所在的公园是明朝祠堂遗址,而基地是清末当铺储物楼,已荒废接近20年。

 

户外部分,建筑师用简单的方式重塑了当铺的天井与门前巷道。如使用清理出来的剩余材料,通过分段台阶把公园与当铺室内外连接起;利用新做的镜面门洞,反射周围环境,削弱身体对深门洞的感知;同时保留了门头野生植被与天井的树木,作为公园植被的延伸,视线得以延续。通过步行节奏、视线、风景的延续等,适度消解固有的高差与阻碍感。

 

室内空间,通过置入有排气功能的倒立三角结构屋面,为原本围合感强烈、局促的空间带来了视觉的流动;四面阳光板幕墙也为原本阴暗的内部带来充足的光线,有机会让人们在室内感知一天的天空变化。当人们在公园拾级而上,经过天井走入室内,视线不经意地沿墙顺着天花望外,与日出日落的阳光相遇,思绪再次引向远方。到了晚上,从半透幕墙渗出的灯光为公园与路人带来了温暖的指引。

 

 

06

佛山南海叠滘墟改造一期

设计:竖梁社绿田工作室,2022

坐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叠滘路

 

改造后用于展陈的龙舟屋  ©吴嗣铭

主街上的新建商铺  ©吴嗣铭
植入现代建筑类型—叠瓦房  ©吴嗣铭
立善堂内部的修缮保护  ©吴嗣铭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叠滘别名双溪,自1101年温许二公在此开村,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叠滘因水而生,是西江与北江冲击平原的一部分,水系发达,纵横交错。因水成墟,千百年来延续着的传统墟市文化活动,在当下现代快速消费的模式下显得尤为珍贵。

 

叠滘有着鲜明的文化传统,包括正月庙会,五月端午赛龙舟等,这些非物质遗产需要加以保护及经营。规划设计中设置多处文化相关的建筑空间,利用场地内现存保留的“双溪茶馆”“图甲会馆”“立善堂”“顺泰大押”等文化传承的传统建筑进行修缮改造;同时植入现代建筑类型,将现代、传统、新旧结合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融合,从而实现叠滘片区建筑自身的良性生长和有机更新。

 

 

07

时代创客小镇TIC艺术中心

设计:DOMANI东仓建设,2021

坐标:佛山市南海区桂和路

 

摄影:吴鉴泉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景观作为项目前序空间,意在展现恢弘气势。景观动线分为上下双层:红色陶砖动线为城市界面上各入口人流以仪式感和明确的功能导向,黑色砾石铺装的几何碎块园林区间则提供更自由、更开放活跃的休憩体验。


建筑整体应用“被动式设计”,通过东、南、西三向网状双层幕墙系统(陶砖网格+空腔+低辐射中空low-e钢化玻璃)来最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同时,240毫米侧厚镂空陶砖幕墙系统可规避东西向日照直射带来的内部眩光,令光折反射更为柔和。项目所用红砖通过25套模具形成丰富的规格尺寸与收口系统,在“手把砖”的规格范畴中将砖胚比例尺度当代化。传统材料陶砖与现代幕墙结构结合,实现了建筑节点、安装模块与建筑立面精妙的组织贯穿。


立面墙身嵌入了多个拱元素,跨度最大达29米。“悬挑梁+上翻悬挑折板”令拱形顶部高于层间梁位;而拱中应用“悬挑梁+吊柱吊梁”实现大范围的拱中造型;拱外则以“悬挑梁+砖砌墙”实现非拱形段造型。建筑中部峡谷空间,基于前后两向消防分区的技术性规划实现。它提供给整体建筑内部一个穿透性与互动性极强的空腔,并从功能上分置了商业展示性主楼与强功能附楼,释放出连贯的展示空间游览动线,赋予建筑以全生命周期的运营需求变化之可能。

 

 

08

FEI PATISSERIE法式甜点店

设计:泥木建筑工作室,2023

坐标: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粮苑

 

©黄城强

©邵安
©黄城强
©何振中
©黄城强
©邵安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设计场地是经改造后加建的长条玻璃盒子(长宽20x6米),虽然项目位于建筑入口,但外立面被植被遮盖,内部昏暗;而室内通往二层的楼梯(其他租户)占据了空间2/3,导致室内最窄处宽只有3米,与楼层4.2米的高度形成了过道感,带来了压抑感与大面积的梯底空间。

 

改造在原有的玻璃盒子与户外之间置入了木长亭。长亭把高而狭窄的空间转换成更宜人尺度的同时,为不同使用人群提供遮荫与依靠。亭顶把视线压低至2.6米,外扩的木柱延伸了室内空间感,整体深色调过滤了浮躁的信息,拉近人与自然风景的距离。

 

设计使用了大面积使用了实木方与木板,地面与踢脚使用糙面麻石,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频繁的使用慢慢变化,而材料真实的质感也更好反衬出FEI法甜的精致,温润的陶瓷灯与布幔为规则的空间带来一点放松气息。借用这些方式,减弱镀锌钢、玻璃铝幕墙带来的工业与商业精确感,让法甜融入自然背景。

 

 

09

顺德华侨城龙舟汇

设计:李晓东工作室,2018

坐标:佛山市顺德区顺峰山公园内

 

摄影:朱楸成
摄影:李勉
摄影:梁文姬
摄影:李勉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顺峰山下,桂畔湖边,万物清灵,万舸竞发。在这片交相辉映的湖光山色中,一艘“龙舟”若隐若现,呼之欲出。


华侨城龙舟汇项目位于顺峰山公园,建筑共两层,带着一股韧劲在湖边破土而出,又探入水中。建筑主体为钢结构,长约50米,宽约13米,其中水上的跨度达35米。建筑主体为折线体块,钢柱、钢梁、钢楼梯等尽显骨子里那如龙舟竞渡般的刚劲有力,而外廊露台与外挂灰色细钢索则形成弧线形的外观,使建筑又似水般柔美优雅,更显得轻巧、灵动,以一种自然、生动的姿态静卧于水边,与环境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刚柔并济之道。

 

 

10

顺德柴油机厂二期更新改造

设计:竖梁社,2020

坐标: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镇

 

摄影:吴嗣铭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顺德柴油机厂二期项目的主要范围在整个厂区的西面和北面,厂房位于厂区相对靠内的位置,根据楼栋编号,二期的主要改造对象为2、3、4号楼及6号楼组团,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为了实现2、3号楼之间不同层高楼层的相互连接,一部形态复杂的楼梯被置入两栋楼之间的天井空间内,打造出一个“楼梯博物馆”。同时,为了未来的商业使用,我们研究了园区各楼栋之间的高差关系,并通过廊道、楼梯、台阶等方式,将更多楼栋连接起来,创造出与旧连接空间一脉相承的“新连接”空间。未来人们可以沿着这套新的连接体系,漫游于整个园区之中。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佛山
建筑地图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