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张磊,建筑师,建筑摄影师,现居上海。从学习建筑之初对设计与摄影的平行探索,到参加工作后亲历建筑由设计到建成、拍下成果照片的过程,他终于体会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或许因为此,他认为建筑摄影的理想状态,正是建筑师与摄影师共同创作。
行走:从事建筑摄影工作几年了?现在是全职的状态吗?
张磊:真正意义上开始和建筑师合作,完整地拍摄一个项目,是从2013年开始的。对于建筑摄影我一直都保持着半职业的状态,本职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行走:可以分享一下,在从事建筑摄影之前的经历吗?
张磊: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建筑人,作为建筑师从业近五年。除了建筑学以外,摄影一直是我无法割舍的一个领域。从学习建筑之初我就同时进行着摄影方面的探索,一开始这两条线平行前进,互相照望,再后来交叉碰撞,缠绵生长。直到参加工作,亲历建筑设计、项目落地并最终拍下建成照以后,两者已经交汇融合,无法分割。
其实很多建筑师都有比较好的摄影功底,这已经成为大家学习、体验、传播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也有建筑师最终选择了建筑摄影,以这样美妙的方式去参与到各种各样的项目中去,进行建筑设计生命周期最后一个阶段的创作。目前我在设计和摄影之间还没有偏颇,这是我现阶段觉得比较舒服的方式。
行走:最近半年在拍摄的项目主要是哪些?拍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张磊:最近几个拍摄的项目里印象比较深刻的有SHL+UDG联合设计的漕河泾开发区宝石园办公楼。我和这个项目的后期设计师沟通比较频繁,拍摄经历了施工中的好几个阶段。关注波纹形铝穿孔板表皮在白天和傍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建筑简洁明快的体块堆叠是这次拍摄的要点。
还有就是隈研吾事务所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我从这个项目的方案阶段就开始关注了。效果图中建筑优雅地蜿蜒在山坡之上,层叠的屋顶形态和山势融为一体,到达主入口要经过一段曲折的“山路”,让我觉得特别浪漫。现场实际的施工控制也让我感到很震撼,建筑最终的建成状态几乎和效果图一模一样。不过,这个建筑的自然形态也让摄影取景变得不那么容易,有些角度只能用无人机来拍。遗憾的是拍摄的那段时间都有雾霾。
行走:拍摄一个项目的周期一般需要多长?平时的拍摄习惯是怎样的?
张磊:每个项目的拍摄至少需要完整的两天,回来之后一般会花一到两周的时间和委托人沟通选片、调整后期。初到现场,我会先在建筑周边转一圈,然后由远及近、由外到内地体验一番。我随身带着一个导演取景器,可以很方便地变焦取景,这样能够让我在正式拍摄之前对取景角度和镜头焦段的选择做到心中有数。
行走:你认为自己擅长拍摄哪一类作品?
张磊:我喜欢拍摄具有强烈自然特质的建筑——使用天然材质的、模拟自然形态的,亦或是本身处于天然环境中并做到与其融洽相处的。我有个名为《野房子》的个人拍摄项目,记录了我遇到的那些以乡野为背景,各具性格的房子。
行走:你如何处理画面里建筑与人的关系?
张磊:人的作用一是为图面服务,去平衡构图、点缀画面;二是为主题服务,体现建筑功能和现场氛围。有时候我不希望画面中有人出现,有时却会连拍数张,直到人出现在满意的位置上。
行走:你怎么看待客观表达建筑师的作品与摄影师的再创作?
张磊:建筑摄影的理想状态,是建筑师和摄影师共同创作。我认为建筑是有生命的,从产生建造诉求的那一刻起,直到建筑被毁灭。我把这个生命周期大概分为设计、建造、建成、使用四个阶段。建成阶段对建筑摄影的需求最为旺盛,此时的建筑往往是最理想的状态,最能展现建筑师的设计意图,此时的建筑摄影是设计的延伸,是再一次的创作,它需要摄影师和建筑师共同来完成。
作为建筑师,要像导演一样设定好一整套建筑图片的呈现效果,从主题氛围、故事情节、景别表现、技术要求等各方面尽可能地对摄影师进行要求。而作为建筑摄影师,首先要是一个学习者,要跟最懂建筑的设计师详尽沟通,要置身建筑本体耐心解读,其次以再专业的身份提供个人解读和技术支持,与建筑师共同完成最后一个阶段的创作。
行走:你认为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到目前,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些?
张磊:好的建筑摄影作品,画面本身就是赏心悦目的,拥有匀称的构图和协调的色调;再关注到内容,应该是对建筑作品鲜明而有力的表达,能够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临场体验。
目前自己比较满意的拍摄作品是都市实践和联创设计共同完成的嘉定现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筑由嘉定飞联纺织厂改造而来,大面积玻璃、金属板和混凝土的材质搭配,以及尺度巨大、结构清晰的新老体块组合,非常适合用阴天冷调的氛围去表达。
行走:你最喜欢的建筑摄影师是谁?从他(她)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张磊:我比较喜欢葡萄牙建筑摄影师Feando Guerra,西扎的作品大多是他拍的。他是个比较全能的摄影师,从商业到建筑都有涉猎,他的摄影作品干净细腻,质感非常好。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上一篇:旧工厂改造,中山博达·外滩销售中心
下一篇:张雷:桐庐莪山畲族乡先锋云夕图书馆,思考当代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