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维蒂商店位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是一个面积约130平方米的“室内+立面”改造项目。“Negozio”在意大利语中是店铺的意思,和周围的商店不大一样,它更像是一个展厅。奥利维蒂公司以打字机和计算器产品闻名,他们选址在圣马可广场建立旗舰店,希望建筑成为一张“名片”,宣传追求品质的企业形象。
从斯卡帕整个设计生涯来看,这个项目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上。斯卡帕接到委托是在1957年年初 ,那个时候他刚满51岁。在此之前,他的项目主要以室内装修、展陈设计为主。这些项目使他积累下丰富的经验,尤其是通过动线组织空间;另一方面,斯卡帕得以和一流的工匠合作,积累大量技术知识,使得推敲可以精细到材料、构造的层面。50年代开始,斯卡帕开始得到中小型建筑的设计机会,奥利维蒂项目便是其中之一,他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在随后的二十年当中完成的。
奥利维蒂项目的难点在于苛刻的层高条件以及狭长进深的平面,斯卡帕的方案利用动线和结构巧妙地扭转了场地的劣质,获得了出色的空间体验。通过草图和文本,我们有机会还原这个设计的起点和过程。
在1978年马德里的演讲中,斯卡帕对奥利维蒂项目的设计起点做了一段清晰的陈述:“现在,我满脑子都是威尼斯一个店铺的设计,是给一个很富有的业主。因为没法改变大结构,我只能做一个表皮,一个衬里(fodera)。但什么样的方案才是最合适那个地方的呢?我没做过很多从零开始的新项目。我改造过一些博物馆,做过一些展陈设计,都是在一个既有的建筑环境中。当环境被限制时,或许设计反而会变得更容易些,比如奥利维蒂商店。一旦问题被捕捉到,事情就开始运转了......对我来说,事物总是缓慢显现的,如果存在一个起点的话,结果需要找到理性的道理......"[1]
如斯卡帕所说,这个设计是从场地的限制开始的。带着这段话来观察场地。它位于圣马可广场北侧、16世纪老行政宫(Procuratie Vecchie)拱廊里,靠近巷道,比周围的店铺多了一道侧立面,同时拥有一个绝佳的转角。底层平面为5.7米×21米,进深比较大。二层平面为L型,多出来两间阁楼,只有设置楼梯和夹层才可到达,这就是斯卡帕所说的“必须要通过楼梯上楼”的意思。其次是层高的问题。原空间的梁下净高约为5米,但是地坪需要垫高0.3米应对洪水。此外,原有的木梁天花需要结构加固。这样算下来,梁下净高只有4.6米,前部空间更矮一些,梁下仅为4.42米。同时内部空间被一根T型截面的中心柱限定。在这样的条件下组织双层的展厅非常困难。
一张幸存的草图也为最初的设计提供了佐证。根据结构线与最终剖面叠合,可以断定草图主体画的是楼梯剖面,位于整个空间的北端。最初的想法是关于动线的,斯卡帕明确指出:“楼梯该放哪?……为此我不得不拆除一些东西(那堵墙),将它放在一个更加困难的地方……这样我就能更好的利用进深。”
人在底层从南向北运动,经过楼梯之后,身体反转,在夹层从北向南运动。楼梯的位置之所以关键,正是因为它是整个空间动线的一个折返点,折返点越靠北端,越能利用进深,越能延长观展动线。这是斯卡帕最初把握的、却没有点明的问题。后来楼梯的位置稍向南移,但通过楼梯引导人折返运动的构想却保留了下来。
最终的空间动线,从简单的折返,发展为两次往复运动:两座廊桥交通相互独立,从而延长了体验的路径。通常来说,建筑师会避免人走回头路,但是在特定的尺度和场地条件下,这样的动线不仅成立,还能营造出精彩的空间体验。
在这个案例中,斯卡帕将建筑的前部和后部塑造成品质迥异的空间,通过雕塑、洞口等空间道具,引诱人们在两个端头间往复运动,并将体验逐步推至高潮:拨开眼形窗的格栅,俯瞰圣马可广场的景色,人在巨大的铺地纹样中缓缓移动,反射着明亮的光芒。
往复动线中的前端,被塑造成为一个可以被反复玩味的吹拔空间,雕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斯卡帕选择了雕塑家阿尔贝托·维亚尼(Alberto Viani)的铜质雕塑“阳光下的裸女”(Nudo al Sole)安置在这里。它的造型是一个抽象的弯折,光滑的反射表面汇聚周围景观,随着与之相对位置的变化,自身的造型和光彩会呈现戏剧性的变化,邀请体验者从不同标高、不同角度反复欣赏,而每次的感受都不同。这种特质恰好符合吹拔空间在往复动线中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雕塑的安放方式:斯卡帕为其安置了黑色大理石水池底座,实际上是在中心柱和门框之间形成一道不可跨越的屏障,有意地杜绝了习惯性的围绕观赏。将这种观赏的机会分布在整个动线的不同时刻;当人们完成整个观展动线,雕塑不同角度的形象在游客记忆中叠加拼合,从而达到对空间体验和雕塑欣赏的统一。
建筑师关闭的侧立面的窗子,只保留前端的两枚小窗,并将窗框做成眼睛的形状,内置推拉格栅,成为动线中的“诱饵”,邀人一探究竟,触发俯瞰圣马可的景观。因此,前部被营造成一个类似引力场的空间。后部,被处理为一个低调的展陈空间,和前部形成有益的反差:一个戏剧化,一个平淡;一个明亮,一个幽暗,这样的体验节奏化解了长动线带来的生硬、枯燥感。
往复动线的形式不仅出自空间体验的考虑,还包含对层高限制的回应。最终的剖面显示了一种非常巧妙的结构策略——U型断面的廊桥结构。首先楼板被截成两段,通过降低跨度的方式减少楼板厚度。其次,采用上翻梁结构,节省层高。南北方向的承重主梁采用钢桁架结构,含饰面层的厚度仅为115毫米。将巨大的结构隐藏在扶手之中。最终,单侧廊桥的楼板厚度被控制在80毫米之内(含饰面层),使得4.35米的层高安排2层空间成为可能。
双廊桥的夹层形式还带来另外一个问题:空间体验顺序的问题。从在现场的观察来看,多数体验者会优先参观东侧的廊桥。斯卡帕似乎在有意控制这个体验顺序。最明显的处理莫过于两个廊桥入口一个开放,一个隐蔽。在人上楼的过程中,东侧廊桥的入口始终可见。扶手栏板做了削角处理,呈欢迎的姿态。西侧廊桥入口则隐蔽在一棵柱子之后。
楼梯的形式从最初的双跑改为直跑,却保留了引导游人折返的功能。表面看来,这座奥里西纳大理石(Aurisina)制的楼梯,是一件昂贵、优雅的艺术杰作:踏步之间相互分离,用金属件支撑,营造出漂浮的视觉效果。第二级至第八级随着石墙向右错动,这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空间意义:对人的身体的引导。在上楼过程中,人的身体会随着踏步向右错动,很自然地被引导至东侧廊桥的入口,被削角的栏板处。这种引导同时发生在下楼的过程中,向右前方的转角展厅运动。此外,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斯卡帕也贯彻了这种引导。例如东侧廊桥和承重石墙之间的交接处理,以及平台展厅也将展台布置,都顺应着右转的动线。
那么,为何要如此费心地让人们先进入东侧廊桥呢?假设我们换一种顺序,优先体验西侧廊桥,人会被推至建筑的最前端,经历入口吹拔和“眼窗”景色带来的双重惊喜,并且会将整个空间一览无余。此时,东侧廊桥就几乎失去了吸引力。相反,优先体验东侧廊桥,人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发现“只有西侧廊桥可以通向眼窗”这个事实,人会自发产生“折返、继续体验西侧廊桥的愿望”。
因此,控制这个体验顺序的意义就在于使夹层往复的路径层层展开,使人自发产生体验的愿望,而不是在一开始就一览全局,成为不得不完成的路径。斯卡帕通过对于序列顺序的控制,进一步增加了往复路径的新鲜感。
现在,我们基本上完成了奥利维蒂展厅方案起点和过程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浮现出斯卡帕一些重要的设计方法和思想。
首先,是从问题入手的设计方法。在设计的起点,斯卡帕从环境限制切入,提出了如何利用进深,以及楼梯位置的问题,由此形成了最初的空间策略,用折返动线组织空间。在方案深化的过程中,斯卡帕也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去推进设计的:层高问题,入口吹拔的营造问题,东西廊桥体验顺序的问题。从问题入手的设计方法尤其适用于场地限制多的项目。对于场地限制比较隐蔽的项目,就需要在前期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寻找关系(例如布里昂墓园项目)。
其次,斯卡帕使用了一种在整体和局部之间不断互相对照的设计方法。对于奥利维蒂项目来说,整个过程都贯穿着对于动线的把握。展陈建筑的空间体验是连续、一次性的,动线是组织空间最重要的手段。奥利维蒂展厅局部空间的营造(例如吹拔、廊桥、楼梯)以及空间序列之间的关系(例如东、西侧廊桥),是以整体动线为依据的,在功能和体验上都有明确的定位。反过来,局部空间的推敲也会作用于整体的动线(例如廊桥结构形式的出现对于往复动线的影响)。在整体和局部之间不断对照的设计方法,对于处理复杂的空间关系非常有效。在不断地对照中,设计的偏差得到修正,从而逼近一种精确操作(注意不是精致),也往往促成不同寻常的空间形式。这种设计方法使斯卡帕的建筑空间张弛有度,局部形式与整体形式之间具有一种整合性。
第三,斯卡帕空间引导的手段具有隐匿性。以楼梯和东侧廊桥的衔接为例,向右偏转的引导是由多个道具协同作用完成的,而非由一个独立明确的构件。这种引导并非一种清晰强烈的意识信号,而是一种温和的暗示,使人在潜意识中,完成身体的运动,并获得一种自由的游走体验。
[1] 译自意大利文原文”Adesso hoper la testa ... La conclusionedovrebbetrovareragionirazionali, ineluttabili,...”Mille cipressi, Conferenzatenuta a Madrid nell''estate 1978, Francesco DalCo Giuseppe Mazzariol, Carlo Scarpa : Opera completa, Milano : Electa, Milano :ElectaEditrice, 1984. p.286
版权声明:本文已获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与有方新媒体中心联系。
上一篇:矶崎新:斯卡帕最后的梦是什么?
下一篇:中国建筑摄影师03 | 苏哲维:摄影不能献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