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勒·柯布西耶推出了自己研究已久的“Clavier de couleurs”色卡(意为颜色的键盘),建立一套完备的建筑色彩体系。红、黄、蓝三原色竟不是理所应当?柯布西耶主张真正意义上的“原色”应该具有自然意义,以及唤起对特定事物联想的功能。本文作者一行对“柯布色卡”形成的前因后果以及柯布在其建筑作品对色卡的运用进行了细致梳理和解读,“这位建筑大师也是搞宣传的好榜样哦”。
1931年,瑞士巴塞尔壁纸公司Salubra S.A. Wallpaper Manufacturer找到柯布西耶,邀请他为新产品设计颜色。野心勃勃的柯布借此良机,于1932年推出了自己研究已久的“Clavier de couleurs”色卡(意为颜色的键盘),意图建立一套完备的建筑色彩体系。
柯布西耶拒绝使用化学工业生产的颜料,采用画家的传统办法,用油或胶水调和矿物颜料粉末,调出43个颜色,并精心编排在主题独立的十二个系列里,分别为空间Space,天空Sky,丝绒Velvet I、丝绒Velvet II,墙Masonry I、墙Masonry II,沙Sand I、沙Sand II,风景Scenery,斑斓Checkered I、斑斓Checkered II、斑斓Checkered III。顾客在选择颜色时,可以使用配套的蒙版来比较搭配效果。这套色彩体系,从二十年代建立至六十年代新色卡的诞生,四十年间一直贯穿于柯布西耶的设计作品当中。
1999年Katrin Trautwein博士成立KT. Color涂料公司,开始与柯布西耶基金会合作,用传统矿物颜料复原柯布的色卡。KT. Color也由此成名,虽然涂料的价格不菲,仍得到许多建造师的青睐,建造商甚至着意宣传所使用的涂料来自KT. Color。柯布西耶这套“颜色的键盘”于是得以新生。
早在1920年,即等来壁纸公司Salubra登门造访前十一年,自立门派的柯布西耶,以“纯粹主义”掌门人的身份阐述了本派对于颜色使用的立场。并于之后十年间的诸多方案中,将其色彩理论付诸实践。
期间留下的彩色草图,展现了柯布对建筑色彩的浪漫追求,给大部分采用黑白印刷的《柯布西耶全集》来了个华丽的转身,颠覆着“纯粹白房子”的简单印象。例如草图1923年的Maisons (Doppelhaus) La Roche-Jeanneret 右上,1926年 Maison Cook左上,以及1927年的Siedlung am Weißenhof 下。
对于柯布西耶如何选取颜色的问题,在现代颜色理论上多有建树的瑞士建筑师及学者Arthur Rüegg教授,有如下概述:
在用矿物颜料调制颜色的过程中,柯布西耶兼顾人们日常生活和绘画与建筑的传统,从中选出他的‘原色’,这个原色当然不同于风格派所定义的原色。柯布西耶选出的这些原色,都是长时间影响着人们的颜色,换言之,这些原色也是对纯粹主义绘画主题的补充。
——Arthur Rüegg
当时大行其道的风格派将颜色抽象提取为红黄蓝三原色,并在建筑和绘画作品中广泛使用。柯布西耶对此并不趋同,而是主张真正意义上的“原色”应该具有自然意义,以及唤起对特定事物联想的功能。比如褐色使人想到砖墙,蓝色使人想到天空,有时也能唤起对大海航行的记忆,此类颜色长期影响人们的生活,深深印入了人们的意识。
接下来柯布西耶强调,艺术家和建筑师要根据颜色的特性或创作的需要对颜色进行分类:
如果要分层次的话,第一层次是那些‘色调颜色’,如土黄,深红色,褐色,白色,黑色,群青,还有那些和它们相似的颜色。这些颜色强有力,能够控制住画面,因为它们互相之间搭配都很和谐。因此,他们是构成性的颜色,它们超越时代,是绘画表达体量必需的颜色。第二层次是那些‘活跃颜色’,如柠檬黄,橙黄,橙红,朱红,浅绿和浅钴蓝。这些是画面中跳跃的颜色,有时显得浮在画面最前面,有时又像在后面,是不稳定的元素。第三层次是那些‘过度颜色’。如大红,翠绿,画面中湖水的颜色,并不起主要作用。
——《纯粹主义》,1920,柯布西耶和奥赞方。
柯布将颜色分为三类,即表达体量的“色调颜色”、“活跃颜色”,以及“过度颜色”。在这一时期柯布的画作中,“色调颜色”褐色,群青,土黄和黑白等作为控制画面、表现体量的色彩占据大量篇幅。活跃颜色所绘制的物体跳出画面,过度颜色参杂其中。三类颜色相互配合地填充着整个画面。
以上对于色彩的观点,柯布西耶在其绘画与建筑作品中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建筑设计与绘画一样,形式(Form)第一重要,而颜色只起到用来塑造空间,体量的辅助作用。
总而言之,在一个真正持久的艺术作品中,形式永远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元素都应该从属于它,并辅助它完成建筑式的成就!
—— Jeanneret C.-E.e Ozenfant A., Le purisme, Paris,1920
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中,魏森霍夫实验住宅最具代表性,是柯布西耶这一时期具体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使用颜色的缩影。譬如,第一层次的“色调颜色”为褐色、赭石色、玫瑰色、深蓝、浅灰和深灰。第二层次的“活跃颜色”为浅绿色、浅蓝色。
此外,由于颜色对生理和心理所产生的独特影响,设计者正好可以借机发挥,利用这种特性展开设计,比如魏森霍夫住宅地面层“活跃色”红色墙面,与蓝色的柱子、灰色的墙面形成对比,暗示着位于阴影里的入口的位置。
表达体量时,颜色是个危险的媒介,它经常会扰乱体量,因为各种颜色自己的特性不同……颜色需要控制,由于有以下两个不能改变的因素:第一个是初级的,来自视觉本能,比如大红使人激动,而黑色使人忧伤;第二个则为高级的,来源于后天经历中对颜色的记忆,比如蓝色使人想起天空,大海,有退后、深远的效果,而褐色使人想到土地或砖墙,稳重且显得近前。(至于有时土看上去不是棕色,天看上去不是蓝色,这些属偶然情况不纳入考虑)
—— Jeanneret C.-E.e Ozenfant A., Le purisme, Paris,1920
在Arthur Rüegg教授看来,柯布建筑中展现出的空间张力,是由于其在使用颜色时,采用了折中的处理手法,即有时如风格派的做法:用颜色改变原有的空间关系;有时延续传统的建筑做法:用颜色强调原有的空间关系(施罗德住宅与拉罗歇别墅的对比)。
在确定颜色只起补充作用后,柯布便可指挥和改进空间在心理和生理层面上对观者的影响。与风格派不同,柯布拒绝完全释放空间;而是不断摇摆于两极之间,(空间因为颜色的使用)时而解体,时而封闭……因此颜色和形式在这样对立的方式下被处理,呈现出充满张力的空间……
—— Arthur Rüegg, Colour Concepts and Colour Scales in Modeism
而在卧室的设计中,为了强调屋外被压低的小走道,使卧室上方又多出一个储物空间,特意将这上方多出的空间涂成蓝色,并与进深方向的墙体相连,空间似乎在后退。同时,储物空间下方凸起的墙则饰以棕色,空间似乎在逼近。这种色块之间的对比,利用人对颜色的本能联想,使得起居室的空间感产生了“深远”的错觉。
再看屋顶平台。一条低矮狭长的廊子,将视野限定于一个“画框”中,廊子的底面被涂以浅绿色,一种新鲜的,令人想到新生嫩叶的颜色。这片颜色不仅提亮了廊子檐下的阴影,当人们从楼下路过向上仰望时,建筑的体量也轻松了不少,并暗示着屋顶花园中的勃勃生机。
然而,建筑色彩设计绝非易事,容易弄巧成拙。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新颜色被不断批量制造并廉价出售,繁多的选择,把设计者搞的头晕目眩。柯布指出这点忧虑,并把“滥用颜色”的塞尚立为反面典型,称其作品是“用最多的颜色画出最单调的画”,提醒人们不要再做“染布工人式的艺术”:
塞尚顽固的在困惑与矛盾中寻找体量,但是却只得到单调的画;那些漂亮动人的绿色, 那些金贵的朱红色,那些铬黄和天青色,最后都如此支离破碎,以至于他的画成为所有时代里最单调的作品……
现在的一些艺术家,缺少建筑的审美,胡乱的将各种颜色应用于画作,自鸣得意,殊不知从历史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只是倒退至了原始的染布艺术。
—— Jeanneret C.-E.e Ozenfant A., Le purisme, Paris,1920
1925年的《现代绘画》一文中,试图一统天下的柯布提出口号:必须设计一套色卡,将颜色的选择进行合理规划与限制。
什么是钢琴? 是挑选出来的并且足够用的声音!可怜的画家们!……化学家只想研制出更多新的颜色……你能想象一个有七万三千键的钢琴吗? 每个视觉艺术家都应该穷其生命研制一个颜色的键盘!……
—— Jeanneret C.-E.e Ozenfant A., Le purisme, Paris,1920
六年后,柯布终于等来了Salubra壁纸公司的资助,实现了自己一直念念不忘的色卡。这套颜色不仅属于建筑师,而且被推广至千家万户。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柯布为这套色卡特意撰写的肉麻广告词吧!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柯布赤膊上阵!自吹自擂!台词很有经典广告“含笑半步颠”的味道,足以使人忍俊不禁。这位建筑大师也是搞宣传的好榜样哦!
Salubra(不是简单的壁纸)是成卷的油画,并且是耐晒、可擦洗的油画。从此您不必担忧给墙壁刷颜色时的噪音喧嚣和尘土飞扬。优雅的将成卷的油画铺在墙上,就是全部工作。
建筑师们也不用再为工人参差不齐的粉刷技术着急,Salubra让您从此安心,舒心,放心,因为精确的颜料配比与有保证的高质量色彩,将一直在您手边。
您也从此无须在嘈杂的车间里纠结地选择颜色,因为一本经过系统设计的色卡,已为您准备好。Salubra所有‘油画’的小样都集结于此,您大可平静优雅地选出自己钟意的颜色。
—— Le Corbusier Le Grand, Phaidon, Berlin, 2014
参考文章:
Jeanneret C.-E.e Ozenfant A., Le purisme, Paris,1920
Jeanneret C.-E.e Ozenfant A., La Peinture modee, Cres, Paris,1925
Arthur Rüegg, Colour Concepts and Colour Scales in Modeism, 2002
Giuseppina Scavuzzo, Colour and composition in Le Corbusier’s works. 2010
Le Corbusier Le Grand, Phaidon, Berlin, 2014
版权声明:本文已获作者一行授权。
上一篇:伦敦新设计博物馆“搬迁史”,三方博弈与共赢
下一篇:丽江金茂君悦酒店:雪山旁的纳西歇脚处 / CCDI渐进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