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王逸凡
近期,妹岛和世在东京新落成的作品——墨田北斋美术馆对公众短暂开放。在美术馆今年11月22日正式投入使用前,市民们得以借此机会入内参观见学。
北斋美术馆坐落于东京墨田区的绿町公园内,1760年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正是在这一地区(江户本所割下水)出生,他生命中大部分的创作也在此完成。墨田区政府视北斋美术馆为提升本地文化的重要契机,希望通过北斋的作品和生平,展示这位画家与墨田之间的纽带。
该美术馆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27平方米。场地周边为普通居住社区。建筑背对着一条高架铁路。面对此基地环境,妹岛采用了一种面向公园和当地居民开放的姿态,来设计北斋美术馆。原本规整的建筑形体,被穿插于立方体块之中的几条三角锥形的缝隙切开。从而使建筑立面上呈现出来的尺度感与周边社区的房屋体量相当。这一策略被应用在建筑的各个方向上,不仅达成了体量上的呼应,而且使得作为地面层通道的缝隙,确保了美术馆在各个不同方向都保持着足够的开放度。通过各向贯通的廊道,美术馆地面层的报告厅、展厅与场地周边简单的步行环境融合在一起。缝隙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的体量变化,使得各层平面的分割方式随之发生灵活的变化。
出于浮世绘展览和储藏的需求,建筑的主体被大面积的铝板实墙面覆盖。尽管如此,外墙铝板的使用在立面上达成了一种轻微反射的效果,随着折面的不同角度转换和观看视点的游移,削减了建筑自身在被观看时的“重量”。体块上的缝隙成为内外视线的联系通道。
从建筑外部向内看,展馆内的一部分活动被不同透明度的表面反射倒映出来。从馆内向外看,则是墨田区市井生活与都市奇观并置的景象——绿町公园内嬉戏的亲子和东京晴空塔上不断按下快门的游客在一低一高的两个舞台上反复演出着两种典型的情景。
自2009年起,妹岛和世工作室开始为北斋美术馆进行设计,概念方案的周期为21天,得益于Marta Alonso-Provencio和Jorge Almazán的研究,这一过程被完整记录下来。方案推敲阶段妹岛工作室共制作了64个模型,以确定美术馆的最终形体。
设计的出发点与场地的两个基本条件相关:一是层高的限制,二是功能的体量要求。工作过程中,工作室以1:200的白模型研究体量和比例, 将各种可能的原型结合城市周边的环境进行比较判断。此前妹岛在作品中常常运用的方形、圆形、花瓣形、水滴形也都曾出现在概念阶段的讨论中,但最终方案采用的是在之前的项目中未曾出现过的,如同被切割的钻石的形体。
美术馆25亿日元的高昂建设费和高难度的工程,使这一作品的落成开放倍受期望关注。结构上,为了实现倾斜混凝土墙面的构筑,施工采用了梯形的木骨架作为支撑,并附上通常用于曲面施工的梳型模板。骨架内部微小的起伏使得模板在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时可能产生的偏差被控制在最小。妹岛擅长运用的水平传力系统实现了三层展厅无柱的大空间。这一空间配合中空型板的运用,达到了将楼板轻量化的目的。
这种中空型楼板在施工时,在配筋之间的空隙填充球形泡沫,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实际用量,同时也利用球形泡沫对美术馆隔音效果产生正面的作用。立面上,贯穿2层到4层的倒三棱锥体量是施工的一个难点,开口部分都是倾斜的,高透明玻璃附在斜的钢筋骨架两侧,立面上的整面玻璃的外表面没有任何支撑框架,在施工时脚手架只有通过从15m标高的顶层开口向下倒吊来实现。而因为外墙铝板的反射作用,为了考虑对对近邻的影响,在施工之前制作了不同反射度的样品的模型进行观察。最终,在各个方向设置的是反射度不同的铝板,适应各个方向反射光的强度变化。
参考文献
天へ地へ、スリットが貫く美術館すみだ北斎美術館新築工事
Alonso-Provencio, M., Almazán-Caballero,J. (2011). Designing the process: scale models in the work of Kazuyo Sejima andSou Fujimoto. Archnet-IJAR, Inteational Jou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5(1): 22-36.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上一篇:佐佐木睦朗 | 成就三位普利兹克奖得主的结构师
下一篇:他设计了一个科幻的入口,穿越出来却是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