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工作坊”是2013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学堂的培训项目。基于当下建筑评论严重缺失、后继乏人的现状,有方把主题定为“如何成为建筑评论人”,旨在通过培训计划推动建筑评论发展。
工作坊11学员涵盖了建筑师、学生、媒体人、自由撰稿人等多个职业,他们的文章大都基于对本届双年展的锐利观察与批判性分析,从建筑专业辨异到展览品质解析,对本届双年展做了全面剖析。张早、宋玮、钟刚分别获得前三名。
本文是有方发布的第二篇获奖作品。朱涛对宋玮文章做出如下点评:“全篇结构均衡,概念清晰,论证缜密,分析精到,且很有理论深度。”
解读“价值”
——试评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广东浮法玻璃厂的改造
文/宋玮
“无为”的改造策略
2013年12月6日,以“城市边缘”为主题的第五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在深圳蛇口原广东浮法玻璃厂,如今改造为“价值工厂”的双年展主展馆内正式拉开序幕。这个曾经最早的改革试验园区,在三十年后再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我们可以在双年展的官方主页上找到这段关于厂房的介绍:
原广东浮法玻璃厂位于深圳南山蛇口湾畔,毗邻蛇口港口码头片区,南侧为蛇口三突堤码头,西侧为左炮台山,北侧为赤湾山……是当时国内兴建最大的现代化浮法玻璃厂。
2009年浮法玻璃生产线停产。停产后,虽然主要设备进行了拆除,留存下的建筑构件、建筑细部仍保留了蛇口当年工业文明和场地的印记,尤其是厂房内的高大宽阔空间,屋顶凸起的天窗,以及气势恢宏的熔窑柱头。
面对这个有明确历史意义的基地,2013年6月,策展人奥雷·伯曼组织了一次非常规的国际设计工坊来讨论改造策略,并最终定之以“无为”。奥雷·伯曼认为这种“无为”的策略是基于玻璃厂的现状而量身定做的,坚信已经拥有足够历史亮点的场馆并不需要部署明确的建筑功能,仅凭现有特征就可以“提供精彩的建筑体验”,使通常作为一种展览背景的场馆变成展品。基于此目的,“‘无为’是最好的表现方法”。
“无为”理念的确定,在当下重发展速度而轻历史敬畏的氛围下,是值得肯定并令人欣喜的。墙上的斑驳,屋顶的漏洞,金属框架的腐蚀,这些由于时光飞逝而留下的烙印,对于二十五年之间曾经在此工作生活过的人来说,都意味着一段段的往事;对于整个城市来说,浮法玻璃厂本身代表的正是一个大时代的开始:由蛇口开始的改革,正是属于这个城市的独特烙印。这些隐藏于建筑背后的意义使其价值早已超出了一座普通的工厂。阿尔多·罗西将这种蕴涵着集体记忆的建筑称作“纪念碑”,并认为这种已经与原有功能脱离的人造物才正是“城市精神”之所在。
策略实施中的矛盾性
然而,如果我们将“无为”和玻璃厂的具体状况放在一起思考的话,奥雷 ·伯曼所谓的“无为”本身似乎就是一个“悖论”。
首先,“无为”本身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在现实层面,这座历史建筑由于玻璃在炼制过程中生成的腐蚀性气体早已破坏了原有的金属屋顶的结构力学特性,所以建筑需要对于屋顶的结构进行更新;缺乏分割的厂房空间也不一定完全适合展览需求,这些类似的问题都需要解决。
其次,“无为”从本质上是强调尊重建筑原有的客观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建筑进行较小程度的改造和修复。但在操作层面,这种面对历史建筑而采用的“极少主义”式的植入策略,并不意味着设计与实现上的简单。恰恰相反,由于原有历史建筑的物理特征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师的自由发挥,建筑师需要在这种限制下,对已经存在和新进入的建筑元素之间进行平衡。
最后,在历史的更新层面,面对新的需求,将历史建筑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从而使新功能更好地配合符合历史进化的客观规律。
对于建筑师来说,如何通过设计将不同时期的建筑特征和语言和谐地放置在一个空间里,才是建筑改造所面对的最根本问题。毕竟在建筑的世界里,过去,现在,甚至包括未来,不会像士兵队列一样依次展开。建筑师需要通过个人的技法与能力将原本历史的呈现方式由历时性为主的“纵向组合”转为共时性为主的“横向组合”,使得建筑的观者与用者,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异同。改造的语言的确定来自对于过去特征的合理利用和现代个人化表达之间的辩证法。建筑师需要权衡在强势的历史语境下的个人概念的得失,这并不容易。而“无为”策略无形中放大了这种在历史建筑改造中不得不面对的矛盾。
在奥雷·伯曼的总体规则里,建筑师早在前期的概念设计细则中,就被明确要求保留原建筑的空间形式、体量特征与混凝土桩等重要的细节元素。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三个转译自玻璃生产过程的主题空间:火,象征着生产玻璃时的能量转化;水,象征着冷却固化;人,则象征产品,即玻璃的生成。这三个主题分别与宣言大厅、展览大厅和合作伙伴区相对应,并以此主题为出发点制定了一系列细节改造的技术说明。
比如在宣言大厅中,外墙面被要求替换所有破损了的铁皮,以减少透光的可能性;与内墙面一同被涂成黑色,以强化神秘感与红色字体之间的对比度;在墙面与地面交接处铺上活性炭,以代表能量源等。
▲宣言大厅
虽然三个空间在与玻璃生产的操作过程的对位上出现了一些误差,但是强行追究这种吻合度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任何不同文化之间的转译由于读者(在这里指建筑师个人)的个人理解不同,难免发生变化和偏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转译,其解读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的实现,依赖于读者对转译原文本和转译后文本这双方面的知识构成与了解程度。在这个设计里,读者(在这里指参观的游客)若想清晰地意识到这个转译过程的存在,需要一方面感知到“火”、“水”、“人”三个场景的主题,又同时具备对于玻璃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其中后者的相对冷僻,无形中又进一步增加了阅读建筑师设计初衷的难度。
相对于理解转译过程的困难,另一问题更为凸显:由于三个人为场景的定义,是基于建筑师对于玻璃生产过程的个人理解,而不是基于工厂本身的客观状况,这使得尊重原有建筑的历史特征同实现主题场景定义的手法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与冲突。
依旧以宣言大厅为例:外墙面和内墙面均被涂成黑色的手法,目的是为了营造建筑师同策展人所设想的“火”的氛围基础,黑色的基色更好地强化了红色的存在感。但曾经留在建筑表皮上的历史痕迹与破损等丰富的非人工肌理,都粗暴地被人工化的单一的颜色所取代,历史建筑仅仅作为一个形式化与抽象化后的体量而被呈现。这使得建筑丰富的历史可读性被大幅度地降低。地面上的活性炭被置于建筑的地面与墙面之间,隔断了参观者同建筑内墙体之间的触觉联系,对历史建筑的感知方式因而被限制于视觉范围内。黑色的整体氛围,却使得这仅有的感知途径也大受影响。
这种对于昏暗效果的迷恋与对于历史细节的忽视,也体现在展览大厅的具体改造上:以展览板代替原有的两侧窗户的做法本身虽然可以强化纵向的采光天窗,形成建筑师所号称的“神圣的光影效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室内的照度。为了满足照度的基本需求,建筑师使用了类似于库哈斯在埃森的工厂改造项目中使用的带状LED导览灯系统。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库哈斯项目中的导览灯系统主要用于对周边照度要求较低的垂直交通处;而在这里则用于整个展览大厅中。这套灯光系统的进入,不仅没有使得大厅四周诸多不可视的历史细节问题得到改善,反而由于其相似的带状形式,降低了屋顶采光天窗在整个空间中的地位和效果。
▲展览大厅
实际上,这种客观状态同建筑师主观意志之间的矛盾在任何历史建筑的改造中都会遇到,其应对方式也各有不同。上文提及的埃森工厂改造中,建筑师基本保留了工厂的原有状况,新植入的建筑元素多以灯光和交通设置为主。在 2011年获得欧洲建筑奖的柏林博物馆修复与改造项目中,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在权衡多大程度上保留历史元素与材料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以期实现新旧之间相互融合却又不相互混淆的目的,堪称修复改造项目上的极佳参照。
▲柏林博物馆
但无论是大范围地保留整体,还是有选择性地剔除部分细节,其共同点都是这些策略选择均首先来自对历史建筑的客观状况的尊重与研究,而建筑师的主观意愿则是置于其下的。
针对历史建筑的改造,其本质上是基于现在而去重构过去;是通过调动集体记忆的框架,使得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之间的彼此交错与重叠。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材料的感知可能性成为了认知这种过程和多层叠加的基础。在浮法玻璃厂的改造过程中,建筑师的对个人主题场景的强化,极大地干扰了原有材料和肌理的作用,使得原有工厂的历史“价值”被附以太多的虚假信息与距离感。一个名为“无为”的改造策略,最终仅成全了建筑师的个人英雄主义,造成了这座有着丰富故 事的建筑历史感的缺失。
策略本身的消极面
如果说建筑内部改造的实施同“无为”策略本身产生了极大的矛盾,那么对建筑外部环境的忽视,则是“无为”策略与生俱来的消极面。玻璃厂位于蛇口湾畔,南侧为蛇口码头,西侧与北侧皆与自然山体相邻。整个玻璃厂实际上是建于由山体向海边过渡的坡地上,并因此形成了玻璃厂同城市道路之间、工厂的主入口与次入口之间的高度差。这种天然形成的高度差和南北侧截然不同的肌理特性都可以很好地强化由城市进入建筑,又由建筑回归自然的多状态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差异感。
▲环境
即便建筑内部缺乏足够的历史氛围,玻璃厂所处的蛇口码头的工业肌理与背山面海的自然元素所形成的复杂而又充满对抗的周边环境,也足可以为这个建筑改造找到另一种策略:建筑并不是一个完全基于自我逻辑的生成品。建筑与场地的关系,也不仅仅是建筑建于场地之上,而是同场地息息相关。建筑可以理解为环境的延续,可以作为人造环境与自然对抗之间的中立者,甚至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向另一种环境宣战的武器。
这种共生关系,可以打破建筑的自身局限性。在密斯的经典作品范斯沃斯住宅中,无装饰的现代建筑语言并没有造成其建筑自身的单调,大面积玻璃的使用降低了建筑的室内外之间的隔阂,天气的阴晴雨雪,周边环境的四季变化,让建筑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范斯沃斯住宅
而在玻璃厂的改造项目上,由于“无为”概念的确定,建筑不得不接受曾经工厂的功能限制而带来的内向型,仅有的窗户也被展板所代替,导致建筑缺乏同周边环境的联系。整个改造过程中没有展现出任何对于环境的倾向性的动作,周边丰富的环境变为了一个“静止”的无意义的背景。这个可以提供给建筑“动态属性”的元素就被有意无意间无视了。如果说室内改造造成了材料质感的缺失影响了个人同建筑之间的交流,那么由于“无为”所造成的自我封闭也割断了建筑与环境、与场地之间的联系,而后者正是“无为”策论所造成的必然缺失。
多方面的缺失加上功能的不确定,致使建筑改造的秩序与原则既无法遵循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又没能体现出基于建筑材料或者是建筑周边环境的关系的尴尬处境,其结果仅仅依靠建筑师和策展人自身对于一个生产过程的解读。奥雷·伯曼所说的“无为”,在整个设计里更像是对于历史、环境的无所作为,更像是一场建立在孤立的个人逻辑之上的独角戏。这座容器确实变成了展品,展示的却是策展人乌托邦般的雄心壮志,而这就是“价值工厂”的价值么?
被狭隘化的价值
奥雷·伯曼在《走向深圳价值工厂》的宣言中,开篇便说道:“这座工厂乍一看起来似乎已经失去了使用的价值,但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已经挽救了它的价值。”
这也正是价值工厂的由来。策展人奥雷 ·伯曼希望借双年展之际,为这个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的废旧工厂区寻找一种新的价值。在宣言的最后,他颇兴奋地写道:
在价值工厂:
我们生产价值,
我们创造文化;
人们在这里能够深刻体验建筑的永恒,
互相交流,共同分享。
中国与世界在这里接轨,互为镜像。
这是实验的大舞台。
要理解奥雷·伯曼的价值工厂,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价值?什么又是奥雷·伯曼的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将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同时将价值分为两类: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推测到:“使用物品可能成为交换价值的第一步,就是它作为非使用价值而存在,作为超过它的所有者的直接需要的使用价值量而存在。 ”
价值概念同样也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中被强调,索绪尔认为语言学和政治经济学同是价值科学,“人们都面临着价值这个概念。那在这两种科学里都是涉及不同类事物间的等价系统,不过一种是劳动和工资,一种是能指和所指”。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并没有简单地界定“什么是语言的价值”,而是通过强调在系统内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对立与差异来描述的。
比较上述两者的定义,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价值建立在是交流还是对立;或者说价值本身依赖在事物本身与事物外延的关系中。
在奥雷·伯曼的宣言中,虽然整篇并没有对于新的“价值”做出明确的定义和解释,但是基于其对美丽前景的描述,我们可以理解这个“价值”一方面是指一种新的使用价值,即“生产文化”,从而替换工厂原有已经被废弃的“生产玻璃”。同时,正如奥雷·伯曼提到,招商局在这次的价值工厂运作中,“赞助商变身为投资者”。也就是说,工厂的价值另一方面体现在工厂改造后,对于工厂周边区域所产生的投资价值。
但任何事物与其外延的关系并不是单一与固定的,而是充满了任意性。正如雨果所说,建筑像一本书,记录了每个人的思想。所以当我们将这种外延关系定义为一种对于历史的记录之上,工厂的价值则不再是其衍生出来的商业升值,而是在于历史建筑所承载的曾经的时代精神、大众的集体记忆与多年来的变迁过程。工厂逃离了生产等具体的功能的限制,通过其材料和肌理等自身特征为其找到了一种更加本体化的价值可能性。然而在工厂的改造中,因建筑师对主观概念的重视远大于对于历史客观状况的展示,这个价值被大幅消减。
同样,如果我们将工厂看作是其周边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则可以将其外延定义为外部环境与其自身结构斗争后的产物,工厂的价值则在于体现建筑同场地的联系。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内向性的独立个体,而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种种影响与限制,而建筑所体现出的各种特性也正是其对于性和同周边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对于建筑外界的各种反应。令人遗憾的是,“无为”策略的天生缺陷使得这种价值可能也被无视。
最后,让我们把这种本体同外延关系的建立放回到双年展的这个具体而特殊的语境下,十年的双年展历史,其意义一方面在不断地记录着中国建筑与城市发展的状况,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承担着对于建筑文化的普及与推广作用。于是,这个双年展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场馆项目的价值,也可以体现在对于建筑文化的传播上;或者说这个本身就是展品的项目,对于其参观者来说,展示的就是一种建筑文化。然而由于策展人的价值取向本身更偏向于一种投资运作,而建筑师在改造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多沉醉于自我概念,轻视了历史特的影响,导致所传递的建筑文化的狭隘性:一场炒地皮的游戏与一段建筑师的自说自话。
针对建筑价值的讨论,可以延伸到诸多领域,然而“建筑价值或意义,并不依靠物本身,而是基于我们如何去处理事物的方式”。在浮法玻璃厂的改造上,由于策展人对于建筑的幼稚定位与建筑师在改造过程中的混乱,造成了这个原本充满了诸多价值可能性的“价值工厂”变得单调。一个缩水了的“价值”理念在整个双年展期间,依旧会飘荡在这个空空的工厂大厅中,却不知能带来怎样的回响。
导师点评:
全篇结构均衡,概念清晰,论证缜密,分析精到,且很有理论深度。
——BY朱涛
题目所展现的视角和写作的深度都很足够。
——BY王俊雄
作者
宋玮 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生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建筑师提供。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建筑师在做什么11 | 何健翔:最近在观察与思考珠三角地区的文化生长
下一篇:建筑师在做什么12 | 车飞:最近关注材料与建造工艺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