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赵磊:一个奖项的诞生与它的四年

赵磊:一个奖项的诞生与它的四年
2014.03.26 12:31

 

文:赵磊(中国建筑传媒奖发起人、总策划人,有方空间合伙人)

 

刊发于“新观察”第10辑《“当代建筑:媒体人的视点”笔谈》,《城市 空间 设计》杂志2011年第2期。原本标题为《从“尖叫建筑”到“公民建筑”——大众媒体的建筑观及建筑“干预”之路》。

 

从奥运会到世博会,近几年,在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推动下,大众媒体对建筑的关注多起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在“眼球经济”时代,多数大众媒体对于建筑的关注是短视而功利的,大家更在乎的是报道的对象是否有噱头,报道是否能引起大众的关注。这导致媒体对建筑外观的关注大过结构和空间,对明星建筑师的关注大于建筑本体……即便是经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洗礼,上述视角依然未见明显转变。

 

上述现象的产生,亦有其原因。同样在近几年,同样在上述重大事件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明星”建筑师“降临”中国,越来越多的“尖叫的建筑”(2007,张永和语。“尖叫的建筑”大意为与建筑周边环境不和谐,刻意凸显自己的建筑,如鸟巢、新央视大楼等)在中国落地。大众媒体尤其“热爱”此类建筑,因为此类建筑集合了媒体炒作的多种要素:独特的外观、明星建筑师的作品等等,具备了较好的“噱头”。

 

因“尖叫的建筑”噱头十足,在鸟巢、新央视大楼的引导下,“尖叫的建筑”在中国越来越来多,相比较而言“公民建筑”(在中国,“公民建筑”概念首次由“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出,是指那些关心民生,如居住、社区、环境、公共空间等问题,在设计中体现公共利益、倾注人文关怀,并积极为现时代状况探索高质量文化表现的建筑作品)很是欠缺。这是我对中国当代建筑的直观感受。

而对于中国当下的建筑师群体,我们的感觉是,中国的建筑师从业的社会态度异常消极和被动。作为狭义的职业工作者,大量建筑师甚至都无暇关心自己产品的社会后果,更不要说还持有通过建筑实践来改善社会状况的信念;作为广义的知识分子,他们很少有眼力透彻地观察自己身处其中的空间政治经济的运作,更少有勇气站出来批评该运作过程中的不合理和不公正。

 

与之对比的是,多数建筑师都热衷于进入精英文化和时尚文化。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大众媒体上宣讲自己的生活趣味,在各种时尚杂志上露脸,展示自己如何搭配服装,对哪一款跑车比较情有独钟,而对于他本应该去谈的“建筑”却避而不提,即使谈到,也会把一个相对简单的事情渲染得无必晦涩,生怕一般读者能看懂,生怕普通老百姓不把其看成“精英”。这亦是我的直观感知。

 

这样的状况让人悲观。我们相信,建筑师之所以值得人们尊敬,要么因为他创造出伟大的建筑作品,要么因为他有深刻的空间思想,而不是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 喝什么酒、开什么车。当然,媒体热衷于对明星建筑师师进行媚俗报道,明星建筑师热衷于进入时尚文化——这两重负面影响是相辅相成的。

 

总之,对于当今中国的建筑以及建筑文化,我赞同建筑评论家、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建筑评论奖获得者朱涛的判断——“当今中国的建筑以及建筑文化正处在同样一个无视广大公众生活现实,仅仅专注富家阶层兴趣的‘势利眼’状态”。

 

上述种种,促使《南方都市报》从开始深层次的关注并“干预”建筑,我们期待通过我们的正面“干预”,能促进中国当代建筑及建筑文化向关注社会大众,建筑师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从2007年至今,我们“干预”中国建筑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开设“建筑评论”栏目,发起主办“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及“中国建筑传媒奖”。除“建筑评论”栏目主要是针对普通民众外,后两者——作为建筑事件,皆是对中国当代建筑、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直接干预,我们期望能从外围切入“相对封闭”的中国建筑,并以大众的视角给中国建筑以启示及警醒。

 

左为主持人梁文道,右为第一届的杰出成就奖获得者冯纪忠。摄影:胡可

开设于2007年的“建筑评论”至今已逾四年。在这四年时间里,它一直以培养普通民众的对建筑的兴趣,引导建筑审美为己任,坚持刊发千字左右的短小文章,鼓励建筑师对身边的建筑进行评述,并鼓励普通民众参与建筑评论的写作。

 

而在2007年底举办的“首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原本是“建筑评论”的年度总结。但在论坛主题的征集中,我们发现建筑师及普通民众关心的焦点,已转到当时已落成或初具规模的国家大剧院、鸟巢等建筑身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把论坛的范围和主题进行扩大:论坛的视角及参与人选圈定在两岸三地,希望这一论坛能成为中国建筑反思的平台,期望其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正面推动能有一定影响。后经饶小军、王明贤、孟建民、贺承军等人的帮助,“首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于2007年12月在深圳举行,主题定为“中国当代建筑实验与反思”,马清运、饶小军、王明贤、史建、王昀、马岩松、朱锫、王澍、刘晓都、汤桦、刘国沧(台湾)、顾大庆(香港)、孟建民、刘家琨等14位建筑师、学者出席了这一论坛。

 

“首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是我们“干预”中国建筑的“试水之作”。回头来看,这场原本是针对“尖叫的建筑”,呼吁建筑回归本体的论坛,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中国建筑及建筑文化的不了解,决定了论坛的主题并未真正切入要害,加之主题的开放性决定了讨论焦点的不集中,焦点的不集中注定该论坛当时并未成为建筑界广泛关注的事件。

 

“首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存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多种弊病:主要邀请“当红”建筑师参与,并期望通过明星建筑师来扩大论坛的影响;为了制造关注度,为了制作噱头,论坛发布了并不严肃的榜单。首届论坛设置了四个榜单,除赖德霖和王明贤主持的“20世纪最不该遗忘的十大建筑与十大建筑师”两个榜单外,另外两个榜单——中国十大最人性化城市、深圳人最喜欢的十大公共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纯粹是为炒作的需要。在“首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结束后,我们立刻认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并在以后坚决不会使用。

 

虽然“首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有诸多不足,但其重视思想,强调批评和反思的基调已经形成,我们期望这是一个严肃意义上的论坛,期望其能为中国建筑界提供一个纯粹的反思的平台。此外,在首届论坛上,我们决定在2008年举办一个和中国当下所有的建筑奖价值取向都不一样、评选流程亦完全不同的建筑奖项——这就是“中国建筑传媒奖”前期的雏形。

 

“中国建筑传媒奖”萌芽于2006年,思考于2007年,举办于2008年。其名称的来源延续了“华语文学传媒奖”、“华语电影传媒奖”等由《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华语传媒系列大奖的称谓,意在表明该奖项是一个由媒体(大众媒体及专业媒体)为建筑颁发的奖项,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奖项,体现的是媒体的视角。

 

在2006、2007及2008年,我们用了三年时间研究了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建筑奖项,并吸取了其中最值得借鉴的要点,经多位建筑师、建筑学者的建议,制定出了中国建筑传媒奖的基本章程。我想说,这在中国当下是程序相对科学、评奖相对公平的建筑奖:为确保大奖质量,奖项设置采取了极简原则,首届仅有杰出成就奖、最佳建筑奖、居住建筑特别奖、青年建筑师奖及组委会特别奖5个奖项,2010年的第二届也只增设了建筑评论奖一个奖项;为了确保专业性,大奖联合目前中国最为重要的建筑杂志主办;为确保参评作品的高质量,大奖在两岸三地圈定了以专业建筑杂志主编为核心的提名人的队伍;为保证评审的多重视角,大奖确定了以专业建筑师为主,并包含建筑史学家、建筑评论家、艺术评论家、公众知识分子在内的评委队伍;为确保开放性,大奖接受普通建筑师申报而不设立任何门槛,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闭门会

在2008年7月,“中国建筑传媒奖”已经有了清晰的架构,并基本确定了提名人和评委的团队。但当时大奖的核心诉求仅停留在要确保大奖的程序正义,确保评选过程的透明上,并没有清晰的价值取向。

 

2008年10月,在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人会议结束后,在多位提名人及建筑评论家朱涛的建议下,大奖提出“公民建筑”的基本概念,并将“公民建筑”作为中国建筑传媒奖表彰的主体,将“走向公民建筑”作为中国建筑传媒奖的口号。因南方都市报系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的公民社会建设,我们也深信“走向公民建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且“公民建筑”对中国当下建筑现状意义重大,符合大奖体现社会视角、关注民生的特点,因此这一概念很快被确定为中国建筑传媒奖的精神内核。

 

事实证明,“公民建筑”为中国建筑带来深刻的影响,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这一概念在多种场合被不断提起,并不断引发热议,并有多位学者在多处撰文探讨到底何为“公民建筑”,而“中国建筑传媒奖”在某种意义上已被等同为“公民建筑奖”。直到今天,“公民建筑”依然被广泛关注并被广泛讨论,“虽到底何为‘公民建筑’至今我们依然无法给出准确定义,但从大奖评选过程和评选结果看,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公民建筑’的呼唤”(赵辰语)。

 

“公民建筑”的思想确立及“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成功举办,为《南方都市报》正面干预中国建筑提供了清晰的思路:采用一奖一论坛的模式(逢单年举办“中国建筑思想论坛”,逢双年举办“中国建筑传媒奖”);将“公民建筑”列为“中国建筑传媒奖”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的指导思想。

 

在这样的思路下,2009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学术召集人朱涛)将主题定为“社区营造与公民参与”。论坛贴合“公民建筑”的理念,着力探讨在当下中国的社会状况下,一个良好的社区在社会关系和空间配置上应具备哪些品质?在社区营造中,如何才能实现这些品质?社区的主体——居民们能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扮演什么积极的角色?社区空间的设计师——规划师和建筑师们,能否既通过精湛的专业技能,协助打造出高质量的社区空间,又凭借对空间、政治、经济的深刻理解,在政府、开发商、居民等多种社会力量间积极调节、斡旋,以技术专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帮助公众伸张他们的空间权益?

 

为了有效地探讨这些问题,论坛设置了纵横两条线索交织的结构。在横向上,邀请两岸三地的建筑师、规划师和学者们汇聚一堂,各自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实践经验出发,通过对民间社区运动、建筑师和规划师的空间实践以及建筑教育改革等议题,来分享彼此的经验。在纵向上,针对中国内地的社区营造,邀请学者和专家从中国居住形态的历史回顾、旧城改造和遗产保护、自发的社区演变以及对公众参与式的社区规划的实验性探索等议题,展开多层次探讨。

 

从“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来看,不论是从主题选择还是论坛结构的搭建,不管是演讲人选择还是演讲内容的准备,都可以说是成功的。从2007-2009年,“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完成了从懵懂到风格鲜明、主题清晰的转变。

 

而2010年12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与两年前的第一届相比,出现了质的转变:参评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质的飞跃。自行申报作品100多件,是2008年的5倍;提名作品130余件,是2008年的3倍;其中香港、台湾参评的作品超过50件,是2008年的5倍;竞争最为激烈的最佳建筑奖,更是在60余个提名作品中,评选出一个获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是2009、2010年两岸三地优秀建筑的一次全面普查。”(史建语)从2008-2010年,仅两届,这个年轻的奖项就成长为两岸三地建筑师参与程度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奖项。

 

而从两届建筑奖参评的作品看,除数量猛增外,参与建筑的“公民性”亦有极大提高,这也反映出中国当代建筑及建筑文化的一些可喜的变化。我们深信,在未来,形象工程的时代会结束,漠视公众建筑质量和空间利益的时代会结束,我们会迎来一个“公民建筑”的时代。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建筑师提供。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中国建筑传媒奖
赵磊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