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刘家琨:一场争取城市公共空间、延续地方传统的“战斗”

刘家琨:一场争取城市公共空间、延续地方传统的“战斗”
张远博 | 2016.06.23 17:34

本访谈由有方特约作者李博从威尼斯发回。

 

dh 3 1
“人山人海”,刘家琨

 

编者按

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开幕以来,有方做了一系列关注中国建筑师参展情况的报道,如:从张轲到王澍 | 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里的中国建筑师们(点击蓝字即可查看)一文收到了不少积极的反馈。除了现场报道,我们还推出了部分中国参展建筑师的采访,已发布二篇——

张轲:中国建筑的“前线巷战”,我觉得没法胜利

朱竞翔:设计有力量带来包容与变革。(点击蓝字即可查看)

此为第三篇——刘家琨:一场争取城市公共空间、延续地方传统的“战斗”。

 

 

受访人参展项目简介

人山人海 日常生活的欢庆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A Celebration of Everyday Life

dh kengo 2
展览现场(版权所有©家琨建筑)

提取西村.贝森大院中最具特色的环绕步道及公共部分,加以夸张变形,形成展场中央的铁制装置。装置各处安置人偶,营造出大院的比例和活跃气氛。中央放置以大院为原型的游戏互动装置,观众可通过钢珠的滚动,体验大院的运动性、休闲性、参与性。周边展墙布置屏幕,展现大院的图片,图纸,局部构件,视频等。层层相套的围合呼应了西村.贝森大院的空间特征。

dh 3 1
展览现场(版权所有©家琨建筑)

李博:你在2008年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已经过去了八年的时间,今年的题目叫做“前线报道”,你是如何理解的?

刘家琨:2008年我们参加了张永和策展的中国馆,展示了我们的再生砖。今年“前线报道”这个题目强调的是当今建筑面临的紧迫问题,是一个在语感上更具“战斗性”的题目。总体上,我觉得这次展览还是比较有力量,都是一些比较迫切的问题。

 

李博:你的参展作品“西村·贝森大院”又是如何回应这样一个带有点战火味的题目?

刘家琨:城市空间里公共空间被占据,日常的城市公共生活被压迫到犄角旮旯里。在这种情况下,“西村·贝森大院”是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一般做城市综合体,中间是自己做一个很自我中心的(体量),其他空间都围在周边,我们一反常态,把综合体做在旁边,把中间拿出来,相当于给了公共,变成了周围好多小区的一个公园。这个中间的空间里面加入了非常多的休闲和运动的一些内容,然后这么大个院子,院子又套院子,里面我用了满园的竹子,其实是把成都市民热爱的那种传统生活都装在这个超大院子里面了。我觉得用这种方式有几种综合性,它本身虽然是个大规模城市建设,但是并非不可能回应市民的需求,回应公共服务以及传统。

 

dh kengo 3
鸟瞰西村大院 (版权所有©家琨建筑,摄影:存在建筑)
dh 3 1
西村大院内院 (版权所有©家琨建筑,摄影:存在建筑)

李博: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现场有很多种布展形式,你用了一个巨大的剖面,加上钢筋的支撑,这样一个模型,你是怎样设想的?

刘家琨:我是把最有活力的部分,就是开放步道和公共的部分提取出来,然后用它做了一下变形,就做了这么一个钢架的装置,1:50 的模型。我们本来建筑的设计就是一个骨架式设计,相当于我们把房子基本的结构都做出来,但是让各个业主自己去做他们的装修,有点像书架他自己去塞书一样,所以我就(把模型)抽象成骨架的样子,在里面再做些小人来表达它的氛围。

 

dh kengo 4
开放步道抽象装置(版权所有©家琨建筑)
dh kengo 4
开放步道抽象装置上的“小人”(版权所有©家琨建筑)

(模型)里面那个其实是一个互动装置,就是通过滚动的钢球让别人来体会跑道的参与性、连贯性、公共性。童心是一样的,都喜欢玩,你也可以去赌一把。但是这里不让发纪念品,(笑)要不然可能会有纪念品,我幸好没有准备纪念品,玩的人挺多。

 

dh 3 1
现场观众操作互动装置(摄影:李博)
dh 3 1
现场互动装置细节(版权所有©家琨建筑)

李博:这次展出的模型尺度非常巨大,可以想象项目本身在城市里面的尺度,这种大尺度是否回应了这次双年展的主题?

刘家琨:“大”并不是它的“战斗性”,西村大院的“战斗性”,是怎么样在即便是商业性项目中也要为公众争取利益、争取公共空间,所以不是大小的问题。这个“大”不是大小的“大”,而是大的理念。

 

李博:在西村大院这个项目里,业主与周围的居民有怎样的反馈?

刘家琨:西村大院这个项目,是去年落成的。在用地属性上,它是社区用地,除了居住什么都有,但是不能居住,因为周边都是小区,这是周边很大一片地留下来的社区服务用地,所以它没有居民,它只有工作室、店铺、酒吧、办公,什么都有,除居住外你能想到的基本上里面都有。

除了服务于从别的区域过来的游客,附近的居民也会乐意来到这里。他们很高兴,相当于附近多了一个免费开放的休闲体育公园,他们吃了饭就出来,所以每天傍晚这有很多人,有时候天气好,人多了,空间有点过窄,还得管理一下,因为跑道“上天”了嘛,作为业主还是有点害怕的。因为人太多了,所以他们也想弄一个卡,这个卡是免费的,主要是为了卡上有文字可以免责,可以控制一下人数。他们会担心安全问题。因为场地是开放的,在业主的管理范围,如果人太多,出什么事还是不好。

 

dh kengo 5
竹林中的户外影院(版权所有©家琨建筑)

由于西村大院包含了很多的功能空间,经常会有居民过来开展自发性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后来在网上出现了以后,他们业主才知道,我也才知道,因为是开放的嘛,不能一天到晚自己还在那管。前一阵不是在网上有一段跑酷吗,很厉害,他们就传给我看,在西村,业主也不知道,反正他们(跑酷者)就自己来,(业主)知道了还有点怕,因为跑酷很吓人,从很高的地方一个筋斗翻上来翻下去,他们觉得没事,但是作为业主老是有点担心,但是人家专业人士,人家那些上墙、翻筋斗都是设计过的,只是在微信视频里看起来有点吓人。

资料整理  林楚杰 张远博

校对  林楚杰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建筑师提供。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人物
刘家琨
威尼斯双年展
建筑师访谈
李博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