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陆轶辰:建构句法 | 有方讲座14场实录

陆轶辰:建构句法 | 有方讲座14场实录
有方编辑 | 2015.03.29 16:36

2015年3月29日下午14:00,陆轶辰讲座“建构句法——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建构分析”在有方空间举行。由CCDI副总裁庄葵主持。陆轶辰从建筑理念、建构分析、建筑实施三个方面全面解读了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建造过程,更为满场热情观众解答了他们关注的问题。

大家好,很高兴到这来跟大家做有关世博会中国馆的建构句法的小研讨会。很高兴来到深圳,这里是我的福地,2013年我自己开业后的第一个讲座就在深圳,讲座题目叫“我们所能改变的”,当时的主持人也是今天的主持人庄总。一晃两年,时间过得很快,比起两年前的心态,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在变化。比如两年前我相信所能改变的,现在开始觉得有点不太靠谱,做建筑项目就像人生--经常是事情改变人,不是人改变事情。比如中国馆,从2013年中标之后一路下来,我们赋予房子概念,培育它,慢慢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它会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往下进行。

讲座首先,对主题“建构句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理解:“建构”是指通过综合的建筑和结构体系来表达建筑理念,它本来是一个地质学的概念,后来被建筑学引用;“句法”是指在逻辑中使用的正确语言的行为规则。今天的讲座我在前面四分之一会简单介绍中国馆的概念和基本功能,在接下来四分之三的篇幅中会讨论中国馆的建筑句法问题。

我们经常会讨论做设计所需要的思维方式,PPT左侧表达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右边对我来说是工程思维的方式。在创作过程中,设计师的思维是放射性地展开,需要有Open-ends、dead ends,需要黏连、思路往往是循环往复的;右边这张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擦抹的痕迹,最后明确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这对我来说是做工程的思维方式,需要从不可度量的构思中找到可度量的明确轨迹,通过这个轨迹来线性地解决问题。建筑师需要有这两种思维方式,前者用来做设计,后者用来解决问题。

我接下来会先讲,我们是如何用发散性的思维去推进中国馆的概念设计,其次会介绍如何用工程思维的方式去建构一个系统,用这个系统来解决问题。余华写过一本随笔,叫《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谈到小说创作的过程,和建筑设计很相似。大概意思是这样:当你刚开始写一个角色时你创造了一个角色,但一旦这个角色被赋予性格特征之后它就有了生命,扶他走一段,之后他会按照自己的生命和性格来自己谱写这个故事,这个时候作者就不再去“设计”了,而让笔下的角色自己去“演”。对我们来说,做建筑的方式也是这样。工程问题、装配工艺、材料特性,把这些东西赋予建筑之后,把“句法”搭建出来后,建筑师其实需要的是在正确价值观基础上的选择力、控制力、和协调力,最后建筑就会呈现出一个结果。

 

 

这是米兰世博会的总平面,黄色的是世博会中国馆场馆,东西向的轴线是世博会的主轴,沿主轴南北两侧是不同的国家馆。世博大道上今后可以品尝到很多不同国家的食物,很热闹。中国馆是所有场馆中第二大的国家馆,也是中国是第一次在海外设计、承建自己的独立国家馆。这次的中国馆设计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主体的设计团队完成的,包括了建筑、室内、展陈、景观、装置、视传各个专业协同合作,体现了清华的整体实力。今天我主要进行阐述的是建筑设计方面的内容。

这是中国馆总平面图。

大家知道世博会是很重要的世界博览盛会,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塞罗那馆等这些重要的历史建筑都在世博会上留下了身影。前一阵库尔哈斯在谈论CCTV的时候谈到,20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世博会是中国在世界崛起的“加冕”时刻,那么经历了2008年后世界经济萧条后的2015年,中国来到欧美文化发源地之一、经济也曾经非常发达的意大利来做自己的国家馆,我们究竟要有什么样的态度介入这次的盛会?

中国馆的主题是投标阶段就确定了的,“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设计伊始,当时我给同事布置了一个小课题,让每个同事自己找一张图片来解释他们心目中的“the Field of Hope”。我们的同事来自各个国家,这是普林斯顿研究生院毕业,来自于希腊的Ivi挑出来的“ the Field of Hope”,她的希望田野可以是生物经济学的“Field”,也有同事选的生物制药的“Field”,也可以是中国食物加工工业的”Field”……“Field”在建筑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展开了可以说很多。当时我们还考虑是否要用五色土来夯一个中国馆,后来发现中国的土壤远不止5种颜色,一共有79种颜色;我们的韩国同事提出说可以用“大米”来做主题,所有的食物都是用大米做的,用大米筛下来的米糠烧成灰拌在混凝土中--整个房子都跟大米有关,但当时有反对的声音说,中国还有一半人主食不是大米……

中国的文化、历史实在太深邃太广阔,很难用一个词、一个单一概念来概括中国,一旦这么做肯定会以偏概全。对我来说,更希望通过“希望的田野”来表达一种愿景,一种感受,而不一个简单的从“物”到“物”的具象转换。这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张图,是这种乡间的意境,通过朴素的建筑形式来表达。

另外,这次世博会的中国馆,我们希望它不是一个物,而更是一个场域“Field”。我们开始讨论把物体和场域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梳理:包括了物体组成场域、以场域为物体、以物体为场域、场域即物体等,很发散的分析方式,最后在这些可能性中慢慢看到一些接近我们想法的地方。

这是我们当时的概念模型,我们做了很多的概念模型,通过研究和分析的方式来推进设计。

最后,整个中国馆的形式来自于2008年,当时我在我的老师弗兰克盖里的事务所工作,我下了班晚上回到家还是想做设计睡不着觉,就拉着一帮UCLA和Sic-Arc的学生在自己的车库里开了一个小工作室,做竞赛。当时2008年有一个很重要的竞赛,是韩国丽水世博会的竞赛,我们当时的方案概念是用山和水的天际线拓扑出一个波动的屋面,叫“正面看水,侧面看山”。这次我们把这个拓扑的形式生成法用到了中国馆的概念生成上,拿北京CBD的天际线和桂林的山水天际线进行了一个简单的loft。你会看到我们在南边的立面推出了一个Deep Facade,形成建筑最基本的形式。

 

 

如果大家今年去米兰世博会的话,可以观察下,中国馆从北侧看是这样的硬边,南侧看是自然天际线的形态。屋面形态由自然的抛物线向直线线段转变的数理关系很复杂,这也导致我们最后在落实屋面参数化算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点,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解决,这是后话了。最后,大家看到的就是这张在媒体中流传比较多的中国馆效果。

这是我们当时投标的模型,这是它从西面看过去的建筑立面,伍重说“In the West, one gravitates towards the wall, in the East one gravitates towards the floor”,大意是与西方建筑师更关注围合的墙体不同,东方建筑师更关注水平向的大地。我们通过对场域和建筑的分析,考虑把整个项目的建筑、景观、展览结合在一块,形成个内外一致的、强调“场域”的中国馆。

中国馆场地是一块南北向纵深的基地,游客由场地南侧的田野景观拾阶而下,“浸”入一望无垠的“麦田”景观,由中国馆东南角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建筑内部;景观的立面于是成为了展览背景,由中国11个省市策划的有关食品文化与粮食生产的展览,而建筑的大空间就漂浮在上面。

观众由大坡道来到位于建筑二层核心部位的平台,从这个平台可以回望“麦田”,一共22,000根LED在首层组成了丰富的画面、丰收的场面、山川河流、劳作的人们。

影音厅位于2层流线的顶端,里面会播放大概10分钟的有关中国人回家过年的一段影片;位于影音厅外、漂浮于大坡面上的廊桥使得室外的景、自然光和新鲜空气可以自由进入内部空间;观众随廊桥穿插回室内,将体会到整个建筑流线最高潮的部分—高耸的胶合木结构屋架构成的出口区,为观众提供了纪念性的空间体验。我们一开始想用这个空间来做入口。但最后还是决定从一个更谦逊的入口进入建筑,然后在一个纪念性的空间中结束参观的流线,一个欲扬先抑的过程。

我刚才很快速的把中国馆的概念和流线进行了简单介绍,接下来我会讲中国馆中最具挑战性和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屋面的建构体系从下而上是胶合木木结构、防水层、支撑点、和参数化竹板这四个体系,这种三明治结构的体系在世界上也是独创的。我们中标之后花了半年时间来推敲屋面的建构次序,落实如何最有效地建造和最合理地应用材料。

使用木结构作为建筑的主体结构是一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听说国内有用木结构配钢筋的技术研究,但发现国内这方面的技术还不成熟。米兰在意大利北部,离德国和瑞士很近,胶合木的加工很成熟,木头所能表达的温暖感受又很符合我们希望中国馆所表达的感受,所以在最后我们决定用胶合木材料来作为中国馆主要结构材料。可以说,中国馆的胶合木结构是当代建造技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种表达。一开始我们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抬梁式结构体系,后来又开始考虑怎么用现代的胶合木建造技术,最大程度上释放首层空间,形成无柱空间。

这是中国馆东南侧的木结构的效果,游客进入空间的方式是很谦逊的。整个世博会场馆的限高是17米,主要建筑空间高度是12米,内部的空间其实“借用”了景观的1.5米的负净高。而我们现场去看很多馆在限高上都破例了,意大利自己的馆有30、40米,我们一直以为中国馆很高大,但去现场看,其实是很精巧的一个存在;而旁边的哥伦比亚馆做了三个“桶”,直接都是17米,也不知道是怎么报批出来的。中国馆的位置也推到了场地的最北端,远景,很低调和谦逊。

 

 

投标方案一直到建成90%以上的效果都控制下来了,没有太多的损失。结构计算这一块我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朋友,他是德国人,ETH毕业,是纽约SGH结构公司的副总裁,他和我一块做的结构方案。就像很多西方结构工程师一样,SGH一开始提出了几个更加实验性的结构方案,但我提出了3点:1,需要在方案深化初期就把成本和可行性考虑到结构概念中;2:结构表现需要契合建筑概念--保留原来从山水天际线向城市天际线的过渡;3,弱化结构表达--中国馆的结构要融入空间,甚至在在视觉中“消失”,让空间“走出来”。最后他同意了,他对我们的评价是我们的事务所很“亚洲”,因为在结构认知上,西方建筑师会进行很强烈的表达,更强势。对我来说更有意思的是,整个结构和空间附着在一块,而不是让大家进去参观是一个特别牛的结构体系。不刻意地去做“设计”--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屋面主体结构由近40根东西向的结构檩条( Purlin)和37根南北向的异型木梁(Rafter)结合组成。为了维持屋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屋面上所设置的5组南北向的钢珩架和6根东西向的异形钢梁一起形成了屋面的钢结构基准结构体系,通过南北两侧两个核心筒受力,像挑扁担一样把整个建筑“挑”起来,保证了屋架下部的大跨度、无柱展览空间的功能需求。内部展览空间最大跨度做到了37米,而胶合木梁的深度被维持在46-55公分,体现了结构计算的精准与胶合木材料在结构上的高度适应性。

整个建筑很难的一点是刚才我说到的南侧曲线一直到北侧直线,要进行很微妙的渐变,导致南北向每个梁都不一样。在胶合木梁与钢梁之间形成了非常丰富的三维剖切关系,并由此形成了共1400个不同的三维屋梁节点。

每个节点都由两部分组成:1,梁与檩条间的内置结构钢板,2,胶合木梁与檩条断面上容纳结构钢板的预制槽。1400个不同的内置结构钢板,意味着需要在胶合木梁、檩条的每个断面上用CNC切割机精准地“掏”出1400个不同的预制槽。

这是最大的内置结构钢板,大概1.2吨,一般的节点大概是100公斤左右。

木结构这部分,8月份已经参观过一家,但10月份意大利方跟我们说木结构的承包商换了,我第二天就赶紧飞去米兰,看两件事。首先是承包商有没有dynamic mold,就是这个。在确定弧度之后把旁边胶合木一层一层的用胶沾上,粘完之后把金属构件推上去卡住,两三天之后木结构就可以定型,平均2小时可以做一个mold,2—3天可以做一根梁出来,所以我们首先要看有没有这样的工具。其次要看的是它有没有三轴的CNC,因为只有三轴的CNC才可以切出每个木梁上不同的预制槽。

这个屋面的预制和安装工艺,对意方钢、木结构分包的预制精确度、施工配合度和专业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曾经主动提出将木梁简化,达到至少50%的木檩条断面都是二维且节点相同,当时我们以为意方会很高兴,谁知道他们说不需要,他说每个节点都不一样也没问题,我说你确定吗?他说真的,因为CNC机器对他来说切一样和不一样的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是管理上,只要把编号管理好就行。最后我们的沟通基本上全是用3D模型,我们审查结构的二次施工图时,只需要审查他所有的模型,确认看得到的部分,节省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建筑师确认后,直接把模型导入CNC,直接切出来,工人不需要思考,直接按照我们给的编号往上装。

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胶合木条的宽度上,因为一般胶合木条的宽度是24mm,我们让他们做成16mm,就意味着用更多的胶水去沾,时间和费用成本更高。同时,我们还希望木结构的肌理是连通的,当木梁与木梁衔接的时候,如果不平,就会看到阴影。为了避免视觉上的不平整,意方在木梁的边界做了一个5毫米的倒角,我们哄他,说我们相信意大利工人的施工技术不需要做这5毫米的倒角也成,最后牵扯了几个小时,确定了2.5毫米的倒角。

木色的确定也花了很长时间,胶合木这个材料很有意思,如果放在室外,过几个月颜色会变深,我们开始调色,调了很多次,每次都不喜欢;然后我就回了纽约,他们调完后我再去看,一共跑了三次,最后我们在红杉木原木的基础上,上一层水性的底漆,所以颜色和原木很像。这张照片是当我们当时最后定了这个颜色时,所有的分包、工程师、技术人员都很高兴,“终于确定了”,乐呵呵地一块合了影。

蹲在地上的这位,名字叫Laila,是意大利建筑分包商的一位很棒的工程师。有一天晚上,大概是9点我在都灵,想找她吃饭,她说她要去钢结构工厂,她发现整个屋面有一个钢结构的节点很重,觉得实现起来有问题,连夜开车去看,第二天早上,她告诉我们问题解决了--这让我很感触。

 

 

这个男生是家族的富三代,只有32岁,他们家的厂也很有意思,我建议有方也可以组织一个这样的活动,不要去看建筑,就看承包商的加工厂。这个厂,从他爷爷开始;他爷爷是岛上的一个木匠,他的父亲把大型的机械带进来开始现代胶合木的实践;现在到了第三代,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学的MBA,现在做预制木结构房屋,准备向全世界销售,也很希望参与中国的市场。我去看了,很有意思,很多的材料都没有见过。国内的建筑师们一直在强调建造,但其实对所使用材料的特性和建造工艺并不一定真正精通,一种材料、一种工艺的探索和发展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积累,而且不能光靠建筑师的拍脑袋的灵光一现。整个中国馆的木结构装配工人都很专业,不是一般工人可以做的。对我们来说,也是再学习的机会,很难得。

这是大钢梁的预置过程,先在钢板上切割,然后表面进行焊接。由于是异形梁,工人只能手工焊接,这样就会有2—3毫米凸出来的焊点。第一次我们看到后叫他们整改,他们没有整改,直接运到了现场,虽然肉眼也看不出来,但我们说一定要整改;后来第二次他们整改了一些;我们继续挑毛病,他们继续改进工艺。所以你们如果去看中国馆的话,从北往南看会发现钢梁一根比一根质量好,最后一根是最好的。钢梁其实还是有一些误差,但都是毫米级误差。

这张照片可以看到三根钢梁从南到北的形态变化,远处是阿尔卑斯山。我们做的山水天际线的概念,在这个角度被投射出去。2008年,我在巴黎和努维尔做竞赛的时候,他总是说做建筑的时候要考虑到总体规划;而做规划的时候更要考虑城市。中国馆项目虽然小,但视野和观念却不局限。这张图就表达了我们如何让建筑与远山对话,意在形外。

这是木梁施工,大致效果很不错,灰色的是钢梁。

康的这句话我很喜欢:尊重使用的材料很重要,必须尊重它,赞扬它,不能欺骗它,派给它拙劣的任务,会害它丧失个性。比如有些导演拍戏的时候会让主角在那哭五分钟,镜头就在那不动,这样什么样的演员都肯定演不好。所以对我们来说材料是主角,要好好使用,要让它在不同角度去体现自己,而不是放在不合适的地位让它变成拙劣的材料,要散发材料内在的本质。

 

 

这个房子最具有挑战的建构技术难点,并不只是钢木结构的屋面体系,在外部的竹板遮阳体系和下部的胶合木结构之间,还有一层水平向的半透明PVC防水层体系。如果把这层半透明的的PVC展开,会发现它不是一个矩形,而呈现出一面不规则的扇形。整个屋面防水层是先被裁成34条东、西向通长的PVC带,然后再铺装在屋面东、西向的异形主梁上。

防水层材料的确定,先后经历了ETFE膜结构、玻璃、和阳光板三个不同研究阶段。ETFE膜结构易刺破而且过于通透,一开始就被放弃,之后我们的选择就在实心阳光板和弧面玻璃之间。这两种透明材料,看上去没有什么差别,但在物理特性、误差宽容度、加工手段、和防水节点的处理上截然不同。为了作出最正确的决定,我们与上海的幕墙顾问和意大利建设总包进行了非常仔细的讨论分析,最后在8月份确定以实心阳光板作为防水材料。

但我们9月去意大利审查样板时,意外地发现意方又在日本找到一种不透明度可以达到65%的PVC材料。一般的PVC材料不透明度都在90%左右,但这种新的PVC材料的透明度与我们挑选的实心阳光板非常接近,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地简化施工工艺,所以意方通过各种手段极力推荐。尽管阳光板在质感和折射效果上比这种PVC材料要好,但我们考虑到所阳光般防水技术过于复杂,加上施工工期的压力,所以在讨论了一个半月之后,我们最后确定了PVC作为最终的防水层材料。

屋面的施工最后交给了德国公司,他们的设备都很让人羡慕,装竹板的全部是专业登山运动员,像爬山一样在屋面上施工,非常棒,如履平地。

在主结构上,穿过防水层,对顶部的遮阳竹板形成多点衔接的支撑体系,是我们面临的另一大技术难题。结构、支撑构件、与表层面板之间的联系,存在两种建造方法的先例。第一种是结构与每块面板之间的支撑构件尺寸完全一致,但这就导致每块面板都需要预制成不同的曲面形状,来拟合屋面造型,比如Zaha Hadid的一些建筑,意味着大量的造价和人工。而第二种是像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一样,每片面板的形状完全一致。这又导致支撑构件的长度需要可调节。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现场安装时间,而且屋面的流动性和平滑度也得不到保证。

由于这个项目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参数化分析来建立一种在支撑件长度的规范化和竹板预制尺寸的规范化之间的现实平衡。我们做了长达5个月的参数化分析,最后遮阳竹板和支撑构件的的种类都被精简到了适当的数量。

为了让遮阳竹板可以平滑地在屋面上“流动”,并且避免竹板之间的叠合和冲突,每片竹板在三维空间里都进行了微妙的扭转。这导致每个支撑构件长度都不相同,甚至出现了一个支撑点要应对三块遮阳竹板受力的情况。通过分析,我们找到了支撑构件在主梁轴线上的隐藏轴线。之后通过参数化计算,我们把每条隐藏轴线上的支撑构件长度都调整到大致相同,并确保了每片竹板都由四个支撑构件衔接,有效地解决了结构支撑、板隙错位、防水层与遮阳体系衔接等这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位于中国馆屋面最上层,是由竹条拼接的板材所组成的遮阳表皮系统。中国馆屋面遮阳竹板体系是建立在南侧放样曲线的山水天际线和北侧开放性直线的城市天际线这两种不同参数化线型转换基础上的。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通过审美判断“设计”出来的形式,因此我们把中国馆的竹屋面称之为参数化“写”出来的屋面。

 

 

与传统的,以平、立、剖面为主的二维设计方法不同,我们采用了三维参数化技术,使我们和施工方、顾问关于屋面建造的讨论更加精确有效。我们不再去讨论每块屋面遮阳竹板的轴线坐标,而是开始分析屋面的平滑度、屋面弧线的无理与有理化转换,甚至可以精确地掌握每块竹板的三维坐标值。

参数化精简后,屋面的表皮系统共由1052片遮阳竹板组成,每块约3米x1米大小,分为平、切、单折、双折四种形态,其中约1/3是一致的,把它们罗列起来就是这张图。

我们与意大利技术顾问一起在参数化模型、物理模型、建构节点模型、和平面数理分析上形成了一整套设计手段,甚至我们团队内部,出了一本取名叫“Detail”的杂志,作为施工建议,与意方沟通,希望意方可以像装一个宜家的家具一样,把中国馆“装配”出来。整个项目的工作过程很复杂,我们整个团队有非常好的建筑师一块介入,把项目做得很有趣。总包的意大利设计师甚至在私下给我递交了简历,想来跟我们一起工作。

如何有创造力地运用传统图案,也是我们着重思考的话题。一开始有各方的建议我们使用传统的编织图案,但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这个建筑的竹板屋面需要的是“肌理”而不是“图案”。剪纸、传统图案,这些东西单独看都很好,但一旦放在空间中就很突兀,传统的、具象的颜色也对大的空间伤害很大。对我们来说,我觉得中国文化比如说对空间的理解,容纳各种使用可能性更重要。最后竹板在PVC防水层上洒下的斑驳投影,其实和中国最高层次的文人绘画和写意传统有着跨时间与空间的对话。

所以,我们与其说关注的是“采用什么图案”,我们更关注“采用多少穿孔率”,我们通过研究决定采用75%穿孔率的竹板,可在夏天减少50%的热能吸收,不同角度的的竹编板也可以减少下午的太阳直射和刺眼的反射强光。在控制热量吸收的同时,我们也尽可能地取消了建筑幕墙,让充足的自然空气进入室内,减少电能的消耗。最后仅有一部分VIP重点空间保留了空调。

每一块竹板都需要具体定位,所有竹板和竹板之间的关系都要一一检查。参数化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快地完成了这些工作。

竹板编织的肌理顺着竹板的角度在屋面上“流动”,在意大利北部阳光下为中国馆披上了一层精致且温暖的竹编外袍。

在中国馆内部,光线透过竹编的表皮漫射进室内,在PVC防水层上洒下的斑驳投影,随季节和时间的变换而变化。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最中国的空间。

 

 

整个项目最难的地方还有时间,从定总包到建成只有7个月,需要非常有效地使用时间,建筑师这时候就变成了保姆,必须和总包一起对所有的施工进度进行总控。当时方案深化阶段需要递交有11个专项的文本,英、意两套厚厚的文件,在总包和监理没有到位的时候,我们不单写建筑和结构,还写了可持续发展、建筑管理和施工管理、粮食与食品安全……几乎所有工作都是建筑师在做,直到确定了监理、总包,我们才慢慢调整过来。这是我们和意大利技术顾问讨论屋面时的情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这样,我们最多一次有八家一块做设计,通过视频吵架。去年年底我在清华教书,因为北京的时间是在意大利和纽约前,一旦要开会,就得等到11点之后,白天教课,晚上从十一点开会到凌晨两三点。

 

 

这是在米兰旁边进行的展览,为期时间不长,把我们的大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个项目到现在为止,从各方得到的评价都很好,并且有人说中国馆是这次最看好的馆。

这是总包出的建筑施工流程,因为中国馆场地只有这么大,施工只能在自己的场地上完成,所以有两个吊车,由北往南,屋面做完一半,室内就进场交叉施工。

这大概是一个月之前,木结构已经做完了,防水层做了一半,后面是一个儿童乐园,有一片水,所有的角度都可以看到中国馆的后半部,北面有一个入口,进来的时候很容易就看到这个角。从入口可以看到很漂亮的立面,旁边的馆都很明显超出了17米,我们严格遵守他们要求,最高点在17米,主要建筑空间都是12米。

这是整个南立面的角度,防水层快做完了,木结构是从一月开始安装的,到现在为止已经全部装完,进度还可以。

Sverre Fehn的一句话我很喜欢:材料的使用从来都不是选择和计算的结果,而更多通过灵感与渴望。通过建造表达材料,让它展现在光线下,焕发内在的美感。当条石被置于另一块条石上时,形式在它们的节点诞生。

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木结构本身的材料表现力以及它在空间上的效果让我和我的同事很震撼,但做这个项目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做胶合木结构的建筑,这应该就是做一个建筑师最有意思的地方,应势利导、因地制宜,最后的结果是项目改变建筑师,不是建筑师改变项目。可能中国馆本来就在那里了,我们只是帮着找到它,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建筑自己去说话,让材料展现自己的特点—因为建筑师有生命的东西。我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均由主讲建筑师提供(标明出处的图片除外),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建筑讲座
视频
讲座
陆轶辰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