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亚的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四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于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也在印度有大量教徒。错综复杂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与建筑交织在一起,红堡房间内的桥梁、阶井向下延伸的剖面处理都渗透着神圣而不可亵渎的信仰,感受其所处年代的那段动荡历史。
即将招募的有方“晚期风格:晚期风格:印度孟加拉现代与古典建筑·第2期”,将沿着文明古国的发展脉络,探寻在印度建筑中曾经暗涌着的王朝兴衰。
1499年
阿达拉杰阶井是穆斯林国王穆罕默德巴格达为皇后所修建,有五层深,平面呈希腊十字。每一层都是可容纳许多人集合的巨大空间。阶井达到地下水的深度,以平衡水平面季节性的波动。顶部的平面呈八边形,由大量精雕细琢的支柱支撑。当人沿着阶梯走向圆井,八边形的空间就慢慢在眼前展开。古吉拉特邦有上百个这样的阶井,但阿达拉杰阶井是其中最出色的建筑之一,它融合了印度教的手工艺与伊斯兰建筑中的植物与几何图案。
1424年
艾哈迈达巴德的贾玛清真寺是印度最辉煌的清真寺之一,建于公元1423年,由国王苏丹阿默德沙罕建造。建筑材料为黄砂岩,混合了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建筑风格。它位于城市游行中轴线南边,处于老城的心脏地带。由260颗柱子支撑的贾玛清真寺有15个拱顶。建筑群中央是一个长75米、宽66米的庭院。庭院三边由柱廊围绕,而祈祷大堂占据了第四边——东边。这个庭院相互连通、有柱廊和布道的建筑群就像一个完整自足的整体。
14世纪
萨克吉罗萨是距离艾哈迈达巴德市中心南部8公里的清真寺与陵墓建筑群。由于柯布曾将它的清真寺设计与雅典卫城相比较,它也被成为“艾哈迈达巴德的卫城”。萨克吉罗萨被理解成“身体(jism)”与“灵魂(ruh)”的集合,被赋予了人的特质。它建在一个方形的人工湖旁,中央庭院则是一个受欢迎的会场。其整个建筑群最初有72英亩,四周围绕着精美的花园。然而人们开始在周围聚居,在花园里活动,于是如今面积缩减至34英亩。其中的建筑物是当地早期伊斯兰文化的典范,糅合了穆斯林和印度教的建筑法则。
14世纪
位于新德里的阿格拉森阶井是一个60米长、15米宽的古代梯井。人们相信它原本在Mahabharat高峰时期由传奇大帝阿格拉森修建,14世纪由Maharaja Ugrasen后裔,Agrawal族群重建。这个井的某些地方有103级台阶,并常年浸在水中。可见的部分分为三层,每一层的两边都排列着拱券柱廊。它的建筑风格受到伊斯兰教及印度教风格的影响。在阶井的西端有一座莫卧儿风格的小清真寺,上有精美的雕刻。
1648年
德里红堡建筑依据伊斯兰建筑的原型兴建,但各凉亭式造型却显示出典型的莫卧儿建筑的元素。宫殿内墙中央有一个壁龛,前面是国王的大理石宝座,高约3米,上面刻有花鸟、树木等浮雕。堡内最豪华的白色大理石宫殿叫枢密宫,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是国王与大臣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三面是方形组成的拱门,一面为透雕方形窗户,外形像一座雕饰华美的凉亭。
1573年
阿格拉堡位于印度阿格拉,距泰姬陵15公里,是印度三大红堡之一。阿格拉堡有四个大门。从基底到墙垛、堡垒都是由石头凿成。每一块石头都打磨得如“反射世界的镜子,红润如幸运之神的脸颊;石头接缝的地方,连头发末端也塞不进去。”它巧妙的建筑布局使这个建在平地上的堡垒也坚不可摧。
1569年
法泰赫普尔西克里(又名胜利之城)是1569年由阿克巴大帝建立的城市,1571年至1585年为莫卧儿王国的首都。它是印度保存最完好的莫卧儿建筑之一。这个莫卧儿建筑群被城墙包围,里面包括一系列相连的庭园和由精雕细琢的支柱支撑的房间。红页岩建造的胜利之都被精心设置在一个指向阿格拉的长山岭的最后一个斜坡上。
1653年
泰姬陵整个陵园是长576米,宽293米的长方形,总面积为17万平米。陵园四周被一道红砂石墙围绕。正中央是陵寝,在陵寝东西两侧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辩厅这两座式样相同的建筑,两座建筑对称均衡,左右呼应。陵寝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达40米,内有50层阶梯,是专供穆斯林阿訇拾级登高而上的。
大门与陵墓用一条宽阔笔直的用红石铺成的甬道相连接,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在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间修建了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62米。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堪称一件完美无缺的艺术珍品。
版权声明:本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有方讲座25期 | 贾如君:不只是居住——苏黎世非营利性住房建设的百年经验
下一篇:建筑师在做什么111 | 李甫: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