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35%的权重:借公众参与绑架竞赛结果?从张家口奥体中心谈起

35%的权重:借公众参与绑架竞赛结果?从张家口奥体中心谈起
张远博 何柳 | 2016.02.23 19:01

 

 

编者按

张家口,拱卫“皇城”的“北大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这次在2022冬奥会的风口浪尖上,张家口更成为5家设计单位开疆拓土的“战场”。引发这场战役的导火索早已脱离了专业领域,评选中占去35%权重的社会公众投票成为“众矢之的”。那么,国内目前是否具备了在大型公建中引入公众参与的条件?相应制度是否满足了公平公正?

 

张家口“大好河山”旅游专列

 

事件回放

为配合举办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张家口市拟建市级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并通过市政府、体育局等官方网站公布规划方案、征集公众意见。2015年11月20日,张家口市城乡规划局启动了奥体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共有2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单位提交了申请。12月5日,通过张家口市奥体中心方案征集资格评审会,选定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体: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北京维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德国奥尔韦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五家单位作为方案编制单位。2016年1月26日,各家单位提交了规划方案。

 

此次优胜方案采用多项指标确定,选票由社会公示35%、专家35%、规委会15%、评选单位及代表15%构成。2月2日,专家评选会首先召开,会议邀请了各界知名专家、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及市直相关各部门领导。评选过程中五个设计方案代表首先在现场抽定顺序,依次单独(一方介绍时其余四方回避)进行设计说明;随后评委投票,要求每位评委在现场下发的表格上为五个方案排序。工作人员收票后即在评委、各设计方人员及公证人员的监督下(大屏幕显示计票统票过程)完成统计并现场公布结果。

 

2月5日,张家口市政府、市城乡规划局、市体育局等网站对规划方案进行网上公示,征求公众意见。至19日投票截止时,方案五20.4万票名列第一,方案二18.8万票位居第二。

 

为了了解方案评选的最新进展,有方君致电张家口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非常热心,建议致电张家口市申奥办公室,有方君兴冲冲地拨通了申奥办的电话,提示该机未缴纳话费!最后评选结果公布时间尚不明了。

 

方案二效果图及部分文字说明
方案五效果图

 

观点

有人戏称,2016是大型项目公众参与的元年。那么目前国内大型公建的公众参与的现状究竟如何?公众投票机制是否存在漏洞,又有怎样的改进措施?我们就此采访了两位多次参与类似大型公建评标竞标的建筑师及学者,从张家口奥体中心事件延伸开,对国内现状与问题展开讨论——

 

 

公众参与没有产生本质改变

对于此次事件,主持过多项国家大型体育建筑工程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孙一民表示这次事件的热议首先源于以下几个原因:1.微信的广泛应用,导致信息交换的速度成几何级增长,微信投票也顺理成章获得广泛参与,加上春节期间亲友间红包交换频率之高,交流增多,当然也不排除拉票行为;2.张家口奥体中心是首个被披露的与冬奥会有关的场馆;3.去年建筑行业不景气,在冬日里显得愈发冷清,这一次的事件似乎也成为大家释放压抑情绪的狂欢。

 

而就此事件中热议的核心——公众投票环节,孙一民认为此次公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众参与。“首先,公示的5个方案,仅仅附带渲染图和略带感性的抒情说明文字,方案信息的缺乏,即使是专业建筑师也无法充分理解方案理念,5个方案也看不出太大区别;其次,仅从外观而言,也有部分方案与已建成作品存在相似性;另外,评选结果35%的权重一定会造成拉票”。

 

“这一次公众参与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值得一提的新意也就是评选结果35%的权重。然而,仅仅是最后环节再让公众参与进来,还是太过狭隘。其实,在当下,微信的广泛使用,已经为大型公建项目的公众参与提供了传播基础,如果能从项目初期就加入公众参与的环节,从公开招标(现在仅20个公司参与投标明显太少了)、任务书论证、场馆功能配置到市民的日常使用等各个环节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公众参与才能真正落实。

 

国家体育馆“鸟巢”夜景

相对而言,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招标是最为公开的一次,仅从公开招标环节看:北京奥运会的建设项目从设计、建设、设备采购和监理都采取公开、公正、透明的选择程序,面向海内外招标。据了解,北京奥运会准备期间,共需在北京新建14个体育场馆,其中7个项目面向全球公开招标。

 

单就这次奥体中心建筑设计而言,在孙一民看来,也存在诸多疑问:“张家口奥体中心是否配合2022年冬奥会使用?如果仅作为普通的市级体育中心,那么是否还应该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三大件”——两馆一场集中布局?为了普通民众的日常使用,选址是否应该分散放置于人口密集、交通便捷的区域?”

 

不可否认,目前国内对于体育场馆建筑,最为重视的还是外观。但是,对于功能、技术而言,外观并没有什么影响,也不利于体育场馆建筑设计水准的提高。归根结底,体育建筑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要好用。“鸟巢”现在还空置了很多空间无法使用,根源就在过于注重外观而对日常使用缺乏合理考虑。张家口奥体中心作为市级体育中心,更该坚持对于场馆功能以及日常使用的考量,也更利于平衡“面子”和“里子”。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建筑外观的象征意味似乎更“接地气”,更为民众所喜闻乐见;但对于外观的过分关注必然不利于提升体育建筑的设计水准。

 

综上,孙一民认为,仅仅公示渲染图的投票环节显得过于“程序正义”,并没有使大型公建项目的公众参与发生本质的改变。

 

 

若真是35%,竞赛管理就有问题

从多次参与国内大型竞赛评标的经验出发,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总建筑师曾群认为就目前而言,国内大型公建中的公众参与部分仅仅适合作为参考,还远不能成为设计的依据。“专业与公众间有着很大差距,尤其大型公建,其复杂程度远非普通公众所能理解。仅依靠效果图,公众只能从美学角度进行评判,而很难涉及功能、技术;即使就美学而言,建筑学与大众意义上的美学也有很大区别,建筑毕竟不是只关注形体造型的雕塑。所以,公众意见还远远达不到专业评判的标准,仅仅适合作为设计的参考意见。有时参与一些评标会听到一些非专业人士的意见,其中不乏文学、艺术领域的专家,听起来都很有意思,但是专业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

 

对于张家口奥体中心评选方案公众投票占去35%权重一事,曾群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是真正的35%,还仅仅作为宣传的噱头?身边能看到很多拉票行为,奥体中心的方案公示似乎成了具备娱乐性质的选秀。如果是真正的35%,那么竞赛管理一定是有问题的。如果只是鼓励公众关心冬奥会,给公众提供一种参与方式,这种投票值得鼓励,但作为方案的评判标准,这无异于假借大众绑架竞赛结果。公众参与不等于公众投票,建筑项目特别是大型公建还是应该由建筑师主导,对公众意见进行吸收消化,转化成专业语言。”“35%如此之多的权重一定会对建筑行业造成误导”,曾群在采访中也表达了些许担忧,“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建,功能、技术应该是首位的,如果建筑师只在外观上下工夫,那就变成了‘效果图大赛’,这与引入公共参与的初衷明显是背道而驰的。况且‘看上去很美’不见得造出来就好看,公众的评判一般是直观的,所谓‘通常美学意义’,而与建筑有关的还有城市、文脉、环境、历史等诸多因素。”

 

与国内不同,国外的公众参与环节已比较成熟。在曾群看来,“国外更看重公众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建筑师一般会在大型项目开始之前与公众进行交流。在英国,有些设计项目开始之前,设计团队会待在社区中收集居民意见,进行取舍之后在方案设计中尽量满足居民的合理诉求。”

 

世博后滩地区(上海大歌剧院规划选址)

不过在国内很多大型竞赛中,曾群也看到了不少希望,“近些年进步很大,国内专家评标更加成熟,受形式、资本影响逐渐减少,评标价值取向更加专业,更加讲究建筑本体的设计理念,官方控制也减弱不少。”深圳多次大型竞赛以及上海近期举行的“三大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竞赛都让他印象深刻。“在国内来说,深圳的竞赛过程都相对比较完善,特别是对评标前的准备很重视,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结果的把控。评标前组织讨论或者工作坊,让专家在对方案有了充分理解之后再进行评判。而上海最近举行的‘三大馆’竞赛一方面海选青年建筑师,一方面邀请成熟建筑师提供设计意见。深圳和上海,一个纵向,一个横向,都是值得借鉴的竞赛模式。”

 

 

现状与案例

公共建筑的公众参与看似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相关法规中的必备流程,但实际应用尚属起步阶段。近些年引发关注的案例中,前有首个规划互动公众参与平台在武汉上线,后有深圳“龙华两馆”的项目竞赛。

 

2015年1月,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和武汉规划研究院联合推出了以“东湖绿道规划设计”为主题的“众规武汉”平台,面向社会征集东湖绿道系统规划暨环东湖路绿道实施规划方案。规划涉及的总面积约62平方公里,征集内容包括总体功能策划、绿道线路规划、配套设施布点、实施方案设计等。相关基础资料网络平台查阅,公众规划成果也通过该平台直接上传。除此之外,公众还可以参与问卷调查提交建议。据悉,此次征集活动面向国内外所有公众,不限职业、学历、资质、居住地等。平台一经发布,立即获得了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众规武汉”在线规划系统

登录其在线规划系统,可以看到一幅中心定位为武汉东湖的区域地图,参与者可在平台上在线完成线路方案和相关设施布点,内容包括东湖绿道线网规划、绿道线路走向、停车场等设施布点,并可以在线上传节点设计方案。最后评选出的优秀方案将获得500-5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

 

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平台的发展背景下,公众与专业机构共同规划已经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让公众从一开始就参与到项目规划中来,无疑更加“以人为本”。总而言之,对于大型公建项目的公众参与,“武汉众规平台”迈出了关键性一步,类似前沿性的尝试应该引起政府与公众两方面更多的关注。

 

相对于“武汉众规平台”的一片掌声,深圳“龙华两馆”的公众投票环节则有些尴尬。作为2015年国内最受关注的大型招标项目之一,“龙华两馆”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投资额约7亿元。项目是深圳市2015年计划新建的重大文化设施,位列深圳市重大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

 

KSP+筑博的中标方案效果图

2015年5月底,“龙华两馆”正式向全世界发布招标公告,吸引了国内外199家著名设计院参与,其中包括大陆114家、港澳台20家、国外65家。国际招标资格预审会在7月中选出了8家入围单位进入方案设计,尔后正式评选出了招标方案前三甲。

 

然而,主流新闻媒体上并没有出现关于三甲方案的公示,也没有呼吁公众参与投票的相关报道。我们只能通过近期一篇引发广泛讨论的评论文章了解到,项目曾在互联网上某个角落进行过公众投票。然而,在投票截止时间前十多个小时,三个备选方案的票数都还为零。投票的客观存在固然在流程上赋予了这个公共建筑以合法性,但这次“深藏不露”的投票究竟有何种意义?龙华乃至深圳市民的观点又究竟是什么?中标结果早已在去年年底公布,但上述问题我们仍然无从知晓。

 

投票网站截图,来自澎湃新闻网《公共建筑的公共性何来?谈“深圳龙华两馆”设计竞赛》一文。

 

采访  张远博


版权声明:本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公众建筑
张家口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