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间:2014年9月
刘克成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长,长期从事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研究课题及规划设计。他所做的设计都离不开“历史”的主题,他认为,历史不存在好与坏,只有真与假。在现在的时代,人们太热衷于对历史的选择,而不是对历史的保护。他最近在做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等几个博物馆项目,目前最新的一个项目是塞尔维亚中国文化中心。他认为目前自己最大的烦恼是时间不够用,做的虽然是自己想做的事,但过得不像自己喜欢的生活。他不是很关心政治,觉得建筑师应当集中精力努力把自己的活做好,而非只在说建筑。除设计外,他最近两年在集中研究建筑学本科教育,并带领年轻教师做实验教学。他相信现在是中国教育可以,也应该发生一些实质性改变的时候了。
有方:最近在做的最有趣的项目是什么?
刘克成:最近一段时间的主要精力都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上,从方案中标到现在施工,已有两年时间,八月将部分开放,以迎接南京青奥会,但整体完成要到明年。此外,西安汉长安城直城门遗址博物馆马上开工,唐朱雀大街及安仁坊遗址博物馆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青海瞿坛寺博物馆已进入方案后期。目前最新的一个项目是在前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旧址上设计的塞尔维亚中国文化中心,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
▲中国科举博物馆鸟瞰图
▲中国科举制度博物馆效果图
有方:最近在做有趣的项目的同时,是否也出于某种原因,做另一些无趣的项目?
刘克成:也许因为在学校,相对自由一些,有较大的选择权,没有趣的事情不会去做。
有方:最近在自己的业务上你觉得最烦的事是什么?
刘克成:如果说有什么烦恼,最大的烦恼就是时间不够用,好像越来越忙。原以为随着年龄增加,可以更从容一些,但似乎不是这样,做的虽然是自己想做的事,但过得不象自己喜欢的生活。
有方:最近在集中琢磨什么问题?
刘克成:还是与历史或文化遗产共处的方式问题,这也许是一个生活在西安的建筑师不得不思考的课题。在我更年轻的时候,历史对于我是一种负担,一个想丢而丢不掉的包袱;再以后,历史成为一个问题,想办法躲避和斗争;而现在,历史对于我更是一个伙伴,我喜欢且享受面对历史,并静静地与之对话。我所做的设计都离不开这一主题。
其实,这是由张锦秋院士开启的课题。她以自己超过四十年的持续思考和实践,为西安,也为在西安工作的建筑师,确立了这样一个命题,促使甚至是逼迫在西安的建筑师思考历史,寻找与历史共处的方式。
当然,我们这辈建筑师与前一辈既有继承,又有所不同。对于前辈建筑师来说,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词:其一是历史(History),对历史表达出足够的尊重和敬意;其二是学习(Learning),选择优秀的建筑文化传统加以继承;其三是重建(Rebuilt),再现历史荣光。对我而言也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历史(History),与前辈一致;二是保护(Conservation),保护所有可能保护的文化遗产;三是对话(Dialogue),在保护并尊重历史遗产的前提下与之对话。
我以为,历史不存在好与坏,只有真与假。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太热衷于对历史的选择,而不是对历史的保护,以至于真的文物被拆毁,假的文物满天飞。其实,历史就像家里的老人,你可以不认同他(或她)的生活方式,但你必须尊敬他,照顾他,爱他并与之对话。对话不是迁就,不是对付,而是出自真心的爱。毁灭文物如同虐待自己的长辈,假造文物犹如编造自己的简历,树立先辈的蜡像。
▲刘克成作品:南京金陵美术馆实景
有方:最近读的最有趣的一本书是什么?
刘克成:埃里克·法伊的《长崎》,这是一个非常建筑学的非建筑学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本来没有交集的男人和女人。他们唯一的联系是男人的公寓曾经是女人童年时的家,她的记忆和美好都在这里。在男人上班去的某一天,女人偷偷进了房间,回到以前生活的地方,开始只是想故地重游,追忆过去的时光,结果男人突然回来了,于是女人匆忙躲进房间里一个从不开启的隐秘壁橱。男人对此一无所知,与女人在互不知道的情况下共同生活了一年,直到有一天,男人终于发现了异常,报警抓住了女人。
▲《长崎》(网络图片)
这是一部关于建筑中公开与隐秘、占有与侵入、已知与未知的精彩叙述。公寓中隐秘的壁橱如同一种象征,向我们发问:你真的了解你的居所吗?在你的身边还有多少没有打开的隐秘壁橱?在这个壁橱里还有多少你不知道或假装不知道的秘密?
有方: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
刘克成:前一段时间去了东欧,走了华沙、布达佩斯、布拉格等一系列城市。我对东欧一直心存敬仰,那里产生了象米兰.昆德拉、卡夫卡、康维斯基、哈维尔、帕维奇等一系列引导人类进入后现代的作家,由于他们的存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于自我的认识,打通了东西方思想的篱笆。东欧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东西方冷战的格局,经济的不景气,不彻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许是孕育这些思想的最重要土壤。分裂、模糊、矛盾、不清晰……这些描述后现代特征的词汇,也许就是东欧多数地区的现实。旅行让我有机会近距离亲身体验这一切。
有方:最近有没有新发现某位很有趣的建筑师,对你特别有启发?
刘克成:今年花了一些时间学习和研究葛明教授的“体积法”。葛老师的“体积法”在东南大学已持续应用于设计教学很长时间,今年我们请他为我们建筑学三年级学生开班讲授,我也跟班学习。我非常欣赏“体积法”的思维和教学,他将这些年德语区建筑师的设计以一种可学习、可操作的方式呈现,一些设计概念如“象房间一样的空间”、“空间关系”、“空间特征”、“房间群”等,对我极有启发,也顺带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建筑理论及作品进行了重新阅读。对我来说,这是以透明性为基本特征,以空间折叠为主要手段,以建立象房间一样的空间为目标的空间修辞学。
有方:最近中国建筑界哪种现象最让你反感?
刘克成:谈不上反感,但我不喜欢那些见建筑师谈政治,见政治家谈建筑的建筑师。建筑师应当集中精力努力把自己的活做好,而不是只在说建筑。
有方:你觉得最近建成的最糟糕的建筑作品是哪一个?
刘克成:谈不上最糟糕,是遗憾吧。最遗憾的是南京金陵美术馆的室内,去年建成。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达到预想品质。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其一,原来老工业建筑的痕迹大多被清除或遮蔽了,失去了历史记忆;其二,空间划分平庸化,没有善用建筑设计所提供的机会;其三,装修材料使用不当,太华丽,美术馆酒店化,显俗了。原来的一系列设想没有实现,非常遗憾
有方:最近哪件社会议题最让你关注?
刘克成:好像没有特别关注什么社会议题,我不是很关心政治的人。
有方:最近除了设计外,花最多精力的活动是什么?
刘克成:应当是教学。近两年在集中研究建筑学本科教育,带领16名年轻教师在做实验教学。我以为现在是中国建筑教育可以,也应该发生一些实质改变的时候了。我们的实验教学基于相信“自在具足”(这是佛家用语)的理念,坚持“启智”而非“灌输”的方法,围绕生活与想象、空间与形态、材料与建构、场所与文脉四条主线,寻求与境相应、与情相应、与行相应、与理相应、与机相应、与果相应、与心相应七种境界,试图将东西方教育理念和建筑理念融会贯通。实验已经开展了两年,马上要到三年级了。这个实验很花时间,但也很有意思,也帮助自己理清了一些建筑基本问题。
有方:最近有没有对建筑设计感到困惑、厌倦,想过改行,改做哪一行?
刘克成:困惑常有,主要是苦于如何实现自我突破,每个项目都有,每段时间都有。至于改行,也常想,但也就是想想而已。不过我希望自己到某个年龄后,不再做建筑设计,可以写写小说,画些画什么的。总之,如果没有创造力了,就不要再染指设计。
建筑师简介
刘克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长,长期从事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研究课题及规划设计。曾主持汉阳陵、秦始皇陵、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规划,主要建筑设计作品包括汉阳陵遗址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秦始皇陵百戏俑遗址博物馆、文吏俑遗址博物馆、西安碑林石刻艺术馆、三门峡虢国君王墓地遗址博物馆、南京金陵美术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等。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建筑师提供。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建筑师在做什么46 | 宋刚:把建筑中不能实现的理想放到家具中
下一篇:建筑师在做什么48 | 于雷:建筑界“圈子”现象明显,圈子间又缺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