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昂家族墓园是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受布里昂夫人委托、为纪念其亡夫而设计。项目至1978年建成,斯卡帕本人于同年逝世,也最终长眠于此。
墓园的设计,一方面凝聚了斯卡帕的经典手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建筑师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挑动想象,蕴集沉思,正是斯卡帕的建筑给观者带来的体验。
建筑师像做浮雕一样,在这片平坦的土地上雕刻出一系列沟渠、蹊径、平台和水池,散落其间的石棺形态奇异而抽象,如同硕大的护身符。几何线条与切割,组成谜一般的细部,让人忍不住仔细端详。
用黑白摄影来表达布里昂墓园这一建筑杰作的形式,并不少见。但与大部分摄影师选择用强烈对比、强调光影的方式相比,摄影师Åke E:son Lindman以一贯的长曝光方式,呈现出相对平缓的叙事氛围。墓园,及其设计背后的诗意,也由此渐渐铺开......
在布里昂家族墓园设计中,斯卡帕最初的设计观点便是创造一个绿荫遍布的花园。
“我感到我要追求一个乡村情感,就像布里昂所期待一样。每一个人都会很快乐的到这里。小孩在此游玩,小狗跑来跑去。所有的墓园都应该像这样。”
墓园中的粗质混凝土表面入口廊、夫妻墓、小教堂看似很像哀悼时光与生命逝去的废墟,但是他们有的是巨大花盆的底座,有的则成为植物攀爬的表面。
植物的蜿蜒并非意外,斯卡帕的草图中清楚地交代:生命在墓园中,水池、水道即能让水承满位于混凝土面上的缺洞,都是这个“死之园”中的生命之泉。
斯卡帕的“波特莱尔”情节抗拒世俗对死亡、黑暗的负面理解,将反向视为正向力量、生命韵律的起始点,他的那些美丽至极的细部常常是转化自被视为残质或不得不出现的接缝。
布里昂家族墓园的双交接圆以及光轮,他们是由弯曲成圆的I形铁造出的数字交错双圆,直接随着现场浇铸混凝土墙而被固定,在其正面镶上威尼斯式的粉色及淡蓝色马赛克。在它的另一边,这两个颜色被交换。
这是一个代表生与死交接的填墓区,一个水元素与火元素交界区位,一个双圆的互动关系在其中被光芒点燃而生命被展开。死亡虽然意喻肉体的消失,生命的光芒依然耀眼而明显。
斯卡帕的这个入口双圆设计,既非可走动的开口,也非窗户,而是引导生命、暗示生命的符号。不论如何诠释这个双圆,或称其为中国式的阴阳符号、或为橄榄形光轮等,这个被置在一个旧广场、在一个被冬天所摧残的柏树大道的终点上的双圆,它的背后则穿行至由生命之绿荫所妆点的花园中。
这也正是斯卡帕建筑所具有最大的能量:他引领我们悠游于时光、沉浸奇想,使我们不只享受建筑的美妙,还挑动想象,并蕴集沉思。
参考资料:
[1]褚瑞基,《空间中流动的诗性》,田园城市文化,2014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Aedas+同济院新作:上海浦发银行大厦
下一篇:在建方案|成都老城核心地块更新:卓越·点将台79号 / 孟凡浩-line+建筑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