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上海新展推荐!从材料到建筑、从科学到艺术的“生土礼赞”

上海新展推荐!从材料到建筑、从科学到艺术的“生土礼赞”
编辑:彭紫琦 | 2024.01.08 13:35

如果说2017年“土生土长”首次生土建筑主题展览,力图让生土营建这一传统回归建筑;本次“生土礼赞”主题展览则力图通过更为多元的形态,以及建筑师与艺术家的联合,让沉淀数千年的传统生土营建智慧走进人们的生活。

 

 

由上海明珠美术馆主办,北京建筑大学和KUMO联合承办的生土主题展览“生土礼赞”(In Praise of Soils)于2023年12月15日在上海明珠美术馆开幕。这是继2017年北京“土生土长”专题展览之后,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穆钧及其土上工作室联合李丹丹、饭岛刚宗、金泽韵、增井辰一郎等艺术家,策划筹办的国内第二个生土建筑专题展览。

 

本次展览突破了建筑专业的范畴,通过建筑师与艺术家的协作,力图从传统到现代、从材料到建筑、从科学到艺术,呈现一幅以生土绘就的“画卷”。

 

展览分区平面图

“生土礼赞”主题展览由KUMO负责总体展陈设计,内容分为五个章节,通过“看到”“知晓”“触摸”三个关键词串联展示。其中,第一、二、三章由土上工作室负责展品制作,穿插铃木晋作、杉崎晴菜两位艺术家的绘画与抹面作品,第四章由卡特娅·辛克、邵磊、苏咏宝、谢文蒂四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基于生土材料或理念制作或展示,第五章由土上工作室和KUMO团队分工合作完成。

 

展览内容顺应人的客观认知过程,引导观众从视觉的感性认知到材料原理的理性理解,再通过对建造、生产的场景再现,唤醒人们对这一传统材料的遥远记忆,最终在与建筑作品、装置艺术和工艺品的观赏和互动中重新认识生土、回归自然。展览以生土作为唯一主题,全方位展示与生土材料相关的科学、技术、艺术等各项内容,充分揭示出生土这种绿色材料的应用潜力,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理念,与主题“生土礼赞”形成呼应。

 

 

 

PART 1

 

土的诞生

 

生土作为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材料,与人类的发展历程相伴共生。本次展览以多种形式的原状土展示为起点,带领观众由远及近、多角度观察和品味生土材料蕴含的多元表现潜力。

 

 

第一章中,在粗犷的原状土壤剖面的映衬下,来自全国的260余个土壤瓶装样品按地理区位集中在壁面展示,观众可以从中寻找家乡的“故土”。土作为一种自然物质,其色彩十分丰富,是分析判断土壤内部成分与结构状况,并进行土壤类型甄别的重要表观依据之一。在此,部分土壤样品按其色彩的差异同时以矩阵的形式陈列,使观众可以观察、触摸和感知不同地质条件下原状生土色彩与质地的差异,及其有如绘画颜料般的缤纷色彩。

 

 

壁面的另一端窗廊陈列了250余个生土圆柱,其源于土上工作室在生土建筑施工前制作的效果测试小样,主料采用的是来自多个地区不同颜色的原状土,经粉碎后,添加适量砂、石以及少量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在模具中手工夯筑成形。制作过程中,材料的干湿度、拌料手法、撒料方式和夯击力度等诸多要素都会影响圆柱表面的色彩、肌理和纹样。因此,每一个生土圆柱,都是在简单的几何体上进行的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创作,也是土上工作室多年来进行现代生土建筑实践的创作之源。

 

 

 

PART 2

 

土的性质

 

第二章,展览通过一系列简单和生动的视频、教具和实物,揭示了生土材料应用的科学原理,并为生土材料的现代化应用以及环保建材的研发诠释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径。

 

上图:卡拉萨斯(Carazas)实验,旨在说明在不同的外力作用和含水率条件组合下,生土材料所呈现的不同工艺应用形态。这些结果对应着不同的生土建造工艺,如:“潮湿土/夯实”对应夯土,“塑性土/压实”对应土坯砖或草泥,粘稠土或泥浆土对应抹面及砌筑用泥砂浆。
上图:由amàco建筑材料研究中心和(法国)国际生土建筑中心(CRAterre)联合拍摄制作的生土材料科学原理视频。

上图:通过互动装置从微观层面阐释了“液桥力”“粒径构成”“颗粒分离”等生土材料应用的科学原理。

 

PART 3

 

住在土中

 

以土为材,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营造传统之一。生土与木材一样,在我国传统营造技术和建筑文化遗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展览力图通过多种形式,向观众呈现了夯土、土坯、竹骨泥墙、生土抹面等传统生土营建工艺的基本特点,以及近年来国内外专业团队在生土材料性能优化与设计实践应用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以期使观众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领略生土营建工艺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及其之于今天的意义。

 

上图:以福建土楼夯筑为主的传统夯土建造工具。

随着生土材料及相关建造技术研究的长足发展,近40年来世界各地涌现出大量兼具现代美学和技术品质的当代生土建筑实践案例。本次展览按生土营建工艺的类型,依托TERRA当代生土建筑大奖的入围和获奖作品,以滚动图文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了国际生土建筑实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过去10多年来,由穆钧、周铁钢、蒋蔚率领的土上工作室,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无止桥慈善基金与法国国际生土建筑中心(CRATerre)的支持下,基于现代生土材料优化机理,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和本土化的系统研究试验,有效克服了传统夯土在抗震和耐久性方面的固有缺陷,并研发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城乡建设现状的现代生土建造技术、设计方法及其相应的施工机具系统。

 

基于研究成果,工作室先后在甘肃、湖北、河北、新疆、江西、广东、福建等具有生土建造传统的17个省或地区,开展了大量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与设计实践,并为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及生活馆、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河南建业“戏剧幻城”等10余个重点项目提供技术支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本次展览以实物、样品、视频、图片、设计装置等多种形式呈现了工作室在现代生土建筑研究和实践方面的一系列成果。

 

上图:土上工作室以图文与样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现代夯土、透光夯土、生土马赛克、素色及复色薄壁夯筑等已应用于实践项目的生土材料表现形式。
上图:土上工作室基于夯土预制装配工艺设计制作的柱形夯土装置。

上图:土上工作室结合3D打印模具与夯土预制工艺设计制作的生土“马赛克”饰面。

 

PART 4

 

土与艺术

 

本次展览邀请了铃木晋作、杉崎晴菜、卡特娅·辛克、谢文蒂、邵磊、苏咏宝六位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或利用传统生土工艺,或以土为材,或意原于土,创作了一系列艺术作品,拓展了生土,这一沉淀数千年的传统材料,在当代艺术与生活中丰富多元的表达,以及潜在的生命力。

 

 

日本艺术家杉﨑晴菜以土为颜料创作了“远古‘织梦人’”系列绘画作品,描绘鹿、野猪、太阳、岩石等自然生灵与土地的精神。

 

 

 

由KUMO设计,日本生土工艺大师铃木晋作(Suzuki Shinsaku)先生采用竹骨泥墙、草泥抹面等传统生土工艺在完成的一系列艺术装置和墙面装饰作品。

 

 

 

瑞士卡特娅·辛克(Katja Schenker)以土为材创作的作品《服装》。

 

 

 

艺术家苏咏宝创作的《悬浮块茎》。

 

 

 

艺术家谢文蒂创作的“镜像(角)”系列作品。

 

 

 

艺术家邵磊创作的“流动的缺口”系列作品。

 

 

 

PART 5

 

多多接触土

 

“土疙瘩”“土老帽”“土里土气”……长期以来,土,在人们的认知中似乎就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本次展览的最后篇章,力图通过土上工作室以土为材设计制作的一系列工艺品,以及KUMO以土为要素设计制作的互动装置,使观众可以俯下身触摸、品味和思考,土,这一城乡生活中无所不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生命之源之于我们今天的意义。

 

上图:KUMO设计的装置作品《心之所响的“土”的音乐》把土封入玻璃管,50根不同土量的玻璃管排成直径3米的圆,观众可以用配套鼓槌,敲击出各种音色,聆听“土”的声音。

上图:由KUMO与畑中久美子合作设计的互动装置《心之所向的“土”的风景》,直径超过6米的巨型圆盘桌上,一侧矗立着上海标志性建筑的土制模型,蜿蜒镜面象征黄浦江,正是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提醒都市人,土就脚下。桌面上大量留白的“土地”,等待着观众用从中国各地采集的丰富多彩的“土”染制成的圆柱体和木条,一起构建你心目中的城市建筑风景,成为这件作品的共创者之一。

最后篇章中,也展出了一系列用生土设计制作的工艺品。工艺品尺度的技术应用对于材料力学强度的要求往往远高于建筑尺度。因此,工艺品设计与加工,自然成为土上工作室探索生土材料的多元设计应用和表现潜力的重要载体。在建筑尺度已形成的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工作室结合材料科学相关理论和3D打印等新型技术工具,通过大量毫米级尺度的制作试验,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基于原料构成、材料加工、外力强度、水分控制、模具形态等多因素平衡控制的生土制品加工方法。这些近人尺度的成果和经验,不仅有助于生土营建智慧以更为多元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建筑尺度的技术进步。

 

本次展览呈现的生土工艺物件由手工夯击或生土浇筑制作而成,在保持生土特有的视觉语言同时,具有更为细腻且更有温度的手工质感。

 

 

 

“生土礼赞”展览信息

策展人 / 李丹丹、穆钧、饭岛刚宗、Code-a-Machine

展览时间 / 2023年12月16日—2024年3月17日

承办 / 北京建筑大学土上工作室、KUMO

地点 / 上海明珠美术馆

协办 / 城亦

支持 /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

学术支持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教席、CRATerre-ENSAG、amàco

特别支持 /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鸣谢 / 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瑞士文化基金会、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

首席赞助 / 陈张敏聪夫人慈善基金

赞助 / 邓禄普轮胎、国誉、上善园、biT、真心和室

摄影 / 土上工作室、上海明珠美术馆

 


 

 

本文由北京建筑大学土上工作室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上海
土上工作室
展览
生土礼赞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