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有方迎来12岁生日。
这12年,有方和各位一道,穿越中国建筑设计的激荡岁月,从行业的高速猛进来到当下的困难时刻。此时此刻,我们更能清晰地感受到相同的立场——困惑中的坚守,压力下的求索,对设计价值的笃信,对未来热切的期望。
困难来临要怎么做,是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降薪、裁员、出海、转行等话题被一再提及,“活下去”成为共同的目标。行业困境,有方也面临着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招标竞赛急剧减少,建筑旅行因建筑师收入降低而招募困难,广告投放不断萎缩,出版和书店也经营受限……下一步怎么办,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
上半年一直在摸索未来的出路,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好的方式破局。兜兜转转,又回到有方既有业务本身,现有的事情我们都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吗?
凡事极致,是有方的文化内核,我们又真的做到了吗?
要反思,更要学习。媒体层面,我们继续分析世界范围内优秀同行的传播策略和运营模式;招标竞赛组织,重新研究全球同行的先进做法;旅行业务,在既有的建筑学术旅行外增设着重人文自然体验的“人生之旅”……当然,我们并未忘记有方是个行业平台,今年我们增加了活动和采访数量,不断发声,不断组织境内外的优秀事务所开展讲座,不断采访更多的优秀建筑师,希望这些努力,能有所见证。
我们深知,技术的浪潮正在重塑行业的可能与边界。拥抱未来科技,我们组织了“AI与设计”系列讲座,探索新技术带来的种种可能——而工具的迭代,无疑让“人”的思考与判断显得更为珍贵。
我们也看到,更多小而精、专而深的工作室不断涌现。他们或深耕特定类型建筑,或聚焦可持续技术整合,或成为连接城乡的文化触媒。一位离开大院创立合伙事务所的建筑师说:“船小了,风雨更直接,但方向也更清晰。”这不是简单的收缩,而是一次价值重构。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周年节点,我们愿直面困境,但不渲染焦虑。
老东家南方都市报深圳老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句话:“没有熬不过的黑夜,没有等不来的黎明。”这句话时时激励着我。前路有荆棘,但建筑关乎生活、关乎文化、关乎人类栖居的永恒命题;有方将与所有仍在认真思考、真诚建造的建筑师们一起,等待变化和下一个阶段。
因为我们,相信建筑,相信未来,相信前路可期。
赵磊 有方创始合伙人
2025年7月1日
平面 / 徐凡 校对 / 原源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
上一篇:“AI与设计”第三讲|听话,会画,又节能:建筑设计AI大模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