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最常见的摄影题材之一。
通常语境下,大众所理解的“建筑摄影”,多指以特定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环境等为拍摄对象,意图表现“建筑之美”的作品。然而,这种理解容易让照片流于对狭隘的建筑形式美的追求,或是意图通过理想化的手法,让摄影作品处于不真实的“效果图式”油腻观感中。因此,建筑摄影乃至广义的城市、景观、街道题材摄影,也是“刻奇”的重灾区。
那么,建筑应该怎么拍呢?
来自成都的原画册工作室,将通过两个方面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呈上一部“拍建筑启示录”。“启示录”系列分为上下两篇,此为上篇:向艺术摄影学习。
–
拍建筑启示录(上):
向艺术摄影学习
我们首先从艺术摄影中截取建筑题材。
因为艺术摄影不用满足建筑师、地产商、宣传部门等甲方对“溢美之词”的诉求,所以在这个题材上有着更深入和多元的探索。我从摄影史中找了三种常见类型:
01.
杜派:建筑摄影的冷面美学
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下简称“杜派”) 受20世纪新客观主义摄影大师奥古斯特·桑德的影响,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冷面摄影”(Deadpan)探索,其中建筑、城市题材的实践最为广泛,也由此开创了杜派的大画幅美学。
在大众的评价中“没什么特点”的照片,正是冷面摄影希望达到的效果——客观、冷静、精确、超然、严谨。或者说,当剥离了官方、甲方、大众,甚至拍摄者自己的视角局限之后,反而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力量。
贝歇夫妇
“九宫格鼻祖”
贝歇夫妇(Bernd & Hilla Becher)是杜塞尔多夫学院派的创立者。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以同样的模式、同样的光线拍摄德国的工业构筑物,甚至为了获得同样的构图,他们会把闯入画面的树砍掉。在贝歇夫妇那里,从来不存在人们理解的塑造好建筑照片必须的“光影魅力”,他们需要的就是阴天、散射光。
看他们的作品,像极了当今ins上收集好看建筑九宫格的网红摄影师们。这原本在学术上有个专业名词——类型学摄影。以及,在他们的系统开创下,杜派有了多样的变种和发展。接着看下面。
安德烈·古斯基
“大尺度客观美学”
要能get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的作品之美,有这样两个审美关键词:
大 + 盯
安德烈·古斯基的建筑摄影承袭了老师贝歇夫妇那种客观、冷面的特点,但由于惊人的作品输出尺寸,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观感。他一般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多张拼接,总长度达到5米甚至更长。如果你可以在现场欣赏,一定会驻足在他的作品前,忍不住仔细品味他作品的精确与读不尽的细节——这是他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也可以试着在手机小屏幕上大致感受一下:请转动手机,横屏观看:
相比“一眼就吸引眼球”的建筑摄影,古斯基是不是给你带来了另一种“盯着它仔细看”的审美方式呢?
坎迪达·胡弗
“大场面美学”
杜派女摄影师坎迪达·胡弗(Candida Hofer)则是用极致对称的“大场面”来延续杜派建筑摄影美学。图书馆、歌剧院、剧场是她通常的拍摄对象,在精湛技术和严谨表达的加持下,人们不难感受到那种杜派独有的彩色大画幅建筑摄影气质。
这里出一个思考题:坎迪达·胡弗上面的作品,和爱好者们在旅行中参观时候拍的建筑打卡照,本质不同在哪里?
托马斯·斯特鲁斯
“冷面街道”
托马斯·施特鲁斯(Thomas Struth)也是贝歇夫妇的学生,他的建筑摄影多是街道环境中拍摄的。作为杜派承袭者,他所拍摄的建筑依然是客观、冷面的,同时他也结合类型学的方式,将一点透视街道“拼图”展示。他拍摄足迹不仅只是德国杜塞尔多夫,还包括亚洲、美国等多地。
这种“纯客观的记录”也被称为“Style without style”,直译便是“没有风格的风格”。
托马斯·鲁夫
“隔阂”
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是杜派中“离经叛道”的一位,但他在建筑摄影《室内》《房屋》两个系列上依然延续了贝歇夫妇那种冷静、客观、无表情的语言。他拍摄的室内和建筑都具有很强的扁平感,流露出一种真实与幻象之间的隔阂,以及一种拒绝观众进入画面的姿态。
约瑟夫·舒尔茨
“简化的色块”
杜派年轻一代传承者,德国摄影师约瑟夫·舒尔茨(Josef Schulz)的作品更容易被当代观众接受,而不像上面的前辈们,作品中充满了年代感。舒尔茨的作品通过数字后期处理,将建筑物极尽简化,最终形成了以色块为视觉观感的作品。他认为,这会让建筑物更接近于真实的本体。
这种观感被当今ins等社交网络上上的摄影师应用,下文会再提及。
–
02.
新地形:生长中的城市
“新地形”是艺术摄影中拍摄建筑类题材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物包括了贝歇夫妇、史蒂芬·肖尔、罗伯特·亚当斯、刘易斯·巴尔茨等。 新地形算不上一个“流派”,而是延续至今的一系列对“人类改造后的风景”的记录。拍摄对象多为高速公路、汽车旅馆、加油站、停车场和购物中心。这种拍摄对象和关切影响深远,直至今日。
当今中国其实就出处在一个巨大的“新地形”摄影观感的时代,只是它并没有成为摄影爱好者热衷的题材。下面说几个我认为比较有特点的,供大家参考:
罗伯特·亚当斯
“城市成长关切”
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应该算是“新地形”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新西部》记录的是美国战后的“西部大开发”的各式建筑物与构筑物,并成为记录这一时代的史诗性作品。当然,你还是会从他的作品中看到“冷面摄影”的延续。
刘易斯·巴尔茨
“朴实的极简”
刘易斯·巴尔茨(Lewis Baltz)的建筑摄影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极简主义风格。相比那些过度依附于唯美风的“极简风格照片”,他的作品通过“新地形”的框架下更显冷静的力量。
约瑟夫·寇德卡
“纪实感工业建筑”
马格南摄影师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本在经典传统纪实得名,也并非传统意义上“新地形”的代表人物,但他拍摄的摄影集《INDUSTRIES》(工业)还是想让我将其放到新地形类别之下,也想说明“新地形”的影响和各种方式延续。
他在1980年代拍摄的欧洲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和一众“冷面建筑摄影”不同,而是用“热气腾腾”的纪实感表现荒凉的工业建筑。
照片以全景方式拍摄,请再次横屏观看:
–
03.
建筑摄影中的观念加持
杜派“冷面”和“新地形”算是建筑摄影在艺术摄影范畴两个重要的试验田。而观念加持的建筑摄影也层出不穷。我们可以将其视作“用观念摄影的方式拍建筑”。
杉本博司
“虚焦建筑”
日本摄影师杉本博司的《建筑》,拍摄的是一系列模糊的著名建筑,包括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光之交通、布鲁克林大桥、纽约世贸中心、萨伏伊别墅等。他拍摄的时候将相机焦点设在无穷远处,想拍下“ 阴魂不散的建筑魂魄”。他认为这样的形象是建筑师本身的理想,而最后却是模糊不清的如“阴森墓碑”一般的意象。
托德·希多
“夜光下的社区”
托德· 希多(Todd Hido)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摄影艺术家,他的的建筑摄影都是在自己所在的美国旧金山郊外的社区完成的。他拍摄的建筑并都是社区中的平常之物,但在夜色、灯光、影子、雾气等介质的衬托下,这些平常建筑显出一种别样的气质。
相比于“冷面”的客观,托德·希多镜头中的建筑多了几分主观的折射。
托马斯·迪曼德
“虚拟的真实”
托马斯·迪曼德(Thomas Demand)的创作方式很特别。他通过硬纸板以1:1比例重新制造所要拍摄的空间,然后拍摄这个场景,最后摧毁这些一切,保留图像。一整套行为是完成“不复存在的事物的照片”。在真实、造景、图像之间切换,迪曼德开启的是我们对这一些列信息转译的思考。
迈克·沃尔夫
“透过建筑关注人类”
迈克·沃尔夫(Michael Wolf)称自己为“拿着相机的人类学家”,他用摄影关注的内核其实是人类在城市中的生活。其中最有名的是对香港、东京、巴黎三座城市的关注。与建筑摄影相关的便是在香港拍摄的“建筑密度”系列,以及在巴黎拍摄的“屋顶”系列。
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将人类生活的信息外显在建筑之上,看似在拍建筑,实际上超越了以建筑为对象的图像本身。
以上内容从摄影史时间线中截取了以广义建筑为拍摄对象的摄影师和他们的创作。理解了杜塞尔多夫学派和新地形,基本上就理解了建筑摄影的半壁江山。观念加持下的实验光谱,也给我们带来了多种摄影语言。
–
04.
小结
如果你想让自己拍建筑往艺术摄影上靠拢一些,不妨尝试一下从上面的内容中摘取下来的干货语汇:
冷面:隐藏建筑的表现欲,尝试用客观、中立、冷静的方式来拍建筑,或许能让照片产生一种超然的精确感。
严谨:很多时候你并不需要一个很妙的想法,你需要做的只是将严谨的构图做到极致。
色块:可以尝试用后期的方式将建筑色块化、抽象化、超现实化。
边缘:尝试像新地形先驱那样关注城市边缘,而不只是关注完美的建筑。
极简:尝试用极简的思想拍摄建筑,但可以暂时放弃唯美和精致,而是让极简更朴实一些。
纪实:尝试在建筑中寻找人活动的痕迹,用热气腾腾的纪实方式拍摄建筑。
虚焦:用虚焦的方式拍下建筑身影。
光线:将光线、影子、薄雾作为拍摄建筑的介质,纳入到考虑的范畴。
虚拟:拟造建筑空间,完成一次观念建筑摄影。
社会:不要将“建筑”死板地看做一种拍摄对象,而可以从中发展出对人、社会、自然等的关注。
部分朋友可能还是会认为,艺术摄影不在自己“想象中的建筑摄影”的范畴内,特别是大画幅相机的观感,和我们平时认识的建筑摄影大片还有一定距离。
别急,我们下一篇文章来聊“大众视野中的建筑摄影”。
– end –
作者简介
KKM,原名谭凌飞,建筑学硕士。原画册工作室创始人、图片编辑和运营。
本文由作者授权有方发布,原文首发于公众号“原画册”,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申请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上一篇:福斯特事务所新办公项目动工,三维网格创造活力空间
下一篇:经典再读60 | 利华大厦:纯粹的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