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廊下之家,京郊小院的新生 / 鳞见设计工作室

廊下之家,京郊小院的新生 / 鳞见设计工作室
编辑:陆慧玲 | 校对:宋诗雨 | 2025.08.22 17:12
廊下之家院子餐厅  ©鳞见设计工作室
廊下之家院子  ©鳞见设计工作室

设计单位  鳞见设计工作室

项目地址 北京

建成时间 2024年10月

项目面积  336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小院位于北京市郊区,业主是一位首饰设计师和一位摄影师,他们的院子不但要是一个温馨的家,也要包含一个小工作室。

 

院子的原貌有一个传统的硬山瓦顶北房,西厢房的位置是一个两米宽,南北通长的廊道,没有东厢房,南方位置有一个更小的简易茅厕。院子的北房很正常,跟村里的大部分院子类似;南方太小太简陋,没有保留价值;而这个“西厢房”是个室外廊道,建筑制式颇有传统美感,但是宽度只有两米,空间太窄,属实是弃之可惜、留之无用。设计首先围绕着这个“西廊道”展开思考,希望通过设计不但能解决它的“痛点”,反而还能让它成为亮点。

 

老房原貌  ©鳞见设计工作室

从功能布局上看,比较适合的改造方式就是:北房整体保留,此处光线最好,功能设置为居住区,以卧室与客厅功能为主,更注重私密性;南房重建并扩大,功能设置为工作区,靠近院门,公共属性更强;西厢房一定程度地扩大,功能以厨房和餐厅为主,有一定的会客功能,也是居住区的延伸,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改造方案  ©鳞见设计工作室
动线分析图  ©鳞见设计工作室

院子的入户门比较大,是一个具有传统风格的院门,设计希望保留它。那么紧挨着大门的南房,就把它做的简洁现代一些,一方面与大门形成一定的对比,另一方面主人工作室也更适合简洁方正一些,更加实用。

 

入口与工作室  ©鳞见设计工作室
影壁墙  ©鳞见设计工作室

入户门正对着一处毛石砌筑的影壁墙,这里是进门第一印象,设计希望它充满乡村感。进门后的右手边是一处户外小棚,可以临时放置些物品,也可以码放一些木柴等怕淋雨的东西。

 

庭院  ©鳞见设计工作室

“西廊道”这里是整个院子的核心“痛点”,设计首先要把它扩建,因为原本两米宽的空间就只能作为一个过道。扩大之后的空间是一半“老廊道”,一半新房子,希望把这种碰撞展示出来。

 

新墙与旧墙  ©鳞见设计工作室

设计在新老结合处设置了一个天窗,它一方面能把“老廊道”的屋檐在室内展示出来;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此处的自然采光;第三方面,这个天窗能让坐在这里的人看见天空,配合朝向庭院的大面通透门窗,这让这个餐厅很有“户外感”,别有一番韵味。

 

餐厅  ©鳞见设计工作室

开放厨房  ©鳞见设计工作室

中心庭院是工作区、餐厅区、居住区的视觉中心,它们分别都向这里取景,所以这里需要是一个美丽的花园。院子西南角的银杏树在秋天金灿灿的,东南角的玉兰树在初春第一个开花,南边的象耳芋刚种下的时候也就巴掌大并且只有一叶,没过多久就比人高了,像五六个插在一起的巨大扇子,北边的芭蕉叶子也仿佛不服输的在跟象耳芋比着个儿。这个小花园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的惊喜。

 

庭院  ©鳞见设计工作室

工作室的位置是在南房,传统的院子都不会在外墙开窗,所以这里就成了一个背光区域,因此设计在这里的南北两角分别设置了斜天窗。除了夏天通过电动窗帘遮光为主,其他季节的阴晴雨雪、阳光和天空都是工作室的景观画卷。至于为什么做斜角天窗,因为设计想让院子在冬天有更好的采光,冬天阳光角度很斜,高一点的南房都会很大程度的挡光,而南房做了斜角处理之后在冬天就可以让院子照进更多的阳光了。

 

工作室  ©鳞见设计工作室
庭院一角  ©鳞见设计工作室

居住区的北房是一栋传统的砖木结构瓦房,设计把质感最强的木结构房梁裸露出来,并且让木匠师傅把房门也做成了传统的原木门,再配合颜色相近的木地板,这样整个室内空间就形成了一个温馨的居住空间氛围。

 

客厅  ©鳞见设计工作室

壁炉是小院主人第一个设计诉求,冬日里看着跳动的火光发呆,非常治愈。

壁炉  ©鳞见设计工作室

浴缸是小院主人第二个设计诉求,她很想要一个靠在窗边的浴缸。

 

卫生间  ©鳞见设计工作室

 

 

设计图纸  ▽

 

平面图  ©鳞见设计工作室
剖面图  ©鳞见设计工作室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廊下之家

类别:老房院子改造、住宅

项目地址:北京

设计时间:2024年1月—2024年4月

施工时间:2024年5月—2024年10月

项目面积:336平方米

设计单位:鳞见设计工作室

主创设计师:赵洋

设计团队:马思彤、任辉、刘钊

主材料:红砖、木材、水泥、毛石、玻璃

摄影师:吕文志

摄影版权:鳞见设计工作室

 


 

版权声明:本文由鳞见设计工作室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北京
四合院
建筑
鳞见设计工作室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