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经典再读122 | 国家美术馆东馆:贝聿铭与三角“谜题”

经典再读122 | 国家美术馆东馆:贝聿铭与三角“谜题”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1.10.25 11:22
©Ezra Stoller/ ESTO

国家美术馆东馆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East Building

建筑设计:贝聿铭

建成时间:1978年

项目地点:华盛顿,美国

 

国家美术馆东馆是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成名作之一,1968年开始设计,1978年建成开放。项目位于华盛顿著名的国家广场中轴线上,原始场地形状并不理想,但贝聿铭通过巧妙的设计一项项解决掉棘手问题,最终呈现出一个杰出的建筑。因这个项目而开发出来的屋顶结构,后来也成为了贝聿铭作品中的标志性元素。

 

贝聿铭在国家美术馆东馆 ©Ezra Stoller/ ESTO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18岁时前往美国攻读建筑学,先后于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取得学位。1955年,他在纽约开办自己的事务所。

 

1968年7月,国家美术馆选中贝聿铭来设计一座新馆,功能包括为永久馆藏和临时展览新增一处空间,以及增加一个新的艺术史研究中心。新建筑将建在西馆(老馆)正东面的一块土地上,1937年建立国家美术馆之时就已经为未来增建预留好了这块土地。

 

建筑师面临着几个挑战:新建筑必须适应不规则的梯形场地;匹配国家广场的巨大规模;与约翰·罗素·波普1941年完成的古典风的西馆相协调。在设计过程中,贝聿铭和一个年轻的建筑师团队为建筑的平面、外部轮廓和大中庭的屋顶探索了许多创造的可能性。1986年,贝聿铭事务所将东馆设计过程中的150多幅图纸和模型赠予国家美术馆档案馆。

 

概 念

 

贝聿铭首先通过将梯形分割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较小的直角三角形,解决了场地不规则的问题。他后来回忆道:“我在信封背面画了一个梯形,在梯形上画了一条对角线,由此产生两个三角形。这就是设计的开始。”

 

(上图)早期的草图显示出场地被分成两个三角形。图左的线条代表西馆,箭头则代表强烈的东西轴线。(下图)在对建筑的城市背景的快速研究中,贝聿铭展示了东馆的轮廓和比例,及其与西馆和国会大厦的关系。©National Gallery of Art
建成后的东馆与国会大厦、西馆及国家广场绿地的关系。©Robert A.Lautman

 

可能性

 

1968年秋天至1969年冬天,贝聿铭和他的设计团队探索了新建筑中的几何结构。甚至在确定新建筑最终平面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探索设计的其他方面。在速写中,他们研究了建筑立面的各种想法,研究了如何将光线引入博物馆以活跃其内部空间,并照亮艺术作品。

 

面向广场和第三街的立面设计是建筑师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因为东馆是国家广场中轴线上唯一没有面向中轴线设置公共入口的建筑。

 

概念过程图纸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1969年,经过完善后的方案已经十分接近最终的形式。建筑师最初构想的两个三角形被拉开,以创建一个空隙,强调两个空间的分离:一个用于博物馆的公共展示功能,另一个用于研究中心的办公。三座塔楼开始出现在等腰三角形的角落,平衡了西馆的东西轴线。

 

左下角图纸显示光线通过几层天窗进入建筑内部,右下角图纸是接近第四街立面最终设计的平面图,但在入口上方有一排水平窗户。建筑师的讨论反映在图纸的注释中。©National Gallery of Art
国家美术馆最终总平面 ©PCF&P

 

最终方案

 

下图的模型为展示东馆建成后美术馆的全貌而制作。左下角为第一版方案,面向第三街和广场的外墙都有深凹的窗户,形成格栅状的图案。但在最终版本中,如右下角所示,第三街的立面变成了一个光滑的平面,由大胆的水平条大理石连接。广场立面被改造成一面窗户墙,部分向后倾斜以反映建筑的几何形状,一扇用于照亮内部图书馆的高窗突出于顶部。

 

过程模型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东馆西北角入口 ©Ezra Stoller/ ESTO
东馆东北角 ©Jason R. Woods
东馆南立面,即面向国家广场中轴线的一面。©John Nicolais
东馆东南角 ©John Nicolais
东馆与华盛顿纪念碑的关系 ©Allen Freeman

东、西两馆之间的广场原规划包括一个圆形水池,与西馆的圆形大厅相呼应。最终,这个计划被分散的三角状天窗和瀑布所取代,为连接两栋建筑的地下广场增加光线和动感。

 

东西两馆之间以广场相连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天窗及瀑布细节 ©©PCF&P

 

中庭屋顶

 

1970年11月,距离破土动工只有几个月时间,贝聿铭和团队将注意力转向了中庭屋顶的棘手问题。为了帮助设计师设想室内空间的效果,贝聿铭邀请艺术家/建筑师保罗·史蒂文森·奥莱斯(Paul Stevenson Oles)来绘制透视图,意图描绘出建筑材料的纹理和空间中的光线效果。

 

关于中庭的第一个想法是在巨大的空间上设置方格混凝土天花板。在奥莱斯绘制的图纸中,天花板似乎压倒了内部,创造了建筑师担心的“谷仓般的”氛围。这个发现导致了贝聿铭团队对中庭设计的重大反思。

 

混凝土天花效果图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到1971年1月,贝聿铭同意设计一套新的天窗系统,而不是混凝土天花板,中庭因此能够接收自然光线。建筑师还引入了一座混凝土桥,为巨大的空间带来人性化的尺度。访客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三角形中庭三个角落的塔楼顶部,从而确定方向。

 

开放式室内中庭的概念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但奥莱斯的图纸再次揭示了设计中的问题。图纸显示,高高的天窗和它们的小玻璃窗格将与大的中庭空间不成比例。建筑师还担心天窗框架的许多小金属块会被解读为沉重的蛛网,分散人们对空间基本几何结构的注意力。

 

玻璃天花效果图。右边这幅图纸是在左边这幅完成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完成的。但建筑师对这个结果仍然不满意。©National Gallery of Art

最后,建筑师转向建筑原初的三角形主题来解决问题:一个由钢框架模块组成、雕塑般的屋顶结构由此诞生,每个模块的底部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两边的比例则与建筑本身一致,为2:3。

 

修改后的屋顶结构渲染图,完成于1971年6月。©National Gallery of Art

在屋顶框架的最终设计中,管状铝条被放置在玻璃板上,以减少中庭的眩光,但不会减少进入空间的光线。

 

玻璃板上放置了管状铝条 ©Robert A.Lautman
建成后的中庭看起来与渲染图非常相似。©Ezra Stoller/ ESTO

 

技术成就

 

建成后,每个屋顶框架四面体长30英尺,宽45英尺,与整个中庭的比例是相同的2:3——两边长225英尺,另一边长150英尺。当建筑师构思这个跨越16000平方英尺的屋顶框架时,此前并没有类似结构在如此规模上被成功建造过。该框架最终由巨大的五吨铸钢节点高温焊接到轧钢梁上实现,工匠们为项目的成功做出巨大贡献,这最终也为他们赢得了23个奖项。

 

左图显示了一个节点的设计,该节点支持屋顶框架,并将梁固定到位。©National Gallery of Art
被完美实现的屋顶结构 ©John Nicolais
图源:普利兹克建筑奖官网

1978年6月,国家美术馆东馆开放,屋顶结构在主入口上方可见。三个灵活的塔楼围绕着采光充足的中庭组织,为不同规模的展览提供了空间。基地的三角形几何形状,成为整个建筑中一致的主题。一方面延伸至建筑最小的细节,另一方面也直观地影响了观众体验空间的视角,特别是带天窗的中庭,成为交通和游览方向上的枢纽。

 

东馆室内 ©PCF&P
漂亮的大理石楼梯 ©Jason R. Woods

“三角形”的体验无处不在 ©Jason R. Woods
楼梯间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中庭 ©Wiki User: Difference engine
展厅 ©Ezra Stoller/ ESTO
展厅 ©Jason R. Woods
屋顶 ©Jason R. Woods

东馆的设计对西馆的对称性作出回应,并延续了东西馆之间的轴线。新旧建筑通过一个地下隧道结合成一个整体,这个隧道由棱柱体天窗、水墙以及提供了餐饮或其他服务的设施激活。

 

连接东西两馆的地下隧道 ©Leo Villareal
瀑布水景 ©Albert Herring

参考资料:

[1]www.nga.gov/features/slideshows/a-design-for-the-east-building.html#slide_1

[2]www.pcf-p.com/projects/national-gallery-of-art-east-building/


本文由有方编译,编译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经典再读
贝聿铭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