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中国项目负责人01 | 王宁:包赞巴克与苏州湾文化中心

中国项目负责人01 | 王宁:包赞巴克与苏州湾文化中心
编辑:原源 | 2021.01.14 11:25

近年密集的招投标组织工作,以及近期与西扎事务所中方项目负责人刘纯一、包赞巴克事务所前中国项目负责人王宁等建筑师的交流,都让我们对“国际事务所驻中国项目负责人”这个群体,产生了好奇。

 

尤其是当所属团队还未成立中国办公室,这些被“单枪匹马”地派往中国的建筑师,往往是需要高强度负责各类工作的“多面手”;但当项目落成,在国际大师的盛名之下,又常常扮演着幕后的角色。

 

2020年12月,在包赞巴克新作苏州湾大剧院落成之际,王宁就项目难点与“负责人”的身份,接受有方专访。这是有方“中国项目负责人”专题第一期,我们希望长期关注,期待你的自荐。

 

 

 

 

Q&A

受访:王宁,and studio创始人

包赞巴克事务所前中国项目负责人

苏州湾文化中心法方项目总负责人

 

Q  能否先简要介绍,你在苏州湾文化中心项目中负责的工作?

 

A  苏州湾文化中心是2013年通过竞赛赢得,也是我从业至今唯一从第一笔开始、全程跟踪直到落成的项目。起初作为项目负责人推进概念、完成投标,后来作为法方负责人,回国全面介入了商务、管理、技术、施工图的全程对接,甚至包括在工地的附加服务。在过去七八年中,我们不间断地参与了项目的整个周期,它是我职业生涯的加速器。

 

Q  对于本篇关注的“国际事务所驻中国项目负责人”这个角色,你有身份认同吗?这个职业身份的最大成就感和面对的最大困难,分别是什么?

 

A  有,但这话题比较个人(笑),我也很少聊。一个大背景是,欧洲事务所在商务和精力投入上比较谨慎,对于新市场一般会派出一个员工进行灵活周转,中国的项目大多会由一个中国人负责。而在苏州项目前期的2013到2015年之间,我基本上一个月飞两次,每月两周在中国、两周在法国,在两种实践体系内不断切换。

 

项目开始时最大的困难在于沟通。之于没有太多中国经验的“国际明星事务所”,团队对中国项目运作模式、技术与文化环境的理解,都需要“中间人”的解读。所以我当时不仅要做翻译,还要对接下来的工作和甲方诉求有长期预判,然后进行有效沟通。这个角色也同时要负责项目的推进,方方面面都要过一遍。那几年可能是我从业后压力最大的一段,高强度地来回飞,经常性的时差变化,两种人文环境的交叠……所以当2015年上音歌剧院启动、我管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就跟公司申请了常驻国内;苏州项目设计深化阶段开始有更多中国同事加入,分担技术工作,我慢慢就转向了商务,开始考虑进一步拓展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和影响。

 

之于我个人,那四五年是我执业能力全面而高速的催化剂。之于国际事务所,有的在第一个项目后就建立起相对健全的中国团队。如果在这边还是一个人,像我和另外几位有类似职业经历的朋友,在这个强度后基本就会选择自己独立创业了。一方面是有了一定的资源积累,另一方面是经历过这样的工作模式,也不想继续充当桥梁,更多是希望自己能独立判断、完成决策。

 

 

 

Q  在项目介绍视频里包赞曾说,当时也是你告诉他在苏州的这个竞赛机会。还记得当时团队的整体情况吗?氛围和信心是怎样的?

 

A  当时的心情不是非常积极(笑),因为我们在此前参与了两次有着不同选址的江苏大剧院的设计竞赛,非常认真地为功能复杂的剧院投入了全专业团队、从概念设计开始工作就铺得很大,但最终都没有中标。所以当时团队心里有些疑虑。

 

后来苏州项目邀请我们参赛,应该是比较认可我们在南京的工作态度和方案的策略。当时我在包赞的公司里已工作了七八年,应该是公司唯一的中国人了,经手的很多美国、欧洲项目速度都很慢。2013年如果没有这个项目,可能就到了我需要离开、回国独立的节点,国内机遇肯定更多。然后当时我跟包赞说,这个项目还是值得试一下,就组织了非常精练的团队参加竞赛,直到最后中标。苏州湾文化中心是包赞巴克在中国中标的第一个项目。后来推进比较顺利,我们的信心也建立起来。

 

Q  但包赞位于上海的上音歌剧院项目,落成更早一些?

 

A  对,但上音的启动要晚很多,它是我在对接苏州项目的过程中才接触到,不过体量较小,落地比较快。

 

在苏州湾文化中心之前,要说“中国经验”,包赞肯定也有,但此前的项目大多进展得非常不顺利,有点灰心。苏州项目中标后,整个公司的精力和投入都对它有了很大倾斜。

 

△ 上音歌剧院鸟瞰、建筑入口。融入周边城市肌理,有着与苏州湾文化中心截然不同的基地条件和介入策略。  ©2Portzamparc

 

Q  包赞巴克一直强调对项目基地的理解,而在设计伊始,什么是你们眼中苏州湾文化中心的基地特点,与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又是什么?

 

A  第一眼看来,苏州湾文化中心可能不是一个典型的“苏州”建筑。但实际上,其设计跟包赞2000年在同济参与一个大型中法会议时,在同里水乡的长时间旅游研学有密切关联,那次经历带给了他对苏州园林的一定认识。项目进程中,我也跟他做了很多文化层面的梳理,包赞收到其中一本苏州园林的英文介绍书目时非常兴奋,说“我好像在梦里见过这种场景,但又从未在中国的任何具体建筑中见到”。

 

在设计苏州湾文化中心时,包赞代入了自己对同里文化的认知,有自发的内心深处的灵感。项目发布后吸引了最多关注的“双飘带”,其实是设计推进中功能与结构不断深化的结果;但如果你去看包赞最初的草图,是有对水乡、桥面、江南生活氛围的视觉感和记忆在里面。

 

△ 2019年7月,有方承办、王宁任学术翻译的包赞巴克首场深圳讲座现场。在讲座前的准备环节,包赞“希望了解深圳城市规划数据及资料”的具体要求,让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摄影:胡康榆/有方

 

△ 包赞巴克苏州湾文化中心草图

 

文化中心地处太湖新城起点,有一定自由度,它与苏州之间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层面的文化连接,而不是城市肌理的绝对约束。项目也反映了部分中国地标建筑面临的问题:2013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宏大的未来规划,但现场空无一物。规划中一个庞大的东西向步行体系,从新城中心蔓延到太湖湖面;我们的设计即要“完成”这个整体的步行通道,给它一个标志性终点,同时将散落的三四个功能糅合成一个复杂但统一的文化综合体。

 

在这个希望下,中间原有的庞大广场过于分裂建筑,我们于是把两边的建筑向中心线缩了很多,以此确保中央广场有适宜的尺度。我们也将项目与巴黎的很多大体量建筑/基地做了多次横向对比,来推敲如何在这样的地方,将人们聚集在一起。

 

△ 新城规划效果图

 

△ 步行通道的“标志性终点”

 

Q  吸引了众多关注的“双飘带”曲面造型,可能是文化中心最突出的形式特点,在结构方面亦创下了两项全国第一。它的设计思路是如何产生?

 

A  在城市设计层面,“飘带”的初衷是在中轴线临太湖的节点上,形成一个城市拱门,让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它,继而把人引向广场,引向湖面。而在深化过程中,孤立的“拱门”意象慢慢演化为三维立体的建筑信息,变成了互相包裹的墙面和屋顶。

 

△ 由“拱门”意象演化而来的双飘带

 

同时,飘带也能为广场提供遮蔽作用。我们有一次去现场是在雨天,发现上下飘带交织后还能挡雨,人完全可以在里面停留。飘带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围合感,继而把两侧的不同功能空间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并不是纯粹的形式,飘带上设有步道,地下负一层也通过大长廊相连,空间内,七八个文化功能被真实地串联在一起。无论在横向上还是竖向上,文化中心的功能都是高度复合,这可能是中国目前建成的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功能综合体。

 

△ 一座相连的综合体  摄影:邵峰

 

Q  今日回顾,你觉得项目中最大的技术难点是什么?

 

A  项目遇到的两个最大挑战,是结构消防

 

一个易见的结构难点是双飘带的实现,奥雅纳(苏州湾文化中心结构+幕墙一体化设计方)的文章中已详细谈及。同时,上有人行通路的飘带不是纯粹的结构,设计还要考虑人在其上的舒适性,比如在大风天气下会不会感受到过大的晃动,这些细节的确认花费了很大精力。但整体上,我们的要求是非常“现实主义”的,包括在飘带中间增加三个小柱进行起托,没有刻意挑战形式的纯粹或谓“极致”。

 

△ 建设中的双飘带结构  ©Arup

 

△ “飘带”顶部人行通路  摄影:邵峰

 

△ 三叉钢柱支撑  摄影:邵峰

 

除去外观,在超限审查的时候,我们发现左右两边建筑的结构模型全都不一样:左边是大剧院,右边是吴江博览中心,其内博物馆的结构挑战也很大、里面近乎被完全掏空,展览馆尾部还有一个长达一二十米的悬挑。室内音乐厅、观众厅的非对称设计,以及大量观众席的悬挑,也都对后来的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

 

奥雅纳跟我们合作的是Andrew,也做过鸟巢和CCTV大楼,他跟我说,这个房子的难度跟它们相比其实完全不小。CCTV大楼是一个竖向的、唯一的逻辑体系,而苏州湾文化中心是一个横向的结构的综合体,其内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结构逻辑,在模型里互相并不支持,非常复杂。

 

△ 施工现场

 

△ 展览馆悬挑

 

△ 博物馆内部结构

 

Q  消防方面的难点具体是什么?

 

A  在2014年昆山工厂爆炸事件后,国内对大型公建的消防规范进行了一次巨大变更,而那正是在苏州湾文化中心要进行消防审查的时候,项目进度也因此大幅放缓。在某种程度上,文化中心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个能这样建房子的:既把很多功能综合在一起,中间还有很大的大厅;在规范改变后,可能少有建筑师会再像我们那样去进行这个挑战了。

 

消防规范的变更也带来了此前设计的更改,这可能是项目最可惜的一点。我们的设计大量考虑到后台的艺术家,考虑建筑内实际使用的人的功能流线。后来因为项目整体功能复杂,需要加很多独立的消防疏散通道,一些原本可以通过审批的设计也不再可行。在新的消防规范出台后,里面的楼梯基本上翻了一倍,也导致了平面的很多变化。

 

△ 消防规范变更前后平面图对比

 

Q  自毕业实习进入包赞巴克事务所后,你在其中一共工作了十五年。根据对包赞设计理念的了解,你如何评价苏州湾文化中心在他的作品序列中的角色?有哪些沿袭和突破?

 

A  在我们的期望中,苏州湾文化中心是一次“自内而外的创新”。它体现着包赞对音乐建筑设计的持续思考,并重点聚焦于音乐厅和观众厅内部——这是目前对大剧院的讨论中很少涉及的,但其实我们更希望得到认可的,正是剧院声学和舞台设计,这也是室内设计选择非对称布局、非常在意拉近距离的原因。

 

包赞的剧场设计予我的最深印象,是他对台上艺术家与观众关系的不断研究;我们希望这个建筑的第一评判标准,是艺术家、指挥、乐团等实际使用者的认可,第二层是观众,然后是大众和市民。从上音歌剧院开始,我们很自豪的一点是,这些音乐建筑不是只在表皮上做文章,然后内核极度保守、没有创新。在苏州湾大剧院内部,我们做了很多关于观演模式、声学和演绎方面的探索。

 

△ 苏州湾大剧院歌剧厅  摄影:邵峰

 

△ 上音歌剧院观众厅,借鉴古典歌剧院,呈马蹄形布局。 ©2Portzamparc

 

在包赞的作品序列中看,苏州项目的形式感和材料层面有很大的突破,比如他以前一般不大用金属材料。然而在外观和形式变化外,项目延续着包赞对人的个体体验的重视。在文化中心设计过程中,我们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做全场景的模型,模拟人视角的空间浏览,来增强人的体验感并验证内部材料的使用和灯光设计。加之项目的空间变化本身非常复杂,这项工作就更为冗长,但包赞对此一直特别认真。丰富的内部空间,整个方案的公共性,人视点空间序列连续的戏剧化展开,都是苏州湾文化中心在包赞建筑中的延承。

 

△ 金属材质使用  摄影:邵峰

 

△ 内部空间  摄影:邵峰

 

△ 推演过程图纸

 

很多时候,包赞是把建筑当成一个城市来做。对于苏州湾文化中心,你可以说我们是建了一个房子,也可以说是建了一个包含着很多房子的群体,再用飘带完成视觉上的整合,囊括起许多完全可以独立出来的精华建筑空间。它有自己内向型的复杂,而不是在复杂形式感下包裹着非常简单的内部逻辑。这个项目复杂的形式完全不是人为的刻意创造,而是由功能的高度复合一步步衍生出来。

 

今天的场地周边和内部都还很空旷,会显得房子尺度很大;而我们希望将来当文化中心真的运营起来,人站在里面会感到身处在一个非常场景化、电影化的空间中,不同内容在各种维度上交织在一起,就像中国当代社会一样的丰富。同时,我们在项目中增设了商业、影院等很多能跟生活直接相接的空间,而不是仅是阳春白雪的东西,希望让建筑在未来更生活化。这可能也是中国文化地标里一个较为大胆的尝试吧。

 

△ 摄影:蒋飞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受访建筑师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人物
对话建筑师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