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开幕现场:首届中欧建筑邀请展·上海站,平行世界中的建筑对话

开幕现场:首届中欧建筑邀请展·上海站,平行世界中的建筑对话
2020.11.09 18:15

 

10月31日,由中德可持续都市与建筑协会(SGSUAA)和中欧建筑传媒中心(SEAMC)联合主办的“首届中欧建筑邀请展2020-2021 | 上海站”,在Roca Shanghai Gallery成功举办。本次展览以“变迁的视野”为主题,从历史、当下、未来三个层面展开,进行了跨国度、跨尺度、跨维度的“建筑对话”。

 

 

活动汇集了本次展览主办方中欧建筑传媒中心代表、策展人、建筑师刘宇扬、中欧建筑奖评委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本次活动的战略合作伙伴:Roca中国区总经理安明理,日朗门窗董事长寇忠信及各界媒体代表,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特别感谢吕慢(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柳亦春(一岸设计文化促进中心)、叶春曦(designverse设计宇宙)的莅临支持。

 

 

 

中国和欧洲的桥梁

———

中欧建筑传媒中心

 

中欧建筑传媒中心(SEAMC)成立于法兰克福,最终希望成为中国和欧洲的桥梁,把中国当代设计推广到国际舞台,通过图书出版、版权贸易、展览策展、行业互动交流以及培训合作等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嫁接起中国和欧洲。此次展览在刘宇扬、阮昕以及众多国内外参展的建筑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下顺利落地,面对现在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期待展览在中国建筑界、当代建筑圈传达原创和可持续的生活理念。

 

 

包容、平等、对话

———

中欧建筑邀请展

 

疫情的突发让我们认识到,自己不可能永远为下一件事情做好准备。本次展览的举办正是希望大家能跳脱出日常生活的框架,从专业的角度对社会的发展进行反思。在中国建筑师的选择上,尝试从一些脉络出发,以实践的多样性、年龄的不同层次为标准,但背景与欧洲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而从欧洲建筑师的选择中,试图寻找他们跟中国的关系,以此形成一种双向的对话

 

 

可持续生活的意识形态

———

中欧建筑奖

 

“中欧建筑奖”即日启动,正式公开征集以“当代原创与可持续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原创建筑作品,无需任何报名费用。此次的参展作品都已进入到备选名单。评委会不会像以往的奖项一样进行打分或者投票,而是以每一位的个人主见去思考和讨论。具体操作与流程将在官方平台陆续公布。

 

 

 

“平行世界中的真诚对话”

———

主策展人:刘宇扬

 

关于本次展览的主题 “变迁的视野”,刘宇扬旨在以建筑师的视野作为出发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展开对话,同时它具有某种层面的当代性、当下性,与当下的环境、时局面临的问题和疑惑有关,达到了超出简单传播或者传媒的意义。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终点由受众以及其他学者、专家、设计师们进行解读和延伸。而随着展览的开始,参展设计师的劳动成果步入大众视野;更加值得期待的是,未来四周即将举行的四场分享会,不仅有参展设计师,业内有想法、有话说的设计师们也将参与进行同台探讨。

 

学术对谈的命题为“平行世界中的真诚对话”,我们往往生活在平行世界、平行空间里,不同地域发生的事情都截然不同,希望能透过展览促进一系列多层次的对话

 

 

 

“建筑的魔力”

———

中欧建筑奖评委会主席:阮昕

 

当今我们面临一个较难相互理解的局面,因此必须通过交流来缓解这一问题,文化交流的意义也随之变得极为重大。但是交流需要一定的方法,观念不同会导致无法达成有效沟通,最终沦为空谈甚至争论不休。针对这一现状,建筑可以作为媒介来完成文化交流,对于从事教育或从事建筑实践的建筑师来说,这是当仁不让的必要责任。

 

除此以外,从事教育或从事建筑实践的建筑师都坚信建筑是艺术,它与音乐、文学没有区别,唯一的不同之处是要应对现实,应对低劣的东西,不能永远保留它的高雅。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唯有的艺术性不能丧失,它是一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魔力,希望这次奖项能保留住这一点魔力。

 

 

 

可持续、变迁、建筑

———

学术对谈

 

学术对谈由建筑理论家鲁安东担任主持人,与梓耘斋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童明、无样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冯路、RSAA/庄子玉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庄子玉、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合伙人陈立缤、MVRDV亚洲区总监Steven Smit和BE深圳公司合伙人梁庆祥,围绕“可持续、变迁、建筑”三个关键词进行了深度的专业对话。

 

 

首先,对于“变迁”这个词的性质,冯路把它定义为中性词,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总是在前后摇摆中。陈立缤在分享中表示,“变迁”并不是现在发生的,而是一直在发生的。而对于变迁的不确定性,庄子玉指出世界甚至已经达到了回归,这既是生活的本质,也是世界的本质。相比于谈论日新月异的变化,梁庆祥更想在变迁的视野里总结出些许不变的东西,只有当一部分人坚持不变的东西时,我们才能从中看到变的部分。

 

针对建筑或建筑学变与不变的话题,童明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讨论建筑学的变与不变是毫无疑义的,应该做的是在建筑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应对不同情况。Steven Smit将建筑视为一种行动,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变化是客观规律,而我们需要做的是适应规律,因此“变迁的视野”即为“变迁的行动”。阮昕概括了大家对于变迁的探讨,从建筑师要应对的问题出发,其实就是把“不变”和“变”与Action结合在一起。

 

对变化来说建筑学科是滞后的,并不是迅速变化,建筑对变化的应对要经过人和社会层面使用端的变化之后再反馈过来。而在当下,无论建筑师变或者不变,必须要面对支持和挑战,寻找新的路径,这是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和实验的领域。

 

 

首届中欧建筑邀请展开幕典礼活动当天在线下和线上都受到了极大关注,截至活动结束,共有10万余人次通过观看直播进行学习交流。今日的探讨只是系列活动的首场,在展览期间每周六还将举办四场主题研讨会,期待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建筑行业的朋友们参与进来。

 

所有活动均有线上直播,并将在“SEAMC”公众号上发布相关内容回顾与预告,敬请持续关注!

 

本次展览地点为Roca上海艺术廊

展览时间为10月31日至11月30日

11月1日起对公众开放(周日闭馆)

请留意展览开放时间

为了更好的观展体验及疫情期间人流量管控

敬请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观展

扫码预约

Contact us
Mr.Song /13917679578
seiae2020@seamc.com.cn

 

 


 

本文为主办方推广文章,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政策资讯
资讯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