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金秋野:生活形式 广义功能 | 北建大“二七论坛”第一期讲座

金秋野:生活形式 广义功能 | 北建大“二七论坛”第一期讲座
编辑:崔婧 | 校对:原源 | 2019.10.24 15:08

2019年9月27日,“二七论坛”第一期于北建大西城校区教五大阶梯进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建筑大学讲师任中琦主持,北京建筑大学讲师王韬、C+ Architects主持建筑师程艳春、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金秋野、《建筑学报》执行主编黄居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五位嘉宾,围绕“杰弗里·巴瓦33街自宅”依序演讲,并就巴瓦自宅的设计手法与理念进行了答疑与扩展讨论。

 

以下是本期论坛中金秋野的演讲视频与全文。

 

▲ 金秋野演讲视频

生活形式 广义功能

金秋野

 

金秋野  摄影:胡康榆/有方

我想从“形式追随功能”谈起,这是沙利文当年曾说的一句话,但他从未把形式化的东西从他的设计里彻底清除,其建筑立面上精密的铸铁装饰堪称“人肉参数化”。沙利文依据的是欧文·琼斯(Owen Jones)在《装饰法则》里提出的规则,形式都有等级区分,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特点来调配。古代的装饰都有等级,不可能随便使用,这点东西方都一样。沙利文晚年想用装饰去表达等级制,可是大家都不懂,装饰开始变得没有意义。赖特发明了新的语言,所以他的东西能够被识别,而“巴瓦传”的作者告诉我们,其实巴瓦心目中最崇拜的是赖特。

 

巴瓦自宅,是观察现代建筑如何体现等级差异的好例子。

 

从楼梯间窗口俯瞰屋顶,可看出这是一个小房子的群落。他把房子打通,将内部做成错综复杂的形状。数卫生间可知,一层有四个套间,二层有一个套间,一共五个,都是五脏俱全的真正的套间。巴瓦自己的主人房有餐厅、书房、客厅、私人卧室。旁边是客人套房,起居室、卧室、主卧、卫生间都至少配有一个庭院,还有服务性空间。

 

从楼梯间窗口俯瞰屋顶
从功能角度看小房子集群的空间归属

这些庭院全都有微差。巴瓦的房子并不匀质,而是非常精密地表达差异,这是使用功能决定的。他的老佣人米盖尔住的管家套房专门服务于巴瓦的主卧;在两个年轻佣人住的地方,他们做早餐、居住、给客人做饭的地方全部被分开。

 

巴瓦晚年时把客房挪到了二楼,其时重要的变化是,客房的等级降低了。原本一层的客房有卧室、餐厅和起居区,有四个庭院;而到了二楼之后,床铺的地方只是一个地台,对面一张小桌子,外边是一间大起居室。

 

 

除此之外,卫生间也是一个线索。自宅里的六个卫生间,都是白色的墙面、抹灰的地面,但每一个都按等级差序一点点降下来。同样的空间语汇,怎样细腻地分级呢?二楼客房的卫生间,是上了地台之后掀开布帘子直接进去的,空间非常小,东西塞得非常满,且只有淋浴。而在一楼客房的卫生间中,浴架上面摆着一些装饰物,洗手盆和马桶统一在连续的地台中,马桶嵌入到地台里面,地下还有个凹入,是出恭时放脚跟的。水箱同样嵌入到墙里,木头非常漂亮。可以看出这个卫生间是精密设计过的,比楼上客人房的卫生间更高级,配置级别在巴瓦自宅里排第二位。

 

左图:二楼客房卫生间;右图:一楼客房卫生间

另外,一层客卧的地砖用的是红色铺砖,凸凹不平,表面锃亮,跟主人卧室是一样的。走到洞穴深处的暗区,全是这种地砖。而二层卧室和走廊一样涂白。一层客房的设施种类跟主人房一样,但具体物件都低一级,比如主人房的大床前面有长长的地毯,客人房没有,等等。巴瓦自宅一共五个套间,都有不同的标准,级差一目了然。这是一种高级的设计控制能力,设计思维非常精微。

 

一楼两间卧室的关系

这让我想到,“功能”与我们之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广义的功能指什么?主卧花园对面有一个带披檐的小隔间,里面有一把椅子,洒下一束光,对着一方水池,地下铺的碎石子非常漂亮;而客卧的花园里只有一个高高的树池。仔细观察,两个花园间有一个隐秘的通道,它的作用为何?为什么在背后开一个小门而不在正面光明正大地开门?原来一层住的客人是什么人?在40年的居住时间里,巴瓦为何要对自宅进行这样的改造?是什么客人的离去,让他把客卧移到楼上?想必都是有原因的。

 

对不熟悉巴瓦生活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谜团。自宅是巴瓦为自己设计的,图纸上的每一笔都必有其功能、具体的使用条件、对象、时间和地点。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空间化。

 

主人房间的主庭院
客人房间的主庭院
一层两间主要卧室间的窄门

巴瓦的庭院是非常精密的。下图中紫色的部分是天井。如果把露天的部分分类,第一类是天井,它们全都出现在内部,给白色的走廊采光。没有任何一个天井直接出现在对外的空间。外边的叫庭院,绿色的是景观庭院,隶属于主要房间;蓝色的是后勤庭院,隶属于次要房间。管家房入口部分非常美,跟走廊一样做成了纯白色,有一个独立天井,庭院只能从内部观看。另一个佣人房虽然大,但规格没有管家房高。管家去世之后,原本五脏俱全的小套房变成厨房,小庭院取消变成上面一个小小的天窗,是仅存的一点遗迹,非常可惜。

一层院落的归属和等级

所有的庭院,都有各自的方向、归属和等级。巴瓦是个“控制狂”,这些房间里有很多窥视孔可以往外看;往里面走到中心又变得非常幽暗,洞穴一样。两处白色发亮的管道是真正的服务性空间,虽然没有形状、模糊朦胧,但我认为它等同于路易·康那些几何形态、极致精密的楼梯间,这就是服务性空间的进化。

 

白色的楼梯像塑性的管子,上去之后进入客房,全是白的。在巴瓦的等级划分里,次要的部分才是白的,比如三层露台。白色的管道把人输送到各个地方,在管道的各个节点处,巴瓦都精心地塑造空间,比如一层水庭旁边有几把椅子——但谁会坐在过道这儿?巴瓦塑造了一个场景,椅子不是给人坐的,只是意味着有人可能会坐,这就是气氛的由来。

 

一层的服务性空间
白色的过道被天光照亮

多重嵌套和差序格局是巴瓦自宅的特点。我觉得真实世界表达多样性的方式不是扁平的差异,而是关联的差序。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巴瓦自宅空间标记着主人和家庭成员、佣人、客人,家庭成员与工作人员,主要空间与次要空间等等的伦理关系,建立了相应的等级。这就是沙利文之前的时代,人们用装饰来标志的东西。而现在装饰已经消失了,所有人都穿着不分等级的衣服,则我们通过什么来表达微妙的差序?

 

 

又如二层客卧桌子的做法,是用薄薄的细板条在外面绷了一层,为了使里面不高级的材料显得高级,巴瓦这上面包了布面。它应该就是一种廉价的木头,为了略微提升等级而采用这样的做法。在做自宅时,巴瓦硬是用这么多便宜材料区分出了这么多等级,这是造价、实用性和感官体验的微妙平衡的结果,自宅里到处都是这种结果。

 

二层客人房间的半高柜

古典建筑有向心性,结构决定了空间的大小主次,分清等级非常容易,路易·康后来也走的是这条路。可是现代建筑的核心问题是匀质框架,因为它最便宜。在此基础上,怎么对匀质空间进行等级和差序的排列?

 

下图是巴瓦自宅二层起居室的两组沙发座椅。一组是三把椅子,中间一个小茶几,我从来没有坐过这里,感觉特别疏离。另一组家具离得很近,两盏灯照亮,一个长条沙发,三个座椅,围着中间大茶几,亲切私密。另一个例子是碧水酒店大堂的两组椅子,一组排列紧密,供人交谈。另一组排列松弛,人们坐在这儿就不说话了,因为晚上有人演奏,这里是观赏区。通过家具的摆放,巴瓦实现了微妙的空间等级分配。

 

二层客房起居室的两个地毯区,通过家具摆放体现的微妙差异

那么,功能到底是什么?简单地说,功能就是“利用”。“利”和“用”,在老子的解释里是两件事。马桶可以用来出恭、厨房可以用来烧饭,那是“利”,是一种低级的功能,与使用者间是纯功利关系。而像客厅、书房这一类功能,才是“用”,它是让“窝棚”得以成为“家宅”的高级空间,跟纯功利性的空间比,它反而是“虚”的,并非不可或缺。要成为一个“建筑”,没有低级功能是不成立的,没有高级功能是不健全的。这功利性的低级部分,就是路易·康所谓的“服务性空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区分。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似乎在说形体与空间、外壳与内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但在我看来,更像是在说空间本身的“实”与“虚”,在说服务性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真正核心的是服务性部分。建筑的体积并非只是一层薄薄的外壳包裹空间,或坚强的结构撑起内部;广义的功能,还应包括所有功利性的服务性空间和它的内容物。外壳不是纯粹的“实体”,空间也不是真正的“虚空”,建筑到底跟车轮、器皿不大一样。其中最高级的部分,偏偏是最“无用”的部分,它不能给人带来直接的“便利”,却也有一种特殊的“用途”,即伦理功能。试问形式应当追随哪个功能?巴瓦事无巨细地选择材料和形式、区分等级与感受,就是让建筑合乎伦理之“用”。

 

我们往往认为客厅是居室的高级部分,是空间的用途所在,把服务性空间单列出来,是为了空出必要的区域给这个“用”。这时候,服务性功能仿佛成为建筑“外壳”的一部分。将服务功能压缩,出让低级赎回高级,也是一种“利”。空间的虚实,不是外壳和内里的浅薄关系,而是层层嵌套的洋葱皮,每剥开一层,就减少一分实用、增加一层精神,也对应于身份、行为、境遇的细微区别,而使建筑表现为“空”的造型。这才是我们身处巴瓦的客厅,越过纯白的楼梯间,从窗口瞥见远方的树顶所感受到的东西。

 

又比如与朗香教堂相比,费尔米尼小教堂就过于“实”。它的外壳是为了塑造主体空间的特殊效果,把各种手段都摆成一排,服务性空间并没有参与“空”的塑造,从外到内都是造型,逻辑单薄,层次欠缺。事与愿违的是,当你忽视“低级功能”,想把掌声和鲜花都送给“精神空间”,得到的充其量是个高级的舞台布景,就像人不可能生活在纯粹的理想主义中,实现理想的能力跟应对现实俗务的能力相关。建筑的虚与实之不可分割,正如人的发肤与内脏、人世的现实和理想,其依存的程度和表达的准度决定了感官的深度。

 

巴瓦的交通走道部分就有这样的特点:它本身是空间雕塑,联系并包裹着被服务性空间,二者不可分割。只因对居住环境中那些次要的和容易被忽视的部分的内向雕琢与精密划分,巴瓦的小房子表达出很多大型建筑也缺乏的感官深度。

 

费尔米尼小教堂

最后,功能的目的是什么?巴瓦在有限的设计幅度内调节空间样式,分主次、内外、前后,以适用于不同的感官梯度,这就是欧文·琼斯所谓的“得体”,也就是路斯所说的“适宜”——通过把握分寸,取消直接的符号性的区分,让空间微妙而复杂。

 

可是,只有复杂和微妙的时候,空间含有的信息才多啊。今天的城市和房子之所以不耐人寻味,是因为对复杂微妙的理解太差了,人是粗糙的人,空间因此而变粗糙了。每一次去看巴瓦,似乎都在倾听他的教诲,让眼睛变敏锐。

 

 

关于“二七论坛”

 

学习建筑离不开经典案例研读,而传统分析方法建立在抽象解读之上,空间和建造信息大大衰减。如何弥补这一缺憾?北京建筑大学“二七论坛”由此设立。

 

以“直观、深入、具体、面向设计”为宗旨,由北建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金秋野发起的“二七论坛”,是学院针对专业实验教学的系列学术活动。一方面以VR虚拟现实搭建经典案例实景,带给体验者临场感;另一方面邀请去过案例现场的学者与建筑师从经验与记忆出发,结合理论思考,带来发言与讨论。

 

 

主办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承办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评论研究所、良物匠造、有方

文字整理 | 金秋野工作室:黄露、张靖雯、徐大辉、秦鸿昕、魏前程

VR场景制作 | 良物匠造:蔡斯巍、常涛、宁泽坤、王一民、马一丁、徐彤达、邢晓珊、孙丽媛、李英汉、赵离凡

声音设计 | 强倩

编辑 | 原源、崔婧

视频拍摄及制作 | 郭嘉、胡康榆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原源

 


版权声明:本文由主办方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二七论坛
杰弗里·巴瓦33街自宅
深度
生活形式 广义功能
金秋野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