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华工设计院新作:华南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开放的“麦浪社区”

华工设计院新作:华南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开放的“麦浪社区”
编辑:宋诗雨 | 审校:宋诗雨 | 2025.10.17 10:33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  ©战长恒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  ©徐勉

设计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广东广州

建成时间  2023年12月

建筑面积  5245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总建筑面积52450平方米,建筑层数三层,高23.7米。主要功能包含了能容纳近8000人的甲级主比赛馆、训练馆游泳馆和配套服务功能。该馆是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首个建成的新场馆,将承担全运会青年篮球比赛项目。

东北侧鸟瞰  ©战长恒

该体育馆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是广东高校规模最大的综合体育馆之一,在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同时,能够承接国内一类赛事或国际赛事,建成后已作为CBA广州龙狮队的主场场馆之一使用。华南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获得2025年度德国标志性建筑奖(ICONIC AWARDS: Innovative Architecture)WINNER大奖。

 

△ 项目视频 ©徐勉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在开创性地采用了开放与社区化理念设计打破了传统体育馆封闭的建筑界面,通过融合社区共享服务与社交的复合化功能,以及树伞广场、滑板场地、步行骑楼、多层次平台等户外空间,将体育馆打造为一个开放的校园运动与社区活动中心。该设计在提升场馆日常使用率的同时,使体育馆融入校园生活,并创造了充满活力的校园空间和新的场所记忆。

 

沿途架空空间  ©徐勉
开放的活力空间  ©徐勉

 

选址位于华南农业大学校门东侧,具有向校外社区开放共享的条件。场地东西长440米,高差最大13米,西侧和东侧分别通向教学区和生活区,是师生通勤往返的必经之地,设计希望将体育馆打造为一个开放的活力社区中心,以及联系校园东西分区的活力纽带。

建设前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的沿途空间  ©华工设计院

同时,用地西侧、北侧有生长良好的高大树木,设计通过退让的体量与谦逊的立面设计,使体育馆与周边生态景观完美融合。

沿校园主路展开的体育馆体量  ©战长恒
游泳馆西侧与北侧保留树木  ©徐勉

体育馆处于校园师生日常往返于教学与生活区之间的路径上,设计师希望将体育馆融入校园生活,成为更具有交往功能的社区中心。设计采用了功能复合与空间开放的社区化设计策略。

社区功能  ©华工设计院
功能流线分析  ©华工设计院

首先,将泳池、网球训练馆等场馆结合透明的界面沿校内主要道路布置,在主要步行流线旁布置滑板、攀岩场、健身房等更具有日常性与开放性的空间,通过这种开放、互动的体育设施,增加了沿途师生的体验感与参与感。

开放的空间  ©徐勉

其次,在训练馆、游泳馆门厅设置咖啡厅与休闲吧,首层架空层引入冷饮店、体育用品店等社区服务功能,并布置了休闲坐阶、座椅等设施,为日常路过的师生创造更多可以停留下来的公共性、社区化交往场所。开放与复合的设计使体育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场馆,而成为一个开放、充满活力的交往社区。

 

树院与首层沿途的运动与社区服务空间  ©战长恒
体育馆首层沿街的门厅和非正式交往空间  ©徐勉

 

在比赛馆与游泳馆之间的街角处,斜向切割的建筑体量围合形成小广场,其中布置了滑板池、冷饮吧、休闲坐阶与休闲展廊,可以容纳运动、社团与各类自发的社交活动。广场上设置了20组伞状遮阳构筑物,形成了以树伞为主题的校园交往空间节点。

树伞广场沿途空间  ©徐勉

树伞阵列以华南农业大学校徽中的“萌芽”元素为主题,布置于南北向通风廊道之中,它们适应亚热带地区日照强烈和多雨的气候,创造了全天候的户外活动场所。树伞在广场上创造丰富的光影与舒适的小气候环境,加上广场旁的休闲咖啡吧,这里平日吸引了学生与社区居民在其中运动、聚集、休憩与交流,也在校园中创造了一个承载师生记忆的标志性场所。

树伞与公共平台 ©徐勉

此外,建筑在立面设计了一条类似骑楼街的步行路径,以线带点将树伞广场、休闲平台、休憩区等公共空间串联起来,为往返师生创造了一个开放且充满乐趣的街区。沿途建筑采用骑楼空间与落地玻璃设计,行人可观看到室内的体育活动,实现了室内外的互动的趣味与社区的参与感。

沿途骑楼空间为学生创造遮风挡雨的步行环境  上、下图  ©徐勉;中图  ©战长恒

立面设计结合农业大学的学科特点,借鉴了印象派油画中通过色块表达穗与谷仓意像的手法,通过设计三种不同穿孔率铝板作为立面“麦穗”构图母题,形成三种不同明度的暖黄色调,结合穿孔折板幕墙机理表现抽象的“丰收麦浪”意像。

立面推演  ©华工设计

立面采用折板渐变的处理,随着光线与观赏角度的变化形成彷如风吹麦浪的丰富的视觉效果,为沿途师生带来步移景异的视觉体验。体育馆立面创造性的将农业学科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融合,使体育建筑融入校园社区,成为展现学科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名片。

竞赛馆东南侧鸟瞰  ©战长恒
寓意丰收麦浪的立面表皮  ©徐勉

 

这是华南地区少有的在建设过程中融合社区参与和研究性设计策略的大学体育馆。项目在策划阶段通过对校园社区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师生日常性运动活动的使用需求,在设计阶段提出融合日常使用需求的设计目标,并开展相关的设计研究。

目标原则图  ©华工设计院
调查研究分析  ©华工设计院

通过融合日常需求的功能布局,结合立体的交通组织、弹性可变的使用空间,在保证平时与赛时可切换的同时,充分提高了大学体育馆的利用率。

立体分流的交通组织

体育馆采用了双首层的设计,实现兼顾校内外人流的立体交通组织,有效保证校内外观众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流线,平时赛时人流都得到合理的组织。在举办大型赛事时,让校外观众通过校门走上西侧台阶,通过二层平台进入竞赛馆。在校内师生赛时与日常使用时,可通过体育馆北侧道路,从一层入口进入竞赛馆、游泳馆与训练馆的门厅。

流线分析  ©华工设计院

弹性可变的使用空间

设计通过可变的功能布置为体育馆赋予了多样使用可能,提升场馆的使用效率。其中:主场馆采用三边台设计,可满足大型赛事和校园典礼、表演使用,舞台侧采用多功能设计,可在舞台、主席台、训练场地之间转换。

体育馆多种使用模式  ©华工设计院

中心球场周边和部分看台坐席设置平时可收起的活动座位,方便非赛时调整为各类球场,增加日常上课使用的运动场地面积,提升场馆空间的日常利用率。外围附属用房也采用可变的弹性设计,通过可移动隔墙的调整,使房间适应平时与赛事不同的使用需求

 

竞赛馆室内(CBA广州龙狮队主场比赛)©徐勉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馆创造性地将被动式节能技术、参数化技术与农业学科文化元素融合。外立面通过参数化设计的折面铝板通风表皮,既组成了犹如印象派油画中麦穗与谷仓的意像的建筑外形,又实现了以自然通风、采光为主的内部空间。

绿建分析  ©华工设计院

采用自然采光与通风的游泳馆,漫射光营造了柔和的室内光环境  ©徐勉

再加上场地周边的保留树木,使体育馆成为校园里展现生态可持续理念与学科文化示范性地标。

场地周边树木保留下来,与建筑形成相互映衬的关系  ©徐勉

技术图纸 ▽

各层平面图  ©华工设计院
剖面图1  ©华工设计院
剖面图2  ©华工设计院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

项目类型:体育建筑

项目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岳洲路华南农业大学校内

业主:华南农业大学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1.2—2022.02

建设时间:2022.03—2023.12

用地面积:18257.7平方米

建筑面积:52450平方米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 何镜堂、丘建发、包莹

建筑设计:姜帆、陈浩楠、陈志东、曾宪策、刘骁、邹宏盛、黄沛宁、黄芷珊、曹韫烨、唐智弘、廖育琪、罗宏杰、吕雅婷

结构设计:郭远翔、廖韶山、沈雪龙、越国明

暖通设计:黄璞洁、何耀炳、邹玉进

给排水设计:岑洪金、颜正惠、陈燕桃

电气设计:俞洋、过仕佳、江宏业、陈华坚

智能化设计:耿望阳、陈昳宏、范细妹

节能设计:胡文斌、吴晨晨、许玲玲

室内设计:姜文艺,杨光发,覃路

景观设计:曾宪策、何少兵、林旭升、谢福朋、叶志全、胡静敏

导视系统设计:吴玮、崔浩

造价设计:刘嘉俊、陈婴、罗剑培、钟立佳、何炎龙、曾博

建设单位技术代表:曾静雯

 

摄影师:徐勉、战长恒

视频版权:徐勉

 


 

版权声明:本文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体育馆
公共建筑
华工设计院
广州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