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石家庄滹沱园二期酒店 / 又山建筑

石家庄滹沱园二期酒店 / 又山建筑
编辑:宋诗雨 | 审校:宋诗雨 | 2025.11.26 17:22
滹沱园二期酒店  ©大蛰图志

设计单位  又山建筑

项目地点  河北省石家庄市

完成年份  2025年

建筑面积  378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项目位于石家庄市太平河城市片区,该片区作为石家庄市拥河发展战略的核心起步区,规划有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重要滨水文化设施。片区规划定位决定了本项目承载了“彰显滨水特色、引领生态度假”的核心使命。

 

项目鸟瞰  ©大蛰图志

项目地处滹沱河与太平河交汇处,与正定古城隔河相望。发源于山西繁峙的滹沱河,横贯石家庄北部,是孕育城市文明的“母亲河”。

 

酒店所处两河交汇地段  ©大蛰图志

古城文物遗存丰厚,隆兴寺作为现存核心文物遗存,代表了中国宋代北方寺庙建筑特色;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等四座名塔相映成景,其中八角形九层砖木混合结构的凌霄塔,以挺拔高耸的楼阁式姿态尤为突出。

 

正定古城  供图:又山建筑
文化遗存  供图:又山建筑

滹沱园区规划包含两个地块,地块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传统多层院落组团为核心建筑形态,融于水域与园林环境之中;地块二用地面积小,位于园区西端的不规则地块,地块二为园区西端的不规则小型用地,二期规划建设了“微度假+商务接待”功能复合型酒店,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配置客房180间,作为一期运营的功能补充与容量拓展。

 

园区整体规划顶视  ©大蛰图志

场地独特的地理区位与深厚历史积淀,为项目赋予了不可替代的自然与人文底蕴。本项目要解答的有两点:一是如何对滹沱河的自然环境与正定古城的历史人文要素做出回应;二是如何实现微度假功能的同时建筑也承担地标属性。

 

园区整体规划鸟瞰  ©大蛰图志

 

01.布局策略:弧形轮廓,流动之势

 

用地红线为带弧角的三角形,坐落于一期西侧。为了更好的衔接一期园林,设计将建筑沿场地西、北、南三侧舒展延展,围合形成弧形体量,开口朝向东侧一期。场地中部规划为酒店景观绿地,与一期园林连通,为度假酒店营造景观环境预留出条件。建筑以 “水波环绕” 为形态语言,柔和弧线贴合场地肌理铺展,既弱化建筑与自然的边界感,又呼应滹沱河的流动性与延续性,实现与生态河道、桥梁的有机对话。

 

酒店效果图  ©又山建筑
酒店鸟瞰  ©大蛰图志

建筑围绕中心绿地呈弧形展开,形成“流动围合”的空间结构。顺应场地边界轮廓,设计将主楼拆解为三个弧形体量,通过尺度分解弱化大体量的压迫感,营造宜人的空间尺度,三段体量在平面上逐级退让,裙房与连廊延续主楼向心弧线逻辑,形成层次丰富的形体关系。

 

形态生成  ©又山建筑
体量关系  ©又山建筑
体量与景观  ©大蛰图志

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与一期形体尺度相匹配。

 

高度分析  ©又山建筑
项目与周边相协调  ©大蛰图志

 

02.界面营造:城市形象与景观最大化

 

客房区域采用单廊式布局,结合不同朝向的环境特点打造差异化界面。弧形外侧布置走廊,有效规避了西侧人工堆砌山体和南侧学府路高架桥对客房的干扰;弧形内侧布置客房,所有客房均面向景观绿地,享有开阔良好视野。

 

布局分析  ©又山建筑
整体鸟瞰  ©大蛰图志

弧形外侧(面对城市喧嚣与未成型景观区域)

采用“弧形实墙+凸窗洞”的组合形式,塑造北方建筑敦厚的体量感。弧形实墙外饰面材料选用浅米色肌理陶板,既传递历史韵味,又赋予酒店质感与温度;层间设置由下到上逐渐变宽的小挑檐,既划分建筑体量,又丰富立面细节;错动排布的不同尺度凸窗,让走廊获得自然采光,为长走廊赋予丰富空间体验。

 

酒店沿街面  ©大蛰图志

坡屋面色彩及檐口细节与地块一形成视觉呼应,确保区域风貌连续性。屋面采用抗腐蚀、低维护的金属瓦,立面主体为肌理温润的米色陶板与天然石材相结合,局部搭配铝格栅玻璃,增加建筑营造轻盈感,兼顾室外遮阳,形成高品质的度假型酒店立面形象。

 

走廊取景窗  ©王俊
立面细部  ©大蛰图志

弧形内侧(面向内部景观绿地)

 

客房环绕中间绿地展开,立面采用全落地玻璃幕墙,最大化引入自然景观,搭配暮色格栅,既提升空间的现代精致度,又通过格栅的光影变化营造度假氛围,强化休闲属性。

 

内院实景  ©大蛰图志

客房面向内院景观  ©王俊

 

03.配套规划:“微度假”式高端配套

 

回应“微度假”与商务需求,打造多功能复合体验空间。利用建筑体量的错动关系,建筑内部设置绿化庭院,通过“室内外景观渗透”策略,将外部绿地景观引入建筑内部,提升空间舒适度与生态性。

 

功能分析  ©又山建筑

内庭院空间  ©大蛰图志

客房规划约 180 间,通过差异化房型设计覆盖多元客群;配套涵盖酒店大堂、特色餐厅、全日餐厅、大型宴会厅,以及适配仪式场景的户外婚礼草坪,全方位满足休闲度假与商务宴请、庆典活动等多重需求。

 

餐厅面向草坪  ©大蛰图志
餐厅内部  ©大蛰图志
客房  ©王俊

 

04.文脉呼应:层波逐浪,塔檐承韵

 

群房屋顶通过连绵起伏的形态模拟水波律动,塑造“层波叠浪” 的设计意象,三个塔楼则如同凌波而行的小船,飘浮于 “浪涛” 之上。塔楼在造型元素的处理上,融入了当地传统建筑重檐和飞檐的特点,逐层的出檐提升了立面层次,翘起的檐角丰富了屋顶曲线,以现代风格再现传统之美。

 

屋面拆解图  ©又山建筑

屋顶挑檐  ©大蛰图志

层间挑檐从下往上依次递增出挑的方式,呼应了传统塔类建筑层层出挑的形态特征,也让整个建筑在弧形展开的动势之下,形成摇曳多姿的视觉张力。

 

屋顶细节  ©大蛰图志

檐口夜间灯光效果  ©大蛰图志

05.结语:

 

滹沱河不仅是滹沱园二期酒店的地理邻接资源,更是项目设计的生态底色与文化根脉。建筑形式对正定四塔地域基因的转译、对滨水景观的融合设计,本质上是对滹沱河“自然—文化”双重价值的当代诠释,实现建筑与河流共生、现代与传统对话。

 

酒店夜景鸟瞰  ©大蛰图志
酒店落客区夜景  ©大蛰图志
餐厅夜景  ©大蛰图志

设计图纸 ▽

总平面图  ©又山建筑
首层平面图  ©又山建筑
四层平面图  ©又山建筑
立面图  ©又山建筑
剖面图  ©又山建筑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滹沱园二期酒店

项目类型:酒店建筑

项目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

建筑面积:378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3年

完成年份:2025年

设计单位:又山建筑

主创设计师:王俊、朱伶俐

项目成员:李元隆、高文茁、石俊杰、郝讯(实习)、马之彤(实习)

建筑施工图:河北北方绿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YANG杨邦胜设计集团

建设单位:石家庄市丛越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摄影:大蛰图志、王俊

材料:金属瓦、陶板、铝格栅、石材

设计单位联系方式:youshanjz@126.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又山建筑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又山建筑
河北石家庄
酒店设计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