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董功:光的启蒙 | 有方讲座29场实录

董功:光的启蒙 | 有方讲座29场实录
编辑:李敏 | 2020.11.24 20:10
《光的启蒙》讲座现场  ©有方

2016年12月18日,有方讲座第29场,《光的启蒙》在有方502举行。董功以自己在欧洲求学路上的旅行为引子,分享了自己近期的三个作品。师从Henry Plummer后,董功对建筑有了怎样新的体悟?在他心里,建筑中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或许下面的内容,可以作出解答。

 

△  讲座视频  ©有方

 

 

从我的第一次欧洲旅行谈起

 

今天我讲的题目叫《光的启蒙》,这个“启蒙”其实是针对我自己的。

 

我觉得空间最终的意义,说得稍微虚一点,它是人和世界建立某一种关系的媒介,而这种关系是全方位的。现在这个时代,大家好像已经习惯了通过杂志、网页上的几张二维照片理解房子。但实际上,空间对于人的影响远远超出一个二维图像。

 

这个体会也是因为后来我去国外,包括中国现在的一些很好的建筑。当你真正走到那个建筑里面的时候,建筑空间和人的关系,我觉得是一种包裹式关系。好的空间都有那种东西: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染力。它直接会冲击你的直觉,而不仅是你的眼睛。有的时候会是触觉,你闻到的这些味道,甚至当你走到空间里面的时候、听到的脚步的那些回音,都是人体会空间的若干个重要途径。

 

速写;早晨,阳光开始照到柱廊、但还没完全照亮的时候  绘制:董功

我的第一次欧洲旅行,对我影响非常大。那个时候(2000年)和现在不一样,现在中国像有方,能够让大家在一个日常性的旅行里就可以出国。但是十几年以前不是这样的。我们那时候都是在大学里,靠一些印刷质量并不太好的杂志看到国外的那些房子。所以对于我来讲,那一次去欧洲,是有很强烈的冲击力的。因为你真正地进入到了以前见过的二维图像、对应的三维真实空间里面,那个感受非常不一样。

 

所以我今天准备从那次旅行开始谈起,当然这是一个引子,最后还是会落到我最近的一些项目上。

 

我需要强调的是,光这件事情的确是建筑里面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件事,而且我也相信它对于空间感知的重要意义,但它不是建筑的全部,也不是我建筑中所有的事情。

 

因为讲座我必须要把它单拿出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关心一个建筑的时候,光是可以解释一切的。光作为一种现象,如果是为了某一种现象而设计,也显得有一点儿没意思。光不是一种技巧,而应该和建筑的其它东西融化在一起,但是最终有它自己的、对应空间的品质。

 

 

2

原来光线这件事是可以学的

 

我说到的所谓光的启蒙,更多是Henry Plummer对我的意义,他是我在美国念书时候的导师。他说过很多关于光的话,我选了一段,觉得对今天的讲座、包括对光和空间之间关系的阐述,还是相当清楚的。

 

他说,建筑学通常在研究建筑的很多个层面,这些层面里面通常被大家认知的,就是那种非常直接的、有用的、容易控制的、具体的形式。这个层面一般指的是体量、体块,材料,实的或者虚的,装饰或者界面等等。它是一种永久的、恒定的,大家可以去摸到的、去测量的、去观察的形式,它适应于人具体的使用、具体的居住。

 

但是在这个层面之外,建筑当中还有难以言说的、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这就是光的世界。它是独立存在于光所笼罩的固态物体上的,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这个东西是关乎什么呢?

 

是关乎情绪,关乎影子和反射,关乎调性,关乎气质,关乎一些飘逸的、流动的,在建筑当中的这些层面的事情。这些事情是可以被人精神层面的共鸣和感知、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是用具体测量去发生关系的。光可以让一个固化的,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空间的稳定、永久的存在,升华或者融化成为一种气氛,一种非物质的、精神性的东西。

 

 

2000年暑假,我被学校选出来作为交换学生(慕尼黑理工大学)。因为第二年我要读Henry Plummer的研究生,他给了我一个单子,把他认为去读他的研究生之前、应该要去看的一些空间列了一下。下图的这些红点,基本上都是我在那一年、第一次去欧洲去过的城市,慕尼黑是我的基地。

 

董功第一次去欧洲的旅行足迹

因为跟光有关,所以那个时候我大概用了两种方式,自己记录旅行当中的一些印象、场景。一个是拍照片,还有一个就是速写。照片反正大家都拍,所以我今天基本没有放照片。下面都是那个时候我在现场画的一些速写。

 

速写;慕尼黑,希特勒阅兵时的广场  绘制:董功

这好像是在慕尼黑的一个美术馆。因为是在记录光,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首先画得很快,同时是用炭笔在画。为了更忠实地记录光线的情况,它必须得有这个面的表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条速写。

 

速写;慕尼黑的美术馆  绘制:董功

这是在慕尼黑的英国花园、自然当中的光线。树和小溪在逆光时候的那一瞬间,还有一个亮的剪影。

 

速写;慕尼黑的英国花园  绘制:董功

这是在慕尼黑的一个地铁里面,它实际上是一个维修的通道,但是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光线条件。

 

速写;慕尼黑的地铁  绘制:董功

这个其实是特别日常的一面墙,树被风摇动时候的影子。因为叶子和墙的距离不一样,所以有的叶子的影子就离墙很近很清楚,但有的叶子离得远、而且还在飘动的时候,所以影子就很模糊。

 

速写;日常的一面墙上,树被风摇动时的影子  绘制:董功

这个是去卒姆托,正好是2000年,卒姆托在汉诺威用回收的木条搭起来的一个Pavillon(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瑞士馆),也是当时给我印象非常深的跟光有关的一个装置。

 

速写;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瑞士馆,卒姆托  绘制:董功

这个是我去卒姆托、2000年时候的布雷根茨美术馆(Kunsthaus Bregenz),玻璃盒子的那个,已经盖好了。

 

速写;布雷根茨美术馆,卒姆托  绘制:董功

布雷根茨美术馆对面有一个湖叫Coniston Lake。我后来读到一些书,卒姆托自己写到这个房子的时候,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卒姆托说,这个湖上总是弥漫着雾气,好像漂浮在空中的一种介质,他的梦想就是去抓住这片湖上、这种弥漫着的雾气给他的灵感。

 

我在里面待了很长时间。最感动我的是到了下午的某个瞬间,它的玻璃顶在被西边发红的夕阳阳光照进来的那种感觉。

 

有的时候当我们谈到建筑和场地的关系的时候,会谈到地形、甚至地质跟周围房子的关系。但你会发现,其实光线也是建筑与场地产生关系的一种途径,布雷根茨美术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Coniston Lake(左)和Kunsthaus Bregenz(右)

看了这么多东西,回去以后我就做了一个课程作业,也是用手绘的方式。但是你会看到,无论是平面还是剖面,都有光的成分在里面。其实这些训练后面都影响了我,包括我们现在做设计的时候,跟那个时候学习的关系很大。尤其我现在也在清华教开放教学嘛,有很多东西也影响到我现在教学生的方法。

 

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光线这件事情是可以学的,它是可以被说的,也是可以被传授的。虽然最终你还是要跳出说的状态,因为建筑很多时候是说不出来的。但是为了教育,是可以有方法、然后一步一步让学生去体会的。

 

表现光和影子、明暗等的课程作业  绘制:董功

 

3

草图是一种憧憬,模型是一种验证

 

那是2001年,那个时候的计算机功能是很弱的。不过说实话,一直到现在,我们事务所在工作的时候,也很少用计算机去模拟光。因为阳光那种丰富的层次,我觉得软件是很难去模拟的,所以我们基本上还是用大比例模型或者草图去做。当然,草图是一种憧憬,模型是一种验证。

 

下图是我当时在课程作业的时候画的。左边三张是同一个构造、空间里面的局部,不同时间在这面墙上呈现光的状态。还有建筑跟它旁边的树、跟阳光的角度、跟天气等等。当然这都是设计的时候的一种设想。

 

课程作业  绘制:董功

所以那是一种萌芽状态,就是建筑是一个活的东西,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我们理解的一个方盒子、一个方的空间,永远是一个固定的状态。如果我们有意识去处理的话,光是永远在变化的。

 

我记得路易·康说过,他在设计美术馆的时候,最终的理想是用自然光去照明艺术品。因为他认为,如果这个艺术品是被自然光照明的(不一定是直射光,有时候也可能是漫射光),你永远也看不到同一件艺术品。

 

因为光线、时间、天气都是在变的,它等于把建筑的一个固定空间、和一个更大的时空秩序联系在一起。就是把一个有限的空间、和一个更无限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而且这种联系是很含蓄的,不是一种特别教条的东西。这个我觉得是光的意义。

 

课程作业  绘制:董功

我当时的另外一个体会:因为你要画光,所以你必须要画材料。所以你会看到那个时候画混凝土的模版,包括对拉螺栓孔都是要画出来的,甚至去模仿没有浇好混凝土。你必须要在画图的同时想这些东西,因为没有这些东西,光它不会自己存在。所以光和材料肯定有关系,因为材料是承托它的载体。这些东西对我现在其实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空间也是光的载体。有时候我们去到一个空间,比如卒姆托的空间(布雷根茨美术馆),它真的是弥漫着的一种气氛,你是没法表达的,但你的确是可以感知到。这些我觉得都是光很重要的一些特质。

 

课程作业  绘制:董功

下面就是我做的设计,用尺度很大的模型,记录一个空间里面不同时间、光线演绎的情况,这个模型大到相机和人的肩膀基本上都可以钻进去。它是一个剖面模型,面向你们的面用黑布蒙上,一定要是放在阳光下面的,不然出现不了这种光线(模型中的光线均为自然光),黑布的作用就是让对应面的光不要干扰真正空间里面的状态。

 

在我看来,大模型是测试空间中光的状态最直接的一种方法,我现在仍然没有看到比这个更好的方法。我们自己事务所在设计的时候,也会用这种方式去做。我现在在清华教书的时候,也要求学生这么做。

 

大尺度模型记录一个空间里面不同时间、光线演绎的情况

因为是为了教书,所以要把光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说。基本上我跟学生说的是这四件事:光与物质、光与场所(包含与场地的关系)、光与时间、光与身体。我会要求我的学生(清华的对应课程只有8周),自己在这4个线索中挑一个感兴趣的题目、专题去做。

 

前面这半截是一个引子,是命题作文,就是把我这次讲座和一次旅行联系在一起。今天更主要的内容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最近做的几个项目。所以等我讲到项目的时候,也许没有那么系统地集中在光线上这件事上。我挑的这几个项目还有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它们的位置不同。

 

 

4

一盘凉菜,但反映我对城市的看法

 

木木美术馆是一个很年轻的民营美术馆,大概就两年的时间,他们也在前期的积累阶段。所以我自己觉得,这件事挺有意义的。因为我觉得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下而上是很重要的一种途径。

 

大概今年(2016年)2月中旬的时候,馆长找到我,说要不然你帮我们把这个美术馆,变成看起来更有特点的一个房子。因为它原来实际上是淹没在798的状态里面,很普通的一个厂房,也算不上是一个工业遗产。对我来讲,其实就是一个装置,不牵扯建筑学那么复杂的东西,就是一个快题设计。所以我今天第一个讲这个,算是一个凉菜。但是它里面反映了我们对城市的一些看法。

 

红点的位置就是798的木木美术馆所处的位置,是在佩斯北京和尤伦斯之间,也是一个相对挺重要的方位。798是北京现在很火的一个旅游区,我自己觉得它好像已经开始、慢慢脱离了最初那些最动人的状态,有点走偏了。

 

“木木美术馆”区位图

这就是木木在改造之前,今年冬天时候的一个状态。很典型的798工业设施,还有当时供暖的那些管道。

 

改造前的“木木美术馆”外观

对于我们来讲,第一时间短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挑战。我们需要在大概一个多月时间,从设计到施工,把这件事干成。第二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些表面上乱七八糟的城市。

 

我觉得这也呼应了中国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看待旧的东西?

 

所以我自己觉得一个城市里面,其实它的价值不是那几处文物。比如说像北京,故宫、颐和园当然很好。但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不是靠这几处文物,而是靠一种很连续性的,一个城市衍生的、叠加的层次,城市才会生动。这个其实是我们去欧洲,甚至包括现在美国的一些城市,像纽约、芝加哥,你都会看到那个城市的历史是怎么一步一步通过叠加,不同时期的相互并置,让你走在那个地方会觉得有故事在后面。

 

△ “木木美术馆”使用状态短片  ©夏至

 

所以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项目,但是我们就希望在这件事上去尝试一下:我们所谓的改造,不是去把它原来的东西改掉,而是能不能找到一种很轻松的方式,让新和旧能够有一种并置。但又产生了新的效果,它不是一个很被动的、或者说完全不打扰到旧的东西,而是新和旧的叠加、产生一种新的状态。最后的关键词实际上是一种呈现,呈现它原来有的东西,而不是去表现一件事情。

 

这是后来设计的草图,就是能不能用一种很轻的半透明介质,去跟它旧的东西发生关系。在改它立面的同时,我们也改了它的入口流线。同时我们也把它的街对面一个被栅栏栏起来的一个绿地,变成了人可以活动的小广场,都是用同样的方式。

 

设计草图  绘制:董功

这个方式好在哪儿?首先我们选的材料是一种金属网,它自己是能够承受自重的状态。我们就利用现有的结构梁,支撑了几个单向的龙骨。而这个方向(平行于图面的方向)是不需要有龙骨的,因为材料本身可以承重,而且这个承重本身有一个材料自重带来的、非常优美的曲线。所以这个改造基本上没有结构,都是利用它原来的结构,同时最大程度缩减了龙骨的成本和施工时间。

 

设计草图  绘制:董功
这个金属网其实还挺吃劲儿的,工人躺在上面都可以

这让我想起纽约的一对艺术家夫妇(克里斯托与珍妮-克劳德),基本上他们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就是包东西。在他们的艺术理论里面有一种对现实的反讽,而且他们说过一句话:你看,我包起来你才会关注它!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Wrapped Reichstag, Berlin, 1971-95, Photo: Wolfgang Volz  ©1995 Christo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当然也是我们在设计当中考虑的。它原来的立面是朝北的,所以很多时候,当你从建筑入口进去的时候,整个立面都是在阴影里的,不那么生动。因为毕竟是朝北的,尤其是在北京,北方。

 

但是这种材料的好处,是能够抓住光。因为半透明的东西,当你从北向南逆光看的时候,多少会把阳光通过它自身的影子引到北立面上。它让这个立面变得,即使是朝北,也比以前要生动。在天气不同的时候,它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透明状态。

 

晴天&阴天时的木木美术馆  摄影:夏至

木木美术馆以前的入口,基本上通过一个空间进到门厅,而且这个门厅也挺狭小的。我们等于把它原来的储藏室改造成过厅,这样的话人有一个身体角度的变化,加长它进入空间的流线。

 

改造前的入口平面图  ©直向建筑
改造后的入口平面图;商店与入口空间打通  ©直向建筑

改造后的入口  摄影:夏至

这个项目改造得很快,大概40天吧。建筑被改造以后,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质,但你还能读到这些旧的、后面隐隐约约呈现出来的老房子的状态。有时候我觉得设计的介入,其实它的意义真的是在这儿,在一些事情上,会带来一些能量。

 

改造后的“木木美术馆” 摄影:夏至

 

5

感受到媒体之于建筑师的力量

*讲座时“船长之家”项目尚未建成,本文已将部分效果图替换成建成照片,仅供参考。

 

第二个项目是讲我们现在未完成的一个项目“船长之家”,在福建的一个村子,离福州坐车大概有两个小时左右车程。这是一个和《梦想改造家》合作的项目。今年他们找到我说有一个建筑要改,这个建筑是结构上、包括防水都有很多问题,需要建筑师来介入。

 

他们找到我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做了一个图书馆(海边图书馆),当时电视台的人说你可以在海边做房子,这个也是在海边(笑)。你会发现建筑这个圈子挺封闭的,很多普通社会大众对建筑是干什么的,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理解程度要低,甚至他分不清建筑和土木的关系,或者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到底是怎么分工的等等。

 

这两年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和媒体合作,所以我的体会还挺深的。通过这些机会能够让大众了解到底建筑师是怎么想的,或者不同的建筑师为什么会这么做事情,这是我做这件事的初衷,我们也觉得挺有意义的。

 

△ “船长之家”短片

 

我一开始没太敢答应,但是我去了这个地方。第一次去之后,我就说这个事我可以干。首先那家人挺好的,很淳朴;另外这个房子是在很有特点的一个地理位置,它就是在一片礁石上。

 

红点处就是他们家,这个村子叫北茭村。首先它就在礁石上,这是视角上很有特点。当你看这个总图,你就会发现,他们家是在北茭村最窄的地方。这边(图片左上区域)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港口。这边(图片右下区域)就是一片非常安静的海,在这个方向能看到台湾的马祖列岛。

 

“船长之家”区位图
施工时的照片,从阁楼看海  摄影:陈振强

这个村子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再加上他们家的位置基本上是东、西这两个方向,是两片非常不同的气氛。

 

它是一个特别活生生的村子,里面也有一些当地村子里的小开发商盖的小高楼,所以也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缩影。因为海边潮湿材料腐蚀,他们家的结构有一个问题,混凝土里面的钢筋生锈以后就会把保护层崩掉。这是建筑中经常看到的问题,当然海边更严峻。

 

各个时代,尤其是6、70年代以后,完全是为了盖一个生活空间而盖的房子

这是我在他们家拍的,左图是站在他们家东面的阳台看到的一片海(可看到马祖列岛的方向)。右图是从他们家西边阳台看到的港口,正好没有被楼挡住,很有意思的一个地点。我觉得这是一个地点里面潜在的一种能量,而且这种能量其实是可以被空间挖掘出来的。

 

基地周边景观

这个项目,因为电视台要追求一个戏剧化的效果,不像一般甲方,过程中他们是不介入的,不会说这个方案行还是不行。所以建筑师是有一定自由度的。但是你要很尊重这个东西,因为它是一家人的生活,不是简单的某一个人的作品。

 

这家人有一个心愿,就是加一个三层。他们把心愿列了一个单子(心愿单)给建筑师,等于是我们的任务书。列得非常细,甚至在什么房间,他希望抬头可以看到星星(笑)。但是最后没有完全实现,因为有的我觉得有点太难了。所以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以建筑师主导的,我们用职业操守去尊重他们的心愿单。

 

“船长之家”模型照片  ©直向建筑

关键问题是怎么加三层?

 

因为他们家原来的结构本来就有问题,再加这个三层。这个三层和这个村子到底是什么关系?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问题。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个东西得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你看学术界开始讨论日常性这件事,那我自己觉得,日常不意味着苟且,所谓日常,里面也是有神性的,也是有一种更尊贵的东西。只不过它不是用我们通常意义上那种“装”出来的方式,它更融入于人的生活。我并不觉得日常生活里面就不需要去注重美、或者神性这些东西,况且这家人是基督教的信徒。

 

在三层加拱券这件事是有一些原因的。第一个是他们家现在漏水,当然平顶也可以解决防水,但是拱的好处,就是它很容易地解决水的问题,因为水待不住;第二个是在结构上,它本身就是结构,不需要再有梁和柱的介入。所以这个空间本身,界面和空间的边界就是结构,也符合我对某些空间的追求。

 

设计草图  ©直向建筑

 

这个拱是有方向性的,它是一个东西向的方向,上图是朝东的面。所以可以想象,我刚才说到的两片海是可以被这个空间贯穿起来的。你在这个空间里面,可以看到两片不同的海。这是我当时在他们家屋顶上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感受。

 

其实当时我们设计的想法是,下面两层是基于他们家现状改造的,虽然我们其实动了它的结构,但受的局限很大,而且因为空间分隔什么的,所以我把它看成一个家;但是三层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在我心里它可能是属于海的一个空间,甚至是有宗教的含义在里面的。

 

设计草图  ©直向建筑

原来的家最大的一个问题,除了我刚才说到的结构、防水这些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卫生间是朝海这个面的。我们对下面两层一个很重要的动作,就是把卫生间(所有的辅助型空间)移到了朝向邻居的这面墙,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它朝海的一面打开,变成起居室,包括主卧(每个卧室都有阳台)等等。

 

邻居和他共用的一个很窄的、采光不太好的巷道,基本上不开什么视线的窗户,但是通风够了。设计补了一些光线,所以其实每个卫生间也都是有光线的。三层等于是建筑师给他们的一个大空间,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再利用他原来的屋顶,在两个海的两个方向都设置了一个平台。

 

这个改动可以被实现的前提是,加三层必须要加固结构。原来的房子是一个简单的砖混架构,如果没有结构这个动作,改这些东西是不太容易的。但是因为有了新的结构的介入,这些东西都变得可能了。

 

首层改动前后平面图对比  ©直向建筑

 

二层改动前后平面图对比  ©直向建筑
三层平面图(新增) ©直向建筑

这是一个轴测拉开的图,所以从隔墙上你可以看到,原来的两层基本上是一个日常的生活,满足他们家原来的生活需求,设计只不过使它变得更合理一些。而三层是一个新的介入。

 

轴测分析图  ©直向建筑

下面这两层因为一些新的结构的介入,所以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包括阳台等设计语言,也有机会去梳理一下。而上面这一层,就是我刚才说到的拱,我们用了一次性浇铸的抗射混凝土(没有防水,外面做了一层保护层)。到目前为止,这个拱已经浇好有三四个月了,一点都不漏水。因为水在上面待不住,它就顺着那个墙会很快地滑走。

 

西立面  摄影:夏至

另外一个动作,大家可以看到,立面上的所有窗户都有一个混凝土的窗套。这是什么原因呢?船长在我们做设计之前跟我说,他们家的窗户,台风来的时候,水会沿着墙在墙上流,所以窗棱的防水就变得压力很大。我们当时想,如果有了窗套,起码这个窗套可以帮助你去阻挡墙上的这些水。当然了,你的窗户上还会有雨水,但是压力就小一些。所以这个窗套实际上是有它的功能在里面的。

 

效果图(朝海面) ©直向建筑

但是同时因为有了这个窗套,所以我在窗户这块等于有了一个厚度。这个厚度,我们在空间上对它是有理解的。这个窗户有两种:一种是看的窗户、一种是可以开启的、通风的,用的窗户。

 

所有看的窗户都是固定的、都是玻璃。而且它都是靠窗套的外侧,因为它是固定的,打胶,所以它相对来说防水比较容易做。开启扇都退到窗套的里面,所以这个窗套本身就变成开启扇的一个挑檐,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所有的开启扇都是木头的、实的。

 

效果图  ©直向建筑
黄昏外景  摄影:夏至

设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项目中的每一个窗户都在和人发生关系,它不是简单的窗户,它是家里有功能的装置。

 

实际上这个也不是我们设计的。路易·康的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当然不只是这一个项目,就是建筑的窗和居住者的生活之间有关系。我们用这个厚度做很多和人发生关系的、家里的尺度变化,有的地方变成了台阶或者座椅之类的。

 

主卧与阳台  摄影:陈颢

女儿卧室  摄影:陈颢

我们为了让这个新和旧之间有一种暗示,所以在外侧脱了一个缝,这个缝的实现其实很头疼,但是最后还是算出来了(结构上)。会有光线通过这个缝从地面上进到空间,上面是座椅高度,我们把大梁转化成人可以休息的地方。

 

所以这个拱,如果你去这个空间的时候,会感觉它很重,像一个混凝土的壳。但是由于它和地面的处理,又有一种轻的暗示、跟重力的游戏,当然这个空间有宗教的含义在里面。

 

脱开的缝(左下、大梁下)  摄影:陈颢
多功能生活空间  摄影:陈颢
拱夹层的小耳窗,可看海、人可以进去

我们用了一个非常传统的方式做上面的拱,搭龙骨。一开始说要弯钢管,后来当地的工人认为这个更便宜,但实际上这个做法比钢龙骨更巧妙一些。

 

施工现场
坐船时候的一张图(不是设计的初衷),船长第一次去到“船长之家”,觉得这个空间有船的感觉

过程中正好几个建筑界评论的人有机会去我办公室,我给他们介绍这个项目,他们就问我,这个拱是怎么来的?我就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笑)。但是盖完以后,它给我一种很难描述的感觉。它不属于当地,当地没有这种形式,但是它又不显得很奇怪。我觉得是不是由于这个拱是一种内敛的形状,它不像那些奇怪的形状会有一个强烈的介入,这个在我自己看来,还是挺谦逊的形状。

 

改造前后屋顶对比
“船长之家”在村子里的状态
从村子里看房子  摄影:夏至
鸟瞰  摄影:夏至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有一次去工地,因为我和刘东洋老师有联系,我就给他发施工照片,他就看到了那个砖,他说这个砖特别好,如果你用某种方式让砖的感觉留下来就好了。正好我们原来把混凝土加在外面的想法被邻居否定,混凝土需要加在里面,所以外面就有机会留出砖的感觉。所以我还得感谢刘老师,很多时候一个建筑的生成有很多偶然的因素。

 

董功发给刘东洋的照片:“船长之家”施工时,剥掉墙皮后的砖的肌理
保留的砖的肌理

“灯塔之家”是电视台给这个房子的名字,因为它在很远的地方,船长开船的时候就看得到这个房子。当然了,我们用现代的技术,允许让房子有更大的玻璃,包括幕墙都是计算过台风的。你看它周边的这些房子,在技术上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要尽量把窗户变小,因为海边的风比较大。所以这个房子在夜里的时候就显得比较特殊,如果在海上看,的确有灯塔的感觉。

 

鸟瞰;电视台给这个房子取名“灯塔之家”

 

6

一出关于海的戏剧

 

最后一个项目,是在北戴河的海边图书馆&教堂,一个社区里面的公共、文化设施。下图红点是它,在渤海湾里,是在北方的一片海,和刚刚福建的那个海有非常鲜明的区别。后面就是它的社区(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整个一大片都是。

 

海边图书馆&教堂区位图

下图是教堂(左)和图书馆(右)的位置。图书馆后面我们还在设计一些餐厅(海边Y餐厅),在这个社区里面还有其他建筑师设计的一些公共空间。它还是相信一个社区的生活品质、是依赖于这种有品质的空间介入的,它还是相信空间本身有一些能量。

 

海边图书馆&教堂总平面图  ©直向建筑

这是我第一次去这片海滩,当时后面真的是挺空旷的状态。所以人在海前面有一种很渺小的感觉,甚至当你面对自然的时候,你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图书馆和教堂的关系,在同一片海滩上。

 

基地环境

我先讲教堂。

 

这个教堂不是我们的第一个方案,是第二轮,第一个方案被拒绝了,其实我更喜欢第一个方案。业主为什么拒绝我们的第一个方案呢?他说这个房子看起来不像一个教堂。所以慢慢有这个想法,就是所谓的教堂,它是有一个尖顶的。

 

但是我又不甘心把它变成一个简单的形式上的东西,我唯一能让自己接受这个意见的前提是,把它在建筑学上变成有意义的东西。所以我等于把尖顶变成某一种光的介入方式,北边的一面山墙做了一条弧线,两面山墙(北)之间有一条缝隙,光线在一天的某个时候,会让这面墙呈现出很不一样的状态、被光洗亮的状态。

 

第一轮方案模型  ©直向建筑
最终方案模型  ©直向建筑

△ 记录“海边教堂”光线的短片  ©夏至

 

这个房子是一个宗教性的空间,但是你又希望它是看得到海的。夏天会有人穿得很少,在沙滩上走来走去的;同时他们社区里面真的是有一些宗教信徒,因为当地政府的干涉,这个房子现在只能叫礼堂,但是它里面会有唱诗等活动。你想想象那些活动,如果从前面看海的玻璃看到一些穿着泳衣的人晃来晃去,可能反差就会比较大。

 

所以实际上我们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这个房子抬起来。

 

抬起来的一个好处就是人在空间里面是看不到沙滩的,只能看到海,因为前面有一个阳台。另外一个好处,它在架空的空间形成和沙滩户外有一定庇护功能的空间。第三个作用是人在进入这个教堂的时候,有一种仪式感,宗教建筑是需要这些东西的。

 

设计草图  ©直向建筑
剖面图,底层是户外空间  ©直向建筑

我们做了一个细节,在进入这个教堂之前,开了一个600毫米的缝隙。因为后面是架空的,所以在看不到海的那一面,你是感觉到后面有一个空的东西在,这是一种暗示,会把人吸引到前面来。这种架空不是你通常能见到的,所以你会好奇,为什么后面能看穿。

 

一层平面图  ©直向建筑
人在进入教堂的时候,会好奇为什么后面能看到架空的空间  摄影:陈颢
朝海的面夜里的情况,只有这一面是透明的  摄影:陈颢

很简单的一个平面,有一个影壁,有办公室、有厕所,有一个小楼梯上到二层夹层,教堂的主空间有一个朝海的平台。这个空间除了朝海这一面,其它的面都很内向。所有的窗户,实际上都是在墙和墙之间的夹缝中开的。所以在这个房子的外面,你是基本上看不到窗户的,同时在里面你也看不到外面,除了这片海。所以这个房子呈现出对海的、很唯一的属性。

 

二层平面图  ©直向建筑

窗户藏在墙的后面  摄影:陈颢
主要空间旁的冥想室  摄影:陈颢
进入教堂的“影壁”  摄影:Peter Dixie

这是在冬天拍的。冬天太阳的入射角会很低,所以实际上上面这个空间(前文提到的山墙之间的缝隙)光线是进不来的,只能有一些微微的光线,所以整个空间呈现出一种相对更幽暗、更静谧的感觉。

 

“海边教堂”室内,冬天的阳光  摄影:陈颢

这是在夏天拍的,夏天的11点到13点之间光线会从这儿(前文提到的山墙之间的缝隙)穿下去,把整面墙洗亮。我们在这儿藏了一块彩色玻璃。十字架后面也都是自然光,但是你看不到那个窗户,那都是在墙和墙之间发生的事情。

 

“海边教堂”室内,夏天的阳光  摄影:陈颢
“海边教堂”使用的stacoul材料(朗香教堂的材料),光线侧照它时呈现的肌理感  摄影:陈颢

下面讲教堂边上的海边图书馆,实际上这个是先于教堂盖的。我们当时在第一次去现场的时候,那片海当时还非常原始,你会看到一个单纯的海的背景,所有的东西好像都在那儿、有很长的存在的一种感觉。

 

当时还有一些渔民的临时居所。因为它是砖的结构,所以它的窗洞都很小,空间里面非常暗。但是你会在一个很暗的空间里,透过窗户看到海,好像世界被抽离的感觉。这些其实后面都挺影响我们对那个空间的一些设计的。

 

“海边图书馆”基地环境
渔民的临时居所
“海边图书馆”模型照片  ©直向建筑

这是在设计过程中影响我们的一个艺术家(杉本博司)的作品,他拍了一个海平线的系列,世界上唯一一条几何线。但是由于天气的变化、气象的变化,它真的像戏剧一样。

 

所以我们要设计一个空间,就是要揭示海的这出戏剧。

 

杉本博司《海景》系列
没有任何具体设计想法时,描述关于光线、风进入空间的草图  ©直向建筑

慢慢形成了下面这张草图。因为这个空间是由一系列的空间组合在一起的,每个空间的轮廓对应着不同的功能,包括光线、尺度等等。但是这张图是在暗示所有的空间体验,因为人在空间中的游走是有身体记忆的,所以整个组合的空间形态会形成一个综合的、人对空间的体验。

 

当然这个项目里面,和自然光的关系就更直接一些,因为建筑周围光的环境非常的原始,不像城市的已经被各种楼遮挡干扰了,所以光基本上是这个项目的主题。

 

“海边图书馆”设计草图  ©直向建筑

下面这张草图是比较重要的一张图。

 

首先这个空间是朝东的,大家知道图书馆里面要尽量避免一件事,就是有过分的直射光,在大部分时间里干涉到你的阅读。但是正因为它朝东,海也在东边,所以当我们在东边比较透明的时候,在其它的三面是相对封闭的。所以这个空间在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一个漫射光的状态,对读书的干扰会弱一点,这当然是一个天然的巧合。

 

这边(草图右边)是它未来的社区。所以你会看到这个空间有一个鲜明的方向感,它是属于海的,和社区之间有一个相对实的界面。

 

因为这个空间没有空调,完全是一个自然风,需要用自然通风解决舒适度的问题。当然这个在北戴河是适用的,如果在深圳肯定不行。所以实际上它有很多对于通风的处理,比如说屋顶上的这些孔洞,上面都有可开启的天窗,跟下面可开启的门形成一个空间中的对流。当然了,同时在一天当中的某些时候,阳光会从这些小的天窗里面射到空间里,但是光影很快就会消失。一个阶梯性的空间,是为了能够让更多人不受阻挡地看到海。

 

“海边图书馆”设计草图  ©直向建筑
光线研究模型  ©直向建筑
通风窗打开的时候

东立面实际上是有一些建筑技巧在里面的。

 

我们其实是为了满足中间看海非常开阔的不受结构打扰的视线,所以需要在上面做一个桁架,来使这个大空间变成一个没有柱子的空间。但桁架是一种工业感很强的结构方式,所以我们在它的两边等于做了两层半透明玻璃砖,让它形成一个若隐若现的状态。不希望桁架这种硬的线条,干扰到空间中的氛围。

 

整个屋顶是一个曲线的屋顶,它有一个强化的、空间的方向性,朝海的方向性。这个曲线和船长之家的处理有类似的地方,到了跟地板相接的地方,我们留了一个通风的窗户(等于在座位下面是一个通风的窗户)。当然它朝西,太阳落山的时候,光线会通过这个通风窗照射到空间里面去。

 

这是东立面的构造,能看到桁架和两边的玻璃砖。所以这条窗户是非常透明的,下面有隔构支撑这个梁,中间没有结构干扰。

 

东立面构造图  ©直向建筑
下午,东边的立面会有西边的光斑照进来,穿越到阴影里面去
弧线着地的瞬间(“船长之家”也用了同样的构造);电动开启扇的电动装置

图书馆的每个空间在采光的时候,首先对应的是它内部的生活,比如说阅览室、冥想空间、活动空间等等。在这个基础之上,它自然地会产生光线的一个气质,跟人对空间的感知会有一些关系。

 

在结构处理上有一个细节。因为西侧的跨度有20米,没有柱子,所以这边是靠桁架;而东侧实际上是靠了两层混凝土、加上中间光筒的侧壁,其实也是混凝土的筒体,所以它也是一个桁架。所以就造成了我们这个空间里面可以没有柱子。

 

其实建筑是一个很综合的东西,当你考虑光线的时候,你是没法忽略材料、甚至结构、通风等等。最后好的设计,我自己觉得应该是一个融化了所有的限制条件以后生成的答案,不是一个单纯追求某一项的状态。

 

平面图  ©直向建筑
若干个剖面  ©直向建筑
阅览空间;太阳落山(0度角)的时候,光线水平照到空间里形成的影子
大的阅览空间和它旁边的小的冥想室
两个窥视的小窗户
从活动室看阅览空间
户外三角平台
冥想空间;因为矮,所以有机会在下面做一个凹陷的平台,刚上到平台时看不到海,但是能听到波涛的声音

下面是施工的情况。

 

这个项目是比较难的,它是暴露混凝土,而且我们当时是用木纹做肌理的要求。我们合作的施工队都没什么特殊的,第一次样墙失败了,但是越做越好。做到第三面样墙的时候,已经做得很好。

 

其实混凝土的道理也不复杂,就是振捣啊、包括它的水灰比,控制混凝土的干稠度,让它在模板之间的钢筋流到每个缝隙。但它对现场操作的要求比较高,现场那一刹那、它有一些偶然性在里面,不同的天气、工人,可能效果都会不一样。但我觉得这恰恰是建筑里面好玩的东西,结果和过程都是有一些关系的。

 

混凝土样墙

开始一些施工的地基,这是条形基础,整个结构就像漂在沙滩上的一个船,它本身的刚性很好。条形基础的好处是它的整体性跟上面结构的整体性共同形成一个共同的、刚性的盒子。

 

条形基础

然后开始绑钢筋。我们希望混凝土上面有一些自然的暗示,所以用的是木模板。但木头这个材料是活的,所以首先是晒,要把木头的劲儿卸掉。在施工之前还要不断地刷水,让它处于一个半潮湿的状态。上去之后还得用临时的遮阳把它挡住,不然太阳的爆晒会让模板严重变形,影响墙的平稳度。

 

为避免过多模板的接缝,把整个房子变成一个大模板

△ 吊装过程

 

这是做拱顶,开始做弧线的顶、搭龙骨的状态。刚才我说到的中空的、所谓的桁架实际上指的是这儿,将来会有一个平板。它当然有另外一个好处是,我觉得里面的空间呈现一个弧线,不太希望人在外面读到,人进去之后会有一些没有意想到的情况发生。所以图书馆外观实际上是一个盒子,但里面是一个像洞穴一样的、有弧线的状态。

 

拱顶施工现场;挝半径的龙骨、支模、准备浇

这是做通风的筒。中国的很多红酒都是在昌黎做的,他们(施工队)在当地的一个酒厂雇了几个做橡木桶的工人、做木模板这些活,手艺都特别好。

 

光筒刚刚被浇出来的状态

这个项目是我们第一次用玻璃砖。玻璃砖的问题是当你垒造到一定高度,它就不稳了,横向力没办法承载。所以你注意到每块玻璃砖都是有一个槽的,槽里面是要穿钢筋的,这个钢筋会阶段性地连到后面的结构上面,这样会形成一个更稳固的受力体。

 

玻璃砖
玻璃砖墙,钢筋隐藏在槽里;小的金属片是把钢筋连到桁架上的连接件

我先放一个小短片。

 

△ 记录“海边图书馆”建筑中光线的短片  ©夏至

 

我被问过很多次,为什么用这些延时摄影来记录建筑中光线。因为人在里面的时候,是看不到太阳真的像影片、滑动的那种氛围,因为太阳是很缓慢的。

 

但我们想表达的是,光线能让一个空间的气氛发生变化,而不是说我们要刻意地去看到它的这些轨迹。换句话说,一个空间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面,它呈现出来的一种氛围,会有一些含蓄地变化。这就是一个固化的建筑里面,好像是一种有灵魂的东西在主宰它。

 

纹路在平行光的作用下,混凝土自然形成的凹凸
靠三角的平台、脱开的活动室(为排除噪音干扰)
活动室内;活动室东西侧各有一个天窗,天气好的时候,从不同方向进来的光颜色不同

我觉得建筑的力量,是可以揭示某一种存在的状态。

 

就像这块石头一样,我也经常讲这个东西。当你把这块石头放在一个流动的水里,通过旁边的波纹,你能感觉到水的流动。其实有很多时候场地就像水,建筑就像石头。我觉得一个好的空间对于场地的介入,是可以把很多场地当中潜在的精神揭示出来的,变成人的一种感知、一种能量。

 

场地就像水,建筑就像石头

最后花一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这个图书馆,因为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项目。

 

这是刚盖好的时候。

 

刚建成的的海边图书馆

这是去年(2015年)5月份刚开放,媒体刚播出的时候。它现在是预约制度,这是它正常使用的状态,里面有讨论会、书法表演、上课、等公共活动。

 

海边图书馆的使用状态

所以对我们来讲其实是一个难得的体会,因为建筑师介入到这么一件事情,谁也没有想到竟然引起了这么大的社会争议。有一个记者写了这么一句话,“在一座海边图书馆里,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看见了什么;你想要什么,也许你就能从里面得到什么。”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但最后我想说,这个项目对我们的启发。我还是相信建筑里面有一些跟人性有关的东西,它也许可以超越政治、超越贫富甚至超越商业。而且也许就是那么一点点东西,是建筑里面最珍贵的东西,是值得建筑师去追求的。我一开始讲到的光的那一块,其实也有类似的,它实际上是在建立人存在在这个大环境里面的某一种关系。

 

建筑有这个力量,能够唤起你很多直觉的东西。我相信很多人去这个空间,甭管是专业的还是不专业的,它也可能没法表达出来,但是我相信,也许有人能体会到这个空间存在着的某种东西。

 

好呗,我今天就说到这儿。

 

讲座现场  ©有方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除讲座现场图像外,图像资料由直向建筑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光的启蒙
董功
董功讲座
视频
0
参与评论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