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圣亮
建筑摄影师,建筑设计师。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建筑系。近10年间持续关注并用影像记录中国当代建筑及当代优秀建筑师的营造实践。
2009—2012 任职于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
2012 《虹桥弄里弄空间更新设计》获金创奖青年建筑师奖
2015 WAF Arcaid Image世界建筑摄影奖Exterior & Interior双组别冠军
2016 Schranimage是然建筑摄影工作室成立
2018 A’DESIGN AWARD建筑摄影纪录金像奖
△ 龙美术馆(西岸馆)拍摄现场
本篇所涉影像拍摄制作:
是然建筑摄影 ©Schranimage
深圳坪山美术馆
建筑设计:直向建筑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建筑设计: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
永安村村民议事中心
建筑设计:AU创盟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分校
建筑设计:Link-Arc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要的视频摄像机:RED Scarlet-w / SONY FS7 / BMPCC
主要配件:大疆无人机及相关稳定系统
根据不同的项目拍摄要求和预算,选择不同的拍摄策略方案。最轻便的拍摄方案可以单人完成拍摄记录;也可以摄制组3至4人协同拍摄,设备素质、设备协同组合选择性更多。
△ 是然团队视频组工作现场
Q 你认为“优秀建筑视频”有哪些评判标准?
A 我认为优秀的短片(影像)能使观者知觉到建筑及场所的生长逻辑与空间品格。能做到“恰如其分”,记录建筑空间自身原本的样貌;让场所呈现其自洽状态最难能可贵。
建筑并不是孤立的空间或物理存在,它与其周遭的一切因素有着紧密微妙的牵连,场地、街道、社区、城镇、历史、人文、气候等等。并且这种种联动是动态生长着的。建筑师(营造团队)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必然先有一个明晰的营造态度立场,围绕场地需要解决的议题,发展形成空间营造以及一整套组织生长运营的策略,希望通过一个合理有效的营造及运营构架系统去激活带动建筑所在片区“正向运转”。
作为一位建筑影像记录者,需要有认知素养去更全面、多维度地解读和理解要拍摄的对象。首先,从城市学和社会学的维度来观察建筑师的态度和立场,来呈现建筑营造对于区域乃至城市的设计价值和贡献,在影像层面有效回应“城市性”和“社会性”是记录中的框构起点。其次,需要能够准确地理解建筑所在场地特征,并且敏锐地感知场所特质给体验者和使用者带来的效用。再者能够解析建筑的营造逻辑和空间叙事关系,把握和引导空间的起承转合在影像层面的展开与递进。然后,人在建筑空间中日常的“使用性”和“互动感”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在空间场所中的活动密度和活动贴合程度,是我认为的体现营造效益的衡量因素。捕捉这种在场的生动性是我感兴趣的部分。
我认为能把建筑和场所的“品格”捕捉呈现得当,最珍贵也最难得。长期的在场记录和观察让我知道一个建筑真实落地之后,它的成长才真真切切、有血有肉地开始了。它带有场地特有的纷繁的遗传基因片段,也带着建筑师的智慧和组织预计,还带着开发营建团队的展望和期许,突破了千难万阻落地之后建筑和场所便一同反应出了生动丰富的表情和品格。这些不一样的建筑品格,带来了我们城市的多样性,场所的特异性,以及人们各不相同的归属感。建筑品格的流露是不可预计的,很难预判和以脚本规划,它可能是随着时间光影瞬间流露闪现;它可能是积极阳光也可以是凝重阴郁;也有可能是场所生动日常场景的发生之初和欢愉遗存。
正是这些真实的生动的品格,让建筑及场所成为了它们自己该有的样子;这些状态遵循着原先的预设框架,但一定是有所偏离、有所突破。这些不精确的不可预判的偏离,往往成为了记录过程中的惊喜;这些与原有设想的偏移也算是一种真实的看见和验证,可以帮助建筑师和开发者客观地审视项目初始的立意与方向。这些真实的偏离,也是建筑记录者去游走、去追逐、去捕捉的价值和意义。
△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视频节选
Q 什么是你个人在摄制中重视的创作原则?
A 我希望建筑视频可以给平面摄影图片在项目的叙事性上做很好的补充和协同。摄影照片能更好地传递严谨、精确、冷静,但对于生动灵活的项目在呈现上还是有限制。视频拍摄实实在在地提供了更多维度上的补充。能实现更多通感上的可能性和共鸣感染。
首先,视频拍摄有运镜,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眼在空间中行进所体验到的空间感,光感,质感,甚至氛围感。由此建筑空间真真在视觉层面上实现了“立体”,这是平面照片没有办法实现的。我们希望可以用一些恰当的运动镜头去呈现空间中的“立体关系”,这种立体关系同时也包括空间、时间、质感、光感、氛围等重要建筑元素之间的立体交织与编排叠加。
其次,视频可以有听觉,现场声有很好的代入感。如:脚步声可以暗示步行的尺度及脚感与地材之间的关联。流水声,风声歌声等等,有些时候当听觉与视觉叠加在一起,重量感和空气感就产生了,观者的感知与现场感的共振会更强烈。
再者,视频提供了时间线。这使空间起承转合的关系呈现贯通连续的视觉导向,空间中的情绪和使用者的复杂情感可以延展流淌,跌宕起伏。
我期望是然的建筑短片可以很好地运用这些时代和科技给予的机会和可能性,从而更接近理想建构中的“恰如其分”。
△ 《永安村村民议事中心》视频节选
△ 《深圳坪山美术馆》视频节选
Q 拍摄前会做哪些准备工作?与建筑师沟通时需着重了解哪些信息?
A 拍摄前、拍摄中、拍摄后的专业交流和沟通都非常重要。良好的对谈和沟通可以很好地为拍摄和记录提供精准的线索,同时,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建筑师梳理拍摄成果对于设计呈现的策略。
会根据项目的特质制定拍摄记录框架和拍摄线索。同时根据项目的属性设定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的拍摄脚本。因为僵化的脚本容易把生动的空间场景拍成预设中的“我们以为”或者“大众期望”的样子。为了更有效地执行拍摄构想和拍摄计划,拍摄前必须给设计师和现场甲方发送拍摄协调事项单,明确及有效沟通清理和梳理场所状态。
初期合作的建筑师一定会在专业层面深入沟通和探讨,会结合建筑的品质和品格给出我们专业的经验和引导建议。
合作比较久的建筑事务所,在配合上就会更加从容和默契。更加明确有效地交流观点和特质关键词,因为彼此了解工作背后近乎于偏执的工作态度和追求信仰。“多言”反而有可能会限制拍摄中的精彩。“丰盈记录和超乎期待”早已成为合作与委托的基准。
另外,在我们的工作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建筑师交流和梳理拍摄阶段性成果及最终发表的影像成果——作为建筑师同行之间的切磋与反馈;作为建筑体验者使用者给出真实的丰富的体验测评;以及作为摄影师,给出最直接了当的评图建议和推送经验交流。
△ 《永安村村民议事中心》视频节选
Q “创作者的独立表达”与“对建筑的捕捉呈现”,常被视作建筑视频的两个重要性质,你认为此间是否有冲突?你更侧重哪个,或如何结合二者?
A “高能”的场所既平常又时常显现日常间的非凡,于我来说观察发现和捕捉是拍摄记录的主线。如我前面所说的,“在地”建筑本来已具有多样的表情和丰富的场景感。大多时候我在现场来得及瞥见生动却来不及完美捕捉,常常因为错失一次珍贵的“发生”而遗憾。我们会主观地选择合理恰当的角度去观察,但是看到的内容和事件一定是客观的。我们更愿意把在现场看到的真实的日常传递给观者。
独立创作的影像成果,只能产生在委托拍摄诉求之外。我对特殊的建造工地或者是工地的特殊建造时刻有相关的拍摄记录。除了工地本身的结构之美、袒露的建构信息对我有吸引力之外,这些场面或时刻往往透露着时代背景下的某种“全力以赴”。在这个越来越快速和轻量化的时代,我感觉“建造”这一庞大系统层面的能量是结实可见的,是应当被珍视的,也是值得被记录存档的。我希望可以用大幅的8 X 10负片去记录更多的细节和线索。并且,这些实体胶片作为物质遗存可能比数字和代码留存得更久远。
工地大画幅胶片 - 8X10黑白负片 ▽
△ 2013龙美术馆(西岸馆)工地混凝土脱模
△ 2020同济嘉定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看台浇筑
△ 2021上海博物馆东馆
△ 2021上海博物馆东馆结构封顶
△ 海面上回看阿那亚海边教堂工地
工地大画幅胶片 - 局部细节 ▽
△ 同济嘉定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看台浇筑黑白负片局部
△ 上海博物馆东馆黑白负片局部
△ 同济嘉定校区活动中心工地大画幅拍摄 ©尼基塔
Q 目前在视频创作中是否有集中探索的风格或拍摄手法,能否展开谈谈?对个人未来的视频创作有什么样的目标?
A 目前看到的大部分建筑短片都是类似建筑摄影的动态加强模式,很少有类型上的更新和突破。我期待行业有建筑微电影的出现。而类型的突破和受众圈层的突破需要专业性、资金、热情等因素的共同促成,缺一不可。
高品质建筑短片的拍摄与编辑制作很复杂很难,需要足够经验累积的拍摄者(团队)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制作打磨。我们工作室目前都是很初阶的学习和尝试,没有探索手法和风格。事实上我们目前看到的优质建筑视频,多数是凭建筑师的理想期许以及摄影师的热情和自身投入在运作出品,这种不能交圈闭环的运作逻辑并不可持续发展,技术和效果上的探索和突破会有很多限制。
Q 最后,能分享一个让你印象较深的建筑视频吗?
A 我推荐Andrei Tarkovsky的电影,叙事结构和空间场景的编排关系经常让人看得鸡皮疙瘩洒落一地。
海口寰岛实验学校
建筑设计:迹·建筑事务所(TAO)
郑州美术馆&郑州档案馆
建筑设计:TJAD曾群建筑研究室
水西东林盘文化交流中心
建筑设计:AU创盟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保山新寨咖啡庄园
建筑设计:迹·建筑事务所(TAO)
展映策划 / 郭嘉、姚雨何、唐杰、原源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原源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视频及照片由受访人提供,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国家极限运动馆 /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南大建筑
下一篇:天津茱莉亚学院 / Diller Scofidio + Renf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