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侧总体鸟瞰效果图 ©青亭建筑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亭建筑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
方案状态 入围奖方案
建筑面积 208,843平方米
本次设计国际招标的主办方为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招标人为深圳市坪山区建筑工务署,组织策划单位为有方建筑(深圳)有限公司。本文图文由设计单位提供。
深圳坪山,大鹏湾的海洋水汽与马峦山在此碰撞, 形成独特的自然肌理,守护着世代在此繁衍生息的精灵。城市高速发展中,区域发展配速的差异留下一块被遗忘的场地,在这里,自然顽强地在夹缝中生存, 城市生活也在努力寻觅落脚之处。一个近1.4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在这里能发挥什么作用?
坪山体育公园位于山水之间、城市与自然之间,我们希望集合场地特征,让建筑微妙地植入场地脉络,串联起城市与自然、生活和体育,创造一个能够渗透城市生活的体育公园、一个链接山水自然与生活的生态绿洲、一个带动城市脉搏的公共舞台。
在这里通过运动,我们认知阳光、空气、树木、河流,在一呼一吸中理解、探索世界。
△ 世界一流的体育公园研究 ©青亭建筑
场地
项目场地被高速和主干道切分为孤立的三角洲。我们希望体育公园联合北侧用地,让原本断裂的城市肌理和自然景观缝合连贯,链接起西侧和南侧的学校与小区、东北和西南的地铁站、场地内的山丘与北侧的汤坑水公园,成为城市与自然的双向缝合器和催化剂。
△ 运动模式和功能组图 ©青亭建筑
设计将场地原不利条件和因素转变为独特亮点,结合场地地势、水系、高速,继承生态本底,利用林地、古树,通过公园室外运动场地布置,激活坪盐高架桥架空空间和场地西北侧发展备用地。通过集中建筑的建造范围,方案给公园和自然留出更完整和自由的场域,让市民在大地山水中运动。场地同时也可成为连接马峦山与汤坑水公园之间的生态跳板,呼应深圳山海连城的生态恢复计划。
△ 生态本底调查 ©青亭建筑
公园
公园是这个场地的主角,场地核心中央草坪被漂浮的建筑环抱,叠落的看台形成公园的天然赛场和城市客厅。公园树林间的运动场地是建筑空间绝佳的景色,在这里体育运动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
△ 中央公园鸟瞰效果图 ©青亭建筑
△ 体育公园花园泳池效果图 ©青亭建筑
我们修复、巩固现有水系和林地,形成汤坑水公园与马峦山之间的生态跳板,成为深圳山海连城中的一环。现存水渠被改造为睡莲池塘,提供了鸟类栖息地,改善公园微气候。高速架空层是轮滑、攀岩、宠物乐园等运动阴凉避雨的绝佳场所。
△ 效果图:睡莲塘绿野寻踪 ©青亭建筑
公园林间慢跑道串联起周边城市和自然,北端山林是整个公园的精神高地,飘扬着五星红旗。
△ 效果图:清晨冠军峰与百米田径道 ©青亭建筑
城市
建筑链接着公园与城市,一半消隐于大地,一半屹立其上,地景建筑承载着城市广场和花园,漂浮的体育馆形成空间围合。场地南侧界面尺度多样,既可容纳大规模人流,也拥有暇意的花园和口袋广场。公园东侧尺度宽阔庄严,设置国羽训练中心和城市灯塔般的运动员公寓。
△ 南侧总体鸟瞰效果图 ©青亭建筑
东南角1万5千人体育馆外的市民广场是万人狂欢的舞台。国羽中心屋顶庭院的树林与水池记载着国家队的荣誉。体育馆西侧地势隆起,跨越下方落客区。庭院中的月桂象征着荣誉与胜利,林间的奖杯讲述着羽毛球职业比赛的发展历史。
△ 效果图:月桂山丘 ©青亭建筑
羽球大道贯穿南北,展示着千年来羽球拍的演变。全民健身中心通透开放,将体育、商业、城市串联在一起。毽球小巷雕刻出花园间通往北侧公园的小径,屋面的滑板公园在西南角自然过渡为通往公园的林间慢跑道。
△ 效果图:滑板公园和公园西南出入口 ©青亭建筑
——
多元体育生态(体育+)
灵活的空间结构和分区组织允许多种相异功能的共存和灵活调度,既可以满足现有任务书相关使用要求,同样也提供了未来多样功能生态的基础条件。专属后勤交通枢纽通道串联起各个空间,为国羽训练中心提供了可封闭独立流线,在非训练期也可被其他功能利用。
△ 总体功能分布分析图 ©青亭建筑
专业标准的竞技场馆与大众类体育设施、商业空间联合建设,不但提高了运动场馆的使用率,扩展了市民体育设施,丰富了专业运动队伍的训练资源,更是造就了其他体育运动、培训、演艺、娱乐等活动的可能性。各类功能联合形成多样、充满活力、可持续运营的多元体育SPORTS+生态。
△ 效果图:体育馆热身场地(外卡赛场景) ©青亭建筑
西南角的全民健身游泳馆通透敞亮,过渡高差,北侧是花园戏水池,南侧与社区街道联通。全民健身运动馆空间轻盈透亮,外墙可在过渡季完全敞开。全民健身其他配套空间互通互联,与商业相邻,共享便利与人气,衍生具有运动基因的商业氛围。
△ 公园层商业空间效果图 ©青亭建筑
国羽训练馆空间更为内向专注,专为高强度训练设计。主体育馆热身场可灵活控光,既能作为主赛场辅助场地,也可独立使用。主赛场为国际羽联赛事量身定做,但同时适用于多类体育比赛,也可灵活实现演出、会展等功能。
△ 效果图:体育馆比赛场地(羽毛球决赛场景) ©青亭建筑
云羽大地
屹立于大地之上的体育馆披着轻盈的“羽衣”,犹如马峦山山顶的云雾,漂浮于大地与树林之上。公园层空间与大地合为一体,像羽毛球球头牵引球身一样,引导着人们的脚步,永恒且富有质感。漂浮的建筑体量分别采用不同质地的“羽毛”,因场馆个性和空间性能需求而异,时而庄严厚重,时而轻盈透亮。预制釉面砖、凝土板、阳光板,从鸟羽结构吸取灵感,采用各异的截面去捕捉光线和阴影,过滤着阳光,吸收、折射着天色,轻盈多变。建筑质地放大真实世界的现象和感知,让建筑聚落整体简洁而不单一、微妙而鲜明、简单而迷人 。
△ 中央公园夜景效果图 ©青亭建筑
——
我们希望深圳坪山区体育公园成为这座城市重要的、以体育为主题的城市生活基础设施。虽然以羽毛球运动为契机,但是项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却远大于此。坪山体育公园应成为带动城市文化与都市活力的场所。通过体育运动自身的公民性、多元灵活的功能生态、多样连贯开放的城市界面、人造与景观自然的融合互利,我们希望这里能成为欢迎城市各类人群的公民性场所,不但改善周边城市和市民生活,也指引和象征着深圳坪山这座城市的未来。
△ 实体模型照片 ©青亭建筑
设计图纸 ▽
△ 体育馆比赛场地墙身构造详图 ©青亭建筑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市坪山区体育公园——云羽大地
项目类型:建筑
项目地点:深圳市坪山区
方案状态:入围奖方案
设计时间:2024年5月
用地面积:135,197平方米
建筑面积:208,843平方米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亭建筑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叶青(青亭建筑)、周亭婷(青亭建筑)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
青亭建筑:叶青、周亭婷、刘炫育、梅炜、李希彤、袁轶、王熙澄、林贤智、张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王祎、任志翔、卢建、陈振江、姜鋆、杨忠凯、徐强、韩莹雪、赵艳萍、赵自勤、张子帅、高丽华、李晓婷
招标人:深圳市坪山区建筑工务署
编辑 / 方嘉泓(实习)
视觉 / 饶安林 校对 / 李博超
本文由中国建研院+青亭建筑授权有方发布,版权归来源机构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上一篇:经典再读226 | 菊竹清训自宅:不断生长的天空之家
下一篇:上海金环金钥项目|马达思班建筑设计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