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译者《解读空间》课程第二期
(2022年春季班)
报名开启
《解读空间》是建筑译者姚力2017年首次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院开创的一门关于空间影像叙事的理论课程。在此基础上,又经多年重新系统梳理、修编、完善,结合当今建筑摄影行业和空间影像叙事学的需求,坚持小众授课,从理论到实践,目前面向社会招募的一门公开课程。
01
关于“建筑摄影学”
建筑摄影是什么?
广义上以建筑为对象的摄影表达都可被称作建筑摄影,但即使从事相关领域的学者也往往面临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困境:是归结为建筑学意义上设计、场所,乃至社会、文化?还是以摄影的技术、风格,以及语法、观念划分?亦或是从传播的场景、目的、主体介入?
我们确有必要去构建建筑摄影的本体。建筑本身即从属一个综合的学科和复杂的背景,同时摄影自其诞生起从来不止是简单的复制。塔尔博特早在摄影术发明时即认为摄影是诗歌,是书信,是科学论文和随笔。因此与其简单以建筑划分一个拍摄的门类,或在视觉语言中谈论建筑,更应视其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建筑摄影学”。
建筑摄影学探讨的是影像背后的思考。正如1970年代诞生于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学派”,以及在美国兴起的“新地形摄影”,早就是摄影领域的艺术高峰,其客观冷静的视觉语言其实在回应社会和时代议题,并仍然影响着当下建筑摄影的思考和表达。
02
关于《解读空间》
2017年,建筑译者姚力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院,开创了一门关于空间影像叙事的理论课程——《解读空间》,课程整合建筑学、叙事学、视觉传达(传播学)等学科内容,涵盖了人文哲科、自然学科诸多体系,以摄影的角度为建筑空间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建筑摄影通过建筑的形体、轮廓、线条、尺度、色彩、质感等构在视觉艺术层面的形式美感,是当下流行的商业建筑摄影的主要表现方式。同时,拍照本身趋于大众化,追求“上相”的建筑充斥社交平台乃至学术媒体,构成当下“景观社会”的一部分。人们得以在“机械复制的时代”跨越时空鸿沟观看建筑,但建筑空间艺术的“灵光”和“此时此地”也在无限复制和传播中不断消解。
《解读空间》则试图在摄影的“减法”构图艺术中通过叙事学理论寻回“加法”的构成语言;在空间叙事中注入情感和时间维度的想象,赋予影像的二维平面以三维的空间构成意义。作为文本类尤其文学创作的理论基础,叙事学也被当下各种非文本艺术创作借鉴,但针对叙事学的理论往往偏重于时间维度而非空间维度的研究,《解读空间》正希望通过在空间维度的叙事研究建立建筑摄影学的理论体系。
2021年,结合教学过程中对理论体系的不断整理、修编,以及多年实践经验的沉淀总结,《解读空间》首次面向社会授课,针对当下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实际需求,从“技”“术”“法”“道”四个层面,希望完成对建筑摄影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闭环。
从2021年7月底至12月,首期技术研修班的教学持续近半年时间,从线上理论到线下训练、逾24天约200多个线上课时及实际项目拍摄实习,以一对一的辅导模式,针对不同学员的特点和条件进行“言传身教”。引导学员从建筑摄影简单的图面表达走向其背后庞大的学科体系,从而生成各自特有的影像表达方式。让学员们在不同维度中充分地加深对建筑摄影本体的理解,也在实践拍摄过程中获得职业化的训练。
随着建筑文化的普及,职业建筑摄影也逐渐受到重视。作为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从业者和先行者,《解读空间》第一个提出建筑摄影学的概念和定义,希望在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中,为职业规范标准起到专业性的引导作用,也更愿意与更多发心的同行者共同分享和经营好它。
建筑译者《解读空间》课程第二期(2022年春季班),现正式开启报名,敬请关注!
03
关于建筑译者姚力
姚力,一个有趣的人
生于1960年代,中国苏州
中国摄影师协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
开设《解读空间》课程
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
职业从事摄影30余年、建筑摄影16年
作品《生命指向》
荣获2017年伦敦艺术双年展欧盟艺术评论二等奖
城市记忆系列丛书《光影雾雨》2007年
在上海出版
第一个大型植物艺术装置作品2018年
在杭州完成
有方专访(点击跳转阅读原文)
04
建筑师、学者举荐
(按姓名字母排序)
倪阳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建筑摄影是介乎建筑师与读者之间的一个重要媒介,也是对原设计的再认识和再解读。对于无法亲临现场的读者,建筑摄影师的态度有时甚至可能会左右读者的感受。
姚力老师就是一个有态度的建筑译者。记得第一次合作时,我由于其他工作无法到哈尔滨“731”项目现场。那天晚上,我院现场建筑师突然打电话说姚力老师因主持设计师不来现场,无法准确把握设计意图而准备罢工!这是我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急忙打电话过去与他沟通。第一次会谈时间延续了一个多小时,除说明原委外,大家谈的更多的是对设计的理解和摄影的表达。第二天早晨他传过来的第一个样片就深深地打动了我:一个在薄雾中渐渐显露的建筑形体,静静地匍匐在大地,似乎正在述说“731”这个被日本刻意掩盖而又慢慢被世人揭露的历史事实,这张照也定下了这次摄影的基调。在之后的拍摄中,姚力老师又显示出与常人不同的观察力与情景再现能力,如在雪中三个烟囱泛着点点残光,逆光在建筑周边形成的光晕等等,为“731”项目在国际获得多个大奖增色不少。
后来我们成了好友,与他在苏州古城的散步、太湖边的漫游都加深了我对他的印象:他学识广博、热爱生活并对周边的环境有一种敏锐的感觉力。我想正是因为这些能力,才让他在当代中国建筑摄影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魏春雨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湖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与姚力老师相识并成为朋友是一件幸事。我的两位博士全程跟随他拍摄张家界博物馆和谢子龙影像馆时,回来抑制不住兴奋地告诉我:跟姚老师一起工作,感觉对熟悉的建筑又有了一层全新的认知。看他们的样子仿佛有了醍醐灌顶的顿悟。联想起我自己多年来在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建筑解析》和《建筑创作方法导论》,自己也觉得越上越有些疑惑,究其原因还是从建筑到建筑,确实容易内卷,所以每次上课会坦诚地告诉学生:其实建筑创作并没有一种所谓固定的方法,而关键是每个人如何寻找到一种理解认知建筑的支点。而如何让学生寻找到这个支点,建筑译者姚老师的《解读空间》提供了一次可能。
2017年与姚老师商量能否在学院研究生中开设一门关于建筑摄影的选修课。虽然学校的教学安排有严格的计划,但我还是利用了一部分课时见缝插针地把姚老师的课程安排了进去。我原以为姚老师只需信手拈来一些摄影作品,即可让学生大饱眼福,而不曾想姚老师写出了详细的教学大纲,内容丰富而视角多维。学生报名踊跃,姚老师则逐个面谈选择学生。据上过课的同学讲,姚老师的课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摄影技巧而已,而是站在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层面,探究空间的内涵和新的外延。解惑了他们原来对建筑的许多困惑和狭隘的理解,为他们开启了他们学建筑的另一扇窗。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解了做设计是一份修行,一种人生态度。我在这里替同学们再次谢谢姚老师。
王辉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姚力老师用“建筑译者”来定义“建筑摄影师”非常准确,因为建筑是有形却无语的,它所包含的信息如何传达给它的投资者、生产者、使用者、欣赏者,的确需要一个译者。建筑摄影师就是这样的译者之一,其任务不仅要是在当下做个同声传译,还要为隔世传递信息。很多建筑的物质实体已香消玉陨,人们只能凭借影像资料来凭吊,尤其在这个快闪时代,建筑摄影的传播学意义不言而喻。
顺着这样的假设,即使原物不存在了,它的影像资料所表达的信息仍然是它的“此在”。此时,译者不仅仅代替了作品的生产者,甚至还代替了作品。这样的情形实在不少,例如,注定只有半年寿命的世博会建筑,个个殚思极虑,争奇斗艳,但只是昙花一现,最终命定的墓地是画册。
因此,快闪让译者的地位升华了。在这个图像时代,快餐又让译者升维了。今天,即使对于再有旅行阅历的人,他/她所见的建筑只会占其所知建筑的百分之一。而且随着图像帝国版图的扩张,这个百分比会随之以几何级数递减。随着老龄化,元宇宙化,人们对未来建筑的所有体验皆来自于图像。通过疫情时代,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基因几次迭代后已生成异物。如果说传统的译者只是原作者带口音的随从,那么当下的译者则完全可以抛开原作者。可以大胆设想,在未来时代,原作者和译者的主从关系会彻底地颠倒。
以建筑师的身份说出这样的假设,其实并不舒服。但也许这是一种无奈的现实,之如当今的艺术世界,双年展绑架了策展人,策展人绑架了艺术家。建筑师有求于建筑摄影师,不是指日可待,而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个意义上,姚力老师提出“建筑译者”的主张有其深刻的职业伦理内涵。上文所云,谁与谁的主从关系在不同条件下会此消彼涨,这虽是一个职场的游戏规则,但绝不是一个职业的法则。什么是职业的法则?那就是把职业当作事业,每个从业者都怀着一份真心去侍奉,也就是罗斯金所谓的建筑之七盏明灯中的第一盏——献祭之灯。在这个意义上,建筑师和建筑摄影师都是建筑的译者,其遵循的最高法则是如何把不可言说的“建筑体”转译成可以触动人的“建筑”。按路易斯·康对建筑的理解,建筑存在两个层次:绝对理念上的“形式”(form),和理念被物化后的“设计”(design)。形式是“什么”(what),设计是“如何”(how)。所以,针对同一个“什么”,可以有不同的“如何”。译者的作用是用“如何”来反向指涉“什么”。这种指涉的虔诚度越高,译者的个人因素就越低。所以,一个建筑师最极至的谦虚是他不是个发明者,而是个发现者,因为个人化的“设计”是非个人化“形式”的显现。
这就又回到柏拉图关于“艺术是影子的影子”的论断。建筑摄影师当然是建筑师的影子,没有建筑师,哪里有建筑摄影师。以柏拉图的逻辑,后一个影子就不可能比前一个影子更靠近真实。但在另一角度,如果所有可感的存在都是不可感却可知的真实存在的影子,那么影子在彼此之间就不必要有高低远近之分,而是要去甄别哪一个更接近于真理。在这个意义上,建筑摄影可能更纯粹一些,因此它至少是一个更理想的画面,萃取出日常杂多中的精华,是对真理的揭蔽。虽然它还不能直视真理,还要通过建筑师这层介质,但介质毕竟不是目的,只是过程。
如此一来,建筑译者翻译的不是建筑师,而是建筑师所要翻译的建筑,一切原则就都水落石出了。不仅建筑师是译者,所有人——结构师、机电工程师、设备工程师、材料供应商等等,他们不是译者吗?会合适地使用和维护建筑的人,他们不是译者吗?在这个层面上,“译者”作为一个角色定位,维系了职业的宗教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姚力老师办这门课,提出“译者”这个概念,既是树立了“明德”的标准,又要去践行“明明德”的行动准则,的确是一个创举,甚至是领世界之先。这一方面抵制了建筑摄影是对建筑师作品的粉饰,另一方面也抵制了建筑师对建筑摄影的依赖。我也希望我对“译者”这个词汇的上述理解,能起到溯本清源的作用,走出建筑摄影被异化的各种泥潭,让“译者们”以捕捉中国当下建筑作品井喷的壮景中真正的闪光点为初心,揭蔽“景观社会”中真正有价值的景观。
05
课程设计
06
报名须知
请下载并填写《报名表》后,统一发送至官方唯一报名渠道:邮箱地址 1030978672@qq.com。
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报名表.doc
发送邮件主题请统一写:建筑译者《解读空间》课程第二期(2022年春季班)报名。
截止报名时间:北京时间2022年3月5日24:00。
预科班收到报名表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对接相关开课前准备事项,预期开课时间在3月中旬。
技术研修班收到报名表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安排视频面试,面试通过者将统一通知具体开课时间和相关准备事宜。预期开课时间在3月底。
如有任何疑问咨询请联系微信号:18013177472(Linda女士)。
本文为建筑译者推广文章,由建筑译者授权有方发表。
上一篇:居住的密度
下一篇:经典再读135 | 佩吉格尔住区/洛佩兹住宅:巴拉干的火山岩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