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竞赛结果|杭州江南科学城沿江片区实施性城市设计及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

竞赛结果|杭州江南科学城沿江片区实施性城市设计及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
编辑:原源 | 2024.12.16 18:48

 

近日,杭州江南科学城沿江片区实施性城市设计及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方案评审会,在杭州市滨江区举行。

 

方案评审委员会由7位评委组成:陈秋晓、崔彤、Ulrich Kirchhoff(乌尔里希·基尔霍夫)、陆皓、陆钟骁、张利、朱荣远(按姓名音序)。评审专家兼具专业实力、国际视野、本地实践经验,从多个维度为项目评审贡献了专业见解;经过审慎评议,方案评审委员会一致评定一等奖得主为:

 

牵头方:Morphosis Architects(墨菲西斯建筑事务所)

成员方: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等奖方案效果图

 

高新区(滨江)高起点谋划杭州江南科学城,为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重要支撑。本次竞赛旨在为江南科学城沿江片区征集一组兼具前瞻性与可实施性的设计方案,打造钱塘江畔的标志性城市封面与活力核心,引领片区高质量发展。本次竞赛由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江分局主办,有方建筑(深圳)有限公司策划代理。

 

△ 评审现场 ©有方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规划编制中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江分局、区府办、区住建局、区商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交警大队、浦沿街道、零磁谷中心、科学城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 评委与参会人员代表合影 ©有方

 

自2024年6月21日发布竞赛公告至7月19日报名截止,本竞赛吸引了来自全球14个国家共102家设计机构参与。全球优秀设计力量的加入,奠定了竞赛多元、前瞻、国际化的基础。经过资格预审,5个兼具强劲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实力及落地实施能力的入围申请人脱颖而出,进入方案竞赛阶段。

 

在历时3个多月的方案设计后,各入围团队最终提交了高水平且各具特色的方案成果。

 

 

方案评审委员会表示:5组入围团队的方案呈现了多元化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思考,积极回应了设计任务书和主办单位的诉求。参赛方案成果水准较高,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对杭州新一代沿江城市封面和江南科学城空间模式的展望。

 

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两轮投票,方案评审委员会最终评选出本次竞赛的1个一等奖和4个入围奖(入围奖无排序)。评审结果如下:

 

 

 

△ 方案评审委员会 ©有方

 

方案评审委员会由陈秋晓、崔彤、Ulrich Kirchhoff(乌尔里希·基尔霍夫)、陆皓、陆钟骁、张利、朱荣远(按姓名音序)7位评委组成,评委共同推举张利担任评审组长。评委简介如下(按姓名音序):

 

陈秋晓

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副院长、钱塘特聘教授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理事

 

崔彤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

 

Ulrich Kirchhoff(乌尔里希·基尔霍夫)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ICE建筑及城市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陆皓

大象设计总裁、总建筑师

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特邀专家

 

陆钟骁

日建设计执行董事

日建设计(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利

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朱荣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

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为了充分传达参赛方案的设计理念,方案竞赛阶段评审设置了方案汇报及答辩环节。5个入围申请人按抽签顺序,结合多媒体,向评委详细阐释了各自的设计方案,并认真回应了提问。

 

入围申请人在沿江城市形象打造、产业及业态功能布局、建筑空间组织模式、公共空间设计及场景营造、开发运营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各具特点的空间方案与解决策略。

 

汇报现场(依抽签所定顺序)

 

1号

牵头方: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SOM)

成员方: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汇报人:Michael Powell、匡晓明、俞海星 ©有方

 

 

2号

牵头方:2Portzamparc(包赞巴克建筑事务所)

成员方: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汇报人:Elizabeth de Portzamparc、陈伟明、陈奕 ©有方

 

 

3号

牵头方:爱姆爱地(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MAD)

成员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汇报人:马岩松、袁奇峰 ©有方

 

 

4号

牵头方:Van Berkel en Bos U.N. Studio B.V. (UNStudio)

成员方: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汇报人:Caroline Bos、Dana Behrman ©有方

 

 

5号

牵头方:Morphosis Architects(墨菲西斯建筑事务所)

成员方: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汇报人:Eui-sung Yi、陈祥语 ©有方

 

 

评审现场

 

方案汇报结束后,评委对5个入围申请人提交的展板、文本、模型等方案竞赛成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阅。评委与主办单位就各方案的整体布局、交通及公共空间策略、城市形象及方案表现力、规划传导性和可实施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审慎对比,最终确定一等奖方案。

 

△ 评审现场 ©有方

 

 

潮涌江南岸,零磁总部湾

Morphosis Architects(墨菲西斯建筑事务所)//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方案以“潮涌江南岸,零磁总部湾”为总体定位,围绕开放、生态与智慧三大核心理念展开设计,充分融合滨江自然生态、空间功能与海塘文化内涵,打造一个集科学研究、文化交流与高品质生活于一体的多元化空间。

 

△ 方案效果图

 

“一芯一廊三坊”,悉心打造创新综合体

 

设计方案围绕“一芯一廊三坊”的功能组织体系展开:“一芯”是中央总部活力核心,汇聚创新与产业的动能;“一廊”是滨江动感绿廊,将生态景观与公共活动空间巧妙融合;“三坊”分别为“医研坊”“智医坊”和“云磁坊”,通过多元功能分区推动科学研究、智慧医疗及高端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发展,打造一个融合自然、便捷高效且具有区域标志性的创新综合体。

 

△ 规划结构

 

引入“零磁云廊”,串联城市活力与自然风景

 

通过构建滨江开放空间体系,以一条贯穿南北的滨江绿廊,将医研坊、智医坊、中央总部活力芯和云磁坊四大公共空间有机串联,融合城市活力与自然景观。方案引入了空中步行廊道“零磁云廊”,纵深贯通南北区域,连接各类建筑与公共空间,打造了既具功能性又具视觉吸引力的“第二首层”。这条步行廊道在形成高效、便捷的空中交通系统的同时,还提供了视野开阔的沿江景观,丰富了人们的步行体验,增强了区域的互动性与可达性,为项目注入了独特的空间层次感与活力。

 

△ 方案效果图

 

丰富“绿廊网络”,倾心勾画市民休闲新图景

 

方案构建了一体化的生态公共空间网络,提升公共绿地可达性,并与滨水绿廊实现无缝连接。中央核心区的大草坡采用缓坡设计,提供了开阔的户外活动空间,既适合市民日常休闲,也成为欣赏滨江美景的理想平台。

 

古海塘文化秀场融合了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艺术元素,致力于打造为古海塘遗址的亮点,成为杭州城市文化的新地标。这里将成为游客体验杭州历史与现代融合的重要场所,带来独特的文化与景观体验。

 

△ 方案效果图

 

本文展示的一等奖方案仅为竞赛阶段方案,实际建设或有差异,以最终设计方案为准。

 

 

 

主办单位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江分局

 

策划代理

有方建筑(深圳)有限公司

 

 

 

竞赛及评审会组织 / 有方

资料整理 / 陈杨、韦珏伦、林国锋

摄影剪辑 / 郭嘉、任均苇、罗洁、龚会文

视觉设计 / 鲁晓勇、方泽楠

视觉动效 / 郭嘉

校对 / 陈杨、原源、林国锋、刘鸣

 


 

本文由主办单位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城市设计
有方竞赛
资讯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