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研究 | 《透明性》释读08(蓝色字体和删除线部分为对原文翻译的订正)
(40)勒·柯布西耶的国联大厦项目(League of Nations, 1927)像包豪斯一样,容纳很多不同的功能和元素,因此都采用一种群体建筑的组织方式,也具备类似的外部形体特征:狭长的体量。又一次,共同点到此为止。包豪斯的风车状体量让人不禁联想起构成主义者的平面组织方式(见图17);而在国联项目中,同样狭长的体块形成了条状分层的系统,甚至比加歇别墅更为严谨明晰(见图20)。
【段落大意:柯布国联大厦项目的平面组织方式同样属于严格的层化空间系统。】
【段落作用:补充论证第一段,追加新例来坐实结论。】
【理解要点:从这一段开始的五段,作者深入剖析柯布国联大厦方案中的层化空间系统。为何在以上十段的歼灭战完胜之后,又来开辟新战场呢?只能靠猜测。在第(24)段的释读中,我曾指出作者拿加歇别墅对标包豪斯校舍,其实有点不太对称,二者在规模、尺度和类型上相差太过悬殊,且前者主要谈室内空间而后者是外部环境。也许是为了略微弥补这个缺憾,作者抛出了国联大厦方案。但是,这个项目跟包豪斯校舍相比也有不对称的地方,比如它并未实际建成,而规模和尺度要比后者大得多。也许相似之处,正像作者说的,是具备“类似的外部形体特征:狭长的体量”。作者没说的是,二者都有群体建筑的特征;都是狭长体量连续折动的线性形态。或许,这个补充论证只是作者大量基础工作的冰山一角:在柯布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作品中,再也没有更合适的案例了。本段作者依然采用了对偶论证的模式,但点到为止,之后二段都是针对国联大厦空间层化系统的专论。】
(41)在国联方案中,秘书处的两排主要楼体相互平行且水平延展。它们界定了图书馆和书籍储藏部分,而主要大会堂的入口平台和门厅都强化了这一组织方式,它们甚至控制了大会堂自身的构图。在大会堂中,沿两侧墙壁安装玻璃的构思打破了视觉焦点在总统包厢的常规做法,引入了类似的横向轴线。与此相对的纵深空间也通过一种明晰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它主要表现为一个菱形,其主轴线贯穿大会堂,其外轮廓则由报告厅形体的交汇状的外缘线及内庭院的放射状道路共同组成(见图21)。但是,同加歇别墅类似的,此处描述形体纵深关系的内容也不断被弱化消解。在主轴线上,就有切断、平移和不少自由形态的小路来削弱空间感受。作为一个连续空间,它又不断被树木植被、环形车道和建筑自身的元素所打破、所割裂,构成一组平行的参照物。结果,到了最后,通过一系列或明或暗的提示,整个主题成为一个纪念性的矛盾统一体,成为真实空间和理想空间之间的对话。
【段落大意:国联方案沿纵深方向分布的空间层化系统,及由此形成的空间张力。】
【段落作用:补充论证第二段,从总平面入手进行分析。】
【理解要点:这一段难度不大,顺着作者的思路读图即可领会。对“大会堂”的空间分析说明,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局部叙事,建筑师都有意识地强化纵深方向和水平方向两种空间知觉,避免单一方向的纵深感,令空间表现力失去强度。用以打断纵深感的水平元素是多变的,一会是前方出现的树林,一会是侧方出现的水平延展的楼体,一会是阻断在眼前的道路,总之没有林荫大道,没有居中而设的核心建筑,没有对角线方向的斜线来强化透视感。但这只是在总平面布局上进行推测,是否能与真实的空间体验相印证呢?】
(42)我们不妨假设国联大厦的方案已经实现,一位观察者正循着纵深方向上的轴线走向大会堂(见图22)。看来,他受到正对面的主入口的吸引。但是,当在他前面的一片树木遮住了他的视线,并使其注意力向水平侧方转移,这样一来,他不禁注意到侧方办公建筑同前方花坛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他还察觉到纵横交错的人行道与秘书楼前广场之间的关系。当他步入覆盖着树木的区域,在低矮的树冠之下,一种新的空间张力出现了:空间在这里弯折并指向大会堂,但它却可被看作是图书馆和藏书部分所限定的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最后,当他继续前行,把树木留在身后,观察者发觉自己站在一处较低平的地方,正前方就是主入口的平台,但隔在中间的,是一片开阔的空白地带,他最终能够穿过它并走向最终的目的地,靠的正是此前所经由的路线的推进力(见图23)。此时视线不再受阻,主体建筑的全景展现在他眼前;可他立刻意识到视觉焦点的缺失,任由目光在立面游移,并再一次不可避免地移向侧旁,落到花园和远方的湖泊上。如果观察者在这条隔开他与他的目的地之间的开阔带转身向后,如果他回望适才经过的树林,空间的水平侧向平移将更加确凿无疑,树木、以及引向藏书部分槽形凹口的纵横小路,都强化了这一效果。如果这个观察者具有相当成熟的空间经验,如果一条道路对一道类似树林这样的屏障的穿越会让他明白道路的内在功能就是穿透这样的体量或屏障,那么作为参照,他就能够了解,自己置身的这一片空阔地,并非像纵向轴线所提示的那样是大会堂的前奏,而本是与之对齐的办公建筑的体量和平面的水平延长。
【段落大意:设想使用者在国联项目室外环境层化空间中的实际运动体验。】
【段落作用:补充论证第三段,从第一人称视角阅读国联大厦的空间张力。】
【理解要点:这一段对读者的空间想象力提出挑战。我们可以结合上一段的描述,对着轴测图来假想。这一段作者多处使用虚拟语气,论述本身却是确凿无疑的,因为沿着纵深轴线向大会堂逼近,右手边建筑形体的延长线,正好对应着前广场、小树林和树林前花坛的区域,这在总平面上一清二楚。在这条行进路线上,空间在垂直方向也经历了升高、压低又升高的节奏,正好对应于层化空间的三个层次。当主体建筑展现在眼前,“视觉焦点的缺失”恰好就是正面视点对焦点透视的反驳使然。可以说,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每当前方空阔可以行进,视线和身体感觉就不断受到水平方向并不实际存在的力线的干扰;每当面前真的被正对的立面打断,后方的空间却依稀展现在眼前。这就是两个方向的空间张力,这里没有简单线性如林荫道这样的空间深度明示,人在行进中穿破一层层无形的屏障而至纵深,好像剥洋葱。此前的层化空间分析,基本上都是对着立面、平面和总平面分析,这里作者第一次引入第一人称视角,引导读者来一次“想象的漫游”。读者可能会发现,这段补充论证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将加歇别墅平立面的静态分析,推进到行进过程中的动态分析。读者随着作者的步伐穿破层化空间,完成了动态体验。从这个角度讲,结尾这个“画蛇添足”部分的价值很大。它让我们明白,柯布并非只关注浅空间的静态视觉想象;浅空间也可以具有相当的深度,并且在逐层穿破的时候,每一个扑面而来的新层都充当了加歇别墅的花园立面,而让这个“现象的透明性”的游戏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三维的空间营造从来都不是一张静态的投影图。作者论述到这里,才将柯布建筑中的身体经验与东方之旅中的速写、雅典卫城和卡米洛·西特笔下的欧洲城镇联系起来。】
(43)这种空间层化结构——空间赖以组织建构、具体赋形和清晰表述的机制,正是现象透明性的精华所在。如今,现象透明性已经成为后立体主义者核心传统的主要特征。我们无法在包豪斯找到类似的东西,那里显然主张全然不同的空间概念。在国联大厦项目中,勒·柯布西耶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非常特别的观察点;而包豪斯显然缺乏类似的参照物。尽管国联项目广泛使用了玻璃窗,这些玻璃窗,除了在大会堂部分之外,很少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国联大厦项目中,建筑转角和体型角度明确而肯定。而在包豪斯,吉迪恩告诉我们,它们“丧失了物质形态”。在国联大厦项目中,空间本身就是水晶;而在包豪斯,光亮的表面赋予建筑“水晶般的透明”。在国联大厦项目中,玻璃表面果断而充满张力,如同紧绷的鼓罩膜;但在包豪斯,玻璃外墙“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包裹在建筑之外”,或独辟蹊径(如作为面的消隐)“对如今建筑世界中大行其道的外墙解放运动(loosening up a building)做出贡献”。
【段落大意:国联大厦项目中的空间层化结构,在包豪斯校舍中是看不到的。】
【段落作用:补充论证第四段,重新回到对偶论证。】
【理解要点:包豪斯校舍缺乏空间层化结构,不是早就论证完了吗?何必再一次通过对偶论证加以驳斥呢?原来国联大厦跟包豪斯校舍一样有着复杂的外形,加歇别墅却是个规矩的方盒子。空间的透明性,以加歇别墅论,必须其深入内部,这就与包豪斯校舍不同。读者不禁要问: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是否可以依照现象的透明性进行组织呢?作者的补充论证,似乎就是为了回答读者这方面的困惑。通过对国联大厦的分析,作者证明,即使在建筑师不能全部掌控的外部空间环境中,建筑师的操作也可被解读为“有张力的”和“松弛的”。作者把国联大厦的空间场所比作“紧绷的鼓罩膜”(as definite and taut as the top of a drum),而在论述包豪斯的时候,使用了“解放”(loosening up)这个词,看起来是直接引用吉迪恩的原话,其实是呼应前文“窗帘盒”的比喻,同时通过故意误读吉迪恩的词义,来进一步嘲讽他的“浅薄”。12年前行文至此,我忍不住加了这样一条译者注:“”作者在此处使用语意双关。所谓loosening up,与上文的‘张力’形成对比。同时,借用吉迪恩赞赏性的评价来构成讽刺性的引用,并暗示这一贡献(指外墙解放)在空间探索中的无关宏旨地位。】
(44)但是,假若我们想从国联大厦项目中找出“外墙解放”的痕迹,我们可能一无所获。对于尖锐的差别,设计者没有任何掩盖的愿望。勒·柯布西耶的平面就像刀子,专门用来进行空间切片(见图25)。如果我们把空间比作水,那么他的建筑就像是水坝,选择性地容纳一些、阻拦一些、疏导一些、宣泄一些,最终使其汇入湖边的未经修饰的小花园中。相反,在包豪斯,建筑被隔绝在一片无定形的海洋中,就好像平静波浪温柔冲蚀之下的一块礁石。
【段落大意:国联大厦实现了对空间的主动控制,包豪斯校舍则没有。】
【段落作用:补充论证第四段,本部分的结论。】
【理解要点:作者通过这最后的对偶论证,指出现象的透明性其实是对空间的截取和控制,它赋予了建筑师主动权,来为场地赋予秩序,使人造环境获得张力,从而耐人寻味。作者把柯布的平面比作“刀子”,是说这个工具的效力,它锋利而准确,也对应了一直讨论的“层化结构”。把空间比作水,是说它的无形无质,难以掌控的特点,而人可以通过建造水坝来驾驭它。水坝是人造物,是人对自然的因势利导;与之相对,作者把包豪斯校舍比作“海浪中的礁石”,海浪依然是水,也就是空间,而礁石不是水坝,它只是天然的造物、偶然厕身于大海之中,存在既没有意图、造型亦缺乏目的,无知无识,像一块被动的大石头。】
(45)前面的讨论意在说明使现象的透明性成为可能的空间条件。但这并不是说现象的透明性(因其立体主义血缘)是现代建筑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不是说可以不加思索地把它当作检验建筑正统性程度的试纸。我们的动机很简单,只是想完成“种”(species)的鉴别,并警示“种”的混淆。
【段落大意:现象的透明性并不是现代建筑的必要条件。】
【段落作用:全文大结局,阐述写作意图。】
【理解要点:这一段是大结局但不是结论。结论早在十段之前就已经给出了。那么作者何以要画蛇添足地再追加十段,然后轻描淡写地以此段收尾呢?根据前文释读,我们知道这十段中,前五段是对结论的展开讨论,作者借此机会,不仅将正反两个阵营的文化脉络捋清,且延伸讨论了二维画面和三维空间、正面视点和对角线视点等至关重要的问题,让文章实现了理论上的升华;后五段则通过引入一个新的例子,扩展了透明性理论的适用范围,并事实上将之引入方法论层次的讨论。可见得到一个认知方面的“结论”并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那么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为了驳斥其他人对现代主义的肤浅阐释吗?是为了树立自己的理论旗帜吗?作者很小心地避开了这些知识陷阱,而将写作动机归纳为“完成‘种’的鉴别,并警示‘种’的混淆”。原译文翻译为“类”,是不对的,应该是“种”。“种”(species)是指什么?其实这是个生物学概念,生物分类的最后一级,即自然生命的“物种”。达尔文《物种起源》,英文叫origin of species,说的也是这个“种”。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元,不同的物种之间有生殖隔离,但又是彼此性状相近的。作者没有明说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把现代建筑看作一场足球联赛,柯布所在的法国代表队和格罗庇乌斯所在的德国代表队只是其中的两支球队。他们都是这场浩大赛事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无数个体和无数群体参与其间,才有了席卷天下的现代建筑运动。作者写这本书,不是硬要将柯布和他的法国代表队说成“联赛之魂”,更不是要他们来“代表足球”,只是在谈两支队伍根本打法上如何不同。然而,虽然没说出揭竿而起、一统天下的意图,但你支持你的球队,我支持我的,绝不可以混淆。人的认知是人之间的区别所在,所谓人以群分,就像物种间的差别,不可等闲视之。从这一段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努力寻找语言的分寸,却反而暴露了内心的狂狷。按照《透明性》一书的序言,这一部分当成于1956年冬天,正是北美大雪抛天的季节,Colin Rowe时年36岁,胸怀大志而天下莫知之,从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读到他的内心。】
标题图绘制、文章编辑:张靖雯
版权声明:本文由译者金秋野授权发布,文图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透明性》释读08 | “浅空间”与“透视”
下一篇:江湾城儿童活动中心改造:如海洋般流动的室内空间 / 反几F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