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江苏南京
建成时间 2023年
建筑面积 88,752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同济院提供。
回溯这一国家级建筑的诞生历程,设计以“形神均衡、精在体宜”的全盘策略勾勒厚重的历史轮廓。从大道至简的几何构型选取,到体宜得当的文脉赓续与细部雕琢,乃至谨慎地回应复杂问题的合宜策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以一种恰到好处的均衡姿态兼顾了国家建筑的形象、档案安全的保障和自身特色的表达,以开明的建筑观构筑一座嵌入城市空间、投射历史记忆的纽带式文化地标。
坐落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是中共中央直属的三家国家级档案馆之一,是我国最重要的集中保管和利用民国时期档案的机构。二史馆新馆选址于南京市秦淮区南部新城的大校场区域,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新馆的落成对于提升我国馆藏档案的保护利用水平、推动历史文献研究和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郑时龄院士领衔、曾群建筑研究室原创设计。
项目基地所处的新城区,以原机场跑道为骨架设计了线状的城市开放空间轴线,而北面的明故宫御道街视觉走廊所代表的老城区轴线也同样延伸至此。两条城市轴线的交汇造就了项目用地的不规则形状,强烈的约束条件既为设计的布局和形体选择提出了挑战,也暗合了新馆建筑立足新城、承载历史的建设背景。
经研判,本项目需要以一个各向均等的点式均衡形体来扮演户枢角色,完成轴线转折的衔接与两种城市肌理的过渡,同时契合用地轮廓,消解异形边界对国家级建筑端庄周正的形体塑造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国家级建筑的设计中,如何兼顾简单形体带来的力量感和丰富形体带来的辨识度,是建筑赋形阶段思考的核心问题。
设计的生成从功能出发。由于巨大的馆藏量,档案库房在总建筑面积中的占比达到了70%以上,因此库房主楼是第一个被放置在基地中央,雄踞主体地位的形体。随之将公共、办公和武警三大功能板块,分别按照基地南、西、东三侧的不同开放程度布局三栋裙楼,环绕中央库房形成拱卫式格局,突出档案库房的主体形象。三栋裙楼在库房楼的外围形成安全防护屏障,同时各功能均可独立地与库房功能连接。
建筑形体面向各方向均衡对称,形体的收放巧妙地呼应了不规则基地形状和周边复杂的城市肌理,也为简洁的体量带来了不同视点的丰富变化,以稳重的姿态展现大国形象。
建筑体量明朗利落、气韵恢弘,体块堆叠的丰富度恰到好处,无一丝矫饰,以强烈的虚实对比和精到的构图比例展现建筑的高级别和高规格。环环相扣、绵延不绝的建筑轮廓体现出圆融有序的中国哲思,展现国家级档案馆的气质特征。
在拱卫式的环绕布局下,出于档案库区独立的安全性保障和近人尺度空间塑造的考虑,设计将西侧办公裙房和东侧武警裙房分别与库区主楼拉开了一段距离,在两者之间布置了两处条形内院,使得不同的功能区块与库房主楼之间天然形成了一个缓冲隔离带。
内院的设置也为裙房中的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景观对景。两个内院分别被赋予了静谧禅境的“水院”主题和盎然优雅的“树院”主题,使得国家级建筑在保持庄重感的同时,在其内部也具有了建筑所处的江南地区的庭院空间的温润气质。
现有二史馆老馆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国建筑之一,老馆建筑与其所藏的民国档案均是珍贵的文化瑰宝。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馆建筑由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主持设计,老馆建筑的经典元素是二史馆几代人的重要历史记忆。
“如何体现民国元素与二史馆特色?”是这一备受瞩目的国家级建筑必须直面的两个课题。设计以取其神韵、点到即止的策略,力求以现代语汇含蓄地演绎传统记忆——建筑吸取南京民国建筑端正对称的构图特点和西学东渐的文化内核,但并不追求具体形制的复刻;建筑捕捉老馆金顶黄墙的色彩元素和花格窗棂的格子构图,但力求以新的形态塑造二史馆未来的文脉延续。
立面材质采用我国自产的暖色石材,点缀紫铜板,呼应了老馆暖墙与琉璃的色彩元素,同时暗合与呼应了我国古代用以储存档案的“石室金匮”的材质。
档案库主楼立面因功能要求鲜有开窗。设计巧妙地在实墙立面之外设置了一层格网状的石材格栅表皮,通过阳光与影子的对话雕刻细部。双层表皮与单层表皮的立面间或出现,在稳重的基调下增添了精致的细节肌理和建筑表情,同时蕴含独有的文化记忆。
群房部分含蓄地表达了对民国建筑元素的致敬——双柱式柱廊的底层空间、立面简化演绎的装饰肌理序列,无一处直接运用了民国的建筑符号,却又处处蕴含着民国建筑的文化精神。设计静静地传承地域文脉、紧扣馆藏主题。
建筑内外处处可见的“格子”的构图元素,是对老馆丰富的花窗与藻井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致敬和抽象表达。从室外立面、屋顶格栅到室内天窗、吊顶等位置,再到门窗细部的装饰纹样中均有运用,建筑的构图元素内外高度统一,传承老馆记忆。
在内部空间的塑造上,因为功能特征所限,档案馆的公共人流被限制在南裙房较小的活动区域。设计通过主入口通高中庭的设置和格构天窗的引入,营造了一个连缀两侧公共功能的礼仪性空间核心。结合墙面的花格装饰序列和顶部天窗的矩阵式光影形成空间氛围上的节奏感,楼梯、扶手等细部的打磨体现出了设计对于比例的深度推敲,在有限的公共面积中营造出了“小中见大”的丰富空间体验。
占据最大比例的库房区在空间划分上同样延续了格网状划分的母题元素。“模块式”布局沿形体轮廓边界将每个标准层最多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管理单元,可分可合、未来可根据同类库房功能自由划分管理单元。同时位于环廊以内的库房呈现“内胆式”布局,用以储存重要档案,在安全和温湿度控制上均更具优势。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的设计,摒弃追求夸张形式带来的感官刺激,而是以一种均衡、平和、含蓄的态度,通过设计手法上的大开大合,用简洁的轮廓和丰富的细部营造出了一种国家级建筑应有的规制严整的典雅气韵。同时通过空间的布局和新技术手段的引入打造了一座安全稳固的档案堡垒,为我国“存史资政育人”的档案事业贡献力量。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领衔院士:郑时龄
项目总负责人:曾群、文小琴
建筑团队:曾群、文小琴、杨旭、姚晟华、孙少白、刘章悦、王翔、佘翔、张弥弘、黄兰琴、董艳姣
结构团队:万月荣、吴宏磊、季跃、陈凯、于发杨、王晓明、陈曦、吴树勋
给排水团队:杜文华、施锦岳、张恺
暖通团队:刘毅、周谨、邵华厦、朱青青、苏州
电气团队:包顺强、谢文黎、尤文捷、马致祥、纪晨曦、张政
室内团队:曾群、文小琴、杨旭、孙少白、刘章悦、张栩、寇祥政、郭莹博
景观团队:杨旭、孙少白、刘章悦、李瑞冬、顾冰清
幕墙团队:王垒、彭小龙、黄杰、刘洋、陈诚
照明团队:杨秀、马玥、顾兴花、马晓杰
造价团队:庞晓琳、周凌俊、臧俊隆
项目地点:江苏南京
用地面积:40028平方米
建筑面积:88752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0年
建成时间:2023年
建筑摄影:是然建筑摄影
版权声明:本文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有方讲座85场|一位建筑师,一座墓园——我们所知道的西格德·莱韦伦茨(下)
下一篇:中标方案——上海市嘉定新城远香湖中央活力区城市设计|ppas德国珮帕施规划与建筑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