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HDD)
项目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项目状态 中标候选方案
建筑面积 70000平方米
学校不止于教育和学习,它源于自然,又融入自然之中。身处其中,沐浴在和煦阳光和无尽星辰之下,绝佳的视野让人们豁然开朗。学习、工作、嬉戏在这里多维共享、和谐共生。
△ 方案视频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
设计综述
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红棉三路与广达路交汇处,总用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为寄宿制公办三年制高级中学,将容纳36个教学班,提供1800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
校园西侧紧邻大岭鼓公园,设计方希望校园能够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也希望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伴随学生一同成长,让树荫、山林成为孩子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
顺应场地周边环境,设计将教学区与生活区设置在场地西侧,与公园形成共享和互动,保证各自的安静和舒适。
运动场设置在东侧,底部架空,面对噪音嘈杂的十字路口。其底部架空层的东南区域形成了可供周边居民活动的公园,配合可对外开放的体育设施,丰富市民活动场所,回馈社区。
依山顺势,引绿入园
校园地理位置极佳,西侧有环境优美的大岭鼓公园。我们依山顺势,将山间的绿意延伸至校园内,创造出多层次的绿化景观,让校园融于城市与山林之间。
校园底层架空并做微地形处理,将自然山势延续,让山峦起伏的肌理在一层空间渗透。四层顶设置活力平台,其上绿树成荫、花草遍布,与山间的绿色遥相呼应。
见山望林
从进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师生们便可以透过架空层的柱廊看见从山脚蔓延而来的绿色和山势。通过坡道环步而上,到达四层顶活动平台,沐浴在阳光和树荫之下,遥望周围山峦叠翠。教室、操场、图书馆、寝室,凡师生活动之处,必有盎然青山映入眼帘。
校园主入口设置连续的草坡,在连接两层活动平台的同时,让师生行走在校园之中,如漫步于山间小径。
林荫树影
“习礼大树下,授课杏林旁”,揭示了古人对于读书习礼场所的至高期许,而栽培于交通井之上的大树,以及活动平台上丰富的树林,都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学习和活动空间。
学习活动零距离
所有普通教室分两层,呈三组风车状布局坐落四层顶的活动平台之上,将优美山景尽收眼底。
两层高的普通教室也大大降低了学生课间到达活动场地的时间。教师从活动平台下的办公室也可以便捷到达活动平台上教室,与活动平台的紧密结合使得教学动线与学习动线便捷高效。
山林翠谷,诗画游廊
结合山势及校园布局,校园中自成翠谷,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合理分开。谷中树木丛生,郁郁葱葱。通过翠谷,学生可以到达学校的各个功能区,而谷中的那抹绿色也悄然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在不同楼层,不同位置,增加了景观坡道和空中连廊,这些游廊不仅可以更便捷地串联校园内的各个功能,同时也提供了更丰富立体的活动空间。
山景宿舍
学生宿舍集中布置在北侧,教师公寓则独立布置在西侧,靠近校园出入口,通勤便利。结合校园整体设计理念,宿舍楼7层设置有架空活动平台,连接教学区空中活动平台,获得更通透的视野,将自然的山势和树林引入学校。同时设计还可以利用架空层将男生宿舍与女生宿舍分开。
架空活动平台中设置宿舍主门厅。平时下课后男女生可以穿过架空活动平台,分别使用专用电梯抵达各自宿舍,互不影响。首层另设有宿舍次门厅,供节假日时段学生出入使用。学生可乘坐专用电梯直达架空层,快速抵达自己的宿舍,便捷高效。
社区共享
由于体育场的抬高和外侧体育设施的修建,场地西南侧形成了可供周边居民活动的公园,配合可对外开放的体育设施,丰富市民活动场所,回馈社区。在上下学的时间段,此区域也可以变为临时停车场,给家长提供等候及接送空间。
优美的环境、多样的空间,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独特的校园生活,有时只是从窗外的山间传来的一声鸟鸣,亦或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绿和树荫,都会是孩子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市第三十三高级中学新建工程
项目类型:建筑 教育
项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设计单位: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HDD)
主创建筑师:杨偲、董巍巍
设计团队:杨涛、周肇敏、杨涵宇、王世杰、OSEIASANTE/EBENEZER、吴颖、张新悦、陈凡、李磊
建成状态:方案
设计时间(起迄年月):2021年9月
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
版权声明:本文由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HDD)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Narbo Via 纳博讷古罗马文物博物馆 | Foster + Partners
下一篇:开箱视频 | 有方建筑日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