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美国当代建筑代表人物之一的斯蒂文·霍尔职业生涯回顾展“斯蒂文·霍尔:建筑创作”(Steven Holl:Making Architecture)在上海开幕。展览回顾了霍尔近四十年的职业生涯并展示他近期的工作成果,是继韩国首尔崇实大学、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之后“建筑创作”巡展的亚洲第三站,也是内容最全面的一次,其中的5个设计项目档案及相关水彩创作将通过本次展览在中国首次展出。
下文来自本次展览展册,由策展人尼娜·斯崔兹勒-莱文(Nina Stritzler-Levine)撰写,其中“城中城”部分改写自匡孔明(Christoph a. Kumpusch)编辑的 “《城市希望:斯蒂文·霍尔的中国制造》(Urban Hopes: Made in China by Steven Holl)”(苏黎世拉斯·穆勒出版社, 2014)。翻译为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城中城”部分翻译为UrbanNetworkOffice。
斯蒂文·霍尔:建筑创作
Steven Holl:Making Architecture
在当代飞速变化的建筑实践中,创造和生产的各个方面空前加速,建筑师的标准工作方式日渐为技术所改造。这种转变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即我们如何打造环境,以及在未来建筑作为主要艺术形式存在的可能性,虽然计算机的参与对于建筑师来说无疑是一种优势,但在建筑创作中取消手工制作,会最终影响建筑的外观和使用,乃至居住者的感受。手与思维的连接,会让色彩、材料、光线和空间产生细微的差别,而这一点是电脑无法实现的。
斯蒂文·霍尔四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做法与当下看似普遍的数字化趋势截然不同。霍尔创作建筑的方法基于一种观点,即为了实现艺术化的建筑,必须坚持使用手来工作。他将这一过程称作建筑“思考与制作的结合”的过程。从概念到实现,霍尔在建筑创作的每一个阶段都绘制水彩画。他通常独自在纽约莱茵贝克的家中,或事务所里的私密工作空间里作画。
此次展览展出霍尔近期二十个建筑项目的独特创作过程。这些项目除了分布地域广阔(横跨四大洲),涵盖医疗保健机构、图书馆、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等领域外,每一个项目也都包含着功能完善的建筑中所体现的思考与制作的结合。
第一部分:建造
为了在已建成的建筑中获得非凡的感官体验,在全面认知过程和研究中制作大型模型是最为复杂的一步。利用光线和空间的实际搭建来提升内部知觉体验,需要模型的辅助来模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微妙差异。模型展示了一个人如何在建筑中移动,将人的感知置入前景、中景和远景的统一空间关系中,增强其与空间中具有表现力的物质性之间的联系。一栋建筑如何在场地中定位,以及与环境形成怎样的关系(即建筑的宏观与微观元素的定位)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都通过这些3D建筑模型得以解决。模型从细节层面提供了一种关于最终完成的建筑几近完整的体验。
这些模型都根据霍尔事务所中工作室的规格来制作,许多模型都使用了项目实际建造时的同种材料。其中一些是霍尔建筑设计事务所在世界各地项目的竞标模型。其它是与客户讨论时所用的演示模型。
霍尔同样制作了一些精致的模型为自己所用。他利用Ex of In XII(霍尔在莱茵贝克房产处的客房)的模型来研究室内空间的复杂切割。这件模型最终以雕塑的形式呈现,实现了它预期的建筑功用。
第二部分:思考
水彩画是斯蒂文·霍尔创作表达最主要的方式。在作画的过程中,他探寻建筑的意义并产生相关的想法。霍尔认为绘画是他思考的方式。他将建筑创作的所有阶段赋予意义的可能性,如同特定旋律在音乐中具有的意义。霍尔仪式性地在每天早晨作画,他认为那是他思绪最清晰,并且是进行建筑创作所需要的直觉与想象思维最为开阔的时刻。对霍尔来说,从重要的设计阶段到最终实现整个项目的过程中,画出上百幅水彩画并不是一件不寻常的事。
霍尔在展览“建筑创作”中展示的水彩画都是标准的5x7英寸大小。它们根据霍尔所称的“结构思想”(同构于展览中所包括的十一个项目),以分组形式陈列在六张展台上。这些绘画同样说明了一些特定的关键概念,它们塑造了功能与单个项目的特点。霍尔将想法通过绘画中的图解传递给他的团队。这些图解通常涉及到霍尔所关注的方面,包括人如何在建筑空间中移动、光对不同的材料以及建筑选址位置上的影响。
小型探索性模型和原型是每个项目所做详细研究中的一部分,它们都带着建筑创作的终极目标,即将想法和知觉体验的现象学世界连接起来。
展台1:跨学科空间和社会容器
霍尔相信建筑拥有充实甚至改变日常生活的可能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一个重要观点:我们需要区别于传统做法,创造出强调对话的建筑空间。霍尔重提20世纪二十年代由俄罗斯构成主义者提出的“社会容器”这一术语,来解释他如何通过建造建筑空间来汇集各行各业的人们。他在当前许多项目的图纸中展现了对于此类各种功能空间的设计。
展台2:抽象、色彩、音乐
霍尔认为“抽象”是一个重要的建筑学观点。从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艺术大楼的水彩画和Ex of In House的探索性模型中可以看到,抽象的观念深嵌于他所创造的建筑之中。
霍尔近期完工的玛吉中心体现了色彩和音乐对霍尔建筑思想的影响。在外立面的结构中,根据中世纪音乐的纽姆记谱法来决定彩色玻璃的位置。对色彩的运用让大楼室内外都变得活泼起来。建筑师将色彩和音乐结合起来,唤起了其对患者的治愈能力。
展台3:水、光、心理空间
霍尔经常运用水与光来创造引起直觉体验的建筑空间。这里展示的许多绘画都表明了他如何巧妙地设置水池的位置,用以最大限度地反射光照。他同样关注建筑在选址定位时如何让水域面积最大化,正如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扩建项目的设计毗邻波托马克河。休斯顿美术馆扩建项目拥有一个叫“光篷”的屋顶,会给室内空间带来充足的自然光。
展台4:减与加
这部分的水彩画展示了霍尔像艺术家创作雕塑一般,如何通过增加或减少元素来塑造室内空间。猎人角社区图书馆(纽约市皇后区)外立面的开口呈现了曼哈顿壮观的景象。金宝山墓园凯旋阁的球形开口则提升了自然光的质量,为空间增添了精神性。
展台5:心与身
霍尔通过图解和绘画来展示如何让建筑空间激活心灵与身体,并以此来说明用建筑提高知觉体验的“结构思想”。这三栏图示解释了激发知觉体验的概念。建筑师必须通过结合物理性的光源与空间的关系,创造这类体验来弥合心与身的分离。
于1998年建成的霍尔的首个重要公共委托项目——赫尔辛基奇亚斯玛当代艺术博物馆,因提出“交织”(空间、光、形式的交织)的概念,而成功跨越了身心分离这一鸿沟。如石头和羽毛此类极具对比性的材料是另一种消除概念世界和现象学世界间差异的策略。霍尔提到他在设计弗吉尼亚州立联邦大学当代艺术学院时,便在探索建立这种联系。
展台6:物质性、选址、空间、多孔性
霍尔经常根据材料本身的触感和反射的特点,来进行建筑室内外的选材。路易斯艺术中心(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采用的莱切石,来自意大利莱切的采石场,古罗马人在2000年前便开始开采这种石材,而霍尔用它来给混凝土的结构增加亮度。穿孔竹材让猎人角社区图书馆(纽约市皇后区)和玛吉中心的室内空间充满生气。他用穿孔钢材在路易斯艺术中心的舞蹈大楼里建造了“舞动楼梯”。玛吉中心外立面物质性的提升,则通过使用含有Okulux的哑光白玻璃(一种为该项目发明的新型染色玻璃)来实现。
这些指导玛吉中心、约翰·F·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扩建项目以及路易斯艺术中心(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设计成形的想法,部分源于这位建筑师对现有建筑历史强烈的敏感度。这些项目的绘图说明了建筑是如何回应每块土地自身的特点的。
多孔性是霍尔进行建筑创作时的重要指导观点之一。“建筑是多孔的”这样的概念可能和我们对建筑的初始理解截然相反。换言之,说到建筑我们首先会想到它是坚固的,而不是多孔的。对霍尔来说,“多孔性”一词引申出他在设计的不同方面所探索的开放性概念。像路易斯艺术中心(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多孔性指的是空间连续性;而对猎人角社区图书馆(纽约市皇后区)来说,则是一种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正如穿孔木材样品所展现的一般,霍尔使用特定的材料来提高多孔性的感觉和体验。
第三部分:反思
1977年,斯蒂文·霍尔离开华盛顿州,在到达纽约后不久后便创办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至今为止,他参与到众多实践之中。霍尔于1993年赢得了赫尔辛基奇亚斯玛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设计竞标,迎来了他的第一个重要的公共委托项目。而在此之前,他依靠小型的私人委托来维持事务所的经营。
此外,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位尽心尽力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多产的作家。霍尔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团队中最资深的一员。迄今为止,他在那里教授小型工作坊课程已达三十多年。他长期投入教学,表明了他想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下一代建筑师的心愿。霍尔追求让教学成为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在他2017年新开设的一门名为“有关艺术的建筑”——探索理论和建筑实践不可分割联系的课程中,证明了这一点。
霍尔也是建筑理论和写作的重要贡献者,他是如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勒·柯布西耶,以及与他同时代的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等人在内的,卓越而具有开创性的人物中的一员。霍尔出版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章,传递了他在建筑制作方面的想法。在这个展厅中,你可以看到这些文字的精选部分。包括《建筑手册》中的精选,以及1978年以来由霍尔或其贡献者发表的一系列具有先见之明的文章,关于专业领域内涉及公共住宅、城市化、以及艺术与建筑间重要关联等在内的主要问题。同时,还展出了霍尔出版的一些书籍:关于建筑与选址关系的《锚固》;向读者介绍受现象学启发而创作建筑的可能性,以及空间内部知觉体验的哲学研究的《交织》,此外还有霍尔实践的重点,关于“基础结构思想”的选集《视差》。
影像部分进一步探索了展览中的很多项目,例如伦敦的玛吉中心、莱茵贝克的Ex of In House,以及里士满的弗吉尼亚州立联邦大学当代艺术学院。几部影片说明了水彩和绘画对霍尔实践的重要性——对包括勒·柯布西耶、卡洛·斯卡帕、扎哈·哈迪德、艾未未在内的其他建筑师和艺术家同样如此,霍尔也很欣赏他们的作品。
第四部分:城中城
在斯蒂文霍尔的新作品系列中,衍生出了另一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来自于他对真实城市的接纳,包括这些城市所面临的关于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挑战。在过去的十年里,该事务所位于中国的项目在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上都在不断提升。这个展厅所展示的项目讨论了一种城市和建筑的嵌套尺度关系,并提出了组织和嵌入城市空间的新方法。
这些项目所探究的不是城市和建筑的中间过渡,也不是简单混合,而是关于这两种尺度的对比和嵌套研究。这个研究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的——即在任何一天里,城市居民的感知尺度一直处于从微观到宏观的循环之中。
这部分展览的项目有三个已经建成:北京当代MOMA,深圳万科中心——水平的摩天楼,以及成都来福士广场——“切开的多孔街区”。还有三个未建成的项目:东莞规划,天津生态城市规划博物馆,以及青岛文化艺术中心。另外还包括两个新发布的项目:北京Cifi旭辉办公楼和深圳ICARBONX碳云总部。
本文由策展方授权有方发布,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上一篇:Sala Beckett / Flores&Prats
下一篇:建筑绘 | 弗兰克·盖里的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