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有方版2018中国建筑设计榜单吗?来了。
2018,有方新媒体正式开设“新作”版块的第二个年头。在全年收到的逾千封新作投稿中,我们共发布了其中的298个优秀设计作品——希望每个项目的高质量媒体呈现,能为设计团队的辛勤付出划下一个节点。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一起回顾有方平台全年阅读量最高的50个中国建筑设计(包括一个景观作品)以及它们的设计团队。
入选依据为该项目在有方平台的阅读量数据;展示顺序依设计单位名称音序排列,不分先后。点击图片超链接可查看项目详情。
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祝每一位建筑师、各专业设计师、施工人员、媒体专员、建筑摄影师、有方读者......新年精进。
本篇收入依据仅为有方平台阅读量;
因发布时间等原因,部分2018重要建成作品未在列
展示顺序依设计单位名称音序排列,不分先后
点击图片超链接可查看项目详情
ENJOY
“发掘空间中被过去历次改造所掩盖的特质,引入传统江南民居中的天井意象、重整里弄民居中错层的亭子间和前堂的关系,并探索了建筑本身与院落的关系。”
“一座建筑,无论大小,它的创造性常与其能否成为一个社会的审美事件关联着。”
浦东美术馆(国际竞赛方案)
“2015年11月,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获邀参加浦东美术馆的国际竞赛,设计提案未能进入第二轮深化比选。在大舍的设计中,这既是一栋‘作为美术馆的建筑’,更是一栋‘城市的建筑’——‘在这个时间与地点的上海,我们几乎已经准备好,去迎接一个优秀美术馆的出现,一个可以为这个城市贡献——与黄浦江一同奔涌流动的——更具开放性与公共性的文化空间。’”
艺仓美术馆
“艺仓美术馆的设计是一次冒险,它使一座美术馆出现在了本不可能出现的地方。”
亼屮囗 2#
“为中国当下居住空间的变化建立一个抽象的模型,它不再只与个人或单个家庭相关,而是能将社群空间纳入生活本身。”
“在新建的基础上之保留村里原有房屋的一些空间尺度和风貌肌理,给想回到乡村生活的人群提供长期居住的空间。”
“设计思路始终重视“日常性”与“仪式性”二元关系的转换与平衡:日常性转换为仪式性,而仪式性又回归日常融入大地。同时,为体现抗争和不屈的“田汉风骨”,建筑形态强调“水平性”和“抓地性”两个空间特征。建筑锚固于大地,以青砖、混凝土、水泥瓦、木材等传统材料建造,清灰绵长的体量匍匐于原野之中。有力度的仪式性连续弧形墙面、悬浮的厚重反弧拱形屋顶,展现出原朴、苍劲之感,仿佛将建筑置于时间的长轴之上。”
“从新一轮的村民自发建设中可以看出,村庄对这个即将开始运作的事物,似乎已经有所反应。”
“整理基地的凹凸、林木的疏密、山水的藏露等更为细微的地景特征,使它们最终与耳里庭客舍的建筑一起,构造出一系列可供居游的庭园场景。”
“想象一个真正拥抱自然的房子——它将拥有清新空气,自然采光,绿植和蓝天,而这些在今日都是稀缺品。”
“将传统手工技艺与工业化预制装配相结合,轻钢结构在建筑内部为现代使用空间搭建了轻盈骨架,而传统夯土墙则在外围包裹了一层尊重当地风貌的厚实外衣。”
“作为用于了解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需要对敏感的城市区位、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复杂且不稳定的功能需求做出积极回应。此外,我们还尝试以最简洁的形态摆脱风格和形式的束缚,通过强化市民性实现时代性、通过重拾建筑语言里的传统词汇实现文化性、采用被动式气候适应措施回应地域性,以此营造根植于场地、传承于岭南的新建筑。”
“对三口之家来说,30平方米真的很大了,不必再大了。
不能因为明天的变动打破今日的完整,每天都要像永久,日子才不会太过临时。”
“当所有人都期待一座更大的‘标志性’建筑时,我们却把它设计成了一座低矮的‘立体公园’,没有任何造型可言,人们甚至很难感觉到它是一座建筑。方案一提出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在它背后却是我们在会展建筑之外、对城市大型公共建筑设计范式的一次再思考。”
“即使结构的安全鉴定是‘拆除‘,我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新的建造串联场地的过去和现在,为这里留下些历史的痕迹。”
上海嘉定同济附属实验小学
“延续基地原有的建筑肌理,根据学校功能空间的动静需求,结合不同尺度和不同开敞程度的庭院、廊道和运动场,将教学、办公及运动空间串联起来。”
上海张江万科实验幼儿园
“结合了弧形屋面的建筑形态宛如孩子们喜欢的托马斯小火车,一节一节地驶入场地之中,并带着孩子们的想象,驶向未来。”
“木屋部分分别为三个非同心圆构成:悬挑在溪边的露台,两层客房部分,以及起伏的屋顶与顶层露台。......每扇窗户都有一份特殊的室外景观,但最美妙的是爬到屋顶之巅享受山涧的自然气息。”
“项目是集筑建筑工作室‘回应气候’系列研究和实践的一部分,探讨如何将回应气候的被动式策略(采光、通风、遮阳等)与建筑空间形体整合起来,提升建筑品质。”
深圳留仙洞万科云设计公社B4地块
“B4地块占地超过7000平米,如此大面积的地下空间如何能做到有效开放使用,让通风采光还有如地面层一样舒适明亮,同时还能通过设计孵化出一个别样的‘共享大院’?”
盐田大梅沙村——菜田地展览馆、榕树边的十号楼、公共街道
“村是厨房,只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村有可能共生、共荣、共享,在建筑和艺术领域实验与尝试。它不是一个乌托邦,是完全可以操作和实现的,软硬兼施空间的再生产实践。”
“一系列复合操作,在建立不同维度秩序的基础上生成整体。在项目中,建立秩序的维度是场地关系、功能需求、建造逻辑、形体逻辑、空间气质、场所感受。”
“将7,590平米的档案库房与办公用房藏在山体中,而露在山体之上的两层,则用作企业展览(共1,390平米)。方案最初,对山体上的展览空间有更多的表达;实际落成的方案,做了减法。”
“在中国北部渤海湾昌黎县一段被称作黄金海岸的沙滩上,OPEN设计了一座消隐的美术馆,如同藏于沙丘之下的神秘洞穴......受孩童们在海边挖沙的游戏之启发,建筑师尝试在沙丘里“挖掘”创造出形态各异又互相连接的一些“洞穴”——这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居住形态和最早的艺术创作场所。”
“我们希望在这个民宿中,一方面要尊重老院子的空间格局,保留一丝它以前遗留下来的特质,但另一方面,改造的部分应彻底变成适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生活方式,这才是老城改造准确的方向。”
“在上海的传统里弄里,以设计的方式介入,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将其作为生活的容器,装载美好的生活记忆。”
“我们将建筑小心翼翼地布置在场地既有黑松林的后面,只露出一个角部,隔着芦苇荡窥视着天鹅湖。甚至,我们想象着也不能让建筑阻断大天鹅的散步道路,干脆把建筑架了起来。”
“在一个大时代的逆流中,当你与全世界为敌、想把一个十几万平方米的拥有超过2000套小户型的住宅设计在五年时间内掌控得无懈可击,这几乎没有可能。......我罗列了设计中的若干失误,以冲淡那些不该有的庆幸——”
“用低技术低成本的建筑,解决乡村留守儿童的活动看书问题。”
“如何在这样集约的场地里,以空间创新应对新的教育模式改革,营造一个亲切宜人又充满想象力的校园空间,建构一个适应亚热带气候和高密度城市环境的校园建筑,成为了设计的重点。”
“对地块做出整体概念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结合的一体化特色体验;从外部到内部,访客的行进过程形成了不同的视觉焦点。 ”
“将高家老宅废弃坍塌院落激活并加以利用,变废为宝,用6把竹伞撑起的拱顶覆盖的空间......竹篷乡堂的建设成为村落有机更新的一次积极尝试,也为尚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方案
“构建一段极致安静的水平线,与成都平原对话;以特有的尺度和空间纯度,呈现自身的建筑学特质。
深圳红岭中学(圆岭校区)改扩建工程方案
“在我们的记忆里,宽阔的操场是学校的主体,而建筑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供学生自由活动的场地,还原这样的体验。由于在场地限制下,地面没有足够的空间,抬升一块地面便成为了一个可行方案;同时,这块抬升地面还解决了如何连接被割裂的几个校园空间的难题。”
“住宅试图在现代都市中创造一片独立的世界以追寻内心的安定与自由,并通过实木与金属材质的构建表达建筑与自然的真实性。同时,也试图将建筑的功能性与舒适性统一起来。”
“改造出一个依托陶艺文化的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既保留下传统的龙窑和制陶技艺,又能满足现代人休闲娱乐需求,或许老刘一家还有可观的经济收入。正是这个将乡村产业与文化创意融合的构想,为后来名为‘远山·有窑’的土陶厂改造空间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一筹莫展之际,我只能随学生们下到海边的礁石滩上漫无目的地游览。就在不经意间,石崖面海的岩壁上一处被杂草掩盖的豁口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好奇地跑到这个豁口里,转身一看,眼前竟是一片海空澄明的景象,刘公岛静静地矗立在远方。最初的设计概念就在那一刻定格了!我希望人们来到这个点,看到这幅一百年来不曾改变的风景。”
“我们希望这几个土房子就像在地里生出的土块,可以自然地融入当地的空间景观之中。”
“如何梳理地形?解决建筑落地的问题;如何与风景建立关联?使得看与被看都能成为‘风景’。”
“就如同在大地迷宫中竖起了6点引路星火,细微而美好,形成对游人温暖、安定的招徕。”
“避开常规的风格统一,引入社会学观念,在集体记忆的延续与新功能空间的植入中,营造其与村落共生的新方式。”
天河创想公社
“为了激活这个尽端且封闭的工业遗存地,建筑师大胆地试验了一个‘山景移植’,在两幢建筑长边之间仅8.5米宽的“峡谷”当中植入空中的地景连接,以重塑这个后工业场址,将其转变为一种新的城乡结合状态。”
叠园宅
“叠园宅坐落在倾斜的山坡上,自西往东缓缓上升。建筑师试图在此基地上重构岭南地区传统合院式书院形制,设计并不因循传统礼制约定,而是因应地形地貌以及院内的风景和游历体验展开。”
上海奉贤南宋村宋宅
“延续奉贤当地新民居二开间朝南的空间格局,在规则方正的体量中心运用新民居不常用的天井,形成空间和生活的中心。5个有确定使用对象的卧室和不同尺度的公共空间围绕天井布局,形成独立性、私密性和公共性交织互联,兼具仪式感和归宿感的家。”
吴宅
“回应东西向基地的U型院落布局;建筑外部表面封闭,局部的开口呼应环境最佳的景观方位,而面向内院尽量打开;刷白的砖混结构的细微砌筑纹理变化,给当代乡土生活带来微妙的体验,并产生合理的造价控制。”
雷宅
“通过项目展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寻求乡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样板,这也是所有村民期望看到的乡村发展的新机遇。”
“世界上不仅仅有异兽饕餮、穷奇、三尾讙……当《山海经》的奇幻之旅遇见现代度假公园,鳗鱼长凳、鱼骨亭、海星花田、攀爬海螺和五爪章鱼滑梯的构思蜂拥而至。沙丘和道路之间狭长的三角地带变成了儿童农庄,包括农场和乐园。”
“功夫都是纤毫之争。”
“得益于经验预判与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获得了此种柔物。其模糊的精确性,重现了被单纯工业化所取消的感知的在场。 ”
“‘微缩北京’——大院胡同28号是一次结合了旧城更新、院落改造、理想居所研究的设计实践。以研究传统北京的复合性城市结构为基础,认识并运用其结构可延伸、加密的特征,通过分形加密,将大杂院转变为‘小合院群’;‘宅园’与‘公共单元’的设置适应了现代社会结构,将院落转变成‘微缩社区’;居所层面极限尺度的技术性设计服务于‘宅园合一’的精神性营造,通过空间叙事,将日常诗意与都市胜景的体验带入‘理想居所’。”
感谢2018每一个投稿团队,每一位媒体专员。
本篇收入依据仅为有方平台阅读量。因发布时间等原因,部分2018重要建成作品未在列。
展示顺序依设计单位名称音序排列,无涉排名。
2018的建成作品还没来得及整理投稿?
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2019见!
版权声明:资料由事务所授权有方发布,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年轻事务所的2018”征集 | 向30万设计师展示你的成绩
下一篇:Céline的柔软与色泽:迈阿密旗舰店 / Valerio Olgi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