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再读
一座经典的建筑,无论何时看都不会过时。
行走中的建筑学新开“经典再读”栏目,
与你一同回望现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作品,
并期望由此带来的新灵感、新启发。
在20世纪的多位建筑巨匠中,日本建筑界一直对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抱有最大的兴趣,认为柯布是现代建筑的领军人物,对他保持着长久的关注与研究。
日本近代建筑史上那些重要的名字,都与柯布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从柯布直系弟子前川国男、坂仓准三、吉阪隆正,到次弟子丹下健三一行,再到桢文彦,到坂本一成、伊东丰雄、长谷川逸子,以及后来自学柯布理论起家的安藤忠雄,拿着学生时期论文《柯布作品中的曲线:其手法与意义》前往昌迪加尔拜访柯布作品的妹岛和世等等。
柯布为日本带去巨大而长远的影响,而建筑师本人,却只在日本留下了一座国立西洋美术馆,这是日本境内唯一一栋柯布的建筑。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柯布与他的日本弟子们合力完成的作品。在调查完基地后,柯布便因印度昌迪加尔的工作离开了日本。三位弟子中,由坂仓和吉阪负责建筑,前川负责建设,最终监督施工完成国立西洋美术馆。柯布送来的图纸中并未包括构造和设备,这些都是由日方负责设计,图面上未说明的细部尺寸则依据“模度”来决定。在美术馆的建设中,三人前后一共做了6次商讨,中途坂仓还曾在前往德国的时候绕道昌迪加尔拜访柯布。
上野公园里的宝藏
上野公园不仅是东京的春季赏樱名所,也是诸多建筑杰作的聚集地。国立西洋美术馆就坐落在这里。
美术馆项目最初由日法两国共同发起,用于陈列日本收藏家松方幸次郎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的艺术藏品。这部分艺术品曾在日本战败后扣留于作为战胜国的法国,而经过协商,法国政府最终同意以个人资产的形式交还日方,并希望日本能提供一个接纳这些艺术臻品的场所。
1954年2月,时任卢浮宫美术馆馆长的Georges Sarre来日视察“卢浮宫美术展”在日的准备工作,并表达出“希望建立新馆,场所选在东京的上野”的意愿。借由如此契机,日方最终决定在上野公园内原凌云院旧址处兴建一座新的美术馆,也就是今天的国立西洋美术馆。
可生长的美术馆
国立西洋美术馆是柯布早期“可生长美术馆”概念的实现。在他一生的建筑生涯中,只有在印度的两个项目和在日本实现了该想法。建筑像是螺旋的贝壳一样可以向外侧无限增长,将来当需要扩建的时候,可以把原有建筑向外侧扩展。
这种被柯布称为“可生长美术馆”(Musée à croissance illimitée)的模型,最早出现在1939年柯布的一张草图上。
它的空间组织有7项设计要素:
1、视觉通透的地面层;
2、中央内庭;
3、主要入口位于建筑物的中央内庭;
4、以坡道的方式引导参观者由中央内庭进入二楼展览空间;
5、长廊状的展览空间可以无限地由中央内庭向外以螺旋配置增建;
6、隐性卍字平面秩序与立面四向开口;
7、展览空间以自由平面的方式进行展览品设置与无动线规划。
但值得注意的是,“可生长美术馆”并非单纯地像花卷一般向外盘旋,而是在内部形成四条向四方发散的通路,将建筑的整体构成有力地统一起来。
神圣的“19世纪大厅”
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平面为正方形,各边排列7根现浇混凝土圆柱。这些圆柱在二层是与墙壁脱离开的独立存在。柯布原本的设想是一层架空,引导人们从中央大厅进入美术馆,但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计划中的入口始终被当成出口来使用,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层过分紧凑而没有合理规划动线所致。在后来的改造中,利用玻璃幕墙将一层边界向前推,被迫使得中庭不再和外界相接触而变成一个内部空间;一层西侧的厕所拆除,转而变成更为开阔的纪念品卖场;而东侧原有的空间,则随着前川国男1979年位于建筑后侧新馆的落成全部打通,成为连接新旧两馆之间的过渡门厅。这样一来,一层才实现了柯布原本计划中的入口功能。
一层中央天窗采光的通高大厅,柯布将其命名为“19世纪大厅”,头顶的三角形天井透出神圣的光,加上巧妙的由建筑结构所组成的“十字架”,让来访者的视界立刻得到净化。在这里,柯布完成了一系列元素的统合:建筑、光、矮墙、坡道、柱、不规则的天井、人……
在大厅中,一层到二层通过坡道连接,游览者可以一边欣赏雕塑,一边步行。二层展厅的天花板由高低两个部分组成。较低的部分高度226厘米,正好和柯布的“比例人”的高度相同,较高部分天花板高度正好是较低部分的两倍。柯布在二层展厅设置了露台,朝19世纪雕塑展厅,让人更加能够感受到建筑空间丰富的层次。
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提高了公共建筑的耐震基准,为了补强国立西洋美术馆的抗震性,在不改变原有设计的条件下,决定采用新的抗震方法——将建筑整体抬起,在柱子的下方放置可以吸收地震力的免震胶垫。这样参观者、美术品得到了保护,柯布的建筑也不需要进行改变。
2016年,柯布分布在全球的17处建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国立西洋美术馆位列其中。
参考资料:
[1]柯布西耶与日本 Le Corbusier and Japan,程艳春
[2]柯布西耶的「无限成长美术馆」原型与三座美术馆,施植明
[3]日本现当代建筑寻踪,有方
[4]国立西洋美术馆官网 http://www.nmwa.go.jp/jp/index.html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去世,因戴高乐机场成名,国家大剧院使其为中国人熟知
下一篇:有方专访 | 安德鲁:我眼中的国家大剧院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