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 田琦
项目地点 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
建筑面积 670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18年
撰文 田琦
在重庆大学城商业职业学院旁有条盘山公路,驱车行驶十几分钟,半山处有个风景绝佳的土陶厂。不时有人专门前来点上一杯咖啡或茶,在这里静静欣赏风景,又或者到楼下的工坊里制作陶艺。
而就在三年以前,这里还只有一排破旧的龙窑,以及堆满四处的土陶,无人问津。上世纪90年代,厂长刘中华经营的这家土陶厂正值鼎盛时期,一年可烧9窑陶器,每窑可出上万件产品,前来拉货的卡车曾把进山的公路堵得水泄不通。
随着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陶器兴起,土陶在竞争中逐渐落了下风。自2002年起,土陶厂的日子每况愈下,到了2010年,经营陷入困境,产品销不出去,一家人吃饭都成了问题。那时,窑主刘中华每天思考得最多的就是“要不要关掉土窑厂”“要不要转型农家乐”,然而舍不得传承上百年的手艺被埋没,他迟迟没有做出决定。
2015年,我驾车偶然路过此地,被这里随处摆放的瓶瓶罐罐所吸引,拍摄了不少制陶工艺的照片。几次往来后,刘中华得知我是从事建筑设计的老师,便透露了自己打算将土陶厂改为农家乐的想法,甚至说如果需要可以拆除那一坡龙窑。“农家乐?”“拆掉龙窑?”我有些诧异,就这么放弃传统工艺,去做千篇一律的农家乐,实在太可惜了。
反复思量后,我提出了另一种构想,将这里改造为一个依托陶艺文化的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既保留下传统的龙窑和制陶技艺,又能满足现代人休闲娱乐需求,或许老刘一家还有可观的经济收入。而正是这个将乡村产业与文化创意融合的构想,为后来名为“远山·有窑”的土陶厂改造空间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不同于当下为数颇多的城里人在乡村租地盖房或租房改造等乡村实践,虎溪土陶厂整体改建的出资者、建设者及最终的经营者都是当地村民。改建的目的也很单纯——业主希望的仅是一个能改善目前生活窘况的农家乐,尤其关注建筑造价,希望不要高于周边平均价格,而并不关心老窑生产的延续和传统制陶手艺的传承。
为了改建,老刘一家倾其所有。如何在控制造价的大前提下,营造出能被当地人和都市人共同认可的空间环境;如何在满足业主正常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以传统手工艺为载体,通过植入多元化的服务业态,打造一个复合型文化体验休闲空间,成为摆在我面前最为纠结却又亟待解决的难题。
设计采取了依山就势的协调方式,空间呈现阶梯层次感,与一旁的阶梯窑互为呼应。从南侧入口方向看,新建筑的屋顶坡度也与山势近乎一致。建筑坐西面东,共两层,首层除一间采用大面积落地玻璃、用于入口接待的茶饮空间外,其余部分均为在小青瓦木构架覆盖下的开敞空间。东侧室外完全开放的露台,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俯览山林的视角,直面远山、视野开阔。
西侧则在对现场进行多次实地考察与调研的基础上(确保在盛夏暴雨时不会有雨水顺着山石流入室内),采用了“融景”设计策略,取消建筑与山体间的维护结构,将山石、草木作为“维护结构”延伸至室内,有机地串联起自然、空间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
原老窑厂分为龙窑、配套生产厂房和储藏空间三部分,除龙窑部分必须保留外,为了能继续生产制作土陶器,需有足够的码放空间,故暂时保留了场地下部蓝色彩钢瓦厂房(约1000平方米),而原有与龙窑平行的一坡结构已经严重老朽损毁,决定拆除后重建。在这里,新建筑与老窑口之间的关系,成了设计的关键点。
整个建筑体采用了俯览递进的视角导向,从入口处,就可看见一个个窑口,走近,窑口又如同植入空间中的展品一般。入口处坡屋顶最高点达6 米,逐渐靠近窑口,屋顶的高度也随之下降,让原本低矮的窑口融景于画框,又不显得过分低矮。此外,不论是坐在露台还是咖啡吧里,都能将堆满半成品的制胚作坊尽收眼底。
传统材料赋予建筑以大地的衷情、历史的沧桑、生命的活力和人性的温暖,是许多现代材料无法企及的,另外,还具有与周围环境协调,易于使用传统工艺和雇用当地工匠等优点。在本次改建中,我们将附近砖厂烧制的红砖作为主要承重和围护材料,红砖本身价格低廉(0.5元/块),直接用于内外墙,省去了饰面的费用。虽然窑主最初对红砖墙面不再抹灰和刷白表示极不理解,但最终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此外,改建设计对老旧、废弃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达到了非常高的比例,坡屋顶上的小青瓦来自于原址上工棚拆下来的青瓦,木梁、木桁架、木柱头、房间内的木地板等主要建构和装饰材料都是从不远的蒲元镇旧木材市场淘来,在极大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时,旧材料所带来的温润气质和时间印记的确是新材料所无法达到的。在一些细节的设计上,对当地材料的使用也别有创意,如用细木杆做的栏杆,条石、陶盆(自产)组合成的洗手台,用不同竹子竖向和横向所设计的吊顶等。
当下中国,植根于乡村的民间建造技术水平,总体来说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而这样的施工水平(包括施工队伍)正是在乡村建设中必须依赖的民间力量,同时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技策略”强调面对现实,注重技术上的简易便捷,经济上的廉价可行,以低技术和低造价手段营造上乘的艺术作品。
在建设中,所有的施工队伍均来自当地乡村,建造方式也是在专业建筑师的指导下,以当地施工技术为主。如木桁架的连接方式,设计师在与木匠师傅商量后,决定放弃中国传统木作的榫卯连接方式,而采用当地建房最简单的抓钉上下固定、横向木梁之间用螺栓加夹板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做法不仅施工速度快、建构成本低,而且体现出一种有别于传统中式风格的略带工业风的空间气质。
在建筑师介入的乡村建设中,对传统乡土建筑语汇应该有足够的理解与尊重,绝非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也不是简单地平衡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的关系。建筑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当地乡土建筑空间组织、功能架构及造型手法等要素的基础上,将地域特有的空间意象和场所精神融入建筑创作之中。
在一期的设计中,延续并创新了当地民居传统坡屋顶的形态,采用长短坡的组合形式并结合现代手法,将一个景观视线极佳的玻璃盒子置于坡屋顶之下,让两个体量自然地交接。室外楼梯作为整个建筑物的前景,打破了其他体量的秩序。设计一个斜向45°的挑台加钢结构楼梯,是有意识地展现建筑的当代属性。
但愿这样一座“土生土长”的房子,
如同夜色山野中的一点星光,
照亮的是为了改变而努力的梦想,
也能点亮整座“远山”。
隔着龙窑的另一侧坡地上,有座大约7、80平米的夯土青瓦老房。四五十年前,这里曾作为三河村茶山种茶人的临时住所,现早已年久失修荒废多年。据说,当年生产队是打算把这房子拆掉的,只是因为没舍得出拆房子的工钱,让这空置的土胚房最终得以保留着。
2017年年中,土陶厂刘中华获得了“沙坪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授牌。当越来越受到市民关注和喜爱的“远山·有窑”在周末时常出现人满为患的场景,不同需求的客人无法合理进行分区时,拓展有效接待面积、丰富空间功能的多样性、搭建多层次的公共空间,便成为了这座夯土老房作为“远山·有窑”的二期来进行改造的主要动因。
生土建造在西南地区的民居中是种极为普遍的传统营造模式,它是将有一定含水率的生土夯筑成墙体,在夯土时加上竹筋、藤条等起到拉结稳固的作用。夯土民居就地取材,有易于施工、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节省能源等优点。 但由于其构筑材料的特性,此类生土建筑都有开间不大、布局受限制、日照不足、通风不畅和潮湿等缺点,抗震性和防水性也较差。
眼前的这座夯土房,墙体破损,顶部木结构也老化严重,不具备传统民居的建造和风貌价值,面积自然更不能满足改建为公共空间的需求。完全保留,不具备实际操作性,也无法满足新功能需求。但按当下农村建房的一贯做法将老房全部拆去,似乎又于心不忍,总觉得时光在这里所留下的痕迹就此被完全抹去了,拆与留,如何留,便是个摆在设计前令人头痛的问题。
经过对原有土墙质量的仔细勘察,并请当地建造工匠一起推敲,最后决定保留老房左右两侧夯土山墙,拆除原有木构屋面使墙体不再承受屋面荷载,在保证不破坏土墙下条石基础的前提下,脱开墙身1100毫米处,新加混凝土框架柱。左侧出挑的平台下形成侧向入口前的灰空间,正面则前扩成为延展的玻璃体量空间,尽可能多地将山景视线融于室内。
建筑的二层——远山乡建工作室,除了一个视野更为开阔的观景平台外,是用“远山·有窑”一期主要建造材料红砖作为墙面的坡屋顶小房子,其体量、形态和坡度与原有夯土房都基本一致,让时光的痕迹,在这里以建筑的方式留驻,这是一次或许可以叫做“土生土长”的有趣设计体验。
通常来说,建筑、室内和景观是三个设计上的细分专业,但在低技低成本的乡建中,如将这三者完全分开,交予不同的设计师按各自理解进行深化,既会带来设计成本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设计思路的完整性与延续性。
传统材料所赋予建筑以历史的沧桑和乡土的气息,是许多现代材料所无法企及的。结合现代建造工艺,在满足乡村建筑安全性、舒适性和城乡共同美学认知的前提下,将传统乡土材料或元素运用于建筑、室内和景观设计中,应是当下乡村建设的一条适宜之路。
以现代材料表达新与旧的对比,隐喻着时间的交融与延续,则是二期设计中的另一个思路。作为建筑主体结构的清水混凝土不加修饰地出现在室内外空间中,入口空间以咖啡色耐候钢作为提示,与一旁的夯土老墙形成鲜对比,材料中的时间层次在此得到显现。而悬挂在夯土墙一侧的铜色金属网,既起到空间分隔的作用,其朦胧的质感在灯光下,让原本残破的土墙在室内空间中呈现出现代装饰所无法企及的生命力。土墙、落地玻璃、内与外材料的延续,让空间不再单纯的以内外而分,无论眼前自然呈现的青山,还是由建造所带来的视觉景观,此刻与建筑之间,是对话,更是共生。
屋面的小青瓦,室内桌面所再利用的旧门板,室内墙面的砖砌花窗,地面的传统水磨石做法,保留的夯土墙前的竹构,以红砖墙为背景的土陶器展示柜,室外用当地石材砌筑的花台和步道等,都是将传统材料有机融入设计中的思路。
虎溪土陶厂的改建,不是城里人为了逃离喧嚣都市的一个田园乌托邦,也并非外来文化的强势植入,而是通过对在地乡村文脉的充分尊重与包容,试图以建筑设计作为出发点,用创意的思维,探索出一条属于乡村自己的发展转型之路。希望以这样的案例给越来越多投入乡建热潮的建筑师们些许有益的启示。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远山·有窑(一期)
项目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
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建筑设计:田琦
设计助理:薛凯,张涵,魏鑫月,于思
景观设计:田琦,白雪峰
室内设计:田琦,岳强
建筑摄影:田琦,刘国畅
竣工时间:2016年
项目名称:远山·手作工坊(二期)
项目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
建筑面积:170平方米
主创设计师:田琦
设计团队:何广,孙启祥,岳强,熊家兴
设计时间:2017.06—2017.08
施工时间:2017.09—2018.04
建筑摄影:刘国畅(三棱镜建筑空间摄影),田琦,何金辉
版权声明:本文由田琦授权有方发布,禁止以有方编辑后版本转载。
上一篇:水与境之间:Anadu 庄园酒店 / 八荒设计
下一篇:有方五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