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有方高校小站作者母卓尔整理。
在建筑圈里,子承父业一直都非常常见。历史上有许多“父子兵”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留下不朽的作品,在现代建筑历史上镌刻下他们的姓氏。在父亲节到来之际,一起走近建筑圈的五对父与子,了解他们的生活、作品背后的故事。
沙里宁父子是现代建筑史上一对著名的建筑师。父亲埃里尔·沙里宁(Eleil Saarinen, 1873-1950)是北欧现代设计学派的鼻祖,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芬兰民族浪漫主义的领导人物之一。他的建筑设计风格深受新艺术运动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赫尔辛基火车站的设计上。在获得芝加哥论坛报大厦设计竞赛第二名之后,老沙里宁决定全家移民到美国,当时小沙里宁仅13岁。
后来,儿子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 1910-1961)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闻名于世,成为美国20世纪中叶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代表作包括纽约肯尼迪机场TWA中心、杰斐逊国家扩展纪念碑(俗称圣路易弧形拱门)和华盛顿杜勒斯机场。
沙里宁父子都出生于8月20日,都获得过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
他们不仅在建筑界闻名,还都热爱设计家具。老沙里宁推崇将建筑室内进行一体化设计,强调功能、装饰与情调的结合。小沙里宁曾在父亲执教的匡溪艺术学院学习雕塑和家具设计,他的“有机家具”理念强调有机形式和现代功能的结合,他最有名的作品是“郁金香椅子(Tulip Chair)”和“马铃薯椅子(Potato Chair)”。
小沙里宁职业生涯前期刻意保持和父亲一致的设计风格,父亲去世后则开始向更加丰富的空间组织与有力的结构转变。有趣的是,小沙里宁曾担任悉尼歌剧院设计竞赛的评委。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的方案,与沙里宁本人的设计风格不乏相似之处:表现主义、混凝土壳体、曲面形式。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是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以流水别墅闻名于世。他崇尚自然,推崇美国文化,强调材料本性,重视技术应用,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有机建筑”流派。除了流水别墅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罗比住宅、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东京帝国饭店、约翰逊制蜡公司总部大楼等。
赖特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在建筑成就广受赞誉的同时,其个人生活却充满争议。他一生曾有三次婚姻、四任伴侣,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经历过三次火灾、一次谋杀,两个孩子在塔里埃森的火灾中遇难。
但是,并非很多人知道,赖特有两个儿子也是建筑师。其中一个是小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Jr,1890-1978)与父亲同名,但通常称Lloyd Wright,他是赖特和第一任妻子所生的长子,是一名建筑师和景观师,主要工作地点在加州,对推动上个世纪50年代加州的沙漠现代主义(Desert Modeism)起着重要作用。其代表作是位于加州海岸的Wayfarers小教堂,也被称为“玻璃教堂”。他的儿子Eric Lloyd Wright,即赖特的孙子,也是一名建筑师。
赖特的另一个建筑师儿子是John Lloyd Wright(1892-1972),他是赖特的次子,在1909年与父亲决裂后,前往西海岸加入了他哥哥即Lloyd Wright的建筑事业,他后来与父亲和好,却又因为设计东京帝国饭店时理念不同而再次决裂。最后他转向玩具发明事业,并于1916年发明了著名的林肯积木。
在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执教的Valerio Olgiati是当代瑞士建筑领域极具思辨气质和实验精神的建筑师。他于1980-1986年就读于ETH,同时深受日本建筑师筱原一男影响。他曾在苏黎世和洛杉矶工作,1996年在苏黎世开设自己的工作室。作为新理性流派建筑师的一员,Valerio Olgiati重视建筑本体,关注概念的逻辑系统,也强调想象力和真实体验。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瑞士楚格空洞住宅、帕斯佩尔斯高中等。
Valerio Olgiati的父亲Rudolf Olgiati(1910-1995)也是一名建筑师,在瑞士极具声望。但他对历史和传统态度较为保守,其个人风格是一种将现代主义理念(尤其是抽象形体方面)与瑞士的风土建筑、与古希腊建筑的比例原则相结合的设计风格。他追求的是普适的、无时间性的现代建筑,将结构的普适性与现代化的建造统一的美学。其建成作品大多分布于瑞士山区,主要是独栋住宅、公寓住宅和农舍改造等。
Valerio Olgiati一直在工作上试图远离父亲的方法论和思想体系。他曾说自己在父亲的阴影之下长大,总是“不得不面对”父亲收藏在谷仓里的有500年历史的旧物。甚至,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有着其对父亲在自己身上影响的“对抗”。瑞士的Flims村庄是Olgiati父子的大本营,位于Flims的黄房子博物馆是Valerio Olgiati根据父亲Rudolf的遗愿刷白、改造的建筑,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谷口吉生于1937年出生在东京,1960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工学部机械学科,196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父亲谷口吉郎是战前日本包豪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谷口吉生自小受到建筑学的熏陶,但本科阶段并未学习建筑学。在1960年毕业后,他经常参与父亲和建筑师朋友的聚会讨论,才逐渐对建筑产生兴趣。后来在哈佛读研究生时期接受了真正的建筑教育。毕业后,他曾为格罗皮乌斯和丹下健三工作过,后于1975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谷口吉生的设计理念非常朴素,尽管继承了以包豪斯派和密斯为主流的建筑思想,但他的作品中充满日式传统的神韵,传达出轻盈、纯净、精致、简洁的美感。其代表作有京都国立博物馆平成知新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法隆寺宝物馆、铃木大拙馆等。
父亲谷口吉郎的代表作包括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东宫御所、大仓宾馆等。金泽市立图书馆是父子二人唯一共同完成的作品。
尽管因所处时代不同而在建筑追求上略有差异,父子二人的建筑作品皆扎根日本传统,追求清雅别致的空间氛围。
中国著名当代建筑师张永和的父亲张开济(1912-2006)是我国第二代著名建筑师。他原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1949年从上海到北京工作,曾担任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北京市政府建筑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于1990年被建设部授予“建筑大师”称号,曾获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主要作品有天安门观礼台、中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等。
张开济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保和在美国金融行业任职,二儿子则是著名建筑师张永和。张开济认为自己在儿子的教育方面并没有过多要求,但强调一定要学好英语。1977年恢复高考时,大儿子是小学文化程度、二儿子是高中文化程度,都已经在社会上工作了。二儿子张永和当时因年龄小没有下乡,张开济就鼓励他学习绘画和与建筑有关的知识。后来,张永和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1年赴美留学,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硕士学位,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现主持非常建筑工作室。
父子俩接受的建筑教育有很大区别。张永和曾在采访中坦言:“我和父亲除了面貌相像外,建筑理念并不相同。”尽管这么说,其实二人都重视设计的实用性、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或许也算是一种传承。
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方高校小站作者母卓尔整理,文字及编排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除注明外,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上一篇:推广 |《匠心营造—长白山传统木居村落设计人才培养》 招生简章
下一篇:30张照片读懂巴拉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