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水禽馆,是供热带和亚热带水禽栖息,以及科普展陈的复合型展馆。它由素朴建筑设计完成,是一座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微能耗建筑。水禽馆消隐在生态景观多样化的水禽岛之中,建筑面积约335平方米,其中鸟舍约235平方米,展厅、会议及后勤用房约100平方米。
水禽馆是一个公益建筑的设计研究案例,也是一个立足于中国北方寒冷地区,体现出可持续设计策略的实验平台。
因场地和建筑功能的特殊性,在项目筹划阶段,该项目就明确了可持续设计的目标:在有限的建造经费内,通过合理的设计,实现一座以“零能零碳”为目标的微能耗示范建筑。
水禽馆的设计经历了“从规划布局到建筑设计,再到细部设计”这一逐层深化的过程,并始终强调着建筑在环境中的“消隐”。这种“消隐”体现在建筑的视觉层面,更体现在其对场地环境与生态系统干扰破坏的最小化。
动物园水禽岛上植被丰饶,覆盖率超过90%,生物多样性极高。岛上的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繁茂生长,造就了独特而可贵的生态景观特征。在这样的场地中“植入”的建筑,必须在形式与外观上与环境呼应,与自然交融,形成视觉效果上的“消隐”。
基于功能的需求,水禽馆主要分为南北两侧。南侧为鸟舍区,北侧为人的活动区,两者通过围护结构形成双层嵌套的空间关系。其中,根据周边环境,建筑外墙设计成高低变化的折板形式;配合鸟舍区,促进热压通风,设计了两组覆斗状的拔高风塔,形成的高低错落的景观,与水禽岛上乔灌相间的景观特征相契合。
材料方面,折形外墙采用人造再生的粗纹木板,廊桥围挡就地取材,由风干的芦苇编织而成,建筑在材质与色调上进一步地融入环境。同时,为完整保留建筑周边的乔木,施工前对其进行了精确定位,当项目建成,乔木们荫蔽建筑,进一步加深视觉上的“消隐”效果。
水禽岛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小生态系统,“消隐”的深层含义是让异质的建筑融入循环。选址方面,为了最小化建筑对岛内生态微气候的干扰、保护具有近百年树龄的黑杨和油松,设计团队选取了避开现状树木的空地,放弃了岛南更为诗意的滨水湿地,用地尽量靠岛屿北侧,以此缩短交通路径,缩小施工前场。设计做到了一方面减少建筑的碳足迹,另一方面避免建筑对其余地块的日照遮挡。
景观方面,项目既为岛上的水禽与植被提供绝佳的生存空间,也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结合。设计团队考虑采用本土化植物,保护生态群落种类的多样性。在不破坏植被的前提下,对场地进行局部改造,形成整合水收集、导流、净化与排放功能于一体的水湿地景观。场地南侧形成跌水湿地系统,通过芦苇等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吸收,以及地表水的逐层下渗对水体进行净化;并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固碳释氧,蒸腾作用调节温湿平衡。
“消隐”还体现在全生命周期的碳平衡上。水禽馆采用环保型的钢结构体系,结合其他生态友好材料,在建材制造和项目建造阶段减少碳的排放。同时,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消耗与碳排放也得到有效控制:设计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采用自然通风、采光遮阳、保温隔热等被动式策略,并结合了冷热辐射空调、地源热泵、新风热回收等主动式技术。
经碳排放综合计算,水禽馆在其50年寿命周期内,碳回收远大于碳排放。其在建筑建材、建造、运行和拆除阶段共产生二氧化碳745吨(建材制造及建造阶段排碳占18%;运行阶段排碳占72%)。而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整个岛区景观的碳回收,该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可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量2756吨(可再生能源占11%,景观碳补偿占89%)。
水禽馆真正达到了建筑在环境中的“消隐”,也实现了能源利用层面“零能零碳”的目标。
项目名称:北京动物园水禽馆
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素朴建筑工作室
项目建筑师:宋晔皓、王丽娜、孙菁芬、解丹、陈晓娟、白一凡、林正豪、李珺杰
项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
建成时间:2013.11(土建完成), 2014.05(内装完成)
建筑面积:335平方米
主持建筑师:宋晔皓
摄影:夏至
版权声明:本文已获素朴建筑工作室授权,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有方讲座 | 董功:光的启蒙,12月18日深圳讲座报名
下一篇:摒弃纸上谈兵,搭建“真实”的房子 | 华南理工大学营造竞赛结果出炉